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樹勇 石泉古城的新茶館

2021-03-01 胡樹勇

                石泉古城的新茶館

                       胡樹勇

 

石泉古城號稱千年古城卻不是浪得虛名,且以日漸興旺的茶館來說就是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讓外來客人咂舌。

陝南原本是中國產茶、品茶、飲茶的古老地方。證據為:

一、唐代陸羽把金州(安康)列為當時全國八大茶區山南茶區的一部分。陸羽《茶經》「七之事」中引《廣雅》說:「荊、巴山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末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復之,用蔥、姜、橘子冒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此處巴是指川東、安康、漢中一帶。

二、《明史·食貨》載:「陝西漢中、金州、石泉、漢陰、平利、西鄉諸縣四十五傾茶園,茶八十六萬株。」明代一度實行「茶馬」政策,用茶葉換取少數民族的馬匹。

三、「自昔關南春獨早,清明已煮紫陽茶」,清嘉慶興安知府葉世倬這樣稱讚曾做為貢品的紫陽茶,紫陽茶是歷史以來陝青茶的代表產品。可見,陝南在古代是茶的重要產地之一。

四、陝南也是古代飲茶藝術的源區之一。陸羽在《茶經》中說煎茶用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他在《煎茶水記》中把天下的水分為二十等,其中「漢江金州上遊中零水」列為「第十二等」。

那麼,我把石泉古城茶館稱為新茶館,何新之有?

首先是茶館不賭博。前些年,石泉也有散落在各處的茶館,但那是以茶館為名頭,吸引小民聚在一起打麻將玩小錢混時光的地方。石泉古城老街新茶館現在是真正品茶的茶館,沒有電動麻將桌即為證。

木竹山柚子茶女老闆

中國茶葉專家、浙江大學教授參觀

其次茶館裡也不許飲酒、擺菜品。這是茶道的正宗要求,否則,品茶又飲酒、吃飯,那茶道的清雅當然蕩然無存。

三是有音樂,常演藝,奏樂器。古城新茶館裡談笑有鴻儒,往來有雅士。如今,新茶館裡,常常引來二胡、古琴、笛子、小提琴、壎以及沙畫等各類藝術人士的聚興演出,文人雅集時時不斷。

聽說,又有人在城門樓興辦茶社,那千年古城的茶館業真是蒸蒸日上。

假以時日,石泉千年古城一定會成為陝南漢江邊新茶館的名城。

 

大部分照片選自朋友圈,一併致謝!

