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發布打假顛覆式項目「無疆」 用公益撬動萬千消費者舉報線下...

2021-01-14 TechWeb

從線上假貨被空前擠壓,到線下窩點溯源圍剿,再到如今的全民公益舉報線下假冒店鋪,數字經濟時代,打假實現又一次顛覆式革命。

1月7日,第四屆網絡新「楓橋經驗」高峰研討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在市場監管部門、公安部門、司法部門等代表的見證下,正式對外推出「打假無疆」平臺,用技術重構中國線上線下一體化打假格局。該平臺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造+公益驅動」的模式,讓所有消費者真正參與到打假中來。

(1月7日,阿里在市場監管部門、公安部門、司法部門等代表的見證下,正式對外推出「打假無疆」平臺)

「數字經濟時代,平臺治理需要情懷和想像力,這背後需要網際網路技術來支撐」。阿里巴巴智慧財產權保護總監李溪涵現場介紹,「打假無疆」用數位技術及社會共治模式,去挖掘線下假冒門店、假冒商品及製售假窩點等侵權線索。消費者在線下發現疑似侵權線索時,可通過支付寶或淘寶「3小時公益」,選擇「打假無疆」平臺並上傳圖片、位置等相關信息。

消費者發起舉報後,阿里將運用知產保護科技大腦等技術,對這些涉假信息進行比對、處理,並推送給品牌權利人進行鑑別、核驗。消費者的每一次有效舉報信息,未來都將賦能於高德地圖、阿里本地生活、天貓小店等商業場景,形成線下消費安全的正向引導。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李溪涵透露,消費者每一次「隨手拍」的舉手之勞,不僅保障了自己的權益,也為社會作出一份寶貴的貢獻。提供有效舉報信息的消費者,將在平臺獲得相應公益時激勵。

( 消費者通過支付寶或淘寶搜3小時公益,即可在「打假無疆」平臺舉報線下假店鋪)

「這是一個純公益平臺,讓打假不再是少數人的事情,而成為點滴之間、舉手之勞的社會公益行動」。李溪涵表示,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全社會「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真正成為現實。《2019阿里巴巴智慧財產權保護年度報告》顯示,和阿里聯手圍剿線下假貨源頭的全國區縣執法機關從2018年的227個增至439個,協助抓捕製售假犯罪嫌疑人從2018年的1953人增至4125人,阿里打假聯盟成員也從初創時的30個品牌權利人增至170個,遍布全球17個國家。

與會政府代表在會上指出,「打假無疆」平臺的推出,是國家政府部門聯合阿里在打擊線下假貨領域的又一全新嘗試,通過革命性的模式突破,使得中國假貨治理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標誌著全民打假時代的到來。

記者獲悉,目前首批參與「打假無疆」項目的有茅臺、五糧液、歷峰集團、奔富、青島啤酒、劍南春、Bose、華為、小米、捷豹路虎、鄂爾多斯、維多利亞的秘密等50餘個海內外知名品牌,涵蓋酒水飲料、消費電子、汽車、服裝等四大行業。

「這是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的革命性產品,為我們帶來了和消費者互動以及獲取線索打擊侵權行為等方面的更多機會,我們很榮幸能夠作為入駐的第一批品牌權利人。」富邑葡萄酒集團認為。

「數字經濟時代,以技術和共治為內核的數字經濟治理模式和經驗,為社會治理和各類社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借鑑和更多想像空間」。阿里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表示,阿里巴巴和所有消費者、品牌權利人站在一起,通過技術和模式的創新突破,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打假格局,以全民共治的力量驅動全社會早日實現「天下無假」。(完)

