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股權設計問題之:創始人掌控四式

2020-12-23 倪雲華

創業合夥以及剛起步的公司,需要注意的一些股權問題已經基本為大家講解完畢了,今天開始我們進入下一個更深層的話題——怎樣才能利用股權設計讓公司發展更好

眾所周知,一個公司必須有一個創始人和老大,如果創始人的地位不穩固,就像一個朝代的皇位不穩一樣,會動搖整個公司的基礎。那麼,如果一個創始人想要牢牢掌控一個公司,方式可以總結為以下四種。

第一種就是股權層面的控制,也就是股權成本的控制;第二種是董事會的控制,創始人能否掌握董事會主導權;第三個控制就是經營管理權的控制,公司的日常經營歸我管,其實更像是個管家的角色;第四個叫軟實力的控制,比如說公司的核心秘方、核心的技術掌握在我手裡,然後這個團隊聽我的指揮。

這四個層面各自的關鍵點不太一樣。我們下面逐一分析一下。第一,從股權層面來控制公司,很大的關鍵點就是在於,你絕對控股、相對控股的一票否決。我們更多採用的是三權分立的方式。

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單靠股權一直保60、67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分離。這時候它就是要規避一些股權的僵局,避免風險。這就是我們之前說的第12個問題,避免頂層的失控。

第二,董事會控制的一個關鍵點,就是協會過半。因為董事會表決的時候,事實上就是一席一票。這種表決不是按照股數的多少進行的。在股權層面進行表決的時候,比如說,雖然你一票等於80%,但董事會是按照席位來的,你在一個席位就代表是一票。所以這時候你要想控制董事會,你就需要協會過半。

我們說董事會,要麼三席,要麼五席,要麼七席,一般都是奇數。十一席、十三席基本上最多了。過半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意味著,3個你要佔2個,5個你要佔3個,7個你要佔4個。為了避免董事會失控,你一定要過半。

第三,經營管理權的控制。阿里巴巴其實就是控制了董事會,因為他通過合伙人制度,保證了他董事會席位團的過半。這就是阿里巴巴制度的設計、經營管理控制。就是說,公司的日常經營這一塊,是由你來做決定。

在這其中,一個特別標誌性的東西就是法人代表公章、營業執照。要把這些管理好。因為公章和法人代表營業執照是代表公司代表法人和自然人的區別的證件,它是法人的象徵,儘量代表公司的意志和意願。

第四,軟實力控制。這要求你掌握一些關鍵的東西,包括隊伍這一塊。但這一塊,咱們一些關鍵要素,也就是你這個公司的核心內容掌握在你手裡。這是軟實力層面的控制。

在這裡跟大家說一下,我們提倡的是在股權上的控制。為什麼呢?董事會控制的話,如下面的例子:萬科王石,原來一直就認為董事會他是能夠控制的,但後來事實證明了不是這樣。

大家回顧一下王石執政的整個過程就知道,事實上他後來有點失控了。華潤跟他不是一致行動人,他的董事會席位就沒法過半。掌握營業執照一般還好,像真功夫也存在撬保險箱、偷取公章營業執照的事情。

軟實力控制這一塊,一般是相信個人的一些實力。但是根據上面這幾塊來看,從法律來說,這樣的操作是不太受到保護的,應該是說在法律上站不住腳。所以我們今天再給大家強調一遍,一定是在股權方面進行控制。

股權上外控制就帶來一個問題。我也講過一些公司,像真功夫、新浪、萬科都存在一個創始人失控、甚至出局的共同問題。賈伯斯也被董事會開除過,包括俏江南、一號店,還有雷士照明的創始人,這是很大的一個問題。

我們說怎麼在股權方面做好比較穩妥的控制,那就是三條線67%這條線是我們最推崇的,特別是早期。但比如說公司規模越來越大了、越來越走上規範了,我倒覺得你可以降到34,保持一個一票否決權即可。

在公司越早期的時候,它的不確定性越大,公司在發展上走到十字路口的情況會更多。這時候其實你很難說服誰。如果有兩個人說了算,這個事情就很麻煩、很難做決定。

這裡有一個很典型的案例。大家應該知道小黃車,相信如果很關注股權這一塊話題的話,大家會發現:當時應該是傳出一個馬化騰的朋友圈。其實他說了一個很真實的問題。

小黃車出在什麼問題上呢?公司裡、董事會層面一票否決權太多。也就是說在董事會裡面是有5個人有一票否決權的。那麼就沒有人有1個真正的控制權,沒有人過67%,或者是過2/3的,就帶來一個問題。有個事情你否決,有個事情他否決。

實際上小黃車有幾次很不錯的機會,但是都有人形成了一票否決。這個公司最後變成什麼決策都做不了,因為只要有一個人行使,事情就很麻煩。

這個案例我們也很常見。我們幫一家公司做股權梳理的時候就碰到一個問題。因為他公司拿過好幾輪的投資,有家投資公司有一票否決權。這個也就很麻煩。

如果說算上創始人,它事實上也是變成了有5個人一票否決權。這時候如果有重大分歧的時候,那麻煩就來了。為什麼公司後期的時候其實有一個否決權就問題不大,因為這是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

