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麥當勞,中國人心目中排名前兩名的快餐品牌。更是很多80、90後的童年記憶,兒時的我們被問想吃什麼,據不完全統計50%以上的回答,都是吃一頓肯德基或者麥當勞。誰小時候還沒為了一頓炸雞薯條,拼盡全力的去完成一個父母給的目標。兒童套餐、贈送的玩偶,和小夥伴一起過生日的小角落,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麥當勞vs肯德基,一個1955年成立,一個1952年成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從美國到世界,兩者的競爭就沒有停止過。到今天,麥當勞在全球超過30000家門店,肯德基在全球超過10000家門店。從全球的體量來看,麥當勞絕對是勝利者。可是從上世紀80、90年代先後進入中國之後(肯德基第一家店,1987開在北京;麥當勞的第一家店,1990年開在深圳),這個差距卻發生了逆轉。現今在中國,肯德基超過6000家門店,而麥當勞中國雖然在2017年被收購之後,開店速度在逐年上漲,但是也僅僅3000家左右。
到底是什麼,讓龐然大物的麥當勞,在中國敗給了只有自己三分之一的體量肯德基呢?我們用兩者的主要產品,來做一個比喻的話,麥當勞就像一頭倔強的且實力強大牛,而肯德基呢則像一隻圓滑且聰明靈活的小雞。肯德基用了5招,跑贏了比自己實力強大的對手。
本文的觀點只涉及麥當勞未做經營策略改變和未被本土化收購之前的分析。
城市的佔有率,決定了品牌覆蓋率,低估了中國的發展速度
為什麼肯德基能在80、90後心目中那麼深入人心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那時候肯德基在我國大大小小城市都能找得到。而當時的麥當勞,僅僅在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裡有,三四線甚至更小的城市基本是看不到麥當勞的身影的。
這就不得不說兩個品牌之間,當時不同的經營策略了。
肯德基的開店思路比較圓滑一些,通過廣泛的城市覆蓋,在當時經濟不是十分發達,外來飲食不是那麼普及的情況下,給國人帶來不少新鮮感。
反觀麥當勞,不得不說麥當勞是有它的倔強在裡邊的。麥當勞在全球的成功,讓它對自己在它國的成功經驗,有著倔強的自信。導致了麥當勞當時,僅覆蓋了一二線城市的現狀。
麥當勞低估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城市佔有率低,品牌覆蓋率肯定高不了,人們已經養成的習慣,也很難改變,麥當勞為自己的倔強付出了代價。
胃最不會撒謊,哪個中國人更愛吃,肯定就更受歡迎
上邊是從百度百科裡截取的兩家公司的介紹,請注意劃紅線的地方。肯德基是世界上最大炸雞連鎖企業,也就是說肯德基售賣最多的是炸雞類產品,包括漢堡在內。而麥當勞主要售賣的漢堡,很多人會說肯德基不也是漢堡為主嗎?注意過沒有,肯德基的漢堡是以雞為主要食材的,而麥當勞則是以牛肉為主要食材的。
中國人的餐飲食譜裡,除了豬之外,雞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中國人對雞肉的接受和普遍喜愛程度,是牛肉不可比肩的。
如果說雞和牛的口味之爭,有片面的成分的話。那麼肯德基根據國人口味開發的,各種本土化口味新品,可能就是肯德基受到更多人喜愛的原因了。
麥當勞的倔強堅持美式快餐的定位,讓它在爭奪中國人的胃上,又輸了一招。
翻看一下肯德基和麥當勞的餐單,誰更能讓國人接受,誰的可選擇性更多,一目了然。
一個小角落,一份兒童套餐,搞定了孩子,也拴住了家長
肯德基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的地位,是麥當勞比不了的。最讓小孩子趨之若鶩的不僅僅是,不斷推陳出新的兒童餐裡的玩具,還有就是兒童樂園區。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在肯德基過生日的經歷,如果你沒有,那麼你身邊的小朋友肯定也有過。
很多成年人喜歡麥當勞,孩子大多數愛肯德基。把小孩子的心思牢牢抓住,讓小孩子願意來這吃東西。來得肯定不會是小孩自己,肯定都會帶著家長一起,兒童經濟這招在當時,沒有比肯德基玩的更好更高明的了。
有人會說,麥當勞也有這些東西啊,請記住這句話「凡事就怕對比,你已經做到99分了,可別人就比你多出了0.1分,被記住的肯定是後者」。
直營和特許之間的權衡和取捨
為什麼肯德基和麥當勞會有接近3000家的差距,除了開始提到了,麥當勞對市場的偏執和考慮不周之外,麥當勞當時堅持的直營門店的策略,也有很大的關係。
堅持直營門店的思路,不能說有錯,直營門店的優勢和品牌純淨度是特許加盟門店無可比擬的。反觀,帶來的市場佔有速度跟不上,導致後續的一系列問題,也是致命的。
直營和特許加盟之間的權衡和取捨,同樣是現在很多餐飲行業面臨的問題。猶豫不決之間,競爭對手就可能把你超越。
教你「兩端權衡法」,畫一條線,線這頭是品牌和口碑,線那頭是市場和利潤,然後在線的兩端,哪方面有優勢就在哪頭畫線段,這樣你就能找到平衡點了。
一個全家桶,把老中青都裝了進來
中國人傳統的家庭觀念,讓我們更喜歡全家人坐在一起就餐。全家人老中青都有,既要滿足全家人的飲食習慣,能有多種選擇,同時也要夠吃。既能享受美食,也能享受全家人在一起的歡愉。
全家桶就像肯德基其它本土化食物一樣,它的出發點就是營造全家人同桌而食的氛圍。雖然大多數時候,買全家桶的多數都是自己一個人吃,但是這並不阻礙這個產品的成功。
全家桶是對肯德基上述成功的總結,並不是這個產品本身有多成功,而是它代表了肯德基對中國人口味和中國人家庭生活習慣的角色身份的精準判斷。
自從麥當勞中國,成為金拱門之後,麥當勞做了很多改變,變得越來越符合我們國人的習慣了。根據金拱門的發展規劃,2022年麥當勞門店將突破4000家,到時候肯德基和麥當勞誰做的更好,我們拭目以待。
良性競爭對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是非常樂意看到的。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服務,和更多選擇之外,還能省點錢。
如果你喜歡麥當勞,就應該感謝這個叫肯德基的對手,你有多牛,就證明你的對手就有多偉大。
題外話:很多時候,我們的消費習慣,基本都屬於偏衝動型消費。特別是網購如此便捷的當下,給你規劃一個使用場景,只要這個使用場景,當時足夠打動你,你就會買單。翻一翻你家有多少當時覺得很有必要買,但是買來之後在角落裡吃灰,你就懂了。
看完了說兩句,發表下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