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壇裡長得像「黃花菜」的那個花,也能做打滷面麼?

2021-02-13 物種日曆

黃花菜可是說是中國特有的花卉類蔬菜,這種百合科[注]萱草屬的植物也是土生土長的華夏植物,因為有特殊的香味也被稱為檸檬萱草。至於說那些在花壇裡鬧騰的花朵,都是同屬的兄弟——萱草。

註:2009年最新修訂的APG III 分類法將之列為刺葉樹科。

我們的祖先其實很早就注意到了美麗的黃花菜,在《詩經》中就有關於黃花菜的記載:「焉得諼[xuān]草,言樹之背」這裡的諼(同萱)草就是我們熟悉的黃花菜了。中國人愛花也愛吃,所以在三國時期魏國嵇康的《養生論》論述中就有:「萱草忘憂,亦為食之」,可以想見那個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吃這種花朵了。


萱草H. fulva(不是黃花菜)的花蕾。圖片:wikipedia

吃黃花菜究竟能不能忘憂,這點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現在吃到的黃花菜與兩千年前人們吃到黃花菜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黃花菜的繁殖依賴於分株繁殖,按現在時髦點的說法就是克隆了,用在黃花菜的種植上則叫分兜。少了有性繁殖的重新組合,克隆繁殖讓黃花菜都像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不過,因為栽培區域之間很少交流,不同地區逐漸形成了很多特別品種,比如「四月花」(早黃花)、「荊葉花」(白花)、「茄子花」、「茶子花」、「猛子花」、「炮筒子花」、「中秋花」等等。開花時間各異,花朵形態也各有特色,不過長長的花冠管和黃色的花瓣是黃花菜不變的特色。


野生的北黃花菜H. lilioasphodelus,也是仿佛克隆一般。圖片:99roots.com

雖然黃花菜一直都不是大宗蔬菜,但是它們的名氣可不小,至少我們總能聽到「等得黃花菜都涼了」。這可能是因為,黃花菜出現的時間時值初夏。這個時候春天的嫩苗已經顯得不再鮮嫩,夏天的瓜果還沒有生長成形。這些鮮嫩的花蕾正好彌補了空當,成為夏初蔬菜中的得力補充。再加上黃花菜本身具有的花香,想讓人不愛上都難。


新鮮的和曬乾的黃花菜。圖片:carolynjphillips.blogspot.com

黃花菜花瓣中含有羅勒烯、芳樟醇、α-金合歡烯、橙花叔醛等物質,這讓黃花菜具有特殊的檸檬香味兒,所以又稱檸檬萱草。很可惜,我們吃的黃花菜多是沒有香味兒的幹製品,那一根根棕黃色的幹製品倒更像黃花菜的另一個別名——金針。與製作茄子幹豆角幹不同,製作黃花菜乾,不單單為了保存住這些嬌嫩的蔬菜,更重要的是保證我們在餐桌上沒有性命之憂


