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轉移治療藥物——雙磷酸鹽,或可降低多種腫瘤發生風險

2020-12-23 健康界

  你我都在期盼,有一劑「良藥」能預防腫瘤的發生。

  值得高興的是,科學已經給我們帶來了希望:阿司匹林、二甲雙胍、他汀類藥物這3個常用的解熱鎮痛抗炎藥、糖尿病藥和降脂藥,都顯示出了潛在的防癌作用(相信很多朋友們看到過相關報導)。

  近期的一項薈萃分析[1],又為防癌「良藥」隊伍帶來了新成員——雙磷酸鹽。

  

  雙磷酸鹽降低3類腫瘤發生風險

  多項臨床前研究表明,雙膦酸鹽具有抗腫瘤特性,包括抑制腫瘤細胞的黏附和增殖。那臨床研究結果如何,雙磷酸鹽的抗腫瘤特性也能顯現嗎?

  該薈萃分析納入了34篇論文,納入的研究均是觀察性研究,共包含4, 508, 261名參與者,403, 196個病例,涉及19種腫瘤,對雙磷酸鹽的不同類型、不同使用時間對於腫瘤發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結果發現:

  雙磷酸鹽降低3類腫瘤發生風險

  包括:

  結直腸癌(RR = 0.89)

  乳腺癌(RR = 0.87)

  子宮內膜癌(RR = 0.75)

  不同類型雙磷酸鹽對腫瘤發生風險的影響不同

  含氮的雙膦酸鹽僅能夠

  降低患乳腺癌風險6%(RR = 0.94)

  降低患子宮內膜癌風險30%(RR = 0.70)

  不含氮的雙膦酸鹽

  降低患乳腺癌風險12%(RR = 0.88)

  增加患肝癌風險(RR = 2.14)

  增加患胰腺癌風險(RR = 1.75)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同是乳腺癌,不同類型的雙磷酸鹽在抗腫瘤「能力」上,也存在差別。

  含氮的雙膦酸鹽:如阿侖膦酸鹽、奈立膦酸鹽、伊班膦酸鹽、帕米磷酸鹽、利塞膦酸鹽及唑來膦酸鹽

  不含氮的雙膦酸鹽:如氯膦酸鹽和依替膦酸鹽

  

  不同用藥時間對腫瘤發生風險的影響不同

  在乳腺癌中,

  使用雙膦酸鹽超過1年,可降低患乳腺癌風險22%(RR = 0.78)

  而使用時間小於1年的,只可降低患乳腺癌風險10%(RR = 0.90)

  在其他癌症中未發現這種相關性。

  注意

  雖然上述研究顯示出雙磷酸鹽的抗腫瘤特性,但是否需要將其應用於惡性腫瘤的高風險人群仍然需要討論,因此,不建議使用雙磷酸鹽來預防腫瘤發生。

  腫瘤患者使用雙磷酸鹽

  對於很多腫瘤患者來說,雙膦酸鹽這類藥並不陌生,在治療骨轉移[2]和骨質疏鬆[3]上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骨轉移的治療

  01,大多數實體瘤骨轉移患者,可使用雙磷酸鹽來降低骨骼併發症的風險。對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使用雙磷酸鹽,目前僅建議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使用。

  02,雙磷酸鹽類藥物很多,建議優選唑來膦酸治療實體瘤骨轉移。

  03,在治療前/期間需要做好這些事:

  完善牙科檢查

  治療已有的低鈣血症和/或維生素D缺乏

  在治療期間每日進行口腔護理,並充分攝入鈣及維生素D(有禁忌證時除外)。

  

  骨質疏鬆的治療

  如果選擇口服雙磷酸鹽,可選擇阿侖膦酸鹽或利塞膦酸鹽作為初始用藥,阿侖膦酸鹽最常用。

  01,對於曾發生過阿侖膦酸鹽胃腸道副作用(但無食管病變)的女性,可以用利塞膦酸鹽替代。

  02,如果患者有口服雙膦酸鹽類藥物的禁忌證或不能耐受,可以選擇靜脈用唑來膦酸。

  03,若患者已持續服用阿侖膦酸鹽或利塞膦酸鹽5年或接受唑來膦酸治療(一年1次)3年,同時骨密度穩定、無既往椎體骨折史且近期骨折風險較低,請醫生判斷是否可以停藥。

  

  雙磷酸鹽的副作用

  藥物都會或多或少有副作用,患者在用藥時也應該注意。雙磷酸鹽類常見的副作用包括[4]:

  胃腸道不良反應(如上腹疼痛、反酸)

  一過性的發熱、骨痛、肌痛等流感樣症狀

  腎臟毒性:進入血液的雙磷酸鹽類藥物約60%以原形從腎臟排出

  下頜骨質壞死:主要發生在注射雙磷酸鹽的腫瘤患者中,發生率為1%-15%

  非典型股骨骨折:使用雙磷酸鹽3年以上的患者,一旦出現大腿或者腹股溝部位疼痛,應進行雙股骨X線檢查。

  溫馨提示

  藥物的使用一定要請醫生把關哦!