相關焦點

  • 大愛無疆!「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公益項目啟動
    大愛無疆!「關愛新生命」公益項目專注於改善兒童營養,是全市積極探索與社會組織合作解決民生問題的新途徑,是「健康扶貧」的重要內容,也是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的具體舉措。全市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公益項目「惠民生、助貧苦」的重要意義,在中華兒慈會等慈善組織的支持幫助下,抓好項目推進,讓項目能夠真正惠及全市中低收入家庭嬰幼兒;要加強組織領導。「關愛新生命」公益項目涉及面廣,關係到全市困難家庭的切身利益。
  • 小事情、正能量、大情懷,1000字看懂阿里經濟體公益生態
    5月16日下午,首份阿里巴巴經濟體「公益財報」發布。小事情、正能量、大情懷,在阿里巴巴經濟體,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寶公益兩大平臺總捐贈筆數超過300億筆,僅上個財年就產生直接捐贈91億筆,帶動參與捐贈人數超4.4億。在淘寶、支付寶、閒魚、餓了麼、菜鳥、高德等阿里系平臺,公益元素幾乎無處不在。
  • 阿里巴巴公益:全力打造透明公益,好項目要實現100%上鏈
    「阿里巴巴公益將為此不斷努力,用技術推動行業公開透明、人人可參與,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公益。」論壇同期,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提出並聯合起草的《公益鏈技術和規範》團體標準正式發布,這是國內首個公益區塊鏈行業標準。
  • 聯眾品牌以技護新 全國雙打辦點讚阿里打假聯盟
    數據顯示,AACA聯盟成員數量穩步增長,同時通過主動防控合作,AACA權利人2020年1月-9月投訴量同比下降35%,近一年來協助警方破獲案值超15億元的線上線下製售假案件,為推廣優秀打假案例及打假經驗,特別共創評選智慧財產權保護行業大獎「知鷹獎」,用創新技術保護創新創造,獲得品牌權利人及執法機關點讚。
  • 孫利軍:2020年是公益劃時代的新開始,未來公益好項目必須100%上鏈
    「阿里巴巴公益將為此不斷努力,用技術推動行業公開透明、人人可參與,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公益。」論壇同期,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提出並聯合起草的《公益鏈技術和規範》團體標準正式發布,這是國內首個公益區塊鏈行業標準。
  • 辛巴、羅永浩接連被「打假」背後的職業打假人什麼來頭?
    與此同時,他還被「職業打假人」王海指出,其直播售賣的某品牌漱口水用洗牙視頻來表現漱口水的效果,涉嫌虛假宣傳。雖然羅永浩方面對此回應,但王海就其回應進行了針對性反駁。今日(16日),王海再次發布微博稱,羅永浩直播間銷售假蘭蔻(或水貨)唇膏,此前,王海曾舉報「辛巴賣假燕窩」。
  • 阿里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王瑞合:年內平臺所有公益項目上區塊鏈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王瑞合近日在接受《中國慈善家》專訪時表示,基金會的成功經驗主要出於兩點:一是基金會和企業之間的密切關係;二是阿里內部的公益文化,使阿里的商業平臺和技術優勢充分為公益目的所用。短短十年間,阿里公益基金會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具活力和成長性的基金會之一。
  • 阿里巴巴孫利軍:阿里公益將成為首個捐贈全鏈路上鏈的公益平臺
    阿里巴巴孫利軍:阿里公益將成為首個捐贈全鏈路上鏈的公益平臺 「到財年底,我們將推動阿里公益平臺上所有的愛心善款全鏈路上鏈。」
  • 創業第一天就打假,拼多多消費者滿意度居行業第二
    2月1日,拼多多發布《2017拼多多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報》(以下簡稱《年報》)。《年報》顯示,過去一年拼多多主動下架1070萬件疑似侵權商品,全年攔截4000萬條侵權連結,將95%售假商家拒之門外。同時,還設立1.5億消費者保障基金,幫消費者處理售後糾紛並維權索賠。「打假是電商本分,公司創業第一天就成立打假部,就是為了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
  • 職業打假人也是消費者
    而對於韓某是不是消費者?青島中院與一審法院產生了根本上的分歧。  青島中院認為職業打假者也是消費者,理由有:一、判斷消費者的標準,不是以購買主體的主觀狀態,而是以標的物的性質為標準。二、難以給職業打假者下定義。普通打假者打假多少次就轉變成職業打假者,難以給出標準。三、打假是好事不是壞事。法律規定成功的打假者有權主張懲罰性賠償金,表明法律鼓勵打假。
  • 「打假鬥士」格力被「打假」!
    據媒體報導,此次項目為中國移動2020年至2021年高壓離心式冷水機組集中採購項目。2020年2月,項目招標公告發布,採購產品按製冷量共分13個型號,採購規模合計193臺高壓離心式冷水機組,採購規模約為4.084億元。
  • 吳花燕事件後續:公益人士實名舉報兒慈會9958主管,該項目年度支出...
    然而最新消息,據鳳凰網獨家報導,公益人士鄭鶴紅對9958主管王昱提出實名舉報,其稱,吳花燕被9958主管王昱當做斂財工具,「不告知患者真實情況,超額募捐並且不及時撥款,拖死患者達到囤積捐款的目的……他們會選擇這種臨近不治、危重而且家庭條件差的,這是他們一貫的操作手法……我們是一個舉報小組,從2018年6月份開始,發現9958很多違規行為,從上萬個個案中發現了一二十個違法比較嚴重的,已經遞交到民政部了
