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獎作家談閱讀|書籍是人類的良師益友

2020-12-15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

閱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神發育、文明傳承的重要途徑,是新時代國家的一項重大文化戰略。

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北京廣播電視臺承辦的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系列活動正在進行中。

從本期起,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將陸續與您分享他們對閱讀的感受和讀過的好書。

分享者:著名作家梁曉聲

00:31來自北京人民廣播電臺

知識一詞不僅僅意味著知道什麼,同時意味著比較深入地理解什麼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獨立思考能力的前提,沒有良好的理解能力,獨立思考往往只不過是人云亦云,或自以為是,甚至可能是偏執。

知道、理解、分析、獨立思考,這四種能力缺一不可的組合,才是知識的全面含義。目前而言,只有書籍能助我們實現四種能力的組合。知識使年輕人自信;使中年人充實;使老年人欣慰;使一切人遠離喧囂、浮躁和寂寞。

是的,豐富的、有益的知識一向在書籍中,書籍是人類的良師益友。

閱讀,成長的力量

北京閱讀季

十年相伴 共讀好書

來源:北京廣播電視臺

相關焦點

  • 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行至廣州 聽梁曉聲漫談書籍與人的關係
    書籍,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更是生活中的良師益友。閱讀,可以讓眼界更寬闊,讓生命更豐盛,也讓喧囂返璞歸真。12月20日下午15點,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來到廣州,邀請知名作家梁曉聲一起再度走進閱讀。本次讀書會以「曉聲長談,感悟人生」為主題,梁曉聲現場就書籍與人的關係這一話題深入剖析了閱讀的意義。
  • 內江本土作家談讀書寫作
    2020天府書展內江分展場活動開展以來,甜城書香濃鬱,閱讀氛圍濃厚。為引導市民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本報特專訪了我市幾位作家,分享他們閱讀、寫作的故事。林昌宏談道,隨著近年來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全市健康向上的閱讀風氣逐漸興盛,尤其是天府書展,受到書迷好評。他深受書籍滋養,獲益良多,希望更多家鄉人民能從書中受益,弘揚家鄉優秀文化,提升書畫之鄉美譽度。「與書結緣,由來已久,且日結而深;與書相交,情同知己,且入心入骨。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又何止於此?人生在世,得書為友,千古共語,知音無數。
  • 獨家專訪作家方英文談「茅盾文學獎」
    備受關注的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強名單昨日公布,因本屆茅獎侯選作品中有多位作協副主席而備受社會關注
  • 為什麼書籍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恆久遠的存在?
    因為人類說話速度是每分鐘200~250個字,閱讀可以達到400~500字,成熟的閱讀者高達700~800字。如果一個短視頻是10分鐘,視頻信息只能傳播2000~2500字,而看書10分鐘就可以輸入4000~8000字,也就是說,同樣的時間下,看書接收到的知識是看視頻的2~4倍——閱讀所接收到的信息量遠遠大於短視頻。書籍和閱讀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恆久遠的存在。
  • 名家談閱讀特輯——赫爾曼·黑塞
    名家談閱讀 黑塞一生曾獲多種文學榮譽,比較重要的有:馮泰納獎、諾貝爾獎、歌德獎。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62年於瑞士家中去世,享壽85歲。 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絕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東方之旅》《玻璃球遊戲》等。
  • 以筆為援抗擊疫情|著名茅獎作家周大新發聲:力挺武漢!
    周大新日前積極響應戰「疫」號召,與人民文學出版社一起,將其部分作品電子書發在學習強國等網絡平臺,供讀者免費閱讀。 此次共讀者免費閱讀作品包括《長在中原十八年/周大新文集》相關圖書。記者獲悉,《周大新文集》共二十卷,其中包括長篇小說十卷(共八部),中篇小說四卷,短篇小說兩卷,散文集三卷以及電影劇本一卷。散文集《長在中原十八年》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包含了一百多篇散文作品。
  • 部分茅獎評委首次面對公眾評說五部獲獎作品
    好時代需要好作家 好作家需要好環境  ——部分茅獎評委昨首次面對公眾評說5部獲獎作品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5部獲獎作品日前揭曉,張煒《你在高原》、劉醒龍《天行者》、畢飛宇《推拿》、莫言《蛙》、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獲獎。
  • 「茅盾長篇小說獎」獲獎作家自畫像 莫言遲子建等中國當代大家在列
    這長達五百頁,讀來卻津津有味的《深度對話茅獎作家》(舒晉瑜著,人民文學出版社),恍如一道動態的作家形象畫廊。但我忽然發現,這回出現在《深度對話茅獎作家》裡的眾多作家,沒有經過誰「典型化」的精心加工,而各自帶著他們天生的典型性出現在這個「畫廊」——他們本身的形象,就不僅有「這一個」的「認識意義」,而且頗有「欣賞價值」。他們每個人的敘述背後,都有一份生活自傳和創作自傳。——什麼樣的長篇巨作才能同時提供31名讓人可以記住的「典型人物」啊?即使是我有所接觸,乃至熟識的作家,我也又增添了新的體認。