  參考文獻

  [1]Li Y, Gao L, Zhang Y et al. Bisphosphonates and risk of canc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 J Cancer. 2020. doi:10.1038/s41416-020-01043-9

  [2]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osteoclast-inhibitors-for-patients-with-bone-metastases-from-breast-prostate-and-other-solid-tumors?sectionName=各個藥物的效果和劑量考慮事項&search=骨轉移&topicRef=115410&anchor=H89621477&source=see_link#H21

  [3]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the-use-of-bisphosphonates-in-postmenopausal-women-with-osteoporosis?search=雙膦酸鹽&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2~133&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H53

  [4]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 2017)


相關焦點

  • 醫生:肺癌最可怕的併發症是骨轉移,怎樣判斷是否發生了骨轉移?
    很多肺癌晚期患者都會發生骨轉移,癌細胞從肺組織脫落後順著血液或者淋巴系統到了骨的某部分,脫落而來的癌細胞被稱為轉移性癌細胞。骨轉移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骨中,最常見於脊柱,其次是髖、股骨、肱骨、肋骨和頭骨。骨轉移有什麼症狀?早期的骨轉移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的症狀,但是隨著癌細胞的擴散,腫瘤會破壞骨骼,從而引起疼痛、高鈣血症、骨折等一系列症狀。
  • 癌友最難接受的是:骨轉移!4個症狀,或是轉移徵兆
    這時,就算患者再次接受治療,症狀有所緩解,癌症也可能捲土重來。並且容易發生轉移,出現在別的地方,比如淋巴、肝、大腦、骨骼上。癌細胞通過血液循環,遊走、擴散到某些部位,並在這些部位種植下來,聚集成新的腫瘤,即為癌轉移。其中,較為常見的是骨轉移。
  • 奧希替尼治療吉非替尼耐藥後骨轉移一例
    A:T790M突變是造成第一代靶向藥物耐藥(吉非替尼)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作為第一代靶向藥物療效的不良預測因子。在第一代藥物與腫瘤對抗的過程中,狡猾的腫瘤細胞為了生存讓自己EGFR蛋白基因上790位的胺基酸位點由T變成了M,造成第一代藥物結合功效減弱。當然,在使用第一代藥物前檢測也有可能組織已經發生了T790M突變。
  • 骨林覓濟|安加維獲得專家認可 前列腺癌骨轉移開啟靶向治療時代
    中國泌尿腫瘤MDT會診平臺推出大家探「泌」系列網際網路研討會,全國乃至世界頂級的泌尿腫瘤領域的專家參與其中。在前列腺癌骨轉移專場,多位專家就前列腺骨轉移的診療和治療情況進行了分享,由百濟引進上市的新一代骨靶向藥物地舒單抗XGEVA(商品名:安加維)在前列腺骨轉移治療中的各項數據獲得了專家的一致認可,前列腺癌骨轉移治療將開啟靶向治療新時代。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導致男性腫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 腫瘤患者出現腰腿疼痛,就是發生骨轉移了?醫生闢謠,告訴你真相
    癌症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疾病了,對於已經得了癌症的患者來說,可能更擔心的是癌症發生轉移,如果發現身體突然出現某種不適,比如說腰腿開始疼痛了,就會自我懷疑,擔心是癌細胞發生骨轉移了,覺得癌細胞已經轉移了,沒救了。腫瘤患者出現腰腿疼痛,就是發生骨轉移了嗎?醫生闢謠,告訴你真相。
  • 什麼樣的疼痛應該警惕是癌症骨轉移?醫生3點分析,教您早期識別
    骨骼是惡性腫瘤發生遠處轉移的常見部位,我們通常叫做骨轉移,疼痛又是骨轉移最常見的臨床表現,腫瘤患者發生骨轉移後幾乎無一例外會發生疼痛,而且病情越到晚期,疼痛程度越嚴重。
  • 腫瘤患者腰背痛?不一定是勞損,也可能是癌症骨轉移!
    黃先生及家屬,對二次轉移憂心忡忡,希望通過此次的多學科會診尋求癌症骨轉移的治療方案。一起來看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的專家會給出怎樣的治療建議? 其治療肝癌的原理是,肝癌一種富血供腫瘤,90%以上的血供來源於肝動脈。用加入化療藥物的栓塞劑栓塞腫瘤供血動脈,阻斷腫瘤的血供,導致腫瘤缺血、缺氧,達到抑制腫瘤生長、促使腫瘤細胞壞死、凋亡的目的。
  • 中老年人骨腫瘤診斷困難,骨轉移性腫瘤較複雜詳解防治知識
    近些年來,對骨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在治療工作方面已取得相當的進展。早期發現,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治癒率已有很大提高。即使對轉移性病變,已是晚期的徵象,如儘早爭取明確診斷,積極採取綜合性治療,特別是抗癌藥物及全身支持治療,仍能明顯減輕病人痛苦,緩解症狀,延長生命。
