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鑫,萬一哥有個三長兩短,你要替我照顧好爸媽。」初冬的夜晚寒意難耐,聶皓宇給弟弟揶了揶被角,繼續說,「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被人瞧不起……」武漢市兒童醫院血液科病房裡,兄弟倆並肩躺在病床上說著別樣的悄悄話。門外的郭磊已經趴在丈夫的肩膀上哭成淚人,崩潰自責地說道「我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孩子,難道老天爺又要收回不成?都怪我,沒給孩子取了個好名字。」
郭磊來自湖北棗陽,2009年12月她與相識兩年的聶玉龍結為夫妻,婚後沒多久就意外懷孕,「但因為感冒發燒,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了感冒藥,還打了針,怕影響胎兒,在醫生的建議下不得不選擇流產。」郭磊說,初次懷孕就流產,給她的身體留下病根,很長一段時間都要打消炎針治療。
但好在年輕,次年(2010年),郭磊再次懷孕。有了之前的經驗,夫妻倆格外慎重,都想保住腹中的胎兒。不料,孕三個月時,意外又發生了。「這次是胎停育,我們還特意換了家醫院檢查,還是保不住,只能再次流產。」郭磊說,不同於第一次,連著兩次沒保住孩子,她內心的痛苦逐漸累積,她甚至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試探過丈夫,「如果我以後都不能生小孩該怎麼辦?」聶玉龍深知妻子的擔憂,他總是安慰著,「沒事,真的沒孩子,就咱倆過。」
但另一面,郭磊悉心調理身體,「當媽媽」始終是她難解的心結,她想生下自己的孩子,並認真地養育孩子長大成人。
2011年,郭磊第三次懷孕。家裡人都很開心,但更加小心謹慎。原本在外打工的郭磊,自從知道懷孕後,便辭去工作回家安心養胎,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等待著孩子的出生。終於,2011年11月12日,孩子順利出生,看著這個健康可愛的小男孩,郭磊別提有多高興了,聶家更是迎來了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考慮再三,家裡人給孩子取名聶皓宇,希望他像小太陽一樣溫暖。「但現在想來,卻很後悔給他取這個名字!」兒子病後,聶玉龍夫妻倆一度迷信地認為是孩子無福消受這個名字帶來的寓意。
兒子的出生,圓了郭磊為人母親的心願,3年後,她又生下二兒子小鑫,心病不治而愈。興奮慢慢褪去,生活回歸到柴米油鹽的平淡。上有爺爺奶奶和公婆,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郭磊和丈夫肩上的擔子還很重,夫妻倆不得不返回宜昌打工,為家人帶來基本的生活保障。為了方便照顧老小,又把一家人都接到身邊。
2019年8月,一紙診斷卻徹底擊碎了這個家得來不易的幸福。8月,正值暑假的皓宇在奶奶的陪伴下回老家看外婆,一周後,皓宇奶奶偶然發現孩子的左胸凸起,隨即帶他在衛生院做了B超,醫生看完報告建議立即轉大醫院救命。嚇得六神無主的奶奶只能邊哭邊打電話給兒子兒媳,「你們快回來,皓宇出事了……」
郭磊和丈夫不敢耽擱,當即聯繫宜昌較好的醫院,又讓家人租車把皓宇送來。「沒想到一到醫院就住進了ICU,短短3天就從皓宇的胸腔裡抽出1900毫升積液,醫生還說讓我們轉到更權威的醫院,不然孩子可能就這幾天了……」醫生的話,猶如雷擊。夫妻倆難以相信,平日裡好好的孩子,怎麼突然就進入了生命倒計時?皓宇奶奶更是自責不已,「都怪我,怪我發現得太晚了,要是早點發現孩子的異常,他不會病得這麼重……」
可是一次又一次的病危通知書把他們拉回現實,「媽媽,救我,好媽媽,求求你,救救我……」孩子稚嫩的呼喊更是刺痛著二人的神經,夫妻倆收起悲傷,唯有寄希望於醫生,才能從死神手中奪回他們可憐的孩子。
短短4天,輾轉三家醫院。經過緊急救治,皓宇終於暫時脫離生命危險,「孩子得的是T淋巴細胞母細胞淋巴瘤4期高危,這是一種惡性程度高,又很少見的腫瘤,化療可以治癒,但費用非常高,如果感染更是不可預計,你們要有心理準備……」醫生的話就像一把尖刀一次又一次的刺痛著兩人的心。但想到來之不易的孩子,和他求助的眼神,夫妻倆還是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治,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要堅持下去,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
第二天,皓宇爸爸就卸下了自尊,拉下臉皮給所有能聯繫上的親戚打電話借錢。他要為皓宇抗癌儲備「彈藥」,ICU治療的這些天早已耗盡了這個家為數不多的積蓄,而漫長的抗癌路才剛剛開始。
短短一年,皓宇已經上了八次化療,每一個療程一個月左右。由於藥物的原因,小皓宇的頭髮一把一把的脫落,從前帥氣的男孩如今變成一個小光頭;一次次毒性超強的化療藥滴入皓宇的身體,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把他正常的細胞殺得極低,全身布滿紅點;為了便於監測,各種儀器24小時不離身,滴滴作響象徵著皓宇尚且平安;為了避免感染,皓宇不得不佝僂在3平米的層流床內,郭磊甚至不敢輕易去摸摸那雙瘦弱的小手,生怕一次觸摸就會給兒子帶來感染的致命傷害……
就這樣,郭磊寸步不離,一天一天地在醫院陪兒子熬著,渡過一次又一次病危。聶玉龍則千方百計地打零工籌集治療費用,哪怕多掙一片藥錢,兒子也能多一分希望。短短一年,原本年輕的夫妻倆,臉上滿是愁容和滄桑。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醫生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當初命懸一線的皓宇終於一點一點地趨於正常。一次,在去醫院的路上,皓宇偶遇小學生放學,他欣喜地問媽媽:「媽媽,他們身上的校服好漂亮,我也想去上學……」若不是生病,如今9歲的皓宇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但現在他只能日復一日地忍受病痛的折磨。看到兒子眼神裡渴求的光,郭磊心疼地安慰他,「好呀,等你病好了,你也去上學。」扭過頭,她就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偷偷地拭去眼角的淚水,生怕被懂事的皓宇發現。
雖然生病,但皓宇很喜歡學習。已經上完一年級的皓宇常常可以自學課本,病房裡,他會扮演弟弟的老師,仿佛置身於教室裡,「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兄弟倆的朗朗讀書聲,成為病房裡最不和諧卻動聽的聲音。骨瘦如柴的小老師,眼裡滿是嚴肅與認真……
就這樣這個年僅9歲的小男孩夢想著回去上學,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圍棋大師。懂事的皓宇不需言語,也能迅速讀懂能父母的感受……他知道,自己還是隨時有可能徘徊在生死之間。但他深愛著給予他生命,又想要再次救他於病魔的父母,這才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9歲的聶皓宇悄悄地向6歲弟弟交代「後事」。
如今,皓宇的治療費已經用掉花去50多萬,可高昂的維持藥物和抗感染的藥物一天也不能停,否則皓宇的生命也會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