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這部《民法典》所確立的平等、自願、公平、誠信、公序良俗等原則和價值指引,如何成為我們從事民事活動的根本準則?會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哪些深刻影響?今天(4日)上午,我們就來關注《民法典》實施後,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第一起民事案件,現在我們來連線正在前方的總臺央視記者徐平。給我們介紹一下現場的情況。
案情簡單 法庭適用簡易程序
總臺央視記者 徐平:這起依法公開審理的案件在今天上午9點準時開庭。其實這個案件的案由案情包括訴訟請求都非常的簡單,一點都不複雜,所以今天的庭審法庭適用簡易程序。也可想而知今天整個庭審的時間都不會持續太長。
相約羽毛球比賽 原告被落球擊中
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個案件,案件的原被告,包括一些案外人,在2020年4月28日上午9點約好在一個場地進行羽毛球比賽。原被告是異隊,也就是說在比賽當中他們是對抗的雙方,就這樣在你來我往的進攻和防守當中,被告打出去的一球正好擊中了原告的右眼,造成了右眼眼球的鈍挫傷。原告就以被告侵害了他的健康權為由,要求被告來賠償他的經濟損失。那這個經濟損失就包括在兩個多月的眼睛的治療當中所產生的醫療治療費用、護理費用、夥食補助費,還有營養費加起來4項,一共人民幣合計是8000多元。
大家一定會覺著這麼簡單的一個案件,為什麼會用庭審直播的方式來予以呈現呢?因為在過往我們所要進行庭審直播的案件都是非常重大的案件,比如他可能會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有足夠的社會影響力。再比如有一些案件它直接關係到我們公民的切身利益,比如它涉及到了食品安全、環境安全、公共衛生安全,我們需要通過庭審直播這樣的方式來回應公眾的知情權。還有一些重大疑難的案件,比如出現了證據不足,事實不清或者是適用法律錯誤,法庭進行了重審,進行了再審程序的這樣的案件。
涉及侵權責任 《民法典》如何發揮作用
今天這樣一個在我們民事訴訟當中司空見慣的一個小案子,為什麼我們還要用庭審直播的方式呈現?我想我們更願意把它作為一個普法的課堂,因為大家都知道今年1月1日我們的民法典已經開始正式實施了,這樣一部被稱為我們中國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也被稱為我們權利公民權利保護宣言書的法典,將會深刻和廣泛的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這部法典一共7編84章1260條,它幾乎囊括還涵蓋了我們人一生當中的所有的民事行為,它關乎到我們的生老病死所慮所求。
今天這樣一起民事案件正好談到了侵權責任。那麼新的民法典正式實施之後,原來的侵權責任法和民法典之間的相互聯繫是什麼?他們之間相互銜接的作用如何來體現?在這樣一個普通的民事行為當中,就是因為打球,然後不小心擊傷了對方,這樣的這些活動在我們日常的社會活動當中也是司空見慣的,這種糾紛很有可能在我們普通人的身上也會出現。新的民法典會對我們的這個權利義務作出什麼樣的清晰的界定,我想這都是我們通過今天的這個庭審,希望能夠找到一些答案。
(總臺央視記者 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