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金陵草,墨旱蓮,鱧腸,野水鳳仙,豬牙草。為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因為搓揉它的莖葉時,可見黑色的汁液流出,所以又叫「墨旱蓮」。
2、因為蘇北人稱蘭杆子草,家鄉唐朝古鎮草堰口因發展需要而被撤併,重陽時節,人是物非不能事事休,淚空流何如就菊花。因為話題為南京一深愛中醫藥的王姓高人提供,所以考一考證收有金陵王氣的小草必為天賜奇緣。
3、旱蓮草在中醫美容古方中使用頻率極高,認為是烏須黑髮,生長毛髮的要藥。《千金月令》中的金陵旱蓮草煎;《壽親養老書》中的牢牙烏髭方、旱蓮散;《攝生眾妙方》的烏須固齒方;《太平聖惠方》的治眉毛脫落方,都是以旱蓮草為主藥。
《新修本草》說用旱蓮草「汁塗發眉,生速而繁。」《本草綱目》說它能「烏髭發,益腎陰。」《本草正義》認為旱蓮草「入腎補陰而生長毛髮。」明代名醫繆促醇對旱蓮草十分推崇,在《本草經疏》中說:「古今變白之草,當以茲為勝。」他認為在中草藥中,能使白髮變黑的最佳藥物就算旱蓮草了。
食療作用
(1)治虛損百病,久服發白再黑,返老還童:豬牙草取汁,桑椹子取汁各以磁碟曬為膏,冬青子酒浸,九蒸九曬為末。上各等分,煉蜜為丸梧子大(每4丸,約1克),每服六七丸,空心淡鹽湯送下。(《簡便單方》)
(2)清上補下,又能變白為黑,理腰膝,壯筋骨,強陰不足,酒色痰火人服尤更奇效:冬至日取冬青不拘多少,陰乾,以蜜酒拌透,盦一晝夜,粗布袋擦去皮,曬乾,為末,新瓦瓶收貯;待夏至日取旱蓮草數十斤,搗自然汁熬膏,和前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臨臥時酒送下。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