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得太突然!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2020-12-18 服鳥科技梗

上次講到國內神秘公司向國際電聯遞交12992顆通信衛星的申請時,還在想長徵八號還沒準備好,怎麼在幾年之內把萬多顆衛星發射到軌道呢?

今天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就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本月20日擇機實施發射。

此次發射將運載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的試驗衛星,還將搭載4顆實驗小衛星。

長徵八號為什麼如此引人注目呢?

近年來,衛星應用已經進入到實用、商用階段,社會發展對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定位衛星等等的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對基站通信發展前景的憂慮下,SpaceX的星鏈計劃已經發射千顆衛星組網,在北美地區即將正式運營,極大激發了各國對衛星通信的嚮往,紛紛祭出萬顆衛星組網的宏偉計劃。

而衛星的發射成本是困擾各大巨頭的難題。只有SpaceX公司有非常成熟穩定的一級火箭回收復用技術和整流罩回收復用技術。獵鷹九號一箭60星,重型獵鷹一箭360星,極大地提高了發射效率,並將生產發射成本壓縮到極致。但是要到競爭對手手上買服務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

據了解,長徵八號將與獵鷹9號性能相近。都是批量化生產,模塊化組裝,可回收復用(據聞初次發射將不進行回收驗證,根據長徵八號現場火箭來看也沒發現著陸支架、格柵舵、氮氣推進器、滑翔鰭等回收裝置)。

長徵八號採用獵鷹9號同樣的燃料方案:液氧煤油,擯棄了以往有毒有汙染的固體燃料。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增強到5噸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2.8噸級。

國內著名的火箭技術專家龍樂豪院士曾透露,中國正在加緊研製長徵8號火箭,這種新式的火箭將採用類似於獵鷹9號火箭的回收模式,並利用反推力實現垂直著陸。

長徵8號火箭是基於多款成熟產品的組合,更具體地說,長徵8號的一級火箭基於長徵7號的底子,直徑達3.35米,以煤油/液氧作為動力燃料;長徵8號的二級火箭基於成熟的長徵3號甲型,直徑達3米,以液氧作為動力燃料;長徵8號的一級火箭(箭體)上會捆綁兩個以固體燃料作為動力的助推器,且是基於長徵11號的固體燃料設計方案和經驗;長徵8號火箭會跟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一樣,亦配備柵格翼和著陸器。

長徵8號短期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後首次開展測試飛行,嘗試完成一級火箭的回收。長徵8號定位於中等的運力,設計達到70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有效載荷4.5噸,目標是在國際上成為具有競爭力的火箭。

所以說,長徵八號此次的發射也是在計劃時間內穩步推進中,並對原計劃有所修正。下一次的測試或許涉及回收技術的驗證。

加油!長徵八號!

加油! 中國!