相關焦點

  • 自駕石泉旅遊盤點攻略——石泉古城、後柳水鄉、漢江三峽、燕翔洞
    石泉唐代大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副完美的畫卷,尤其是詩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間照,可能我們大家會經常看到,但是清泉石上流可能是真的不容易見到,但清泉石上流卻也是真實存在的。今天介紹的這個縣城,可能就是這句詩的最真實寫照了——石泉縣!
  • 西部翔子作品:石泉我想為你停泊
    石泉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發源地,今天,這裡依然傳承著濃厚的秦巴文化。亦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千年蒼桑,明清古韻隨處可尋,縣城老街上的東、西、南門樓分別鐫刻「遠矚金州」、「秀挹西江」、「雄臨漢滸」 三塊石匾,這也是目前陝南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築。 據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道家、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先生,曾在該縣雲霧山中隱居修煉,為蘇秦、張儀等弟子傳道授業。
  • 山水間,詩畫裡,石泉依舊,等您許久~
    石泉=青磚黛瓦 漢江石泉古城,處處是黑白相間的古代居民建築,青磚黛瓦、飛簷翹角,青山綠水夕陽無限!石泉=穿越機器 古城遺夢,歷史的痕跡依舊保留,走進石泉,回憶過往的一切,仿佛走進了舊時光石泉=古巷深深 古城裡每一條寂靜的古巷,都帶著心中的無限嚮往,無限情懷。
  • 文史|石泉縣令馬國翰:《石泉雜詠》
    以上這些詩是描繪有關石泉歷史傳說和有關石泉八景方面的,作者將這些自然景觀和歷史傳說故事鑲入詩中,妙趣橫生,表達了作者對石泉歷史的了解和對自然景觀的熱愛。  (一)遠鄖陽界,應非古上庸:石泉古屬庸國,是庸之西部邊陲。庸國都城在今湖北鄖陽地區竹山縣,楚滅庸後,即在庸設上庸縣(三國時為上庸郡)。此兩句詩之含義是:石泉是古庸國(即今鄖陽地區)之邊遠地界,但石泉並非古上庸。
  • 石泉老街:76歲大媽守著公公買下的百年二手房,給多少錢都不賣
    安康石泉漢江古城,緊鄰漢江,一條長達千米的老街兩側是青磚灰瓦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有的已改造,有的還是百年前的老模樣。石泉老街成了石泉的一張名片,到石泉旅遊,老街是必去的。76歲的李大媽已在石泉老街住了50多年,她家的老房子是公公40年代買的二手房,不少人家的老房子已改造,利用臨街的優勢,自己開店,或出租給別人。但她們家沒有改造,也沒有開店。住在老街上,生活很方便。附近農民挑著擔子賣菜,聽到吆喝聲,出門就能買到各種農家蔬菜。
  • 電視劇《裝臺》央視熱播,「十美石泉」顯山露水
    最近一段時間,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熱播,熟悉的城鄉、熟悉的陝普、熟悉的美食,讓陝西人在大呼親切的同時,開始認領家門口的取景地,「十美石泉」也在劇中顯山露水。《裝臺》講述了以刁順子為首的裝臺人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以及古城西安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的故事,其中有不少劇情都發生在陝南。
  • 石泉1周丨第48周(11.23-11.29)
    2020年5月3日被告人嶽某流竄至石泉縣城踩點,5月29日凌晨1時許潛入家友商場將大量黃金首飾盜走,盜竊的1412.3克黃金首飾以456800元的價格售賣給周某,周某將收購的K金首飾溶解提純後賣給他人。6月3日,石泉公安在河南省桐柏縣將嶽某抓獲,並扣押贓款418626元。當日,周某主動到靈寶市公安局投案。
  • 安康石泉十美到底有哪「十美」?今天我講給你,可要記得收藏好!
    之前去過或沒去過安康石泉的人,應該都知道石泉是「絲路之源金蠶之鄉」、「鬼谷子故裡」,也是我國西部蠶桑產業大縣,尤其是珍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漢鎏金蠶讓石泉名噪一時。去年有機會第二次前往石泉遊玩,不經意間翻閱房間的刊物發現了其正解——其實顧名思義,石泉十美就是石泉縣域內美景的概括和總結,更是石泉縣獨特的山水自然景觀、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的「精華版」。
  • 對不起,我要去石泉了.
