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案例,老闆耍心機
小周在影樓上班,負責修圖之類的工作。早就按照正常流程與老闆談好了離職事項。老闆說還沒有招到人,讓小周先替她頂幾天,於是小周就替頂了幾天班次。
結果沒過幾天,老闆突然間給小周打電話說你不用過來了那會是早上,說已經找到人了,小周當時奔著好聚好散還在電話裡問老闆說那工作要不要對接一下,包括出圖之類的,女老闆說不用!小周心想我即使走也得做好本職工作,於是又在微信上追問了老闆一句要不要在對接下,女老闆沒回微信。於是草草結算了工資離去了。
老闆耍心機:等到小周離開所在城市,開始新的工作之時,老闆突然打電話來說你以前工作失誤。圖出錯了,然後也出片了,顧客不滿意,問小周這個損失該怎麼辦?
職場中的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呢?是怎樣解決的。
小周回憶起工作流程:小周之前影樓規模也不大,老闆一個加小周在一個修圖師,攝影師4人。平時工作忙小周都是在網上找工作室修圖。然後接收,出片之前,公司的修圖師,或者老闆都會檢查一遍才出片。小周既然離職,那麼本來小周負責的檢查工作,就落到了老闆或者新任修圖師身上。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回去幫你是情分,不回是本分
工作失誤發生的時間:若工作失誤發生在你在職期間,屬於你職責範圍內,於情於理你應該幫助。但離職前的你再三與老闆確認過確定不用交接。老闆置之不理,回復不用。你以盡職盡責,可以不用理會老闆。若工作失誤發生在離職之後,解決不了想到了你,強加於你,老闆只是想到你才能解決,那就更不用理會了。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學會拒絕說我沒時間:依照案例中前老闆說話方式,明顯是命令的口吻。既然離職沒查出問題,你還再三與老闆確認是否交接,置之不理。現在有用命令式的口吻讓你回去解決。對不起我沒有那個時間沒有義務回來,離職代表一份工作的終結,有問題可以司法程序找我!
好聚好散:如果你的前老闆,打電話的口吻還不錯,相信不用別人多少什麼,作為本分你能幫都會幫忙。但你看看老闆的話語,這個損失誰來承擔,我就呵呵了,離職的時候你不說,問你對接的時候你也不說。出了問題想起找我麻煩了,這不是我的職責更不是我的義務。
總之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能拒絕就拒絕,學會保護自己是一點,誰的時間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個人建議
在職企業與老闆的關係屬於:僱傭關係、買賣關係、勞動關係,自身技能、知識、能力賺取工資報酬,經濟利益直接掛鈎。
離職後與老闆的關係:朋友關係、路人關係、甚至陌生人。沒有任何經濟利益的往來,幫不幫忙全憑自己選擇。
最壞的結果:工作失誤確實是你造成的損失,走司法程序讓你賠付了。但是本案例中,你老闆結算工資是通過微信,我可以100%的肯定、確定他沒有給你購買五險,單單這一條,你申請仲裁,要求補繳社保。還可以以公司不繳納社保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公司支付你經濟補償金。 如果單位仍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社保機構可以向行政部門提出申請,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直接劃撥社會保險費。
那麼職場中的你,對於離職後一段時間,前老闆打電話說你工作失誤造成損失,讓你回去,你是怎樣解決的呢?歡迎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