相關焦點

  • 國產獵鷹長徵八號首飛有哪些看點?為什麼回收復用火箭如此關鍵?
    長八到SSO的有效載荷為4.5噸,到LEO的有效載荷為7.6噸,到GTO的有效載荷為2.5噸。對比運力,長八相形見絀,但它的亮點不是運載能力,而是可回收復用。長徵八號的任務亮點獵鷹1號火箭為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獵鷹5號也是不完全回收的火箭,獵鷹9號火箭則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回收的火箭。與獵鷹對比,長徵八號首飛版本,大概率不會嘗試可回收復用,而在後期將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將是中國首個實現一級回收的中型火箭。
  • 中國版獵鷹9號!我國首個可回收版本火箭長徵八號發射成功,首飛沒有...
    長徵八號之所以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是對標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也就是世界唯一一個入軌且能垂直回收的火箭。 就在剛剛,長徵八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飛,不過有點讓人遺憾的是,長徵八號首飛型號並非可回收版本。
  • 被譽為「國產獵鷹9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有哪些精彩看點?
    長徵八號有哪些亮點  獵鷹1號為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獵鷹5號也是不完全回收的火箭,獵鷹9號則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回收的火箭。與獵鷹對比,長徵八號首飛版本,大概率不會嘗試可回收復用,而在後期將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將是中國首個實現一級回收的火箭。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復用技術已在路上
    長徵八號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超過4.5噸,填補了中國這一火箭產能的空白。同時,長徵八號也是中國首款可回收設計火箭。不過,相比於美國SpaceX旗下的獵鷹9號,從可重複回收技術和發射成本等方面看,長徵八號距離成熟地進入可重複回收商用火箭市場,還有一段路要走。
  • 中國版獵鷹9號成功飛天,這是我國傳聞已久的首個可回收火箭!
    長徵八號之所以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是對標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也就是世界唯一一個入軌且能垂直回收的火箭。就在剛剛,長徵八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飛,不過有點讓人遺憾的是,長徵八號首飛型號並非可回收版本。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未來驗證可回收技術,SpaceX將不再孤獨
    2015年12月,美國私營航天公司SpaceX成功回收了名為獵鷹9號(Falcon 9)的火箭,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一級火箭可垂直回收,使人們對於遨遊和移民太空的可能增加了更多的想像。 繼獵鷹9號之後,在2020年12月22日,我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下文簡稱長徵八號或者長八)作為我國「火箭家族」中首個開啟可回收、可復用式的火箭「新丁」,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 雖然本次是長徵八號第一次正式執行飛行任務奔向「星辰大海」,但長八其實早在2015年開始論證,在2019年11月,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芯二級氫氧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成功。
  • 長徵八號首飛!雖然不是可回收款,但它的意義不止於此
    長徵八號是如何實現回收功能的?長徵七號立項後沒多久,美國Space X公司的獵鷹九號火箭異軍突起,將大多數人認為天方夜譚的「火箭回收並復用」目標實現了,甚至還將回收的火箭一級重複使用了多達七次,大大地降低了常規構型火箭的發射成本。
  • 長徵八號火箭即將首發,中國回收火箭時代或將到來,填補部分空白
    在研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是我國唯一具有不同配置、應對不同用戶需求的火箭,預計2020年初實施首飛,未來將在商業發射、太空網際網路、衛星組網發射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國際上牛氣沖天的馬斯克獵鷹系列火箭進行的如火如荼,一旦試驗成功規模化、可復用、成本極其低廉的優勢將給整個航天市場帶來寡頭把持的形式。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徵八號橫空出世,採用模塊化的設計理念,使用先進燃料,核心解決低軌道8噸,5噸以內的極地軌道任務。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是新一代中型兩級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
  • 國產獵鷹來了—長徵八號將開啟商業發射新徵程
    12月16日,長徵八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總裝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工位,計劃於12月下旬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此次是長徵八號的首飛,將發射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和4顆小微衛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團面向商業市場推出的一款新型火箭,其特點是商業化、低成本、好使用。