早期我們還是提倡最好創始人的控制權能夠過2/3。這是我們給大家推崇的。公司後面要不斷的融資、不斷過股權激勵,你不可能說你能擁有的所有權、決策權、收益權都合在一起的股權。還有2/3,基本上不現實。

們大家看一下馬雲的阿里巴巴等一些知名公司在上市的時候創始人的股權。據公開數據整理,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時候,馬雲的股份可能只有八點幾。雷軍在香港上市的時候,小米的也就31點多,劉強東有十五點幾,百度林豔紅有16點多。後面谷歌這一塊也11點多。兩個人加起來,SaaS book這一塊也是23點多。大家看,其實沒有一個人能夠過2/3。就是1/3、34都沒有過。

相關焦點

  • 股權設計不容忽視的問題:企業章程在股權合作中的重要性
    章程在企業中的作用如同一個國家的憲法一樣,在涉及股東責、權、利及公司治理模式等企業核心問題上,怎麼重視都不為過。離開企業章程,談股權激勵,其權益通常容易被置於法律保障之外。通常,衡量一種股權激勵模式的虛或實、並權衡期虛實程度,是否寫入企業章程是重要且直接的指標。現實中很多企業,企業章程只是工商提供或網上下載的模版,甚至未仔細看過,僅僅將事先約定好的創始股權比例填入模版性的工商文件中。
  • 股權設計與案例分析|讓企業立得更穩,該如何做好股權設計?
    一個公司的股權設計,如同建築之中的設計圖紙,將會對企業控制權以及治理的結構造成直接的影響,間接決定了企業後續的業績。股權設計是公司組織的頂層架構設計。傳統企業網際網路轉型,戰略和商業模式解決做什麼、怎麼做,而股權設計能夠解決誰投資、誰來做、誰收益、如何分的問題。如果初始股權分配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很可能為未來的業務失敗埋下隱患。
  • 為保護公司創始人,該如何設計股權架構?
    優秀的創始人是一家創業公司的靈魂,他決定了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有著無可取代的作用,但是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人員加入進來,也有了更多的投資者,那麼在這個過程中,股權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原本對公司各項經營決策都擁有絕對權力的創始人,此時因為股份佔比的變化,權力也會受到影響。國內外因為股權問題,最後被掃地出門的創始人並不少見,例如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被聯想放棄的倪光南、雷士照明的創始人吳長江,都是因為另一方有了足夠制約自己的股權,導致作為創始人的自己也能夠被踢出局。
  • 張峻:醫美股權設計與股權激勵
    第一部分 股權設計一、股權設計(一)我們先來看看以下幾種不同形式的股權設計形式:1、2人合夥的股權設計不合理:3、3人合夥的股權設計合理:第一種是67%(創始人):18%(合伙人):15%(員工股);第二種是51%(創始人):34%(合伙人):15%(員工股);第三種是34%:51%(合伙人20%;16%;15%):15%(員工股)4、4人合夥的股權設計
  • 從天使輪到C輪,企業股權激勵設計的12條建議
    從創業到上市,股權設計與激勵貫穿了公司成長的始終。股權是創始人們最關心的話題,當我們在討論股權時,實際上在討論什麼?不合理的股權設計,又會給創業公司帶來怎樣致命性的打擊?Q2:聯合創始人之間的股權怎麼分?Q3:聯合創始人的股權是直接做工商登記嗎?- A輪企業的常見問題Q1:每個激勵對象到底應該給發多少期權?
  • 馬雲以12.8%的股份掌控螞蟻集團,是如何以股權設計實現的?
    螞蟻集團是阿里巴巴孵化的目前估值最高的企業,一度曾為全球最大的獨角獸企業,也一度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遙,也一度將成為全球IPO融資規模最大的企業,不過這一切都在2020年11月3日隨著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而要重新考量。
  • 解碼股權創始人&著名股權律師徐靂的轉型之路
    近日,在解碼股權舉辦的《合伙人攻略》線下課程中,創始人徐靂聊起了走上股權培訓的故事,還有這其中所經歷的艱辛和感悟。大部分律師在擔任法律顧問時,無非是協助談判,或者是幫助企業進行法律培訓等事務。但是這樣還是無法真正的幫助企業避免運營中遇到的風險。我一直在思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徐靂演講中,最讓小編印象深刻的,是從平凡到非凡背後的故事。  完成偉大事業的人,起初並不偉大。抓住行業痛點,瞄準聚焦方向,拿出行動的勇氣,開啟不平凡的人生之旅!
  • 60%的企業因股權問題而毀滅!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馬腦課堂
    創業相當於是身體,那股權就是這個身體的心臟,如果早期股權設計出現問題,那有一種叫做「先天性心臟病」的病症就出現了。早期可能不會有明顯的感覺,但是出現問題的時候可能就是致命的。賺錢難,股權分配更是難上加難!02什麼是合理的股權架構原則(一)最差的股權結構:均分最差的股權結構是合伙人之間均分股權,絕對不能平均。因為每個合伙人對企業的貢獻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但如果股權均分,就意味著股權與合伙人的貢獻是不對等的。
