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家族或再添新火箭,對標獵鷹9號,能否實現一箭幾十星目標?

2020-12-23 魅力科技life

導語: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在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首次亮相,引起廣泛關注。這是一款全新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新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全長約59米,起飛推力約500噸,起飛重量約430噸。一二級均採用無毒無汙染液氧煤油推進劑,整流罩可適應3.35米至5米的不同直徑範圍。

對於當前的航天各國而言,尤其是航天大國,近幾年已經很少會重新研製一款全新的運載火箭了,因為航天大國本身就已經具備多款成熟的運載火箭可以執行任務,同樣對於我國而言,目前還在役的運載火箭已將近有十五個型號之多,尤其是長徵系列,目前除了長徵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全部退役外,其他幾個系列均在役。

說起長徵家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長徵家族都有哪些主型號呢?

長徵家族的主型號主要有:長徵一號、長徵二號、長徵三號、長徵四號、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長徵九號、長徵十一號,其中長徵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全部退役,而長徵八號和長徵九號運載火箭早在2015年之前便提出設想,如今也還在論證中,長徵九號根據設想預計在2030年實現首飛,當然,以如今的科技發展速度,長徵九號的首飛速度或將提前吧!

長徵家族若是算上還在論證中的運載火箭,一共有十款主型號,其中在役的主型號有七款,這些主型號又涵蓋了多個子型號運載火箭,若是以子型號算的話,我國在役的運載火箭型號數量居全球首位,涵蓋了小、中、大型火箭。

既然長徵家族運載火箭已經有十個主型號了,為何還要繼續研製新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呢?

目前我國的長徵家族大多都是為了建設國內的航天項目而配套研製的,如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之前一直是北鬥導航全球系統建設的最佳搭配,而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則與我國的載人航天息息相關,今年已執行過幾次任務的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也與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搭配,可以說,長徵家族的每一款主型號運載火箭都與我國的重點航天項目有關。

但目前的航天發展正趨於全球化,商業航天正成為一個新興的領域,而我國在商業航天方面起步比較晚,而且針對商業航天發射的運載火箭真的沒有幾款能拿得出手的,真的算起來,商業航天發射的運載火箭主要就有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及快舟甲系列運載火箭了。

據悉,此次公布的即將新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火箭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擇機首飛。火箭主要面向國內外商業衛星和有效載荷發射市場,提供更加經濟、高效、方便快捷的發射服務支持,形成產業帶動效益。

也就是說,這一款火箭是定位於未來的商業航天服務,運載效率居國內領先,甚至在各項技術指標都對接與獵鷹9號,而就目前而言,我國用於商業衛星發射的長徵十一號,已經能做到一箭9星,甚至十幾星,對於新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可以說是充分繼承成熟技術,採用模塊化、組合化、系列化設計,通過不同數量的通用助推器捆綁組合,形成適應商業發射不同細分市場的火箭系列,未來將可能對標一箭幾十星的發射目標;甚至可如同長徵十一號般實現低、中、高不同軌道,不同載荷需求的任務覆蓋,適應我國內陸和沿海各大發射場。

這幾年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每一年都在飛速的前進,不論是創新還是突破,都讓世界矚目相望,尤其是在國內的一些重點航天建設項目,如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建設、探月工程四期的進行、空間站的建設、火星探測等等,這些都是中國航天這二三十年來不斷發展取得的成就,而我國能夠用這麼短的時間取得如此成就,也實屬不容易。

