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明皇之朱祐堂,大明最後的明君

2021-02-13 歷史亂談

明孝宗朱祐樘是一個偷生的孩子,差點被萬貴妃的「計劃生育」拿掉,他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三個兒子,年號弘治,十七歲登基,在位一十八年,三十六歲死亡。在位期間躬行節儉,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勵精圖治,史稱「弘治中興」。是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最後一位明君,與漢文帝、宋仁宗一樣素有賢名。

偷生的皇帝

明憲宗朱見深一生只寵愛比他大十七歲的萬貴妃,萬貴妃在自己的兒子夭折後,便開始仗著皇帝對自己的寵愛,為禍後宮。有史料說,萬貴妃只要一打聽到有哪個妃子一懷孕,萬貴妃便千方百計逼她喝下打胎藥,以致於朱見深到成化四年還沒兒子。成化五年朱見深有了第二個兒子,但長三歲又夭折了,傳說也是萬貴妃害的。

朱祐樘的母親紀氏,原是廣西瑤族兵敗充宮之女,因其長相美貌被朱見深邂逅一次,過後便懷了孕。萬貴妃知道後便派身邊宮女拿著打胎藥去讓他喝,誰知紀氏人與這個宮女平時相處較好,宮女不忍心打掉紀氏腹中的胎兒,回去向萬貴妃說紀氏腹中是出了瘤子,不是胎兒。萬貴妃仍不放心,下令將其貶入冷宮。

紀氏生偷偷生下朱祐樘後,萬貴妃得知派太監張敏去害他,張敏不忍心將其藏了起來,吃百家飯,最後又交給吳皇后扶養。後來有一次朱見深對著鏡子看到自己頭上的白髮,唉嘆自己還沒有兒子時,張敏這才跪下說:「陛下已經有兒子了」,朱見深趕緊問明實情,見到六歲的你朱祐樘。當即召集群臣予以說明,第二天照告天下,立為太子,封紀氏為淑妃。但隨之紀妃暴死,張敏吞金自殺。

初登大寶,清除汙穢

萬貴妃死後,明憲宗朱見深沒幾個月便死了,朱祐樘登基後改年號弘治。朱祐樘一登大寶,便開始清理成化後期朝廷的汙穢,詔令朝中不可崇佛信道,將前朝的法王、國師、真人、國子等封號一律革除,處死曾經妖僧繼曉,使文武百官相慶。

在人事安排上,朱祐樘完全來了一次大換血,他對前朝的「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及奸佞小人如侍郎李孜省、太監梁芳、萬貴妃的弟弟萬喜等人,毫不手軟地做了處理,將內閣首輔萬安罷官,將梁芳下獄,將李孜省流放,同時,罷免右通政任傑侍郎蒯鋼等千餘人。

勤政治國,任用賢臣

清理了成化後期的朝廷汙穢後,朱祐樘廣開言路,勤於政事,任用王恕、馬文升、徐溥、劉健、謝遷、李東陽等一大批賢臣治國。開設大小經筵(大小朝),大經筵每月逢二、十二、廿二日舉行,主要是一種禮儀;小經筵又稱日講,君臣之間不拘禮節,從容問答,是重要的輔政方式。朱祐樘堅持日講,每天都準時上朝處理國事,並且又開設午朝,每天兩次接見朝臣,(估計不過星期天)。有一次晚上宮仁壽宮起火,忙了一晚上,第二天沒上朝,便讓太監向大臣們請假說明原因。

自正統以後,大臣們的許多奏章都是由司禮監太監代批的,只有重大事皇帝才會親自過目,一般的事都是聽匯報了解個大概就批了。朱祐樘則一改這個作風,堅持向朱元璋、朱棣學習,每份奏章都親自過目親自批,每天都批到深夜。由於朱祐樘幼時身體瘦弱多病,當太子後也一直沒修補過來,執政後又是一個工作狂,導致身體吃不消,很早的便跨下來,最後幾乎是累死的。

寬宏大度,厲行節約

明朝自朱元璋起歷來對官員非常嚴厲,動則杖刑伺候,殺頭抄家。朱祐樘卻對大臣們非常尊重,與大臣們推心置腹,寬仁以待,從末鞭打過大臣。並且有時夜晚討論朝政太晚了,便讓軍事執燈護送大臣回家,這是其他皇帝很少有的。這樣與大臣們親密無間,使大臣們積極上奏政事,勤奮盡職,朱祐樘也廣開言路、虛心納諫,形成了朝政活躍的局面,為「弘治中興」打下基礎。

