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出口改變美國農民命運 全球食品價格連續第五個月攀升

2021-01-09 騰訊網

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食品價格連續第五個月攀升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11月5日表示:在穀物、食糖、乳製品和植物油的帶動下,全球食品價格在十月份連續第五個月上揚。儘管產量預測下調,該組織預計今年全球穀物產量仍將創歷史新高。

每月發布一次的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是衡量全球貿易最活躍的食品類商品國際價格變化的尺度。

穀物價格指數上漲主要歸因於小麥價格的走強,一方面是由於出口供應量收縮,另一方面是由於阿根廷小麥生長條件不佳,而歐洲部分地區、北美和黑海地區持續的乾旱天氣也對冬小麥的生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玉米、飼用大麥和高粱價格十月繼續走高,只有大米價格出現下降。

植物油價格指數創下九個月新高。該指數的進一步上漲主要是由於強勢的棕櫚油和大豆油的價格。

乳製品價格指數顯示,奶酪價格漲幅最大。10月的價格上漲反映出近期交貨的緊張:亞洲和中東地區市場進口需求強勁。

食糖價指數10月份環比上升7.6%,主要是由於全球兩大食糖生產國巴西和印度的產量預期較低。

肉類價格指數 10月份環比略下降0.5%,自今年1月連續第九個月下降,原因之一是中國決定禁止從德國進口豬肉產品導致德國豬肉價格下跌。同時,牛肉和禽肉價格也略有下調,羊肉價格在穩定的內需和低出口供應量的支撐下穩定上漲。

糧農組織當天同時發布的最新《穀物供求簡報》顯示,2020年世界穀物產量的最新預報數連續第二個月下調,主要原因是全球粗糧產量預期繼續降低。全球粗糧產量的下調主要是由於在持續的惡劣天氣影響下,歐盟和烏克蘭進一步下調了玉米產量預期。

本月全球產量預報數中,玉米、小麥、大米的產量下調,而全球進口需求強勁,出口加速,因此庫存量下降,尤其是在主要出口國。

最新得出的2020/21年度世界穀物庫存量與利用量之比為31.1%,預示著新一季度全球供應前景仍然相對寬鬆。

糧農組織預測,2020/21年度全球穀物貿易量預報數比2019/20年度高出3.0%,所有主要穀物貿易量預計均會上漲,其中,幅度最大的是粗糧,較上一年度貿易量預計增長4.7%。

對華出口改變了美國農民命運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11月3日報導,農業領域記者雅各布·邦格(Jacob Bunge)經過行業觀察和深入採訪發現,在新冠疫情摧毀了美國農業領域之後,正是美國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幫助美國農民改變命運,改善了美國農產品企業的發展前景。

以下為文章摘編:

全球對於蔬菜和麵粉等食物的需求不斷增加,美國農產品加工企業蜂擁而至。根據美國農業相關部門估計,中國正在努力提高豬肉產量,因此需要購買更多的糧食作為飼料,這正是近幾個月來推動美國糧食生產的原因。

美國農產品巨頭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的營運長胡安·盧西亞諾(Juan Luciano)在上周的一次電話會議中表示,中國已經從新冠疫情中強勢回歸,他們的復原讓所有人都感到驚奇。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近幾個季度的利潤增長都歸因於農產品出口的增加。

另一美國農業與食品巨頭公司邦吉(Bunge)的執行長雷格·赫克曼(Greg Heckman)提及,近幾個月以來,出口需求的增加使得該公司的大豆加工廠創記錄運轉,為中國的養豬場生產飼料以確保該國的豬肉供應。美國嘉吉公司(Cargill Inc.)的一位發言人認為,中國對於農產品的需求可能會持續增長,但是他並不願意透露其中的利潤。

根據美國農業部和貿易代表辦公室10月份的報告顯示,美國對中國出口的玉米銷售合同規模達到了870萬噸的歷史新高,另外自8月初以來,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大豆銷量有所增長。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計算結果顯示,美國農產品企業對美對華農產品出口趨勢保持樂觀態度。

由於多年來持續高產,美國農民一直在農產品的價格波動上掙扎,新冠疫情也通過影響美國食品工業和國際貿易市場而加劇了美國經濟低迷,農場主破產率接連攀升。一些農業市場觀察家還警告說,新一波新冠疫情可能會再次擊垮美國農產品工業。

美國農業行業高官表示,正是中國對食品原料和動物飼料的需求增長,促使美國對華農產品的銷售量增加。同時隨著美國農民困境的改善,直接決定了美國農產品種子、農藥供應商和農業設備製造商的生存狀況。

