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團隊論文「一作」均為90後 最小者1997年出生

2020-12-22 封面新聞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圖源中國之聲)

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新華社報導,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12月4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該成果,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研發「九章」的團隊中還有一群90後,其中論文4名第一作者分別出生於1995年、1991年、1997年和1990年。年齡最小的鄧宇皓,1997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

四位論文第一作者介紹如下:

鍾翰森,1995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2016年加入團隊。致力於基於參量光的量子計算研究,設計新型參量光糾纏源,演示12光子糾纏刷新世界紀錄、同時演示5光子隨機入口玻色採樣。發展高斯玻色採樣理論和實驗方案,初次演示5光子高斯玻色採樣,驗證可行性。最近,實現 了50單模壓縮態輸入、100模式輸出的76光子高斯玻色採樣量子計算,相比超級計算機快10^14倍,證明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前排左二王輝,後排左四陳明城

王輝,1991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2015年加入團隊,2020年獲得博士學位。長期致力於量子點單光子源和光量子計算研究,尤其是玻色採樣量子計算。在單光子源方面,通過橢圓腔和雙色激發等方式解決由於正交消光引起的50%損耗問題,論文被選為Nature photonis封面;首次在固態量子點系統觀測到強度壓縮現象;首次實現通過時結合高純度、高效率、高保真度、高不可分辨的確定性糾纏光源等等。在光量子計算方面,2017年在國際上實現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入選2018年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科技十大進展等。2019年,基於量子點單光子源實現20光子輸入、60模式輸出的玻色採樣,逼近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重要科學目標。最近,實現 了50單模壓縮態輸入、100模式輸出的76光子高斯玻色採樣量子計算,相比超級計算機快10^14倍,證明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鄧宇皓,1997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曾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CSST暑研並獲最佳研究獎。2017年加入團隊,首次實現天文尺度的量子幹涉,實驗觀察到量子點單光子和太陽光之間的雙光子幹涉、量子糾纏以及非定域性,把獨立光子之間的量子幹涉實驗擴展到相距1.5億公裡的兩個獨立光源,首次在天文學尺度上檢驗了量子統計原理的普適性,並給出了熱光場量子化的直接實驗證據。作為中科大學生代表入選參加第70屆德國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主要致力於發展基於量子點量子光源和參量光量子光源的光學量子計算和量子物理研究,最近,實現了50單模壓縮態輸入、100模式輸出的76光子高斯玻色採樣量子計算,相比超級計算機快10^14倍,證明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後排左二鍾翰森、右一鄧宇皓

陳明城,1990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2012年加入團隊,2017年獲得博士學位,現任中科大特任副研究員。長期致力於量子物理基礎和可擴展量子計算的理論和實驗研究,特別是在理論探索、設計和算法分析方面擔任團隊負責人。近期提出受量子隱形傳態啟發的經典模擬中大規模隨機量子線路,被谷歌量子霸權實驗論文引用為目前最先進的算法之一;合作發展了高品質單光子源實現了 20 光子輸入玻色取樣量子計算,逼近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最近,實現了50單模壓縮態輸入、100模式輸出的76光子高斯玻色採樣量子計算,相比超級計算機快10^14倍,證明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相關焦點