黃花菜、香菇蒸雞。圖片:thewoksoflife.com

相關焦點

  • 黃花菜和秋水仙素:花壇裡的萱草為什麼不能吃?
    今年我第一次見到它們的花,是體育公園裡的金娃娃萱草;後來又見到了其他萱草。上周末在南海子公園,偶遇好幾片檸檬萱草(也就是黃花菜),很激動,因為它在北京的花壇裡是比較少見到的。▲重瓣萱草你可能會發現,一些大媽會在公園的花壇裡摘萱草(多數是大花萱草)。當你告訴她們這個不能吃時,她們幾乎都不相信,認為你是騙她的。
  • 為啥這些花能脫穎而出,成為國慶花壇裡的主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周圍花壇裡都有哪些花在裝點節日的美麗呢? 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千日紅 千日紅也叫火球花或百日紅,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一種應景的花,它可是國慶花壇的常客。千日紅花期在7~10月份。
  • 打滷面
    山西的打滷面據說源於清道光年間,傳聞道光帝皇后壽辰,晚宴沒人只有一碗打滷面,道光帝為此特批御膳房宰殺兩頭豬以為滷所用,食者無不以為佳。算起來,有差不多兩百年的歷史了。        打滷面是山西的傳統麵食,尤以太原市南郊區(現小店區)最為出名,而楊家堡打滷面更是翹楚。趙樹理先生的小說中亦有描述。        楊先生,我的摯友。
  • 正宗的老北京打滷面
    要製作打滷面,首先準備好做滷的白湯,還要泡口蘑。把口蘑十幾個放置在一個碗裡,倒入開水,水不能太多,以高出蘑兩寸為度,上面再用瓷盤蓋上。約莫二十分鐘,把蓋盤打開,把泡口蘑的湯倒入另一個碗中沉澱。沉澱半小時以上,再把清湯倒在另一個碗中備用。這碗刨除泥沙的清水就叫口蘑湯兒。
  • 胡同裡的老北京菜 打滷面和鍋貼必點 雍和宮附近閨蜜聚會首選餐廳
    餐廳可以吃的老北京菜很多,主要推薦大家吃老北京打滷面、炸藕盒、幹炸丸子、老北京燉吊子、糖醋裡脊、炸灌腸、爆肚、老北京炸醬麵、蓑衣黃瓜是餐廳10道招牌菜。老北京打滷面,非會員價20元。老北京打滷面比炸醬麵要講究,每逢人生大事才吃打滷面。現在餐廳很少有用古法做打滷面的餐廳了。
  • 正宗的老北京打滷面,應該怎麼做?
    要製作打滷面,首先準備好做滷的白湯,還要泡口蘑。把口蘑十幾個放置在一個碗裡,倒入開水,水不能太多,以高出蘑兩寸為度,上面再用瓷盤蓋上。約莫二十分鐘,把蓋盤打開,把泡口蘑的湯倒入另一個碗中沉澱。不過,五花肉做出來的打滷面肉嫩湯肥,有時候湯太肥了,不免有些膩味,所以要想吃口感清鮮點兒的打滷面,也不彷試試用通脊代替五花肉。不過買的時候也得注意,千萬別帶著淤血,否則就會影響湯的質量。
  • 一碗打滷面,究竟有多難得
    其中最喜歡的,莫過於姥爺做的打滷面。打滷面材料簡單,五花肉、鹿角菜、口蘑、黑木耳、黃花菜,(據說有的還擱點幹筍之類的),工藝也不複雜,吃的就是食材的本色本味。然而,就這一碗麵,卻引得我姥爺各種唏噓,什麼現在的豬肉沒肉味兒,口菇木耳啥的不是野生,正經的鹿角菜市面上根本買不到之類的……將「窮經究」的勁兒發揮得淋漓盡致,也讓我對「地道」的打滷面心懷嚮往。
  • 樂而忘憂黃花菜
    《本草注》住所附近的湖邊有一大片的金針花,這兩天傍晚出去散步時看到花已經被人摘了。很小的時候,家裡的院子裡也種著幾株金針花,新鮮的花會採下來做菜,也會晾乾保存。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是金針花,其實跟超市裡賣的黃花菜是同一樣東西。黃花菜,學名萱草,又稱金針菜、諼草、宜男花、安神菜,古名為忘憂草。
  • 老北京打滷面,真正上得了席面的是它,而不是炸醬麵!
    不光如此,北京人家裡有重大的宴請活動幾乎都是吃麵。除了洗三、接三和過生日,人這一輩子還有一件大事:結婚!過去在北京辦婚禮,也會有部分人去飯店包桌(比如齊白石與胡寶珠的婚禮,就是在北京「八大春」之一的慶林春辦的),但是一般人家都是在家搭棚辦喜事。
  • 黃花菜熱了!但它不是古詩中的「黃花」,跟「黃花閨女」更沒關係
    山西大同境內有「三黃兩白」五種地區名產,「三黃」是指渾源的黃芪,大同的黃花,天鎮的"裡外黃"山藥蛋,「兩白」則是指廣靈的白麻、陽高的圓白菜,這五種尤其是以黃花菜聞名。所以諼草、萱草,也叫「忘憂草」,正是現在我們說的黃花菜。可見在中國周代時,黃花菜已經有了「母親花」的意涵,你若孝順母親,母親節送她一朵小花花,不送黃花菜是要被別人笑話的。黃花菜也被很多詩人寫在了他們的詩篇中,與詩句一同傳世至今。
