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移動處理器,ARM架構無疑是佔據著絕對的統治地位,而桌面霸主Intel一直試圖在移動領域分一杯羹,卻始終不如意。
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市場和產品策略、產品規格性能、廠商合作關係、系統軟體支持等,可以說涵蓋一整個生態系統,那麼單就性能而言,Intel相比於ARM到底是不是差很多呢?
Android Authority網站特意挑選了Intel、高通、三星三家的當前典型處理器,進行了一番對比。
Intel方面出戰的是Atom Z3580,22nm工藝製造,集成四個Silvermont x86 CPU核心,主頻達2.33GHz,同時整合PowerVR G6430 533MHz GPU,內存支持LPDDR3-1600。
迎戰的是高通驍龍810、三星Exynos 7420,它們的規格我們就都很熟悉了。比起Atom Z3580,它倆都是八核心,工藝先進一籌,GPU紙面上看相差不大。
測試使用的手機分別是華碩Zenfone 2、索尼Xperia Z5 Compact、三星Galaxy Note 5。
測試中除了性能考察,還有一個30分鐘的拷機重測環節,看誰能穩定維持性能。
安兔兔:Exynos 7420當仁不讓,接近了7萬分,驍龍810則落後大約10%,Atom Z3580就比較慘了,差了足足30%!
不過連續高強度測試後,Exynos 7420性能下滑比較明顯,損失了幾乎10%,Atom Z3580則是微乎其微,僅僅2%,而被譽為「電老虎」的驍龍810則是5%。
GeekBench單線程:Exynos 7420繼續一馬當先,領先Atom Z3580 64%之多!
GeekBench多線程:四核心的劣勢盡顯,Exynos 7420領先Atom Z3580達到了84%,完全碾壓,驍龍810也領先足足一半。
不過,兩個八核心拷機後的性能下降都比較明顯,Intel則依然穩定。
上述兩個測試裡,Atom Z3580拷機後成績反而有所提升,是不是很奇怪?這是因為華碩的ZenFone 2其實有多種運行模式,默認的是高性能模式,再測一下普通模式就原形畢露了,單線程和多線程性能都損失將近20%。
CPU Prime:和之前的結果差不多,但是這次Exynos 7420拷機性能很穩定,其他倆就撐不住了。
《極品飛車》啟動時間:Exynos 7420隻需區區28秒,驍龍810要比它慢15秒,Atom Z3580更是慢了19秒。
Kraken Web性能:依然是高低分明。
CPU算法計算自定義測試:驍龍810贏了一次!Atom Z3580則實在是太慢了。
2D物理水流模擬測試:Exynos 7420很快又回來了,Atom Z3580繼續墊底,不過這個柱狀圖比較邪惡,其實差距沒有看起來那麼大,Intel只慢了6%而已。
電池續航:Z5 Compact、Note 5幾乎完全相同,都能打遊戲5小時、上網10小時。ZenFone 2差一些,打遊戲4個來小時,上網7個半小時。
單位時間耗電量:Z5 Compact的屏幕最小(4.6寸),解析度也最低(720p),對驍龍810的壓力很小,功耗也不高,比起5.7寸2K屏幕的Note 5好多了。ZenFone 2 5.5寸1080p規格居中,但耗電量卻是最大的。
總結:
x86架構一貫性能強大,但是Intel的最大問題也正在於此,因為移動領域首先追求的不是單純高性能,而是性能與功耗的平衡。
Intel在移動領域沿用了桌面架構,再加上工藝相對落後一些,表現差勁也在情理之中了。Intel最大的資本之一就是先進的半導體工藝,14nm早已普及,10nm也即將到來,這幾代架構也是重點優化功耗和能效,所以未來仍然可以期待。
但是別忘了,ARM本身就有著明顯的能效優勢,臺積電、三星又在不斷瘋狂推進新工藝,速度並不比Intel慢多少,所以未來競爭還是相當激烈的。儘管A57核心、驍龍810都有些走偏,功耗偏高,但放眼整個ARM陣營,這根本不是大事兒。
另外,Intel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生態支持,而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也不是單純做好一塊晶片就可以搞定的。x86巨頭的移動之路還很長。
相關閱讀: Intel出手優化!8核+CPU玩遊戲性能火力全開了DDR4內存完成使命 DDR5要看Intel臉色:再等2年火力爆炸!Intel列十幾張PPT開懟AMD銳龍:性能縮水簡直了M1加持下:8、16GB內存實測!蘋果教Win做人Intel 11代桌面酷睿定了!最好消息傳來驍龍875來了!高通官宣 雷軍親自助陣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Intel#高通#三星#CPU處理器#評測#驍龍810#Atom#Exyons 7420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