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與鄉村老人扎心對話,戳中上億人軟肋:請等一等那孤獨的老人

2020-12-23 沐輕說

最近,新聞上一個熱搜讓所有人都暖哭了。

一段視頻裡,一位年輕人不斷地跟路邊陌生的老人打著招呼。

一開始,所有老人都疑惑地看著他:你誰阿?誰家的娃啊?

可漸漸地,老人們都露出了笑容。

原來,這個小夥叫許凱。平常要上班的他,每周都會花幾天時間下鄉,陪鄉村老人聊天拍照。

這一堅持,就是10年。

有的老人聽到許凱叫了聲「美女」,開心地昂起了頭;

有的老人拿到泡泡機,在終於弄出泡泡的那一刻開懷大笑:「好得很!漂亮極了!」

雖然才相識短短幾分鐘,但這些老人就拉著許凱,要讓許凱認一下自己家門,以後好常來。

看著老人們樸實的笑容,我的嘴角都忍不住地微微上揚。

可唯獨有一位老人,在和許凱短短的交談過後,潸然淚下。

原來,十幾年前這位老人因為老伴的突然過世備受打擊,聽力嚴重受損。

從那以後,便很少再有人跟他說話。

他的淚水裡,夾雜的是長年累月的孤獨和無人述說的落寞。

許凱和老人們的故事也在全網引來了千萬網友的點讚評論:

「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笑容。真實動人。」

「多給老人一些陪伴吧。」

有句歌詞寫道:「陪伴才是幸福最美的樣子。」

對於那些老人來說,有人陪,被在意的感覺,比什麼都珍貴。

相比離去,老人們更害怕的,是那一個個孤獨的深夜。

他們不願人到晚年卻發現,這個世界,再也沒人聆聽他們的故事。

01

老人,也只是個要陪伴的孩子

心靈作家魏棻卿說過這樣一句話:

到了一定年紀之後的老人,所需的照顧,有時和一個三歲小孩差不多。

外表滄桑,內心卻如孩子一般渴求關注。

電視劇《老有所依》裡,有一位生活無憂的離休幹部方奶奶。她的兩個女兒整天忙著工作,對自己從來也不怎麼過問。

就在這時,保健品銷售人員田咪接近了方奶奶。

田咪像親閨女一樣,又是讓奶奶多添衣,又是送水果,又是幫忙按摩。

很快,方奶奶就對其無條件的信任,花6萬買了一堆保健品。

然而田咪的公司卻是個騙子公司,很快就人去樓空。

發現被騙後,方奶奶坐在空蕩蕩的院子裡,非但沒有憤怒,反而露出了悲傷的思緒。

她皺著眉頭說道:「你倒是再多騙我一會兒啊,我女兒還沒回家。

用金錢換來一份陪伴,是騙子也好啊。

所有人都以為方奶奶買的是保健品,實際上她想買的卻是一份陪伴。

人老了,反而變成了小孩,最抗拒的就是孤獨。

但和小孩不一樣的是,他們不再活潑,而是在脆弱敏感中變得沉默,獨自咀嚼被遺忘的痛。

過年團圓時,外公給我看了他年輕時的照片,自信、活力洋溢在那張青春的臉上。

可現在的外公,卻過得異常的小心翼翼。

手機不會弄,想讓我幫忙,但看我躺在那玩著手機,卻又閉上了嘴。

等我快要走了,才低著聲音輕輕地拉住我,問我有沒有空。

他害怕我的不耐煩,深怕自己變成了我的負擔。

原來,時光給老人們帶去的不僅僅是外貌的衰老,更多的是自卑和不安全感。

自卑自己變得如此笨拙,害怕人生最後的光景,會被厭惡,而老無所依。

而只有他人注視的目光,才能讓他們感受到:世界,還沒有忘記這些「老小孩」。

02

多少人,在假裝陪伴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

年老的父親立遺囑,只留給女兒1塊錢,所有錢和房產都留給了保姆。

眾人都很不解,但父親嘆了口氣,說:我和女兒,距離只有2小時,但她卻從來不願意回來看看我。

就算自己生病住院了3個月,期間女兒也只來看了父親2次,打了6通電話。

反倒是保姆,自始至終地陪伴在父親身邊,聽著父親一遍又一遍地炫耀曾經的光輝歷史。

這不禁讓我感到羞愧。

每次放假去爺爺奶奶家時,表面上說著是去陪他們,可沒有一次不是忙著自己的事,半晌也沒說過幾句說話。

小時候在飯桌上總是其樂融融,盼望著奶奶給我夾菜。如今在飯桌上,卻變成了我一人看著他們看不懂的綜藝,樂得合不了嘴。

董卿在《朗讀者》裡說:「陪伴很溫暖,它意味著這個世界上,有人願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

真正好的陪伴,是給予老人們時間。而很多人,卻唯獨不肯多花一分一秒。

一個關於小女孩Norah的新聞,讓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所謂的陪伴,有時甚至還不如孩子做得好。