    早餐在石泉石泉人的早點常去的是桃園路和老街。早上6點一過,桃園路就熱鬧起來,有新鮮的蔬菜水果、有石泉人愛吃的早餐鋪子.石泉人的夜生活是不分四季,沒有長短,走在夜市一條街,石泉人的夜生活剛剛開始。其實石泉沒有烤魚之前麻辣燙和炒菜很流行,春喜麻辣燙算是石泉麻辣燙的元老級別。二十多年過去,石泉春喜麻辣燙依然是火到不行。店裡自選的菜品新鮮豐富,菜在麻辣濃鬱的老湯底裡燙熟後,澆上湯料,又麻又辣,吃起來來撒的很。
  • 尋美石泉燕翔洞 不負光陰不負卿
    坐落於石泉縣熨鬥鎮的燕翔洞擁秦巴兩脈之精彩,納三秦大地之風華,隨子午古道而名華夏,因漢江清流而達四海。雋永、秀麗、深沉、神奇。觀其外貌,山勢巍峨,倒影燕棲湖碧波之上,景色秀麗;步入洞內,曲折幽邃,滿目奇石,令人流連忘返。
  • 陝西漢江邊的千年古城,1500年從未改名,邂逅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
    今天,小漁想帶大家去陝西漢江邊的一座千年古城逛逛。相比國內那些布局完整、古建巍峨、聲名赫赫的古城景區而言,它算不上起眼。不過藏在老街舊巷裡的原生態生活,卻讓我們邂逅了美人、美景和煙火生活……它就是——石泉古城。
  • 茶文 | 五彩湘茶•輕輕茶走進茶館之湘西州
    這裡有繞不開的美,鳳凰古城,有著「中國最美的小城」之譽和「畫鄉」的美稱,還有矮寨大橋、乾州古城、芙蓉鎮、紅石林、奇梁洞等等。這裡曾是政客、軍閥、土司、苗人、土匪聚集的地方,算得上是標準的「蠻夷」之地。時代的變遷,特別是交通、茶產業與經濟的發展,湘西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陝南漢江邊千年古城,能逛能吃能玩水,門票全免費
    前兩天我又去了趟陝南,在漢江邊兒的一座千年古城裡,過了個愜意的兩天一夜的短暫假期,感覺還是相當不錯的,趕緊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這裡能逛能吃能玩水,算是一趟非常適合全家休閒遊的旅遊線路。我們這次的旅行目的地是——石泉古城。石泉位於陝西安康市,是一座「典型」的陝南小城。整個縣城位於漢江邊上,秦巴山區腹地,有山有水、風景優美。
  • 潮州古城裡的「詩與遠方」
    10年前,廖奕銘在潮州古城辦起了第一家清代建築民宿客棧。如今,多家客棧茶館經營成了品牌。上個月,載陽客棧剛在2020中國民宿產業寧波博覽會上獲得「最佳全國民宿品牌」。  經歷過潮州文旅火熱和疫情寒冬的冰火兩重天,廖奕銘堅持著,也堅信著,他希望能在自己和別人的「詩與遠方」上嘗試更多,在追尋「精神小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 「39級臺階」壘起新《茶館》
    上周末,根據老舍同名話劇改編的電視劇《茶館》在央視八套開播。這是老舍繼《龍鬚溝》之後又一部被搬上熒幕的劇本。因為有多個版本的話劇和謝添導演的電影珠玉在前,《茶館》一直被業內人士視為電視劇製作的一道「坎」。
  • 沈定才:石泉防疫線「志願橋」上穿梭的「逆行者」
    復工後的你應該這麼做…提起沈定才,很多人佩服他歷經8天7夜、騎行2866公裡從石泉成功到達拉薩(石泉小夥單騎川藏線8天走2866公裡 稱「血仍未冷」,夢想環騎中國)的非凡之舉,這位對生活充滿追求的逐夢者,更是一位對事業充滿激情的奮鬥者。沈定才是「石泉港」微信公眾號主編,平時活躍在石泉大街小巷和村頭陌上,用一線觸角傳播石泉好聲音、傳遞社會正能量。
  • 石泉今日頭條【2月22日】!
    石泉便民   石泉婚戀網    石泉好店1注意!石泉有人在山上放捕獸夾,一放牛男子中招……!
  • 邢臺兩大古城改造項目有新進展
    近日, 邢臺市橋東區公布了兩側徵地公告, 分別為: 邢臺古城東城門及東門裡街改造項目 邢臺市古城保護羊市道街坊項目
  • 【經濟視野】湘派茶館「抱團」,欲創文化新名片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奕楠 通訊員 張璟怡 餘悅之 「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老舍筆下的《茶館》曾盛極一時。如今,長沙成為全國三個市民最喜歡上茶館的城市之一,長沙茶館再次以嶄新的姿態走進大眾視野。
  • 消失的三峽古城鎮,那些年的奉節!
    依鬥門內到過奉節的人都知道,奉節茶館多。清末至民國時期,城內外的茶館不斷擴大。抗戰時期,古城茶館業達到了鼎盛,光註冊的茶館就有六、七十家。當年的水手、船工、袍哥大爺、社會閒散人等都喜愛出入茶館。到解放後,茶館數量雖有減少,但依然可觀。自古以來,奉節古城的茶館花樣繁多:有娛樂茶館,以說唱為主,茶客多為看客;有行會茶館,是各行各業商家交流信息的場所;有幫會茶館,是袍哥、幫會議事聚會之處;有觀景茶館,沿南城堡坎的吊腳樓內,茶客品茶同時,還可面對長江,觀賞江景;有候船茶館布滿碼頭周圍,專為候船旅客服務……依鬥門外,是江上進出奉節的必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