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需求的第六層才是人類最高的需求

2021-02-15 燎原哥

引言

  大家所熟知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一般是五個層次的,而實際上,還有一層——靈性需求,這是馬斯洛自己晚年發現的。

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理論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1954年,馬斯洛出版了影響深遠的巨著《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書中提出了需求五層次論: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受尊重、自我實現。


  馬斯洛將需要分為缺失性的和成長性的,前四層是缺失性的,需要來源於實際的或感知到的環境或自我的缺乏。

  個體會努力從環境中尋求能使其需要得以滿足的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人際關係的還是社會地位的。這些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外界。

  而第五層自我實現則是成長性的。成長性動機就是被自我實現的趨向所激發的動機。

  管理學家麥格雷戈根據馬斯洛早期的需要五層次理論,將管理理論區分為X理論和Y理論。

  X理論是專制主義的管理理論,這種理論假設人們工作是受生理和安全需要的驅使,工作只是滿足低層次需要的手段,人在本性上是厭惡工作的,因此管理者對工人必須採取指導、控制、逼迫,甚至懲罰的方式。

  麥格雷戈反對這種理論,提出了他的Y理論,作為Y理論基礎的是馬斯洛需要層次中的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屬於高層次發展需求。


超越自我的Z理論

  1959年以後,隨著馬斯洛對自我實現的人的精神生活與行為方式的深入研究,他發現人類天性中還有一種固有的精神維度,那就是作為最高需要層次的精神的自我實現或超越的自我實現。

  馬斯洛感到五層需求的層次架構不夠完整。自我實現,並不能成為人的終極目標。

  他愈來愈意識到,一味強調自我實現的層次,會導向不健康的個人主義,甚至於自我中心的傾向。

  15年後,馬斯洛在他去世前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論》(Theory Z),他在文中增加了第六個需求層次,進而歸納為三個次理論,即「X理論」「Y理論」及「Z理論」,構成了下面的體系:


  馬斯洛說「超個人心理學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興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實現等觀念……這一新的發展趨勢很可能為日漸消沉的人們,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受挫的理想主義者』提供一具體有用又有效的答覆……

  缺乏超越的及超個人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會變得殘暴、空虛,或無望,或冷漠。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激發出敬畏之情,重新以一種自然主義的,經驗性的、與教會無關的奉獻自己。」

  對於這個最高需求,馬斯洛用了很多不同的字眼來描述,例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中心)、天人合一等等……馬斯洛將「高峰經驗」及「高原經驗」放在這一層次上。

       不幸的是,我們目前教科書所呈現出來的,始終限於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論,根本不提後期的修正。

第六需求層次的意義


  其實,馬斯洛一開始很讚賞麥格雷戈的理論,但隨著超越自我實現的思想的形成,他感到這種理論的不足,從而提出了Z理論。

        Z理論是在X理論和Y理論的基礎上,強調超越性需要。

  基於這種需要的管理就要考慮到超個人的價值、存在價值或宇宙價值的激勵作用,假設人具有為比自我更大的目標而獻身的需要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在工商管理中,X理論水平上的管理是權力取向的,僱員為工資而做被分派的工作。

  Y理論水平上的管理則是相互尊重的,僱員有權儘可能充分地參與組織的管理。

  Z理論層面上的管理假設所有僱員都熱心於服務,業務的目的是儘可能地服務客戶或消費者。

        為什麼說第六層如此重要呢,因為研究人類的整個進化會發現,人這種動物是向一種更高的智能(或稱智慧)發展,特別隨著人工智慧的出現,智能的發展速度更加超乎想像。而人類要作為一種智慧生命存在,如果不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目前來看,只有朝著靈性的方向。

       凱文凱利在《科技想要什麼》裡面有一個核心理念,就是科技其實有其自身發展目的。科技類似於智慧,它是有自身不可阻擋的發展規律的,人類只是階段中的一個載體而已,當人類不再適合作為這個載體的時候,很有可能就被替代。而靈性這個領域反而是人類發展的一個優勢方向。