Norah在超市選購自己的生日蛋糕時,碰到了陌生的老人Dan。

她用自己幼小的指頭主動和Dan比劃著說:「我生日啦!」

Dan突然有點不知所措。

自從妻子幾個月前去世,他就一直沒有從悲傷中走出來,也沒人願意和他說話。

從那天起,Norah就經常跑到老人家去,一起畫畫,一起摘玫瑰花。

而Dan也特意剪了頭髮,換上了新的衣服,看起來年輕了整整十歲。

Norah答應Dan,每周都要和他見面。哪怕只是5分鐘,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擁抱。

周杰倫曾經給外婆寫了首歌,歌詞是:「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塊。」

當我們慢慢長大,擁有了自己的家庭,對老人們的陪伴也變得越來越敷衍。

可他們,卻會一直期待著那一通慰問的電話,那一句關心的問候。

別讓老人們獨自走上人生這最後的旅程。

他們要的很少,只是想要這個世界還和自己有關。

03

陪伴老人,治癒的卻是我們

杭州有一所名叫陽光家園的養老院,可住的卻有一半的年輕人。

這個養老院用100元的月租來吸引年輕人入駐,而任務就是每個月花20小時為老人做志願服務。

但這並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

老人們不會視頻聊天,總是記不住操作步驟。想學毛筆字,卻總是忘記剛剛才教的筆畫。

「沒關係,再來一次。」是志願者們說過的最多的話。

但慢慢地,志願者們反而被老人們打動了。

志願者小蔡的奶奶在小蔡來杭州之時不幸去世。

獨處異鄉又失去摯親,沉重的打擊讓小蔡喘不上氣來。

然而剛到養老院,這些素不相識的老人們就對她如親孫女一般。

有好吃的就拿出來讓小蔡嘗嘗,總是熱情地跟小蔡打著招呼。

在這裡,小蔡覺得自己又找回了一份寶貴的親情。

而另一位奶奶,更是將自己的手工藝品製作的獨門技術都教給了志願者。

每逢節日,志願者們就跟老人們一起製作香囊。

志願者們笑著說:「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我竟比任何時候都要感動。」

所謂生命影響生命,大概就是這個模樣。

看似是年輕人在陪伴老人,其實老人也回饋了一種最溫暖的慰藉。

在這陌生的相遇裡,雙方都在享受這份給予。

年輕人讓老人看到了青春賦予的活力,老人也讓我們看到了歲月帶來的沉靜。

變老,是所有人的命運。

但是看著這些老人們的笑容,自己竟也變得無比欣慰。

衰老,變得並不是那麼可怕。

以為是在付出,卻沒料到,老人給我們的更加彌足珍貴。

04

他們走得慢,請等一等

我們常常感嘆,這個社會發展的太快了。

所有的東西,都以最快的速度向著未來奔去,也以最殘忍的方式,忽視著那些老人。

據統計,國內目前有1.18億的獨居老人,1000多萬農村留守老人。

孤獨,會侵蝕著一個人,將尊嚴打擊得一乾二淨。

當我們在全力向前跑的時候,請記得拉身邊的老人一把。

別讓他們覺得自己被世界拋棄,成了社會邊緣人;

別讓他們看著世界的形形色色,卻都與自己無關;