對大臣寬宏,對宦官卻嚴厲。明朝宦官是皇帝制衡文臣的力量,皇帝往往寵信宦官,象王振、曹吉祥、汪直、梁芳等,手握很大的權力。朱祐樘則對宦官控制的很嚴,不允他們幹予朝政,不能任意行事,用刑也比較寬。弘治年間的幾任錦衣衛指揮使都奉守本職,執法公允。同時朱祐樘又修改了《大明律》,刪除裡面很多殘暴的條款,編別成《大明會典》,廢除苛法。

朱祐樘還力求節儉,詔令減少皇宮的開支與供奉,不大興土木,主張節約費用,緩解人民負擔。他屢次下詔,禁止宗室、勳戚侵佔民田,魚肉百姓;還多次下詔減免一些地方的夏稅、秋稅等,減輕農民的負擔。弘治年間,財政稅收達到明朝中葉的高峰,人口也增長至六千多萬。

在軍事上朱祐樘任用馬文升為兵部尚書,先後三次用兵西北,打敗吐魯番的阿黑麻軍,收復哈密衛。在對蒙古上釆取守策,多次擊敗韃靼小王子、火篩的騷撓侵邊。

唯一的一夫一妻皇帝

朱祐樘最讓稱頌的是一生只有張皇后一個妻子,沒有其他妃子、美人等,真正實現了一夫一妻制,這在皇帝中十分罕見。他同張皇后同起同臥,雙宿雙飛,一起議事,感情一直很好,是一對模範皇帝夫妻,被後世極力稱頌。

但是,後世也有人懷疑,說那個年代皇帝不納妃才不正常呢。一是懷疑朱祐樘從小受萬貴妃的影響,心理有問題——膽小。彈琴畫畫都要躲著大臣,償賜官員也要看大臣臉色,因此膽比較小,不敢越軌。二是從小一直體弱多病,心有餘而力不足,和張皇后生的三個子女夭折了兩個,只剩下一個朱厚照。三是朱祐樘怕老婆,史料稱張皇后「驕妒」(驕傲嫉妒),生性潑辣,個性輕強,宮中大小事情張皇后作主,這恐怕才是主要的原因。

明朝皇帝一般很少寵幸皇后家人,但朱祐樘對張皇后的家人非常好,兩弟一妹可以自由出入後宮,其弟弟還乘孝宗上廁所之時穿上龍袍,隨身何太監警告無用,告知孝宗知道後孝宗卻不敢懲治,而後來何太監卻被打死。以及對兒子朱厚照的放縱等,可以看出朱祐樘怕老婆,所以不敢納妃,不想呆在後堂,才一心撲在工作上。

張皇后結局比較悽涼,由於兒子朱厚照沒兒子,朱祐樘又沒其他兒子,張皇后和大臣們商議,將皇位傳給朱祐樘的侄子嘉靖皇帝,但因大禮儀之爭張皇后遭嘉靖恨之,先是踢死張皇后(那時已是太后)所賜婚的皇后,後又尊其母為太后,改稱張太后為伯母,並藉機斬了其弟,張太后求情不得,最後悽涼死去。

總之,朱祐樘是繼朱元璋、朱棣之後最勤政的皇帝,也是與文官集團融合最好的,與明朝其他荒唐的皇帝相比優秀了很多,稱之為大明最後的明君不為過。但是,朱祐樘是典型的守成之君,開拓力不足,「弘治中興」也有被文人們拔高的虛頭。

