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莊戰役期間,第五戰區下轄的六個集團軍,分別都由誰擔任指揮

2020-12-11 帥帥侃歷史

抗戰初期,李宗仁將軍所統領的第五戰區部隊在臺兒莊重創日軍磯谷師團,不僅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更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此次大捷也是徐州會戰時國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當年第五戰區下轄的六個集團軍的司令官都分別是誰。

第3集團軍:于學忠,上將軍銜,山東蓬萊人,早年曾擔任過東北軍第一軍軍長兼天津衛戍司令。抗日戰爭時期,于學忠先後參加了津浦路南段戰役、臺兒莊戰役和武漢會戰,屢立戰功,給予日軍沉重打擊,並多次與八路軍合作抗日。解放戰爭後期,蔣介石曾脅迫于學忠跟隨自己前往臺灣,為了躲避蔣介石,他只好隱居四川鄉間,新中國成立後,于學忠以桑榆之年勵精竭誠,積極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事業。1964年9月22日,于學忠病逝於北京,享年74歲。

第11集團軍:李品仙,上將軍銜,廣西蒼梧人,早年曾跟隨唐生智參與北伐,後來唐生智兵敗下野,李品仙只好選擇投奔老同學白崇禧。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李品仙被任命為第11集團軍總司令,下轄部隊除了韋雲淞率領向淞滬戰場開拔,其餘大部都留在了第五戰區準備徐州會戰,並先後參加了武漢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1949年12月,李品仙逃往臺灣,被蔣介石委任為「戰略顧問委員會顧問」的閒差,最後於1987年3月23日在臺北去世,享年98歲。

第21集團軍:廖磊,上將軍銜,廣西陸川人,早年也曾跟隨唐生智南徵北戰,後來湘軍被桂軍擊敗,廖磊和李品仙選擇一同投靠桂系。全面抗戰爆發後,廖磊升任第21集團軍總司令,隨後率領第7軍、第48軍南下抗日,並先後參與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武漢失守後,日軍隨著佔領區的不斷擴大,兵力也日益分散,廖磊趁機對大別山周圍之敵發動了強有力的驅逐和抗禦,並收復了部分失地。1939年10月23日,廖磊因突發腦溢血病逝,享年49歲,彌留之際仍不忘告誡部下,一定要堅持抗戰。

第22集團軍:鄧錫侯,上將軍銜,四川營山人,早年曾跟隨劉存厚參與護國戰爭,後因自己勢力逐漸壯大,被四川軍閥劉成勳排擠出川。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鄧錫侯在全國人民日益高漲的抗日救國熱潮的推動下,主動請纓,出川抗日,並先後參與了太原會戰、徐州會戰。解放戰爭後期,在鄧錫侯、劉文輝、潘文華、陳蘭亭率部起義的配合下,四川省會成都市終於實現了和平解放,鄧錫侯等人功不可沒。1964年3月30日,鄧錫侯在成都因病逝世,享年75歲。

第24集團軍:顧祝同(兼任),上將軍銜,江蘇漣水人,早年曾跟隨蔣介石一同參與東徵、北伐、中原大戰。抗戰爆發後,顧祝同率領第九集團軍馳援淞滬戰場,上海失陷後,顧祝同奉令抽調部分兵力退至南京,歸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指揮,組織南京保衛戰。隨後,顧祝同升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兼第24集團軍總司令,由於自己所統領的戰區位置比較特殊,顧祝同便負責牽制日軍,配合各戰場上的對日作戰。1987年1月17日,顧祝同在臺北逝世,享年94歲。

第27集團軍:楊森,上將軍銜,四川廣安人,早年曾跟隨熊克武一同參加革命,後在二次革命中失敗被滇軍俘虜,選擇改投滇軍將領黃毓成。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楊森率部徒步行軍出川,參加淞滬抗戰,隨後又接連參與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長沙會戰等其他重大戰役,把川軍不畏犧牲的精神給徹底發揚光大。新中國成立後,楊森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後於1977年5月15日在臺北病逝,享年93歲。