  • 「世界讀書日」精神心理專家發出警告:青少年不要閱讀這3類書籍
    我們在閱讀歷代賢者思想的基礎上,再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和文明,才能得出更深刻的感悟,有更適合人類社會的創新,才能領悟「人為何活著、活著有何意義」的精神內核。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其實人類進步的階梯應是優秀知識、經驗和精神內核的傳承和發展,而讀書是實現這個傳承、發展的最重要方式!
  • 7-15歲孩子閱讀的黃金期,千萬別耗費在低層次書籍上!
    馬思齊說因為:「自己平時特別喜歡閱讀,尤其喜歡閱讀經典書籍。」比如《西遊記》她就讀了10多遍。也正因為此,她甚至發現了《西遊記》裡的漏洞,並寫了一篇文章,成功上了熱搜。除此之外,《國際獲獎大作家系列》精選的還是世界各地優秀作家們比較新的代表作,也能讓咱們中國孩子的閱讀與世界兒童閱讀保持同步。而且馬上就要放暑假了,爸爸媽媽們正好可以督促娃們多讀點經典好書,把閱讀的興趣和寫作的能力給補起來。
  • 一周文藝:國際安徒生獎揭曉,汪曾祺紀念館試營業
    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官網宣布了2020年國際安徒生獎、IBBY-朝日閱讀促進獎、IBBY-iRead愛閱人物獎三大獎項。美國的傑奎琳·伍德森與瑞士的艾伯丁分獲國際安徒生獎作家獎、插畫家獎。阿根廷的機構「房子、搖籃、故事人」獲得IBBY-朝日閱讀促進獎。中國的朱永新與荷蘭的瑪麗特·託恩奎斯特獲得首屆IBBY-iRead愛閱人物獎。
  • 劉劍梅:我始終通過閱讀跟文學書籍裡偉大的心靈在交流
    雖然我在北大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期間,自己閱讀過許多外國文學作品,比如狄更斯、福樓拜、託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馬爾克斯、博爾赫斯、加繆、薩特、福克納、卡夫卡、普魯斯特、昆德拉、卡爾維諾等的小說名著,可是後來把重心都轉移到閱讀文學理論上了,反而有種『斷片』的感覺,對當代外國小說越來越不熟悉。」 在這個「補課」的過程中,閻連科是其中一位良師益友。
  • 馮驥才榮獲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
    中新網天津12月6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6日從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獲悉,該院院長馮驥才獲得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以有「短篇聖手」美譽的溫州作家林斤瀾命名的「林斤瀾短篇小說獎」,由《人民文學》雜誌社、溫州市人民政府於2012年6月共同設立,每兩年評選一屆,專以「短篇小說作者」為評選對象,每屆評選兩位「傑出作家」和三位「優秀作家」。王蒙、莫言、蘇童、畢飛宇等20位作家都是往屆的獲獎者。圖為馮驥才發表獲獎感言。
  • 徐冰| 重拾書籍閱讀功能之外的文化尊嚴
    而這種跨界性又成了人類當今也是未來的工作趨勢。君特·格拉斯《索菲走到了蘑菇中》,制於1976年二是,近年來,由於數碼閱讀對紙媒的快速取代,紙媒開始承擔起維護書籍閱讀功能之外的文化尊嚴的作用,藝術家手制書做為紙媒讀物優秀的呈現與電子書同時獲得了新的發展空間。
  • 【閱讀生命】馬凌:書籍,是生命與世界相遇的地方
    編者按: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世界,災難面前,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員,我們體驗了生命的脆弱,也感受了生命的可貴,我們既體驗了生命的渺小,又感受了生命的偉大。生命是一本無字的大書,今年的世界讀書日,復旦大學推出特別策劃,邀請文社理工醫的老師與讀者一同「閱讀生命」。如何在特殊的生命體驗中閱讀?如何閱讀中升華生命體驗?
  • 默克爾兩次邀請會面的河南作家,寫鄉村故事走紅歐洲,53歲獲茅獎
    2019年,茅獎揭曉的前幾天,53歲的李洱獨自跑到河北,在一個小院子裡待了三天,看書,散步,給果樹剪枝。得知《應物兄》獲茅盾文學獎的消息,李洱驚喜之餘表示:「13年,我盡力了」。1987年大學畢業後,李洱回到鄭州去了鄭州教育學院(現在的鄭州師範學院)任教,10年後調入河南省文學院做專業作家。李洱的第一個成名作就是在這裡誕生的。2001年,李洱以複雜而自如的敘事技法,完成了長篇小說《花腔》,被評論者稱為「先鋒文學的正果」。
  • 好書推薦|最適合初中生閱讀的6本經典科學類書籍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6本適合初中階段學生閱讀的經典科學類書籍。在這些書籍裡,孩子可以理解到為什麼科學如此美好,而且與生活息息相關。幫助啟發孩子的科學思維。01.多年來的重要研究為她贏得了動物權益研究所授予的「艾爾伯特· 史威策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授予的「傳播造福人類知識傑出工作者獎」和聯合國和平信使。
  • 【洪荒姐姐:一個月閱讀字數達565.17萬,閱讀31本書籍】快速閱讀成年人銀川學員30天閱讀匯總
    快速閱讀,無論是學習的思維還是掌握訓練的方法,都是顛覆傳統的閱讀習慣,只要堅持按快速閱讀系統的訓練方法,一天比一天看的字數多,記憶的信息和知識越來越多,你將收穫他人望塵莫及的快速閱讀能力。讓我們靜下心來,一起分享快速閱讀成年人銀川學員的豐碩成果。
  • 7-14歲孩子閱讀的黃金期,千萬別耗費在低層次書籍上
    卡內基獎、星雲獎等國際重量級大獎,有的獲全國「我最喜愛的童書」獎、「文津獎」等國內權威大獎,含金量非常高。▲吉莉安·米爾斯澳大利亞著名小說家,多次進入大英國協優秀作家榜,並曾入圍邁爾斯·弗蘭克林獎(澳大利亞最高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