相關焦點

  • 一代明君:朱佑樘開創弘治中興,給大明王朝打了最後一針強心劑
    土木堡之變後,大明對北方政權的戰略優勢不復存在明朝,走過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永樂帝朱棣,乃至明初的朱高熾,朱瞻基等君主後,到了明英宗朱祁鎮這一代,出現了亡國危機!朱祁鎮寵信宦官王振,且自己也急功近利,欲像父輩和太祖那般親徵漠北,以獲不世之功。
  • 《大明風華》朱高熾顯窩囊,歷史上乃一代明君,自小聰慧箭法超群
    當下,一部《大明風華》極其火熱,成為眾人追捧的影視劇。作為一部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骨的影視劇,自然贏得一大堆「歷史粉」的關注,評頭論足、「吹毛求疵」自是少不了。《大明風華》是一部影視劇,畢竟不是歷史,自然與歷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有出入也是難免的,比方說影視劇中由梁冠華先生所飾演的明仁宗、明朝第四代皇帝朱高熾被刻畫得似乎有些窩囊,在明成祖朱棣面前動不動嚇得跪地,流汗,甚至還主動向朱棣請辭辭去太子之位,讓賢於其二弟朱高煦等等,這讓一些歷史真愛粉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如此一代明君,歷史評價極高的帝王,豈能是這般樣子。
  • 《大明風華》朱高熾顯窩囊,歷史上乃一代明君,自小聰慧箭法超群...
    當下,一部《大明風華》極其火熱,成為眾人追捧的影視劇。作為一部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骨的影視劇,自然贏得一大堆「歷史粉」的關注,評頭論足、「吹毛求疵」自是少不了。
  • 此國有個朝代,連出十二位明君,從此國富民強,至今仍是世界強國
    一個朝代要連續出現多位明君是很難的,因為歷史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所以沒有任何東西能保證下一位君主是明君,這個道理在中國歷史朝代能看得清清楚楚。縱觀中國四千多年朝代歷史,最多也就連續出現四位或五位明君,例如東漢王朝連出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章帝劉炟、和帝劉肇四位明君,大明王朝連出高帝朱元璋、惠帝朱允炆、文帝朱棣、昭帝朱高熾、章帝朱瞻基五位明君,等等。
  •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歷史收藏榜排名15,大明天武大帝朱慈烺!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大明第一帥,5級作者。分類:歷史-兩宋元明。【簡介】魂穿越到大明最後一個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個狠字貫穿一生。滅流寇,斬貪官,開海禁,揚國威。我大明,將士鐵骨錚錚,文人傲骨長存!——大明天武大帝朱慈烺。【黃金五章】第一章,這樣的大明。主角魂穿大明崇禎皇帝的皇太子朱慈烺,七年了。九歲的他,有點呆膩了。大明十八位皇帝的歷史過往,被他歷歷在目數了一遍,主要是給讀者看。他,大明末代皇帝的太子,如何才能逆天改命?
  • 仁宣之治: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大明王朝裡的「文景之治」!
    就像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或許整個仁宣之治只有十一年,但對整個大明王朝來說卻是意義非凡的: 雖然明仁宗繼位只有十個月,但他卻為仁宣之治打了堅實的基礎和體系。十個月,這個憨態可人的朱高熾完成了一個普通君主幾十年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完成的事。 宣宗之治 公元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登基,他一方面推行明仁宗時期的政策,完成明仁宗時期未完成的工作。同時,大力推行大明王朝的全方位改革,並推行「輕徭薄賦」的仁政。
  • 大明最後一條硬漢,史學家說,他死了,大明才算真的完了
    今日之事,速死而已!」父親死了不能送葬,國家亡了不能相救,所以他「該死」,此時張煌言只求速死。張煌言等這一刻也等了很久。張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他是崇禎時期的舉人。1644年4月25日,「闖王」李自成率兵攻破北.京,隨後崇禎在景山自殺,大明滅亡。
  • 大明王朝最後的忠臣太監——王承恩
    提及「太監」,大家往往總會深惡痛絕,恨之入骨,因為我們印象中太監都是惡事做盡,禍國殃民的壞人。比如秦朝趙高、東漢「十常侍」、唐朝李輔國、明朝魏忠賢、清朝安德海、李蓮英等。數千年的宦官群體中,並不是所有太監都是一無是處的,許多也是有卓越功績,對人類社會發展做出特殊貢獻的,比如司馬遷、鄭和等人。接下來要說的是一位忠君代表,隨大明崇禎皇帝一起殉國的太監——王承恩。
  •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朱慈烺(完整版)免費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 大明王朝之明孝宗朱佑樘(封建王朝開創一夫一妻制先例)