     我們看看人類進化的歷史,最早是狩獵時代,我們通過打獵和採摘植物生存。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有了農具,也發現了水稻這樣的植物,學會了蓄養,人類進入了農業時代,並開始聚居,城市也隨之興起。接下來進入工業時代,隨著電氣化的發展,各種機械極大提升了人類的生產力,我們的物質極大發展。這三個時代其實都是圍繞以物為中心。之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類開始進入知識時代,知識創造價值從來沒有哪個年代能比得過這個時代。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很嚴重,物質極大發展,人類的知識也比以往有了很大超越,但人類的心智卻出現了很多問題。現代人普遍感受到的壓力比以往大,抑鬱、焦慮情緒嚴重,在生活無憂、沒有病痛的情況下,竟然有越來越多人選擇自殺,這說明我們在內心出了問題,是靈性缺失的某種體現。

     從需求層次的角度分析,其實我們僅僅滿足低層次的需求是不夠的,人們越來越需要被尊重、被愛,甚至需要達到一種靈性的覺醒、天人合一,這些都是需求層次上升的結果,而很多這樣的需求是物質沒法滿足的。

如何提升自己的靈性

  西方心理學特別強調積極的要素,包括投注於認識自我的探究和能量。可惜的是,西方世界缺乏對互補要素(專注和寧靜)的認識。

  沒有培養專注和寧靜,心靈的力量就會受到局限,認識的廣度也僅止於較小的範疇。

  相反地,東方傳統過於強調專注和寧靜,也常常造成難處,這些要素可以產生很棒的狂喜經驗、心靈的平靜,和出神恍惚的禪定狀態,可是少了探究和積極觀察事物真相的平衡力,以至於無法產生更深入的自我認識和開悟的自由。

  馬斯洛認為,刻意去尋找高峰體驗是徒勞無益的。自我超越者的精神生活不是由無止境的一系列強烈的、高度興奮的高峰體驗所構成。

  儘管自我超越的生活包含高峰體驗,但它更多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神聖感所構成。

  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神聖的平和與寧靜,馬斯洛稱為「高原體驗」 ,以區別於高峰體驗,高原體驗在自我實現者的生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作為佛教徒的首富李嘉誠說他的墓志銘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這句話,其實就暗含了靈性成長的兩個並行任務,一個是發現無我,另一個是發展健康的自我感,探索真我的意義。表面上這兩者相互矛盾,但兩者都必須實現,我們才有機會覺醒。