相關焦點

  • 第一次長沙會戰時,薛嶽坐鎮的第九戰區六個集團軍總司令分別是誰
    1939年9月,為了進一步打擊中國軍隊的抗戰意志,日軍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集中10萬餘兵力,由贛北、鄂南、湘北分途進犯長沙,企圖在最短期間內將中國第九戰區主力全部殲滅。為了保衛長沙,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也開始調兵遣將,部署兵力,共計投入六個集團軍及五個軍事委員會直轄軍的兵力用以遏制日軍的進攻,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下當年第一次長沙會戰時,參戰的六個集團軍總司令分別是誰。第1集團軍總司令:盧漢,上將軍銜,雲南昭通人,早年曾隨同護國軍一起進入四川戰鬥,滇軍戰敗後,盧漢返回昆明,在唐繼堯帳下擔任少校副官。
  • 抗戰後期,六個綏靖區的主任分別由誰來擔任,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抗戰後期,為了進一步適應對日反攻作戰的需要,國民政府最高統帥部調整了各個戰區的劃分,並在已有戰區的基礎上,擴編了六個綏靖區的戰鬥序列。何為綏靖區呢?其實就是國民政府為了防止後方老百姓鬧事,或者為了剿滅土匪滋事所成立的軍事區域,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當年擔任這六個綏靖區的主任都分別是誰。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潘文華,四川省仁壽縣人,上將軍銜,早年曾跟隨劉湘徵戰四川,抗戰爆發後,劉湘主動請纓作戰,並派遣潘文華率領兩個師參加了南京外圍的廣德保衛戰。
  • 抗戰初期首次劃分的五大戰區,首任司令長官都有誰,下轄多少部隊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抗戰時期「五大戰區」的首任司令長官都有誰,各自又下轄多少部隊。第一戰區:蔣介石,特級上將軍銜,早年曾畢業於保定軍校,參加過鎮壓廣州商團叛亂、東徵、北伐等戰役,隨後一路官至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兼軍事委員會主席。
  • 抗戰時期,川軍被編為哪些集團軍,司令是誰
    9月,川軍分三路奉命開赴抗日前線,編為第2路預備軍,有14個師又2個獨立旅,共15萬人,劉湘任司令長官,鄧錫侯為副司令長官。10月,國民政府正式命令川軍出川,將川軍編成第22、23兩個集團軍,參加抗戰。川軍是除中央軍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裝,幾乎參加了抗戰中的所有大型戰役。
  • 解放戰爭期間,分別擔任五個戰區剿總司令的將領都是誰,結局如何
    日本投降後不久,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執意挑起內戰,並為了便於指揮和管理,還特意設立了東北、華北、華中、徐州和西北五個「剿總」司令部,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下當年在解放戰爭期間,這五個「剿總司令」都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 13個集團軍成立後,東部戰區所轄集團軍首任軍長都有誰?什麼軍銜
    13個集團軍成立後,東部戰區所轄集團軍首任軍長都有誰?什麼軍銜?201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改編,原來的18個集團軍調整成13個。「五大戰區」成立的時間是2016年,「五大戰區」成立之初的時候,集團軍依然是原來「七大軍區」的集團軍。那麼13個集團軍成立後,東部戰區所轄集團軍的首任軍長都有誰呢?他們都是什麼軍銜呢?他們現狀如何呢?
  • 國民黨第三集團軍的來龍去脈
    1928年2月28日,國民政府第42次會議議決,將晉閻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閻錫山為總司令。1930年中原大戰失敗後,閻錫山的第三集團軍瓦解,所部為張學良改編。   抗戰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於1937年8月20日將全國劃分為5個戰區,每個戰區下設若干個集團軍。
  • 解讀:中部戰區下轄幾個集團軍?各軍現任軍長是誰?駐地在哪兒?
    解讀:中部戰區下轄幾個集團軍?各軍現任軍長是誰?駐地在哪兒?2016年1月,「世紀軍改」拉開序幕。由此,七大軍區成為歷史,五大戰區登上歷史的舞臺。原有18個集團軍,分散在了五大戰區。2017年4月,18個集團軍調整為13個集團軍,並且啟用了新番號。[1]根據集團軍調整方案,中部戰區下轄集團軍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那麼,中部戰區下轄幾個集團軍?各軍現任軍長是誰?駐地在哪兒?筆者結合官網報導,為大家進行深入解讀。
  • 抗戰後期,十個戰區的司令長官都有誰,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侵華戰爭正式打響,為了應對戰爭形勢,國民政府於境內進行了軍事戰區劃分,首次劃分出五個戰區,後來,隨著戰爭的進行,國民政府又相繼進行了調整,一直到抗戰後期,中國境內總共劃分出了十個戰區,下面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十大戰區的司令長官都是誰。
  • 1938年臺兒莊戰役,李宗仁向蔣介石提了一個要求,要了一個人!