  • 美國IPO熱潮下更多企業採取雙股權制度,創始人絕對控股利弊引爭議
    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美國之際,美國2020年首次公開募股(IPO)發行卻創下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以來之最。這股IPO狂潮除了讓早期投資者大賺特賺,也給予了發行新股的科技企業的創始人們更多在股權上的優勢。
  • 動態股權設計,把握股權分配5個原則,錢/權分離解決股權結構難題
    西少爺的創始人鬧翻後說:創業要先上股權課。很多創業者關注股權設計問題,經常遇到創始人都問:怎麼做股權分配?下面介紹股權分配的5個原則,動態股權設計,將錢和權分離處理後,不再受67%、51%這種初級模式的限制,解決股權結構的難題。
  • 看這些企業都有哪些問題!如何規避股權戰爭?這四個案例告訴你
    很多企業在早期設計的時候就埋藏有隱患,比特大陸採用的是「罕見的雙 CEO 聯席制度」。這種制度不但促成了公司業務的分裂,也給股東與外部利益者「影響公司決策」留有了機會。各種利益充分利用比特大陸的這種制度缺陷來彼此博弈,兩位創始人臺上爭鬥的背後,是整個市場和資本力量的博弈。
  • 股權架構設計,創始人、合伙人、核心員工、投資人分別有哪些側重點?
    1 創始人維度來看 本質上的訴求是控制權,所以在早期做股權架構設計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創始人控制權,有一個相對較大的股權(一般建議是合伙人平均持股比例的2-4倍)。
  • 老虎證券ESOP:企業會遇到哪些股權激勵相關的管理問題?
    對於企業來說,除了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還有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股權激勵計劃的管理。這節課我們就來看一看,企業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哪些股權激勵相關的管理問題,而這些問題又該如何去解決。作為上市公司優先選擇的股權激勵(ESOP)合作夥伴,讓老虎證券ESOP團隊帶你一探究竟。
  • 一文讀懂股權架構怎麼做?專業的股權結構是怎樣的?
    為什麼馬雲7.8%、劉強東16.2%的股權卻能牢牢把握住控制權?他們是如何設計股權的? 股權架構 企業管理的核心問題
  • 如何通過股權頂層架構設計保障控制權和實現節稅?
    在筆者律師執業的10年期間,服務和輔導過很多企業家,我發現大部分企業家對於公司股權架構的設計並不重視,甚至有些企業家不知道股權架構的內涵,簡單地認為股權架構就是公司股權比例的分配,並未認識到公司股權頂層架構的設計對於保障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和降低股東的稅負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股權傳承|家族傳承與企業長青——美的:開創股權傳承新模式?
    2012年8月25日,美的創始人、中國最富家族之一的何氏家族掌門人、70歲的何享健交出了手中的接力棒,接棒者為年僅45歲的職業經理人方洪波。總裁和董事長的職位都交給職業經理人,何享健與其子女只擔任大股東,這成為中國家族企業「傳賢不傳子」的交班範例。交棒後,何享健感嘆道:「終於完成了多年的心願。」
  • 動態設計,錢權分立,把握股權分配的五個原則,以不變應萬變!
    現在很多創業者都很關注股權設計問題,經常遇到創始人都問:怎麼做股權分配?也有很多大師們說,持股67%有絕對控制權、持股51%有相對控制權、持股34%有否決權,所以創始人要把握這三條股權生命線。然而這種股權分配是很初級的操作,遇到有水平的股東就完全無效了。那麼股權設計應該怎麼做?
  • 企業股權轉讓常見的風險點及問題
    企業轉讓股權很常見,涉及的稅種其實並不多,只有企業所得稅和印花稅。但諮詢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其中的涉稅風險也不少,今天我們來看看一般性處理下的股權轉讓有哪些常見風險和問題。
  • 創始人、合伙人、核心員工、投資人,分配股權如何量化和兌現?
    、合伙人、核心員工、投資人,股權架構基本上是要滿足早期這核心四類人的訴求: 創始人維度來看,本質上的訴求是控制權,創始人的訴求是掌握公司的發展方向,所以在早期做股權架構設計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創始人控制權,有一個相對較大的股權(一般建議是合伙人平均持股比例的2-4倍) 合伙人維度來看,合伙人/聯合創始人作為創始人的追隨者,基於合夥理念價值觀必須是高度一致
  • 動態股權設計,錢和權分離,把握股權分配五個原則,避開五種誤區
    曾經火爆的西少爺,創始人鬧翻後說:創業要先上股權課。  現在很多創業者都關注股權設計問題,經常遇到創始人都問:怎麼做股權分配?  下面先來介紹股權設計的五種誤區。  誤區之一,兩人合夥創業股權怎麼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