  最後用李嘉誠的金句結尾:「建立自我,能讓個人夢想成真;追求無我,能讓更大的理想成真」。

相關焦點

  • 人類需求層次:馬斯洛需求理論
    幾十年以後,當他開始發展自我實現理論,傑斐遜和林肯等成為他研究自我實現者的基本範例。進入大學後讀到阿德勒著作中自卑與超越的概念並得到啟示,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馬斯洛需求理論將需求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了解人類需求層次:馬斯洛需求理論
    是否有層級排序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為你解答馬斯洛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的一個猶太家庭,他童年生活不幸,體驗了許多孤獨和痛苦。馬斯洛需求理論將需求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在馬斯洛看來,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系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為低級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級需要。  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原來人類的需求有這5個
    如果要列舉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名氣在心理學界也是赫赫有名的。可能大家對馬斯洛這個人不是很熟悉,不過大家應該都聽過他的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馬斯洛,一起探討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了解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所謂第三勢力其實就是人本主義思潮,在馬斯洛帶著他的人本主義登上歷史舞臺之前,心理學只有兩大勢力:早期行為主義方法和臨床的精神分析方法。對於馬斯洛來說,這些模式是不夠的,「總的來說……我想這樣說是沒有問題的,即在人類歷史上,人性一直被低估了。人性中最高的可能性實際上總是被低估。」
  • 【必讀】馬斯洛的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帶你讀懂人性
    在馬斯洛看來,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系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為低級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級需要。  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
  • 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及理論的應用
    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需求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一、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是人類最底層,最基本的需求,是個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包含水,食物,睡眠
  • 對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感悟
    上圖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層次,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簡析
    1.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符合人類需要發展的一般規律的。 馬斯洛陸續寫出《動機與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宗教、價值觀和高峰體驗》、《科學心理學》、《人性能達的境界》、《人的動機理論》等著作,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便出自《人的動機理論》,該理論問世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在人力資源行業,教育行業,流動人口管理,青年教師管理,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心理學,企業薪酬制定等方面都有運用。
  • 馬斯洛需求
    本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介紹馬斯洛需求,第二部分是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第三部分是我的思考和相關資源馬斯洛需求馬斯洛需求是馬斯洛提出的,人有五個等級的需要,即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要,社交需求(愛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 馬斯洛:「比我們更大的」第六需求層次
    很多人還能很快地說出五個層次的需求: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受尊重、自我實現。 這張圖的確是廣為流行的需求層次理論,1954年,身為人本心理學中流砥柱的馬斯洛出版了影響深遠的巨著《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書中提出了上述的需求五層次論。
  • 馬斯洛理論:需求的五個層次
    DouglastHall和KhalilNougaim對馬斯洛需求水平理論進行了5年的相關研究,認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作為一種規律,是研究人類社會的後天規律,不是本質規律,即使需求層次存在,二者之間的關係也不明顯。換句話說,需求的層次結構沒什麼。
  • 【常識積累】馬斯洛的五個需求層次理論
    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根據人們的需要提出了一個需要層次理論,這就是世界聞名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在這個理論中,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級,從下到上,一層疊一層,呈現金字塔形,塔下面的需要容易滿足,越往上越難滿足。當下面的層次滿足後,人們就會追求上面層次的滿足。 第一層次:生理需要。
  • 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討論「需求」這件事
    產品經理的工作中最離不開的就是需求,需求有很多,但也要做出篩選,避免被「偽需求」支配)辛辛苦苦做出的產品功能無法真正解決用戶痛點。而本文就提出了幾條推論——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更進一步理解需求,了解需求背後的本質。
  • 馬斯洛需求模型:最暴利的賺錢方式,就是利用人的底層需求賺錢
    馬斯洛需求模型進化論:不一樣的需求,不一樣的商機企業經營中,不管是對待市場,還是對待內容團隊人員的管理,抓住需求就是抓住人心,抓住人心,就是抓住商機。不管是在各種培訓課堂裡,還是在各種企業策劃中,我們經常用到那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洞察人需求的模型:馬斯洛需求模型,但今天我們想重點談談,對馬斯洛需求不一樣的認識,以及具體在市場經營以及人員管理上的應用。
  • 營銷理論大全(四)馬斯洛需求層次論
    我們知道,要做營銷,離不開對消費者(在這裡我們把用戶、客戶、消費者、粉絲等統稱為消費者)的研究,尤其是對消費者需求的研究,因為只有洞察到消費者需求,才有可能實現精準營銷、高效營銷。
  • 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就明白了
    但如果我們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仔細觀察下兒童的成長,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叛逆不聽話幾乎是一種必然。什麼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亞伯拉罕·馬斯洛(1908-1970),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馬斯洛馬斯洛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 每周一學 | 馬斯洛需求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與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 深層次挖掘用戶需求,馬斯洛理論再進階
    馬斯洛需求應該是產品人熟記於心的黃金法則,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階,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與歸屬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但是想要更深層次地了解用戶需求,產品經理需要對其進一步分析和學習,本文對此進行了闡述,產品經理要進行產品需求分析、調用用戶需求,離不開對人性的把控和理解。而我們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馬斯洛需求的5個層次。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定是對的嗎?
    封面圖片:Abraham Maslow(1908-1970),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定是對的嗎?比如說,中國春秋時代的政治家管仲就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具體到企業管理實踐中,管理者的一個慣常認識就是,對員工最好的激勵手段,除了加薪就是升職,其它手段大多起到一個輔助性作用。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源:http://www.cdboai.com)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一定就是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