  • 攝影:3種方法,拍攝葉子長得像韭菜,花朵開得像糖三角的鳶尾花
    在草叢裡看到三片細長花瓣組成的的藍色小花,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當初跳皮筋的時候,口訣裡面提到的馬蘭花。認識鳶尾,記住形態特徵。馬蘭花也是鳶尾的一種,葉子長得好像韭菜。只不過馬蘭的花瓣比較細,不及鳶尾的花瓣寬厚,看上去比較纖細。鳶尾的個頭不高,屬於多年生草本。花香淡雅,樣子非常好認。
  • 嶽雲鵬分享長得像的人,看見那日本分鵬我愣了,這不松岡禎丞麼?
    松岡禎丞也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位聲優,光看他配過的動漫角色,你就知道《刀劍神域》的桐人、《路人女主》的倫也、《鬼滅之刃》的嘴平伊之助、《五等分的花嫁》的上杉風太郎、《遊戲人生》
  • 一個九零後的太原打滷面記憶
    從小到大,我最喜歡的還是姥姥家的打滷面。印象裡的第一碗打滷面是在我童年時的一個生日,那時候姥姥家在新民中街附近的一個四合院居住。我生日那天一大早,姥爺就忙活起來,為我準備打滷面。但晚上時,還是吃到了姥姥姥爺做的打滷面。大學幾年,每年生日都在外地過,那次生日又一次吃到姥姥姥爺做的打滷面,仿佛上課一天的疲憊一掃而空,也成了那個忙碌的生日裡我收穫的最珍貴的祝福,那種感覺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2019年,表妹的十歲生日,雖然小丫頭沒有回來,但是姥姥姥爺仍然做了打滷面,家人們一起歡聚一堂為表妹慶生。
  • 小記者探訪向陽鄉黃花菜種植基地
    只見,餐桌上有黃花菜炒木耳豆腐乾、黃花菜炒肉、黃花菜湯……煮熟的黃花菜入口脆嫩清口。小記者第一次見到如此特別的大餐,紛紛拿起筷子大快朵頤。「你嘗嘗這個,可好吃了。」「這個也好吃,沒想到一種菜竟然能做出這麼多的花樣。」席間,小記者邊吃邊聊天,還互相夾菜添飯,氣氛溫馨。  飯後,姚熱火帶著小記者到後山散步。漫步於青松翠柏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大家盡情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妙。
  • 黃花菜,好看好吃還健康!
    忘憂草在被稱為黃花菜之前,正式學名叫萱草、諼草、宜男花,以前都以觀賞為主,直到明朝以後才被作為蔬菜用,估計也是那以後才被冠以菜名:黃花菜、金針菜、安神菜,而且也是華人專屬的蔬菜,別的國家幾乎也不會作為食用。黃花菜屬百合科,中秋前後,花期茂盛,亭亭嫋嫋,婀娜多姿,就憑這身段,也已讓人忘憂了。
  • 【畜牧資訊】打滷面是什麼?打滷面的做法
    打滷面是什麼?打滷面的做法打滷面是什麼?打滷面是山西一帶的漢族傳統麵食。山西太原打滷面也較為有名,趙樹理的小說中亦有描述。華北地區各省也有該面。打滷面的做法多樣,風味不一,用料也多種多樣,隨用料、做法不同,亦有不同風味。
  • 帶你識花
    有小的披針形苞片;花長7~12cm,花被基部粗短漏鬥狀,長達2.5cm,花被6片,開展,向外反卷,外輪3片,寬1~2cm,內輪3片寬達2.5cm,邊緣稍作波狀;雄蕊6,花絲長,著生花被喉部;子房上位,花柱細長。
  • 北京天安門國慶花壇方案是如何「出爐」的?
    國慶花壇設計,經歷五餅、畫卷、花籃演變 新京報:你是從哪一年開始做國慶花壇設計工作的?當時源自什麼樣的契機? 藍海浪:我是1997年大學畢業開始做國慶花壇設計的,如今已經24年了。
  • 【每天教你一道菜】西紅柿雞蛋打滷面
    像北京炸醬麵、河南燴麵、上海蔥油麵、重慶小面、四川擔擔麵、山西刀削麵、武漢熱乾麵、廣州餛飩麵、蘭州拉麵、山東福山抻面、陝西岐山臊子麵、蘇州楓鎮大面、漳州手抓面、平遙油絲掐疙瘩、內江牌坊面、綏陽空心面、貴陽腸旺面、福州線面、徽州蝴蝶面、杭州素絲面、湖北空心奎面、安徽奎年銀絲貢面等等,但是做讓我懷念的還是老媽那碗西紅柿雞蛋打滷面。
  • 可愛小巧的角堇花
    角堇是一種可愛,小巧的花,屬於堇菜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和三色堇很像。角堇色彩多樣,花色豐富,花瓣有紅、白、黃、紫、藍等顏色,常有花斑是一種非常好看的花。原產於西歐的山區,現遍布世界各地,我國南方北方均有栽培,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園林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