密西根州的一家糧食公司副總裁安吉·塞澤爾(Angie Setzer)提及,當糧食價格下跌時,農民通常不願出售農作物,幸好近期糧食價格上漲,大大提振了農民的情緒。馬裡蘭州的貝琳達·布裡爾(Belinda Burrier)密切關注著農產品價格波動,她在這個秋天收穫了大約1200英畝(約合4.8萬公畝)的大豆、玉米、小麥和乾草。貝琳達·布裡爾說:「真希望能還清所有支出的帳單,讓我在巨大的壓力中喘口氣。」

相關焦點

  • 多頭氛圍攀升 有色金屬價格連續上行
    近日宏觀面樂觀消息不斷,提振市場多頭氛圍攀升,有色金屬價格連續上行。繼前一周歐元區如期寬鬆之後,上周美聯儲12月貨幣政策會議也承諾「放水」,全球流動性維持寬鬆。另一方面,美國疫苗開始投放,美國成為繼英國、巴林、加拿大、沙烏地阿拉伯、墨西哥等國之後,第六個批准輝瑞和BioNTech新冠疫苗的國家。疫苗投放使用的消息給市場注入一劑強心劑。
  • 美豆價格大漲,美國農民成最大贏家?
    美國農民成為最大贏家,美豆價格繼續大漲據英媒報導,從9月份開始,由於大豆貿易商和大豆壓榨廠商不斷發出訂單,國際供應商對中國出口的大豆量激增,許多機構開始對國內12月份到港的大豆數量做出樂觀預測。據機構天下糧倉的預計,12月份中國到港的大豆船將達到142船932.8萬噸,預計2020年中國進口大豆總量達到1.02億噸。
  • 去年全球食品價格創三年新高
    新華社羅馬1月7日電 (記者陳佔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7日發布報告說,全球食品價格2020年12月繼續攀升,全年食品價格指數創三年新高
  • 對華出口5700萬噸大豆!巴西陷入兩難,選華為合作還是美國投資?
    華為讓美國認為自身在5G領域的地位受到了威脅,是故不斷向別國施壓,要求別國拒絕使用華為5G設備。在美國的壓迫下,已經有不少國家放棄了與華為的合作,其中就有原本堅稱會支持華為5G的巴西。不過,拒絕與華為合作大部分是國家政府的決定,對於更多人來說,與華為合作才是最好選擇。
  • ...醬出口大增,世界糧食價格連續3個月上漲|國際疫情觀察(9月5日)
    0934【駐美國使領館:美東時間15日0時起將在美國全面實施赴華乘客核酸檢測措施】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9月4日消息,為確保國際旅行健康安全,降低疫情跨境傳播風險,根據中國民航局、海關總署、外交部聯合發布《關於來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公告》和有關部門的最新要求,經綜合評估,駐美國使領館決定於美東時間9
  • 美國連續第五個月就業增長放緩:美國失業率小幅下降至6.7%
    #美國失業率#美國在11月增加了245,000個工作,這是4月以來最少的工作崗位記錄。美國11月份的就業增長遠低於10月份的61萬,美國連續第五個月就業增長放緩。冠狀病毒病例激增,美國失業救濟金申請量上升由於州和市官員對企業施加限制,冠狀病毒病例激增構成新的經濟威脅。
  • 繼德國後,美一家肉類加工廠也被暫停對華出口!將對華產品加稅?
    |德國一豬肉企業被暫停對華出口【中油網】訊: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豬肉消費國,也是最大的豬肉進口國。單今年3月份,中國豬肉進口量就達到了38.4萬噸,較2019年同期增加25.68萬噸,增幅達201.86%。其中,德國是中國豬肉供應國之一。
  • 沙特上調了對美國和亞洲的石油出口價格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世界石油1月7日報導,沙烏地阿拉伯上調了對亞洲和美國客戶的石油定價。此前,沙特採取了令人震驚的減產舉措,導致原油價格攀升。    沙特在歐佩克+會議上做出削減石油產量的單方面決定一天後,決定在2月份提高運往這兩個地區的所有等級的石油價格。
  • 對華出口大跌77.8%後,銅價漲至7年新高!
    澳媒:澳礦商的春天來了據《澳華財經在線》1月11日報導,新年首周,國際期貨市場多數品種價格出現連日飆漲,連創新高。比如,1月7日,被視為全球經濟增長指標的銅價——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期貨上漲,創下2013年2月份以來的新高;1月8日,鐵礦石現貨價格攀升至每噸170美元以上,這直接將澳大利亞XJO股票指數推升至10個月來高點。
  • 中國攬下全球70%鐵礦石!澳洲對華出口卻驟減527萬噸,怎麼回事
    與此同時,11月黑德蘭港對華出口的鐵礦石量佔其總出口量的82.8%,是今年以來所佔份額最小的一個月。不僅是對中國出口有所減少,當月該港口總體發貨量也環比減少了10.44%。據悉,黑德蘭港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鐵礦石出口港,該國礦產巨頭必和必拓(BHP)、FMG公司等都通過該港出口鐵礦石。
  • 疫情期間,智利對華出口實現增長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華輿訊 據南美新聞網報導,疫情期間,智利對中國出口豬肉貨值超過了智利對華輸出葡萄酒總額(3.5億美元)。
