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電 8月5日,記者從首鋼水鋼集團工會獲悉,該公司通過大力開展職工技術運動會,完善職工創新創效載體,截至目前該企業一線職工共立項攻關技術難題302項,結題287項,為企業降本增效益作出了重要貢獻。
據介紹,自2019年首鋼水鋼第一屆職工技術運動會成功舉辦以來,形式新穎的競賽模式共吸引了全公司職工近萬人次參賽。過程中,共有17人次的職工通過技能比賽提升了技術等級,1人被推薦為國家第十五屆中華技能大獎候選人,1人被授予「貴州工匠」、1人獲首屆「首鋼工匠」、8名職工成長為貴州省和六盤水市技術能手;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341項,已實施合理化建議188項,技術革新項目19項,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獲得國家專利28項。
通過不斷完善職工創新創效載體,水鋼大批優秀技術人才不斷湧現,目前共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22個,「涼都工匠場」13個,輻射近30%的職工。「樹匠心、育匠人、出精品、增效益」已成為水鋼各級工匠場的價值取向和共同追求。今年年初,由水鋼職工楊延領銜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和他的研發團隊在Ф12五切分新工藝軋制技術取得突破,實現了批量生產,使得合格產品產量提高21%,噸材生產成本可降低8元,電耗可節約12.39KWh/t。
首鋼水鋼集團公司工會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水鋼工會將按照公司人才強企工程建設的要求,深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持續完善賽事組織,不斷擴大職工參與面,進一步做強職工技術運動會品牌。(工人日報記者李豐 通訊員王劍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