  • 長徵八號首發成功,我國已有多款火箭,為什麼還要研髮長徵八號?
    不過  此次發射的長徵八號並不是可回收狀態,而是主要驗證設計與製造的可靠性,  等到未來長徵八號的升級版時,可以實現火箭一級、二級發動機有目的降落,實現軟著陸,不會威脅到當地百姓,也不會給當地百姓帶來不便。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中美太空角力,「國產獵鷹」什麼時候追上馬斯克?
    繼獵鷹9號之後,在2020年12月22日,我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作為我國「火箭家族」中首個開啟可回收、可復用式的火箭「新丁」,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新華社海南文昌電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八號即將首飛 未來火箭回收可常態化
    一枚枚長徵火箭飛向太空,代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不斷實現突破和創新,邁入了更高的階段。  近幾年,在國際航天發射市場中,國際商用運載火箭的競爭日趨激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通過「獵鷹九號」實現運載火箭的回收和重複利用帶來了可觀的效益。  我國航天科研人員在推動火箭實現商業運載的進程中持續探索和創新,長徵八號就是我國在火箭回收領域實現的一次新突破。
  • 長徵八號何時可以垂直回收?還需四年,重複使用三步走中的第一步
    獵鷹九號火箭一子級垂直回收我國巨型天基網際網路星座也已經向國際電聯提交了頻率使用申請,這意味著我們也即將迎來更高密度的發射任務,長徵八號的誕生則是正當其時,它能以一箭數十星的規模發射組網那麼,長徵八號究竟何時才能實現起飛級垂直回收復用呢?航天科技一院長徵二號丙火箭主任設計師牟宇此前早已披露,按照我們整個技術規劃的目標來看,2025年之前完成整個箭體的重複使用和回收的演示驗證,並逐步具備應用到工程上的能力和條件。
  • 長徵八號厲害在哪?可回收、0汙染、成本低,半個月就能來一發
    主要就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長徵八號採用了"可回收式設計"的新技術,相比長徵系列的其它運載火箭,長徵八號能夠實現火箭回收和重複利用。但可回收火箭的概念並非現在才誕生的,在世界上比較有名的可回收火箭當屬SPACEX公司的"獵鷹9",它也是人類史上第一枚從太空直接垂直回收的火箭,開創了可回收火箭的先河,而長徵八號就相當於中國版的"獵鷹"。只不過SPACEX的"獵鷹9"已經能夠做到在海上回收,相比較在陸地進行回收,海上回收火箭的技術要求更高,因為海上存在海浪,不穩定因素更多,火箭的落點也必須控制得更加精確。
  • 火箭專家對話:長徵八號為什麼比「胖五」瘦?有哪些絕活兒?
    騰訊科技訊 2015年12月,美國私營航天公司SpaceX成功回收了名為獵鷹9號(Falcon 9)的火箭,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一級火箭可垂直回收,使人們對於遨遊和移民太空的可能增加了更多的想像。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Space X恐難再做獨家生意
    馬斯克的SpaceX讓火箭技術跨越了一個時代。獵鷹9號可以實現一級火箭的海上回收及整流罩回收,大大降低了火箭的綜合發射成本,使得SpaceX成為了全球領先的火箭企業。我們國家的長徵系列火箭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可以滿足各種發射需求,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為我國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打下了堅實基礎。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起飛。
  • 長徵八號首發,中國邁出火箭回收技術驗證第一步,2025追上SpaceX
    首先作為新一代長徵火箭系列中的一員,長徵八號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可達到4.5噸的運載能力,有效填補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能力空白,並同時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能力,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滿足了航天后續發射任務的需求。
  • 中國火箭中的頭號「搖錢樹」——長徵八號
    這款火箭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國現有的成熟技術,比如發動機,長徵八號使用的兩款發動機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和YF75氫氧發動機,此前在長徵五號、六號、七號火箭上都已經完成驗證。長徵八號是一款特殊的火箭,有三大看點,都圍繞商業發射設計。
  • 航天專家邀你探討:火箭家族再添新丁,長徵八號有哪些「絕活兒」?
    在上個月「胖五」載「嫦五」成功發射後,長徵八號作為我國「火箭家族」中首個開啟可回收、可復用式的火箭「新丁」,將於12月20日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擇機發射。 長徵八號是我國首款國家立項的商業運載火箭,未來將成為我國主力中型火箭,承擔商業發射的重任。那麼長徵八號能夠實現回收復用的突破性技術是什麼?
  • 詳解獵鷹9號火箭技術,可回收技術只是冰山一角
    據報導,2020年1月17日,埃隆馬斯克創辦的SpaceX用一枚第四次重複使用芯級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第三批星鏈(Starlink)計劃的60顆寬帶通信衛星送進了太空,加上此前兩次發射的120顆星鏈衛星,馬斯克名下的在軌衛星數量已經約有180顆,成為在太空中擁有最大星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