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二戰主要的發起國,也是主要的參與國。二戰,日本的主要戰場就是在亞洲。那場戰爭中,日軍的鐵蹄幾乎席捲了整個亞洲。
1941年,日本的野心越來越大了。竟然向頭號世界強國發起了突然攻擊,隨即太平洋戰爭爆發。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由於美國的參戰使日本在各大戰場上節節敗退,最後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將日本送上了斷頭臺。
有些就會問了,二戰號稱亞洲第一強國的日本,為何可以同時向亞洲那麼國家開戰,卻打不過美國呢?
根據,戰後一些史學家對這次戰爭的分析,造成這種局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主要是由於日本戰線拉得太長,雖說地方大但是日本是作為侵略者的身份出現,而且管理這些地方也需要大量的人員投入,到了戰爭後期日軍已經沒有再多的兵力來管理這些地區
2、 二戰日本在工業、科技、軍事等領域,對於亞洲其他國家來說可能是比較先進的。但是,和美國相比更本就不在一個級別,再加上日本的各種資源十分匱乏,到了戰爭後期已經沒有資源來支撐日本作戰
3、 雖說日本佔領了很多國家。但是這些國家都是比較落後的國家,只能搶佔資源。對於它發展經濟、科技、軍事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觀同時期的美國,可以說是全民參戰,所以就綜合實力而言,日本也必然失敗
總而言之,無論是二戰也好,還是現代戰爭也罷。所有戰爭比拼的就是綜合國力,如果在這方面不如人家,戰到最後失敗的肯定是你。二戰日本打不過美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綜合國力和美國相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