未來中國的航天將是星辰大海,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中國航天的前進!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獵鷹九號一箭60星,重型獵鷹一箭360星,極大地提高了發射效率,並將生產發射成本壓縮到極致。但是要到競爭對手手上買服務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據了解,長徵八號將與獵鷹9號性能相近。都是批量化生產,模塊化組裝,可回收復用(據聞初次發射將不進行回收驗證,根據長徵八號現場火箭來看也沒發現著陸支架、格柵舵、氮氣推進器、滑翔鰭等回收裝置)。
  • 「長徵」火箭家族上新,長徵八號首飛驗證重複使用先期技術
    「長徵」火箭家族上新,長徵八號首飛驗證重複使用先期技術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20-12-23 09:14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首款中型火箭長徵八號成功發射,一箭五星!
    圖為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首飛,與之前在西昌發射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實現了「一箭雙星」的航天成就不同的是,這次是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智星一號A星和天啟星座零八星這
  • 中國版獵鷹9號!我國首個可回收版本火箭長徵八號發射成功,首飛沒有...
    長徵八號之所以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是對標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也就是世界唯一一個入軌且能垂直回收的火箭。 就在剛剛,長徵八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飛,不過有點讓人遺憾的是,長徵八號首飛型號並非可回收版本。
  • 被譽為「國產獵鷹9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有哪些精彩看點?
    長徵八號有哪些亮點  獵鷹1號為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獵鷹5號也是不完全回收的火箭,獵鷹9號則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回收的火箭。與獵鷹對比,長徵八號首飛版本,大概率不會嘗試可回收復用,而在後期將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將是中國首個實現一級回收的火箭。
  • 航天專家邀你探討:火箭家族再添新丁,長徵八號有哪些「絕活兒」?
    在上個月「胖五」載「嫦五」成功發射後,長徵八號作為我國「火箭家族」中首個開啟可回收、可復用式的火箭「新丁」,將於12月20日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擇機發射。 長徵八號是我國首款國家立項的商業運載火箭,未來將成為我國主力中型火箭,承擔商業發射的重任。那麼長徵八號能夠實現回收復用的突破性技術是什麼?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六號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為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低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於2009年啟動研製,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成員之一,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具備適應簡易設施發射的能力,可實現7天快速發射。2015年9月20日,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成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中的首飛箭。
  • 一箭五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郭超凱)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Space X恐難再做獨家生意
    馬斯克的SpaceX讓火箭技術跨越了一個時代。獵鷹9號可以實現一級火箭的海上回收及整流罩回收,大大降低了火箭的綜合發射成本,使得SpaceX成為了全球領先的火箭企業。我們國家的長徵系列火箭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可以滿足各種發射需求,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為我國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打下了堅實基礎。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起飛。
  • 長徵火箭家族再添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二號F」(CZ-2F)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它是在長徵二號E火箭的基礎上,按照發射載人飛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確保安全性為目標研製的運載火箭,可靠性超過97%,主要用於發射神舟飛船和大型目標飛行器到近地軌道。
  • 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二號F」(CZ-2F)是在長徵二號E火箭的基礎上,按照發射載人飛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確保安全性為目標研製的運載火箭,可靠性超過97%,主要用於發射神舟飛船和大型目標飛行器到近地軌道。2020年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國產獵鷹長徵八號首飛有哪些看點?為什麼回收復用火箭如此關鍵?
    長徵八號的任務亮點獵鷹1號火箭為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獵鷹5號也是不完全回收的火箭,獵鷹9號火箭則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回收的火箭。與獵鷹對比,長徵八號首飛版本,大概率不會嘗試可回收復用,而在後期將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將是中國首個實現一級回收的中型火箭。
  • 中國版獵鷹9號成功飛天,這是我國傳聞已久的首個可回收火箭!
    長徵八號之所以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是對標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也就是世界唯一一個入軌且能垂直回收的火箭。就在剛剛,長徵八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飛,不過有點讓人遺憾的是,長徵八號首飛型號並非可回收版本。
  • 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成功,一窺未來火箭的影子!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作為一款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一飛沖天對於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
  • 長圖丨長徵系列火箭這一年:長徵八號入列,「胖五」擔重任
    2020年,「長徵」家族添新,長徵八號入列!截至12月22日長徵八號首飛,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今年實施33次飛行。隨著2020年1月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發射2020年迎來開門紅。今年,中國航天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重大工程攻堅戰而不懈拼搏,戰「疫」成果來之不易。長徵系列也亮點滿滿:長徵十一號一箭9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
  • 一箭五星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4.5噸  國家航天局供圖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  長徵八號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如今越來越旺盛,而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在空白,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長徵家族迫切需要引入一位「新成員」扛起重任。
  • 國產獵鷹來了—長徵八號將開啟商業發射新徵程
    12月16日,長徵八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總裝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工位,計劃於12月下旬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此次是長徵八號的首飛,將發射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和4顆小微衛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團面向商業市場推出的一款新型火箭,其特點是商業化、低成本、好使用。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中美太空角力,「國產獵鷹」什麼時候追上馬斯克?
    2015年12月,美國私營航天公司SpaceX成功回收了名為獵鷹9號(Falcon 9)的火箭,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一級火箭可垂直回收,使人們對於遨遊和移民太空的可能增加了更多的想像
  • 長徵家族迎新 火箭本領升級(科技自立自強)
    將同類型火箭的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目前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存在空白,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長徵家族迫切需要引入一位新成員扛起重任,長徵八號應運而生。
  • 火箭專家對話:長徵八號為什麼比「胖五」瘦?有哪些絕活兒?
    繼獵鷹9號之後,在2020年12月22日,我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下文簡稱長徵八號或者長八)作為我國「火箭家族」中首個開啟可回收、可復用式的火箭「新丁」,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 朱永泉認為這次長八是採用集束回收的方式難度較大,和SpaceX 的獵鷹9號火箭相比是完全不一樣的回收方式。「長徵八號是集束回收,芯一級帶著兩個助推一起返回地面,本身自重很重,要把芯一級和兩個助推器整體返回地面並且實現軟著陸,最後的目標點是10米見方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