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風・月
高濱虛子
「花」
盛開的花也滿了。
咲き満ちてこぼるる花もなかりけり。
蝴蝶齧物聲悄靜。
々のもの食ふ音の靜かさよ。
「鳥」
瀑布自高處,
源頭之水皆平靜,
到此成激流。
山河ここに集まり來り下り簗。
是水原町那裡的村人。
那町上的沼地,
總有白鳥飛來。
白鳥の來る沼の町そこの人。
「風」
提燈見罷落花捲起的風。
提燈に落花の風の見ゆる哉。
何謂人生?我只知人將如日月流轉、繁花飄零、候鳥復歸般生死輪迴。
人生とは何か私は唯月日の運行花の開落鳥の去來それ等の如く人も亦生死してゆくといふことだけ承知しています。
「月」
寒燈下,
寫兩行刪一行。
二行書き一行消すや寒燈下。
散雲隱上一面月光。
はなやぎて月の面にかゝる雲。
7.10.2018
為什麼呢
兩個人無法看見同樣的夢
(寺山修司)
「閱讀原文」高濱虛子遺墨集
-花鳥諷詠-虛子記念文學館-
日語裡有一個和中文「風花雪月」很相似的詞,叫做「花鳥風月」(かちょうふうげつ)。
你可能經常在一些日文漫畫、歌曲裡看到它。
它和風花雪月只差一個字,意思卻有很大的差別。
花鳥風月用花、鳥、風、月這四種自然景色代指「自然的美景」,
也代指「以自然為題材的詩歌、繪畫等文人雅趣」。(《大辭林》)
是給人美好聯想的詞語。
中文裡的「風花雪月」,雖然也指四時景色,
近來卻偏向於指華而不實「浮泛的詩文題材」,
或是「男女情愛」、「不務正業」。(《辭海》)
具有貶義色彩。
不僅這兩個詞的褒貶含義不同。
中日文論對花鳥風月意象的態度也很不同。
在日文裡,俳句詩人高濱虛子,
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花鳥諷詠」。
提倡俳句應該歌頌自然美景,強調人與自然交流共生。
花鳥風月應該是被詩人重點描摹的對象。
而明代文人劉文成,在為他人詩集作序時卻說:
「為詩者,莫不以哦風月、弄花鳥為能事……而詩之道無有能知者矣。」
他批評當時寫詩的人總是說些風月花鳥之類的,而不向古人那樣繼承詩的傳統。
花鳥風月變成浮華、空洞無物的代名詞。
究竟什麼造成這樣的反差呢?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在中文的語境裡,自然景物被賦予太多情感。
中國人非常含蓄,語言委婉,喜歡借物抒情。
風、花、雪、月的意象,在詩文中往往附帶著言外之意。
風,有風流、風韻等意思。
花,也常用來比喻女(男)子的嬌容,和愛情本身。
雪,可以形容女子,比如辛棄疾「未應全是雪霜姿」既是寫花,也是寫女子。
月,可以指團圓,可以指談情說愛。
相對於日語中,仍是自然景物的花鳥風月,
中文中的風花雪月,已經「看山不是山」,言在風景之外了。
這兩種看待自然的方式,看似對立,其實可以在詩人這裡得到統一。
王國維說「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僕命風月。
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
詩人能夠出乎其外,將事物作為手下,調遣於文辭之中,寄託自己的情志。
也能入乎其內,作為純粹感動的對象,抵達物我合一的境界。
從「花鳥風月」到「風花雪月」,是文化的不同,也是視角境界的不同,
的確是個有意思的對比呢。
(from一汪黑池)
【附後文 虛子の聲 珍貴朗読資料 高濱虛子於昭和22年6月16日自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