    臺兒莊戰役作為臺兒莊戰役的指揮者李宗仁,在接到任命指揮臺兒莊戰役之前,曾向蔣介石要了一個人,提了一個要求。1937年,日軍相繼佔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滅亡中國,決定從南北兩端夾擊徐州。李宗仁為了守住臺兒莊,蔣介石任命李宗仁擔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負責指揮徐州會戰。
  • 抗日戰爭南昌會戰,國軍損失5萬人,參戰的四大集團軍司令是誰
    南昌會戰,是1939年中國軍隊在江西南昌抵禦日本侵略軍的有限攻勢的會戰,這次戰役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的首次大戰,1939年3月17日日軍開始進攻吳城,日軍第11軍司令岡村寧次中將指揮3個師團在短期內擊敗了羅卓英指揮的第九戰區右翼30幾個師,日軍3月27日佔領南昌,4月21日中國軍隊開始反攻南昌,5月9日蔣介石下令終止反攻南昌
  • 「五大戰區」成立後東部戰區所轄集團軍首任軍長都有誰?現狀如何
    2017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十八個集團軍改編為十三個集團軍,減少了5個集團軍。「五大戰區」所轄的集團軍也有所調整,有的戰區所轄的集團軍會減少,有的會增加。那麼,東部戰區下轄幾個集團軍呢?這幾個集團軍的首任軍長都是誰呢?
  • 中部戰區下轄幾個省份?各省軍區司令員是誰?什麼軍銜?
    中部戰區下轄幾個省份?各省軍區司令員是誰?什麼軍銜?中部戰區臂章中部戰區下轄山西、陝西、湖北、河南、天津、北京、河北等7省市,轄81集團軍、82集團軍、83集團軍。其中,82集團軍、83集團軍前身為38集團軍、54集團軍,位列我軍三大王牌集團軍。那麼,中部戰區下轄各省軍區司令員是誰?什麼軍銜?
  • 抗日名將,臺兒莊大捷功臣
    1937年「七七」盧溝橋抗戰爆發後,任第2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1軍團軍團長,在河北良鄉(今屬北京)、涿縣(今涿州)抗擊日軍。9月升第2集團軍總司令,調娘子關參加太原會戰。1938年3月,在徐州會戰中率第2集團軍堅守臺兒莊,指揮若定,苦戰旬日,獲臺兒莊大捷,戰功卓著。繼參加武漢保衛戰,任第3兵團總司令。1939年起,先後任第一、第五、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
  • 同為地方軍閥李宗仁,閻錫山,劉湘都擔任戰區司令,為何龍雲沒有
    如桂系軍閥李宗仁,在抗戰爆發後,率部北上參加抗戰,所部被編成為兩個集團軍。而他本人出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指揮了著名的臺兒莊戰役,史稱臺兒莊大捷。這一場戰役的勝利,讓李宗仁在國軍中的聲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為他後來競選副總統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 臺兒莊戰役:李宗仁的口袋陣如此明顯,為何瀨谷旅團還是往裡面鑽
    徐州會戰歷時近三個月,這其中包括了著名的滕縣保衛戰、臨沂戰役、臺兒莊大捷等戰役。本期圖解戰爭史就來講述臺兒莊戰役。臺兒莊戰前的局勢早在1937年10月,國民政府就成立了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為李宗仁,長官部設在徐州。到1938年1月,日本華中派遣軍首先發起攻勢,其第9、13師團沿著津浦鐵路向蚌埠前進。同時華北派遣軍也渡過黃河、連續攻陷了濟南、泰安等重要城市。
  • 抗日戰爭臺兒莊大捷,日軍主力深陷重圍,指揮官為何卻破口大罵?
    1938年4月,舉世矚目的臺兒莊戰役進入收尾階段,國軍孫連仲集團軍在臺兒莊和日軍坂本順旅團、瀨谷啟旅團血戰數十日,已經元氣大傷。但是孫連仲所部的死守臺兒莊卻成功地為國軍精銳部隊湯恩伯軍團爭取到了包抄日軍後路的時間,臺兒莊戰役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 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劃分了幾個戰區,各戰區的首任司令長官是誰?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應對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所規劃的軍事部署戰區進行劃分。初期劃分了5個戰區,每個戰區的首任司令官都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下面咱們就來簡單回顧下。 第一戰區司令 由蔣介石擔任,戰區主要包括河北及魯北地區,下轄第一、二、十四集團軍。
  • 抗日戰爭期間,戰績最輝煌的十支軍隊,五大主力排名好尷尬!
    其中五原戰役中,傅作義指揮軍隊主動攻擊,收復五原,這一戰,傅作義得到了軍人最高榮譽「國光勳章」,國光勳章在1949年以前,只有蔣介石和傅作義兩個人得到過。 9,第十軍。
  • 抗日戰爭臺兒莊戰役,國軍火炮捉襟見肘,日軍為何卻認為數不勝數
    臺兒莊戰役時期,民國和日本雙方在戰後匯報上,除了戰損數量一如既往的兩極分化外,在國軍部隊投入的兵力上也出現了罕見的嚴重分歧。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民國和日本的軍事工業均不發達,前線戰場依然停留在一戰的水準,雙方投入兵力的多少交戰雙方通常情況下都是一清二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