    這位明朝絕世好男人,開創了歷史上的「弘治中興」,大明王朝上一次的「仁宣之治」已經過去了太多年了,還是孝宗高祖父的時候,可謂時間久遠也,不止這項壯舉,明孝宗還開創了歷史上唯一的一夫一妻制的先河,是大明朝為數不多的「英明之主」!
  • 明崇禎十三年,大明王朝氣數已盡,細說皇太極,與大明的決死之戰
    大明王朝似乎距離我們的時代並不遠,可以說我們是非常熟悉的了。大明的東廠和 西廠很有名,大明的有幾代皇帝也很「有名」。有的甚至是創新了我國歷史上皇帝的某項紀錄。大明王朝到了其統治末期,已經是千瘡百孔了。不斷爆發的農民起義持續的衝擊著大明的統治,高額的軍費支出使得這個王朝上下不安,同時還有背面少數民族的崛起,可以說是內憂外患的了。終於在崇禎十三年也就是清崇德5年,皇太極向崇禎帝發出了最後的通牒。
  • 《大明風華》大清有孝莊文皇后,大明有誰?孫若微在她面前很渺小
    首先想到她,一點兒不意外,大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史料也較為詳實,作家、編劇、導演等也喜歡寫和拍。 靖難之役後,朱高熾被立為太子,後來也沒因體胖和不受朱棣喜歡而被廢,原因之一便是有一個好媳婦。
  •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朱慈烺(全集/正版)閱讀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 奪門之變前後的朱祁禛
    他也是把大明王朝從鼎盛時期過渡到逐漸衰落時期的皇帝。 他一生經歷許多次大事件,土堡之變被瓦剌俘虜,大明王朝五十萬精銳被瓦剌全殲,大明王朝險些葬送他手裡。 他被俘虜後,大明王朝擁立朱祁鈺為皇帝,朱祁禛被稱為太上皇。
  •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朱慈烺[小說,完結]免費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朱慈烺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朱慈烺,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朱慈烺,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 《大明風華》朱祁鎮寵信王振,與孫若微成「仇人」,可憐天下父母心!
    《大明風華》朱祁鎮寵信王振,與孫若微成「仇人」,可憐天下父母心!朱祁鎮從小就聰明,和爸爸一樣是一個明君,但這也只是他小時候。孫若微很忙,不僅要管理朝廷的事務,還要照顧兒子,隨著年紀都增長,她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少,朱祁鎮也被太皇太后接去撫養。
  • 為何漢朝明君多出自西漢,而東漢總是默默無聞,有一個重要原因
    儘管這個盛世被稱為中興,但是漢宣帝時期是西漢歷史上國力的頂峰,漢宣帝在位期間沉著冷靜處理了霍光後人的叛亂,還徹底地解決了匈奴的禍害,國內又是一片盛世的情況,所以他是西漢最後一位明君。漢宣帝之後的漢元帝、漢成帝、漢哀帝、漢平帝逐漸開始步入平庸與無能,直到被王莽奪了江山,所以他都不是明君,綜合起來,西漢12位皇帝中,一共有6位明君,分別是漢高帝劉邦、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漢宣帝劉病已,明君的比例佔到50%,此外,西漢還有三個盛世,分別是: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中興
  • 他是大明最後的軍神,死因竟然是因為鄭成功
    成為大明最後的軍神。他便是民族英雄、抗清名將李定國!李定國,字寧宇,南明永曆政權抗清名將,陝西榆林人,抗清九年,共兩蹶名王,令天下震動。又斬五名貝勒。曾一度打得準備放棄西南七省。若非叛徒洩密,他幾乎令漢奸吳三桂全軍覆滅。他在西南一帶深得民心,其英名歷代流傳。但是他失敗的原因卻是因為另外一位民族英雄鄭成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大明王朝最慘痛的失敗——土木堡之變
    被俘的明英宗土木堡之變造成了大明王朝的政治斷層,朱棣留下的大明王朝精銳部隊全軍覆滅,開國武人勳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之變被消滅殆盡,使得大明政治中再沒有可以制衡文官集團的政治力量,皇帝為了維護統治不得不依靠宦官擊集團
  • 大明最後的錦衣衛:流亡異國他鄉,最終被緬甸設伏包圍戰死殉國
    歷史上的錦衣衛曾經兇名赫赫,皇帝一人之下,掌管刑獄,專職巡察緝捕之事,隊伍多達近十萬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可管之人,一時風光無兩。然而這一切,在1644年戛然而止。 1644年(農曆甲申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清軍入住中原大地,曾經無限繁華的大明王朝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