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眼中,健身=各種器械+專業教練,且操作起來有些「艱難」。現實生活中,健身房似乎成了年輕人的主場。
但健身不僅是年輕人的事,也是老年人、兒童青少年的「必修課」。健身,只要有投入就會得到相應回報,它能帶給青少年朝氣,使老年人充滿活力……
不同年齡的健身重點
健身能增強體質,全面促進身體健康。對於不同人群來說,為了獲得最佳的健身效果,側重點各有不同。
兒童青少年
提升體能
體能訓練有助於增強體質,促進生長發育。
提升心肺耐力可進行跑步機、橢圓機等有氧訓練,球類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
提高肌力、肌耐力則側重力量訓練,比如伏地挺身、原地縱跳、仰臥起坐等無器械訓練;划船機、臥推等器械練習,可使體格更加強壯。
中青年
加強力量訓練
隨著年齡的增長,力量訓練應逐年增加,做好肌肉儲備。
在每周3~4次有氧運動的基礎上,至少安排2~3次力量訓練,大負荷、少重複次數的力量訓練能長肌肉;小負荷、多重複次數可塑造肌肉線條。
老人
防肌肉流失
老年人面臨肌少症的威脅,更需進行小負重的力量訓練,保持肌肉量,比如小啞鈴推舉、小重量硬拉,還有助提高平衡能力,防止跌倒。
健身走、慢跑(6~8千米/小時)、騎自行車(12~16千米/小時)、登山、遊泳等有氧運動也不可少,但持續時間不要太長。
提示
無論哪個年齡段,運動都不是時間越長越好,除去熱身、拉伸時間,保證每次30~60分鐘,每周3~4次的頻率即可。
剛開始運動或體質較弱的人,可以散步、健步走、慢跑等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每次運動10~20分鐘;身體適應後,逐漸延長時間和強度,切記循序漸進。
初學者最好能在專業人士或健身教練的指導下入門,以免姿勢不標準、強度不合適,導致運動損傷。
8個動作激活全身肌肉
對於沒時間去戶外運動的人來說,有4個居家訓練動作可以幫助增強肩部、胸部、背部、臀腿的肌肉。
肩部
啞鈴側平舉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垂直,置於身體兩側;雙手抓握啞鈴,肘部微屈;向側上方平舉,至雙肩水平。舉起時,呼氣;緩慢下落時,吸氣;重複12~15次。
胸部
伏地挺身
俯臥,雙手支撐地面,雙腿併攏,以腳趾撐地;吸氣,緩慢屈肘,身體下落;呼氣,雙肘伸直,頭、腰、腳踝時刻保持一條直線。
體能較弱的老年人、女性可選擇跪姿伏地挺身,即以膝蓋撐地,其餘動作與標準伏地挺身一致。
腿部和臀部
徒手深蹲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微微外八;吸氣,緩慢下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呼氣,緩慢起身。
背部
俯身反向飛鳥
雙腳自然站立、俯身,膝蓋微曲;雙臂自然下垂,雙手握拳,拳心朝前;呼氣,手臂外展,呈現倒V形;吸氣,緩慢放下;重複15~20次。
在健身房中,下面4種器械可以練遍全身肌肉。
肩部
坐姿推肩機
這個器械屬於固定器械,通常有不同把位,可以調節座椅高度,健身者不需要花費太多精力穩定軀幹,將注意力集中在肩部肌肉,尤其是三角肌中束、前束,可提升肩關節、肘關節和腕關節的力量。
胸部
坐姿推胸機
坐姿推胸機是胸部鍛鍊最常用的器械,也是胸肌訓練中最典型動作之一,非常適合初學者。坐姿推胸肌也是固定的,只要動作正確,訓練起來很安全,能準確地找到發力點,提高胸部肌肉的感覺。
背部
坐姿划船訓練器
這個器械來源於賽艇運動,有助於訓練背部肌肉,尤其是背闊肌,而且動作不複雜,使用時手腳相互配合,平衡力也可以得到加強。
腿部和臀部
倒蹬機
對於想練腿的人來說,倒蹬機是不錯的選擇。倒蹬機主要鍛鍊的是股四頭肌,是一個基礎性的腿部鍛鍊動作,能有效增強大腿前側肌肉,提高身體的穩定性。
健身不能求「快」
網絡上流傳的「7天練出腹肌」「一周瘦10斤」等說法,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實現。健身是一項值得長期堅持的事,無論增肌還是減脂,都需要一個科學的周期,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