村裡來了健康規劃師!浙報頭版點讚平湖幫助農民轉變生活方式

2020-12-22 瀟湘晨報

4月26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發《平湖百名健康規劃師走村入戶》,報導全文如下:

「每天6克鹽、25克油,土豆、芋頭要少吃……」4月24日上午,在平湖市鍾埭街道鍾溪新村,健康規劃師曹引芳為村民富川英做完血壓、血糖等檢測後,又指導她如何搭配午餐。患有糖尿病的富川英合理配餐已一個月,血糖日趨平穩,人也精神了許多:「有專家上門,真好!」

在平湖農村,許多村民由於生活好了,吃得好、動得少,特別是一些中老年村民患上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今年3月,平湖同步聚焦城市、農村,部署開展清潔家園愛國衛生運動,全面促進城鄉環境衛生質量提升、群眾文明衛生素質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升,發起組建百名鄉村健康規劃師隊伍,走村入戶普及健康生活知識。

「健康規劃師均受過規範的全科醫師培訓,有豐富的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知識。」平湖市愛國衛生發展中心主任宋亞琴說,健康規劃師隊伍由全市9個鎮街的社區醫生、市級衛健部門骨幹力量組成。

針對農村群眾飲食習慣,平湖市愛國衛生發展中心和疾控中心聯手設計了一張菜單,由健康規劃師送上門,控制鹽、油的攝入量。早餐白煮蛋、牛奶;中餐肉片燴鮮菇、蒸蛤蜊,蔬菜佔一半以上……記者看到富川英每餐菜譜葷素搭配,還配了水果。