  • 2017.5.17 一分鐘看食品行業新聞:高露潔棕欖或賣盤聯合利華,強生中國原高管當a2董事,味全首季盈利,越南獲準對華出口牛奶
    Vinamilk是越南的排名第一的乳品公司,也是全球50家最大的牛奶公司之一。 2016年,其出口交易額達2.58億美元。全球乳製品貿易價格五連漲(商務部) 據商務部今日消息,全球乳製品貿易平臺17日最新交易數據顯示,全球乳製品交易價格指數上漲3.2%,均價為3313美元每噸,連續第五次上漲。具有指標意義的全脂奶粉交易價格為3312美元每噸,比上一次拍賣上漲1.3%。
  • 無視美國!委內瑞拉恢復向中國出口石油,還對華拋出「橄欖枝」
    委內瑞拉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石油儲量的國家,但由於美國影響,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業務受到衝擊,有媒體報導,去年8月,委內瑞拉方面停止對華輸送石油。 無視美國,委內瑞拉恢復對華運輸石油
  • 強人登場、農民起義、疫苗爭奪,全球驚現動蕩三大信號,中國準備好...
    泰國、越南、印度、美國大米出口價格/世界糧食計劃署然而,印度在糧食歉收情況下,仍在努力保持極高的出口水平。在另一個大米主要出口國——越南進行限售時,印度還在趁機搶佔市場。印度國內,至少有8億人處在饑荒和赤貧中,大有「用饑荒換市場」的場景。
  • 美對華出口大豆持續走高,突破30億美元大關,美媒:中國信守諾言
    據美國《福布斯》周刊當地時間1月6日報導,美國聯邦政府下屬的統計機構,美國人口調查局日前的一項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對華出口大豆數量持續走高,已經超過30億美元,僅略低於2013年創下的最高單月紀錄。 對華出口,重中之重!
  • 全球食品供應鏈承壓,中國雜交水稻為非洲決戰疫情「囤積糧草」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綜合報導 眼下,歐美各國仍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震中」,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人口稠密、醫療系統欠發達的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國家才是全球戰疫的決戰之地。
  • 浙商證券李超:出口產業鏈帶動了哪些價格上漲?
    出口超預期景氣是2020年的宏觀焦點之一。2020年疫情衝擊對我國外貿產生較大影響,得益於我國有效防控疫情和經濟領先性修復,中國發揮供給優勢填補海外供需缺口,實現了持續的出口景氣。我們從4月起開始提示市場關注「中國供給填補全球供需缺口」的出口超預期邏輯不斷兌現,4月至11月,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速連續8個月保持同比正增長。
  • 美國失算了,中國打破全球出口記錄!「最大金主」還是美國?
    隨著中國不斷崛起,2018年之後美國便對華掄起貿易大棒,不斷升級貿易摩擦,試圖遏制中國的發展。然而2年多過去了,美國對華進口反而更多了。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0年前11個月,中國對美出口達2.82萬億元,同比增長6.9%;尤其是11月,更是以75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創下自199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一家研究機構高級研究員瑪麗就曾表示,與2019年相比,2020年美國從全球範圍內的進口量會減少,但從中國進口的份額可能會增加。
  • 受新冠疫情影響,西非棉纖維對華出口驟降
    原標題:受新冠疫情影響,西非棉纖維對華出口驟降 來源:駐馬利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7月1日,國際棉花諮詢委員會(ICAC)在其每月公告中披露,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西非國家棉纖維對華出口量僅為5.3萬噸,比上年度同期的10.1萬噸大幅下降
  • 倒牛奶碾小雞,美國能否化解食品供應危機?
    一萬戶家庭最近向聖安東尼奧食品銀行尋求幫助。上周在加州,新增了近10萬個家庭申請食品券福利。一些評論人士指出,這與20世紀30年代《憤怒的葡萄》時代的不平等和殘忍構成了呼應。只不過,真實情況要更複雜。在《憤怒的葡萄》中,為了維持高價格,大農場主和大公司將土豆傾倒河中,將橘子澆上汽油燒掉,將豬屠宰掉撒上石灰掩埋掉,飢餓的農民們帶著網兜準備來撈土豆時,發現警察們荷槍實彈擋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