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經常說「五險一金」,但是這已經過時了哦,以後討論的應該是「六險二金」了。
如果大家找工作時遇到給你上「六險二金」的企業,別猶豫,擁抱它!
有人可能有疑惑:通常只有「五險一金」,那「六險二金」是什麼呢?還有「五險二金」、「六險一金」都是什麼呢?
六險二金是什麼:
「五險一金」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 住房公積金。「五險二金」=「五險一金」+「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通過集體協商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中第二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
簡單來說,就是除基本養老保險之外,再由單位和企業員工多繳一份錢。這樣你退休的時候,就可以拿雙份養老金了。
劃重點:企業年金並非強制規定,企業得願意交才行。
《企業年金辦法》由人力資源保障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將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六險一金」=五險一金+補充醫療保險
補充醫療保險是相對於基本醫療保險而言的,各個地區、企業會有不同。以北京為例,你到醫院看病拿藥,消費1800元以下的部分基本醫療保險是無能為力的,只能靠補充醫療保險來報銷。
「六險二金」=五險一金+補充醫療保險+企業年金
那麼,什麼樣的公司可以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呢?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只要參加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可以建立企業年金制度。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顯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全國共有78943個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參加職工2328.61萬人,積累基金12393.02億元。
這是不是意味著大家會多一份收入?
企業年金,不論是企業繳費還是個人繳費,都記入個人帳戶,自開始之日起就屬於個人權益。
但是企業繳費部分,可以規定一定年限,也可以規定比例,交兩年歸屬50%,交三年歸屬60%,交四年歸屬70%,可以是陸續的。參加企業年金八年的時候,這個權益就應當屬於職工所有,是一個封頂線。」
如何繳納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企業繳費+個人繳費+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實行信託制,由具有資質的基金管理機構投資運營。
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具體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一方協商確定。
企業年金什麼時候領取?
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時;職工或者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帳戶餘額可以繼承。
其中,職工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領取企業年金是新增內容,這有利於進一步體現企業年金的保障作用,適當改善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職工的生活。
企業年金領取方式有哪些?
一是倡導按月領取,有利於發揮企業年金長期養老保險的作用。
二是允許分次領取,有利於退休人員根據本人企業年金個人帳戶資金額,結合企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政策和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領取次數。
三是保留了一次性領取方式,更加人性化,給予退休人員更多選擇。
四是可以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進一步豐富補充養老保險方式。
企業年金有什麼作用?
企業年金計劃根據企業的盈利和職工的績效為職工年金個人帳戶供款,對於企業吸引高素質人才,穩定職工隊伍,保障職工利益,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力,提高職工為企業服務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獲取最大經濟效益,又是一種積極而有效的手段。
對於企業年金,網友們不淡定了:有的表示認同,有的則認為還是自己的錢自己支配比較穩當。
2018五險一金將開始改革,這些影響你要知道
2018已經過去半個月了,與我們切身利益相關的五險一金政策也將開始改革,未來將會有這些變化,關係到醫療、生育、買房、養老等方方面面的福利。
俗話說,未來跟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未雨綢繆,合理做好長期打算,顯得尤為重要,而社保就是這重要的存在。
什麼是社保?
社保是「社會保險」的簡稱,內容包括「五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其中,醫療保險分為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互助保險。工傷保險與生育保險是不用個人繳費的,而是由單位繳費。所以說,個人繳費的實際上只有: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
社保是強制繳納的
社保是國家強制繳納的,目的是為保持社會穩定,降低企業用工風險,維護員工個人利益。只要存在勞動關係的雙方,企業就應為職工繳納社保。
社保的好處
繳納社保,可以實現老有所依(退休金),病有所治(醫療報銷),生有所養(生育津貼),工有所得(工傷失業補助)。在北京,社保更是與購房購車等生活必需品掛鈎,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2017年,醫保實現了全國「漫遊」,異地就醫可直接持卡結算;養老金實現13連漲,退休人員的待遇提高,生活更有保障;失業保險費率降低,失業金提高,企業職工還可申請技能提升補貼。到了2018年,五險一金仍將繼續進行改革,快來跟華華先睹為快吧。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根據人社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平均3個工薪族「養」1個老人,到2050年,平均1.3個參保人就要供養一個老人。同時,我們還面臨未富先老、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為了實現「老有所養」的民生保障,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近日召開的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提出,2018年,要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
什麼是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目前,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屬於名義上的省級統籌,但實際上基本養老保險的收費和養老金發放的卻是由地級市或是縣和縣級市來進行統收統支,這樣就出現了有的地區養老金結餘,有的地區出現缺口。
養老金全國統籌,就是要重新分配養老金池子裡的「水」,填補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所帶來的養老金局部性缺口,起到較好的餘缺調劑作用。
失業也能繳養老、醫療保險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這世界變化快。機器人搶飯碗,區塊鏈大熱,中年危機的緊迫感……這一切使得失業離每個人並不遙遠。
以前,失業人員可以領取一定的失業金和醫療補貼;未來,他們將獲得更多保障。
2017年11月,人社部就《失業保險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新增了為失業人員代繳基本養老保險費、職業技能鑑定補貼和創業補貼,還將醫療補助金調整為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
調整之後,失業人員不必為養老保險斷繳而煩惱,解除了「老無
所養」的後顧之憂;失業之後生病,也能享受醫保報銷,實現「病有所醫」。
此外,失業保險的參保範圍由「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擴大到「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及其職工」,與單位建立勞動關係的小夥伴都能繳納失業保險並享受相應的待遇。
退休將增加一份收入
工薪族退休後,養老金成為主要收入來源。如果想讓老年生活維持退休前的水平,或過得更加豐富,還需其他的收入來源作為補充。
日前,人社部與財政部聯合印發《企業年金辦法》,將從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年金並非強制規定,而是強調「企業自主建立」。
根據規定,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變動工作時,企業年金個人帳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退休後就能取出。
公積金貸款買房遭拒可投訴
2018年,樓市調控嚴格遵守「房住不炒」的原則,支持剛需與改善型住房。目前一線城市房價基本止漲,二線城市房價也放慢漲幅。對於剛需族來說,明年是個不錯的上車機會。
自然,買房少不了貸款。而公積金貸款與商業貸款相比,利率更加優惠。
以北京為例,目前首套房主流商貸利率執行基準利率的1.1倍,即5.39%。北京公積金貸款的上限為120萬元,所以公積金貸款與首套房25年期限的商業貸款相比,月供可節省1442元,貸款25年可減少利息支出43.28萬元。
但有的開發商為了加快資金回籠,縮短辦理時效,拒絕購房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針對該現象,住建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以提高住房銷售價格、減少價格折扣等方式,限制、阻撓、拒絕購房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不得要求或變相要求購房人籤署自願放棄住房公積金貸款權利的書面文件。
如遇到上述情況,繳存職工可通過12345市民熱線、12329住房公積金服務熱線等渠道,進行投訴舉報。
此外,公積金不僅能夠用於買房貸款,還能用來支付房租。如在成都租住公租房,便可使用公積金支付,方便又省錢。
以上就是2018年五險一金政策的變化,小夥伴們,你們都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