管住嘴,更要邁開腿。曹橋街道章橋村村民吳玉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平湖市婦保院醫生何毓擔任健康規劃師後,隔三岔五來村裡教授保健運動八段錦。吳玉珍說:「每天練半小時,筋骨輕鬆許多。」眼下,平湖村村還建起了「健康小屋」,村民可自助體檢。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平湖幫助農民轉變生活方式 百名健康規劃師走村入戶
    「每天6克鹽、25克油,土豆、芋頭要少吃……」4月24日上午,在平湖市鍾埭街道鍾溪新村,健康規劃師曹引芳為村民富川英做完血壓、血糖等檢測後,又指導她如何搭配午餐。患有糖尿病的富川英合理配餐已一個月,血糖日趨平穩,人也精神了許多:「有專家上門,真好!」
  • 浙報頭版點讚平湖棒球「打」出網紅村
    5月5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發《平湖:棒球「打」出網紅村》一文,全文如下:「手抓緊,瞄準前面,揮棒子……」5月4日上午10時,在平湖市林埭鎮徐家埭棒球場上,來自上海市嘉定區的祝洪蕊正帶著10歲的孩子體驗打棒球。
  • 《人民法院報》頭版!德州法院:司法救助重燃生活信心
    《人民法院報》頭版!圖|《人民法院報》12月17日頭版刊發12月17日,《人民法院報》頭版以《德州法院:司法救助重燃生活信心》為題報導了德州中院司法救助工作紀實小編這就帶你來看看!
  • 抗擊疫情,金山這個滬浙毗鄰村設了怎樣的「關卡」?
    在連接著金山廊下鎮山塘村和浙江平湖廣陳鎮山塘村的山塘橋,滬浙兩地攜手成立了疾病防範宣傳小分隊,兩人一組對來往車輛人員及沿街小商鋪開展聯同巡邏。這支疾病防範宣傳小分隊由南北山塘兩個村各四人組成,兩人一個班次24小時值守,確保一方面可以做到對外來人口進行管控,另一方面可以在市民經過時開展宣講工作。
  • 點讚平湖女性 | 周謐——堅守新聞工作崗位,唱響平湖新聞工作主旋律
    點讚平湖女性 | 周謐——堅守新聞工作崗位,唱響平湖新聞工作主旋律 2020-01-15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報曾點讚的平師附小德育教育工作登上國家級刊物
    書中《從學英雄到做英雄》這一案例,具體表述為:浙江省平湖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把英雄教育明確定位於理想信念教育,55年英雄教育工作紮實。既學習革命戰爭年代的英雄,也學習新時代的英雄;既學習身邊的英雄,也讓教師成為孩子的英雄,讓孩子成為自己的英雄。每年舉行莊嚴神聖的「英雄中隊」命名儀式,同時通過講故事、編詩歌、出專刊等形式,在校內外常態化開展。
  • 浙報關注平湖新埭鎮清廉之風潤鄉土
    日前,在平湖市新埭鎮泖河村泖口古鎮爾安書院,平湖清廉文化基地、金平湖好家風傳承基地——稼書苑正式揭牌啟用。作為「天下第一清廉」陸稼書故裡的新埭鎮,近年來堅持以清廉家風潤澤鄉土,涵養政清人和的政風、鄉風、民風和家風,開闢出了一條以清廉家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 浙報點讚!數位化時代嘉興不讓老人成「局外人」
    視頻通話、轉發分享、點讚收藏……社交軟體上的「常規操作」,對家裡老人而言,也許相當於「無字天書」;網絡購票、線上購物、預約掛號……節省了排隊時間、提高了生活效率,卻讓很多老人無所適從;掃碼乘車、點餐、支付……數字生活「身輕如燕」,只會使用老年機的人常常望而卻步。數位化社會,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都有可能演變為「數字鴻溝」,造成老年人生活不便。
  • 浙報整版點讚!嘉興做細做實「三服務」用心用情解難題
    數據顯示,南湖區企業服務直通車進園入企再擴面以來,僅2019年11月入企進園次數就達到了139次(家),收集企業問題100個,已有68個得到了解決、解答,受到了被服務企業的點讚肯定。開局就要奔跑,起步就是衝刺!
  • 清水洗滌產品「廚小寶」上市,為健康生活新方式點讚
    近日,一個名為「廚小寶」的清水洗滌水龍頭走對它的清水洗滌技術連紅朋友圈,人們都在討論著這個造型別致且名字可愛的新型水龍頭,連點讚。記者通過多日調查了解到,「廚小寶」這個創新型顛覆性產品背後承載著一個偉大使命,「幫助一億家庭培養健康的清潔洗滌習慣」,廚小寶創始人的發心是「希望所有老百姓能夠告別洗滌劑的危害,能夠為每個家庭帶來健康的同時,也能夠為我們的家園減少大量的汙染排放」,相信就是因為有這樣大愛的人才會研發出這麼好的產品,才會贏得社會上的一致好評。
  • 楊威:21世紀全球規劃師的使命
    兒童獨立活動對於他們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可以幫助他們建立獨立的人格、學會與別人打交道、以及應對變化的能力。英國另一項新研究也發現,很多兒童現在已經無法辨認一些常見的本地野生動植物。如果孩子們不接觸自然,不了解自然,就不會熱愛自然,那麼我們怎麼能夠期待下一代去保護和關心自然呢?
  • 人民日報頭版點讚,網友:掉錢眼裡了?
    網絡上的咒罵聲接連不時,但是,人民日報關於戴建業教授的行為卻頭版點讚,這是為何?今天讓我們一同來看一看事情的真相終究是怎樣樣的吧。網紅戴建業教授之所以能走紅,不只僅是由於他有才氣,還由於他詼諧搞笑,他是一位文學教授,主要解說古文,上過學的都曉得:以前教師解說古文:就是逐句把古文翻譯成文言文,再略微解說下,但學生總是聽得昏昏欲睡。
  • 村裡建球場 農民健身忙(體育助力小康生活②)
    村裡的體育氛圍,頓時活躍起來。200公裡外,諸暨市大唐街道楊家樓村的村民也享受著豐富多彩的體育生活。這就得說到去年5月竣工的楊家樓村文體中心,這座綜合性體育館佔地30畝,對村民免費開放,個人出資建造體育館的楊洪康說,「年紀越大,對家鄉的眷戀越深,越想著多做點事。」楊家樓的體育館雖說建在村裡,標準可不低。
  • 「村裡來了穿警服的扶貧幹部」
    深秋的清晨,頭髮梳得一絲不亂的村民阿莫也打掃村裡衛生時,越西縣河坎村的村民們都感到驚異不已,畢竟,阿莫也過去在村裡因為「不思進取」出了名。越西縣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屬於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2019年4月以來,四川省公安廳聯繫幫扶越西縣,定點幫扶越西縣河坎村。
  • 【追夢平湖·圓夢小康】豐收節火熱籌備中!西瓜運動會來襲,你敢...
    獨山港鎮趙家橋村趙北新村北側的 百畝瓜田上正在緊鑼密鼓地搭建舞臺 為今年豐收節的開幕作準備 從市鄉村振興辦了解到,今年西瓜燈文化節期間,我市將於9月20日在此舉行以「浙滬情·瓜鄉韻」為主題的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長三角農民慶祝活動
  • 【話洛陽】河南日報頭版點讚洛陽:挺起腰板走進新生活
    徐新分包養育村,在他的幫助下,今年村裡新發展了板藍根種植400畝,增收、帶貧效果顯著。這下,黨公克心裡有了底氣。 和黨公克一樣,黃莊鄉黨委書記石勝軍也是個要強的人。他說:「一定要爭口氣,讓黃莊鄉最後剩下的這個『獨苗苗』徹底甩掉窮帽子。」
  • 平湖這樣做
    10月20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發《暢通要素流動,謀求全域協調發展》一文,全文如下:本期訪談嘉賓陳建忠: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平湖是長三角一體化滬浙合作的前沿,與金山同為產城融合發展區。這也是我省5個省際協同發展板塊之一。圍繞自身產業特點,平湖和金山共建一體化產業鏈。對此,仲旭東如數家珍。
  • 村裡建球場 農民健身忙
    村裡的體育氛圍,頓時活躍起來。200公裡外,諸暨市大唐街道楊家樓村的村民也享受著豐富多彩的體育生活。這就得說到去年5月竣工的楊家樓村文體中心,這座綜合性體育館佔地30畝,對村民免費開放,個人出資建造體育館的楊洪康說,「年紀越大,對家鄉的眷戀越深,越想著多做點事。」楊家樓的體育館雖說建在村裡,標準可不低。
  • 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公共場所分餐五點建議
    分餐制,是一種更時尚的健康生活方式。特別是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分餐制確實是講究衛生、預防疾病、合乎文明道德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家就餐時,根據家庭成員身體活動和強度並結合個人口味,定餐定量,營養合理,搭配均衡,實行分餐制。在外就餐更應主動分餐,推行「光碟行動」,如有剩餘飯菜,打包帶走。
  • 菱歌一曲踏浪來!浙報頭版點讚 在紅船起航地感受美好中國
    1月13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發《菱歌一曲踏浪來——在紅船起航地感受美好中國》一文,全文如下:這裡是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如今是高水平均衡發展先行地。嘉興秀洲區油車港鎮勝豐村坐落於銀杏天鵝湖與西千畝蕩之間,修舊如舊的棧道與現代藝術牆繪相映成趣,嶄新的民居內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冬日暖陽照進玻璃窗,人們相聚話家常。生活越來越好,才有了更多「幸福入畫」的美景。大運河上賽龍舟,菱歌一曲踏浪來——這是以「國泰民安」為主題的秀洲區油車港鎮農民畫,作者是浙江省農民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