  • 阿里體育發布運動「雙11」數據 線下體育場館迎來淡季爆發
    11月13日,阿里體育公布本年度運動「雙11」消費數據:通過聯動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超過3000家合作場館共同參與,線下體育館在11月迎來淡季大爆發,多地消費者開啟「囤貨」模式——把場館/場地次卡、運動培訓課程加入購物車,先「買買買」再「練練練」,運動「雙11」年度大促無疑點燃了體育人口的消費和運動熱情。
  • 阿里發起奧林匹克日公益跑,為貧困山區兒童捐建「追夢跑道」
    6月22日,阿里巴巴發起國際奧林匹克日公益跑活動,鼓勵公眾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行動起來,幫助熱愛體育的孩子圓夢。奧運和公益的結合,帶動公眾迸發出巨大能量。據介紹,以「小行動,大能量」為主題的阿里巴巴奧林匹克日公益跑項目全程落實執行「追夢跑道」建設項目,該項目由阿里巴巴公益與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發起,參與公益的每一位受眾也將會實時了解項目建設進程及成果。
  • 涉嫌售假或走私羅永浩賣蘭蔻唇膏再遭「打假」王海:若不道歉繼續舉報
    12月15日,羅永浩的直播間運營方「交個朋友」在微博發布聲明,稱其在11月28日銷售的部分「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經檢測發現為非羊毛製品,即刻起將聯繫所有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代為進行三倍賠付。12月13日,打假人王海在微博上向羅永浩「開炮」,稱羅永浩所宣傳的「鄧特艾克漱口水」在展現產品效果時,用了洗牙視頻來表現。王海認為這涉嫌虛假宣傳,喊話羅永浩「退一賠三」,並表示如果有消費者索賠造拒,可聯繫其深圳律師團隊,「索賠部分五五分成,無索賠,不收費。」
  • 臥底「打假群」1個月,我發現了他們不可告人的秘密
    賣保健品的劉方了解到,雖然有同一商品同時遭遇多人打假,但不會出現同一人在同一店鋪打假多次的情況,「這應該是他們的行規。」《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民事訴訟法》、《產品質量法》是他們入門級教科書,打假群裡提供的還有打假成功案例剖析、工商投訴舉報範本、賠償標準等等。流傳的說法是「吃透這幾部法律,基本上月入上萬不成問題。」
  • 網際網路打假新技術應用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知產保護再獲國際社會讚譽  網際網路打假新技術應用發揮重要作用  本報記者 張維  11月11日,「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將正式按下啟動鍵。  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也將在此時面臨大考。  顯然,越來越好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必定會讓國際品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消費者的購物環境也會一年勝似一年。此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在推廣的網際網路打假新技術的應用,也將進一步破解假貨這一社會難題,讓消費者更放心地投入到這場年度購物狂歡中。
  • 這屆市場監管人已被職業打假逼瘋……
    不少職業打假人已經是有組織、有培訓、有團隊。比如蹲點及時等待食品過期,或者「一個人發現一家超市有過期食品,立馬在群裡發布信息,一會陸陸續續來了8個人買,每個人都得賠償。」張廣坦言,如果職業打假人的經濟訴求達不到滿足,一線受理的市場監管人就會被「惡意報復」,按照《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規定,消費者舉報的案件要根據案件類型不同在十五個工作日或七個工作日內受理,超期處理就要面對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明明知道他們不是以消費為目的,但還得受理,此外還提心弔膽生怕哪句話說錯了,被複議,一旦行政複議的資料很多很多很麻煩。」
  • 辛巴假燕窩收割粉絲,職業打假人進擊!來看看小眾職業打假人!
    打,打擊,打擊失真失信,從而保護認真提供產品與服務的供應商,保護良好的商業環境,從而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可以說,通過打假的方式追求多贏。所以,打假,是有其重要的社會價值的!這樣我們才能更有機會買到令人放心的產品,維護市場與消費者權益,於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有益。當然,當職業打假變成職業索賠時,事情就起了巨大的變化。
  • 獲阿里戰略投資後,河狸家 - 美集匠盟攜手天貓打造美業專業線供應...
    作為河狸家自有的供應鏈體系,美集匠盟從原料供應、OEM、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項目研發培訓到打通前端服務訂單追蹤物料消耗,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生態閉環。對於美業服務行業與美業廠商來說,美集匠盟將釋放平臺的價值,撬動美業服務在網際網路下半場加速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