  • ACL 2019最佳論文出爐:華人團隊包攬最佳長短論文一作
    剛剛,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頂會ACL 2019公布最佳論文,本次共頒布了4個獎項,共有8個獲獎名額,分別是:最佳長論文最佳短論文最佳DEMO論文5篇傑出論文獎今年,華人一作團隊拿下了最佳長論文、最佳短論文和2篇傑出論文,中科院、中國科學院大學、騰訊、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南京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榜上有名。今年的ACL 2019空前熱鬧。
  • 國外網友評論九章問世:你們又偷美國未來的科技了?
    據新華社報導,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相當於速度提升一百萬億倍,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這項科學成果被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震撼全球。
  • 中國光量子計算機「九章」背後站著兩名浙江東陽科學家!全球最快...
    都市快報訊 在一個特定賽道上,200秒的「量子算力」,相當於目前「最強超算」6億年的計算能力。12月4日,《科學》雜誌公布了中國「九章」的重大突破。實驗顯示,當求解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時,「九章」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傳統超級計算機「富嶽」需6億年。既然谷歌已實現「量子優越性」那麼「九章」的意義在哪裡?
  • 中國光量子計算機「九章」背後 站著兩名浙江東陽科學家
    新華社圖實驗顯示,當求解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時,「九章」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傳統超級計算機「富嶽」需6億年。既然谷歌已實現「量子優越性」那麼「九章」的意義在哪裡?就在谷歌公司宣布實現「量子優越性」後,傳統計算機「頂峰」的研發者IBM公司表示質疑。他們認為,谷歌在用傳統計算機模擬時優化水平不夠。
  • 「九章」計算機反超谷歌成世界第一,除了潘建偉你還該知道陸朝陽
    但「九章」的優勢可比「懸鈴木」要強太多了。首先,保守估計,「九章」的計算能力應該已經遠遠超過「懸鈴木」。在計算求解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時,「九章」需要200秒,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需要6億年。
  • 論文一作被搶,除了乾瞪眼,我還能做些什麼?
    但實際上,有些導師會因職稱評定剛好需要論文成果時,就會把學生的論文歸於自己名下,這種現象並不少見! 導師為什麼要搶你的一作?不得不說,在當前國內現階段的學術評價體制中,國內某一些對論文署名規範不太理解的科技管理單位,下達的一些不合時宜的政策!比如要求導師在職稱晉升時只看一作的文章,而不是通訊的文章,這就導致了為什麼導師要和你搶一作!
  • 發了那麼多文章都不是一作?國內高校2020年Nature&Science發文統計
    TOP前言「TOP大學來了」小編按,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國內高校在《Nature》《Science》的發文量增長迅速,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國內高校究竟發了多少篇頂刊!為了顯示高校的真正學術水平,本文只統計一作+通訊,且僅統計研究論文。
  • 達仁這位90後博導:畢業後被直聘教授,曾一作發Nature子刊
    他以620分的高考成績,考入同濟大學物理系,2013年獲理學學士學位。隨後,他以直博生的方式繼續留校攻讀,2018年獲理學博士學位。在2018年3月獲得同濟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後,出生於1990年的李東便被湖南大學直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 「九章」量子計算機糾纏了嗎?
    從媒體和大眾的興奮度來看,納稅人對「九章」的期望值甚至高於「兩彈一星」,大家真心希望「九章」能像「兩彈一星」一樣,成為保中華大地百年平安的鎮國之寶、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之重器。 根據公開的信息,僅僅為了回答SCIENCE審稿人的一個小問題,「九章」團隊就多花了40多萬美元,「九章」之文到底燒了多少錢?估計用一字萬金來形容也不為過。
  • ECCV 2020最佳論文講了啥?作者為ImageNet一作、李飛飛高徒鄧嘉
    其中,最佳論文獎被ImageNet一作、李飛飛高徒鄧嘉及其學生摘得。這篇名為《RAFT: Recurrent All-Pairs Field Transforms for Optical Flow》的論文,究竟講了啥?一起來學習一下。
  • 李凱團隊獲2020貝爾實驗室競賽二等獎,卻遭質疑論文只為「炫技」
    【新智元導讀】近日,2020貝爾實驗室獎出爐,該競賽旨在表彰將定義下一場工業革命的顛覆性創新,其中,二等獎獲得者是華人教授李凱所在的團隊,獎項公布後,Reddit上有人質疑了其論文的實用性。貝爾實驗室,位於美國新澤西州莫瑞山。
  • 溫醫大本科生以一作發表國際TOP期刊1區SCI論文(影響因子8.402...
    溫醫大本科生以一作發表國際TOP期刊1區SCI論文(影響因子8.402 ),科研小白華美逆襲!回首本科期間:2017年9月,她以第二作者在國際TOP期刊1區「Nucleic Acids Research」參與發表研究論文「A 'new lease of life': FnCpf1 possesses DNA cleavage activity for genome editing in human cells」(影響因子11.561)。
  • 清華大學軟體定義晶片團隊兩篇論文入選頂會MICRO 2020
    作為計算機體系結構四大頂級會議,清華大學魏少軍、劉雷波團隊有兩篇入選該會議論文。這是該團隊既去年斬獲MICRO 2019最佳論文提名後,在體系結構頂級會議上的又一重要突破。在會議上,他們做了兩篇學術報告。
  • 光明時評:如何看待學術論文署名規則遭挑戰?「小」問題不小
    不過,因為學術論文是展示科研成果最直接的方式,論文的署名意味著成果的歸屬,對科研工作者非常重要。署名問題看似小,實則也不小。也因此,這份意見發出後,引起數學學科內外的關注的討論。  為什麼中國數學會要出這樣一份聲明?這要從科研論文署名的慣例說起。第一種規則是俗稱的「阿爾法貝塔」(α-β)順序,論文合作者以姓氏字母進行排序,所有署名作者被視為同等貢獻。
  • 「九章」問鼎,科技自主創新勇闖前人未至之境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
  • 趙九章:最是那一抹東方紅
    2005年曾出版《趙九章傳》,本次在「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50周年之際再版,既是對以趙九章先生為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的緬懷和致敬,更是激勵新時期航天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建設科技強國和航天強國的時代需求。
  • 美媒:中國「九章」算力遠超經典超級計算機
    據《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2月3日報導,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和陸朝陽率領的物理學家團隊利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的論文顯示,其結果是76個被探測到的光子,這遠遠超過了先前創下紀錄的5個被測光子以及經典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 25歲就有娃、歌賽冠軍、Science一作
    2015年本科畢業以保研夏令營全國第一名的成績,直博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進入楊旭東教授、韓禮元教授研究團隊。   攻讀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等雜誌上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一作論文總影響因子破百。
  • 裡程碑:「九章」問世,中科大實現「量子霸權」
    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這一成果使得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國外也稱之為「量子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