  • 怎樣治療才能緩解痛苦?
    骨轉移的發生,預示著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和生存期的縮短。通常來說,乳腺癌骨轉移患者的生存期在1年左右;如果能夠積極治療、爭取治療,生存期可顯著延長。乳腺癌是最容易發生骨轉移的癌種,其次還包括肺癌、直腸癌、胰腺癌、胃癌、結腸癌、卵巢癌等。對於這些癌種的患者,尤其是其中轉移風險高的患者來說,在發現可疑症狀時進行骨掃描篩查,是預防嚴重骨轉移並及時進行治療的必要措施。乳腺癌骨轉移,或者說各類癌症的骨轉移,初起病時的症狀表現均為疼痛。
  • 線粒體代謝:腫瘤治療靶點
    二甲雙胍作為公認的線粒體ETC複合體I抑制劑,已在多個臨床試驗中作為抗腫瘤藥與標準治療方法相結合進行應用。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法,其治療作用部分歸因於肝糖異生減少,從而改善了胰島素敏感性。2005年的回顧性研究報導了二甲雙胍與腫瘤發生率降低存在關聯。罹患腫瘤後才開始服用二甲雙胍控制血糖的患者,其生存率也有所提高。多項實驗室研究也報導二甲雙胍可作為抗腫瘤藥物。
  • 紀立農教授團隊研究:探究血糖控制與T2DM患者腫瘤發生風險的關係
    然而,T2DM與腫瘤具有多種共同的危險因素,如肥胖、不健康飲食、體力活動缺乏等,高血糖狀態與腫瘤發生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仍有待考究;與此同時,血糖控制能否降低T2DM患者的腫瘤發生風險目前亦無定論。遺憾的是,目前尚沒有專門驗證上述科學假設的臨床研究。
  •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全身酸痛為哪般?「骨」之大事!默默地忍受?
    藥有三分毒,雖然內分泌治療比較溫和,但也有它的不良反應,比如骨質疏鬆,手腕、膝、踝等骨關節酸痛,腰背疼痛、身高縮短,甚至無明顯外力作用發生骨折! 絕經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其內分泌治療的主要藥物為芳香化酶抑制劑,這是類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的藥物,自然也就會加劇病人骨質疏鬆的程度和發生率。 絕經前主要用的藥物是「他莫」,與雌激素競爭性結合腫瘤上的激素受體,不影響體內雌激素的水平,也就與骨質疏鬆沒關係了。
  • PKP 可以治療「腫瘤」嗎?骨科醫生這樣說
    所以今天讓我們講講關於黃奶奶PKP手術的其他問題: 問題1:PKP可以治療腫瘤嗎? 4.不能耐受止痛藥物 5.超過2個相鄰椎體發生塌陷者 6.骨折時間短於1年或雖長於1年但仍呈「活躍」狀態的骨折 2)椎體腫瘤或血管瘤、結核致壓縮性骨折 通過對PKP適應症的介紹,大家可以知道
  • 人類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
    臨床上化療藥物的使用劑量必須受到嚴格控制:藥物太少不能起到殺死癌細胞的作用,藥物太多會產生過於嚴重的副作用,對患者造成「不可逆傷害」,甚至死亡。第二次革命:靶向治療DNA雙螺旋結構的破解,拓寬了人類對生命的認知,許多疾病都在基因層面找到了突變基因,癌症也不例外。
  • 黃滿玉:癌症患者發生骨轉移,還要不要治?專家說出了這些要點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當出現骨轉移瘤時,已經沒有治療的必要了。其實不然,有醫生就指出,有效的手術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狀態,減輕痛苦,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被重視。那麼,究竟什麼是骨轉移瘤?骨轉移瘤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 癌症出現骨轉移,說明已經進入晚期,無法治癒了嗎?醫生解答了
    患有癌症在接受治療的時候,往往患者最擔心的就是癌症發生轉移的情況,尤其是癌症的骨轉移,一般來說發生癌細胞骨轉移之後,往往意味著癌症進入晚期的狀態,所以在我們的印象中,出現癌症骨轉移之後,往往第一個想法就是沒治了,再去治療就是浪費錢等想法。那麼發生癌症骨轉移之後,真的就無法治癒了嗎?
  • 癌症患者,若出現這4個症狀,或已發生骨轉移,要密切留意
    而進入中晚期後的癌變,最不能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浸潤、轉移,對內臟器官癌變來說,容易發生的轉移癌就是:骨轉移!由於癌細胞本身的結構非常鬆散、它們可以分泌特殊物質,所以在癌細胞脫離原發癌灶之後,就可以迅速通過血液、淋巴等渠道發生轉移。
  • 癌症發生骨轉移,身體會有4大症狀,別錯過了,要及早發現病情
    癌症一旦發現骨轉移,說明病情已經發展到了晚期,因此,不少患者會十分絕望。其實,即使癌症已經發生骨轉移,也並不意味著就要面臨死亡,積極治療還是有希望延長生存期的。但患者一定要掌握骨轉移的症狀,才可以及時發現病情。那麼,癌症骨轉移都會有哪些信號呢?
  • 癌症骨轉移等於「判死刑」?別慌,治療方法還很多!
    如果鋼筋出了問題, 大樓也面臨著隨時倒塌的風險。 可就在最近, 連止疼藥也沒有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