別讓他們在乘風破浪一輩子的生命中,黯然離場。

他們值得擁有這個世界的溫暖。

因為他們,就是我們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日本老人寫的「退休詩」又走紅了,網友看後紛紛點讚:真實又扎心
    日本老人寫的「退休詩」又走紅了,網友看後紛紛點讚:真實又扎心!眾所周知,在日本的老年人群體當中,每一年都會特地舉辦一場詩歌徵文比賽。說是詩歌徵文,其實更像是這些老人們寫出來的三句半,段子。退休詩之一:人老了,打個噴嚏,都要賭上性命!如圖所示,這些日本老人寫的「退休詩」又走紅了朋友圈之後,網友看後紛紛點讚:「真實又扎心了」,老年之後的身體狀況,和年輕時的狀態,真的是有著巨大差距。退休詩之二:就算謝頂了,去理髮店,也不打折。
  • 《老人與海》:深海漁船上的孤獨人生,忘年之交中的溫情世界
    可面對這些路人甲的時候,有的人會被唾沫星子給淹沒,而有的人卻依然踩在孤獨的肩膀上,用激情去點綴人生。聖地牙哥就是這樣一個孤獨而又倔強的人。面對別人的玩笑,他總是一笑了之;面對別人說他是「倒黴鬼」時,他也毫不在意: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像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的。
  • 老人的孤獨,誰來讀懂
    這次促使他選擇關於空巢老人的非虛構創作選題,則源於2013年的一則新聞——一位95歲的空巢老人因害怕孤獨而割腕,這讓弋舟決定拿起手中的筆,寫出當下空巢老人生命中無法承受也難以言說的孤獨感。在他看來,那些風燭殘年的老人,其精神上的落寞和無助往往從年輕時就如影隨形、與日俱增。
  • 坐月子讓老人伺候和請月嫂,差別有多大?產婦的話句句戳心窩
    因為產後本來身體就虛弱,還要照顧小寶寶,然後這不能吃、那不能做,還不能出門,簡直就像「坐牢」。再加上,伺候月子的人如果不得心應手,產婦還要生一肚子氣,真是想想都心酸。那麼,想要坐月子更順心,選擇照顧月子的人選時,讓老人伺候和請月嫂,差別有多大呢?產婦的話句句戳心窩,我們一起來聽聽。
  • 小區裡那些孤獨的老人
    只有在農村,常常看到獨居的老人,一年到頭,也只有過節的時候,才有兒女過來看看。平日裡,老人總是形影相弔的樣子,很孤獨。其實,在小區裡,也有很多孤獨的老人,尤其是在小城市裡。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要是城裡人回到農村去種地、養雞養鴨養豬,那就是往低處走,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在大部分人的眼裡,只有從農村到城市,從小城市到大城市,才是人生往高處走。很多父母,為了把兒女培養成才,耗費了畢生的積蓄。還有一些父母,為了兒女在大城市安居樂業,把自己唯一的房子也賣了,寧願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
  • 1993年,空巢老人很孤獨——《找樂》
    1993年的找零是一部描寫老年人業餘生活的作品退休後的餘老韓頭突然進入了無事可幹的地步,但他在一天中,沒事瞎轉悠,街的蓋子,垃圾桶,或在澡堂的窗戶前的街道上,繼續花和考察等單位的「工作」,別人也能退休後發揮餘熱,真正眼睛熱老韓頭,偶然的機會,一群唱老韓頭城牆的角上看到了京劇的區域,擺脫自己的前抱著門,自然也看到耳朵融社會他給這群人講迷經,還講歪門邪道大家被老韓頭的專業指導所感動
  • 南山老人的嘆息:命苦之人,有四個「軟肋」,第三個讓人無可奈何
    這天,趁著天朗氣清,我就提著一包茶葉,去拜訪老人。來到南山腳下,我看到南山老人正坐在一棵苦楝子樹下喝茶呢。見我來了,南山老人就邀請我一起喝茶,聊天。坐在苦楝子樹下,我看到地上落滿了苦楝花,就感慨道:這苦楝花看似漂亮,其實,是苦味十足啊。南山老人聽了,嘆息道:其實,人在紅塵,也是有很多命苦之人的。而命苦之人,有這四個「軟肋」,第三個讓人無可奈何啊。
  • 老人的網癮背後是孤獨
    退休後,李先生的父母和李先生搬到了一起住,老人找不到陪他下棋的人了,不知道該怎麼打發時間。為了讓父親不無聊,李先生給他報了老年大學,可是沒上多久,老人就覺得沒意思。於是,李先生便教他使用電腦。 「剛開始他根本就學不會,我教了七八次,他才學會單擊滑鼠右鍵。」李先生說,起初,他父親對電腦一點興趣也沒有,畢竟年紀大了,眼睛花了,反應相對遲緩,動手能力也較差。
  • 那些獨居在家的老人:怕自己孤獨地死去而無人知曉
    沒錯,「孤獨」是人活著,就必須直面和對抗的東西。可真正孤獨的滋味,有一群人對此卻更有話語權。還有一個更加驚人消息是:在中國,每天有2萬餘人步入老年,60歲以上老人已近2.5億!可當80、90、甚至00後,都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媒體上,大喊擔心自己會孤獨終老,甚至豆瓣「孤寡人士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裡,已有兩萬多年輕人等著被收屍之際,
  • 老人的孤獨,只能靠自己排遣
    一個人習慣了忙忙碌碌,一旦悶在家裡太清靜,太清閒,就會感到孤獨和寂寞。特別是退休後的老人,遠離了工作,遠離了人群,遠離了外面的世界。孩子們又不經常回家,一個人在家裡,無所事事,手足無措,當不知道怎樣打發時間的時候,就會產生無法抹去的孤獨。孩子們都忙,做老人的也許都不願意叨擾他們,給他們添麻煩。那麼,怎麼才能走出孤獨呢?不妨試一試這些方法。
  • 99歲老人哭訴被子女強辭保姆:我一生沒這麼孤獨過,很心酸
    99歲老人哭訴被子女強辭保姆:我一生沒這麼孤獨過 前兩天看了一個視頻,視頻中的老人99歲,有四兒兩女。老人年輕時是一名教師,還是書法名家,經濟獨立。和老伴年紀大後,就用自己的錢請了保姆,先後請過六七個保姆,兩人都不滿意,直到兩年前找到這個保姆,期間這位老人還主動給保姆漲工資,希望自己走後,保姆能好好照顧自己老伴。可是今天三月份的時候,老人的老伴逝世,老人好不容易走出悲傷,大兒子卻把保姆辭了,老人想把保姆再請回來遭到兒女反對。
  • 孝心「兒女」的戰疫日記:不能讓老人巢空心也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孤獨的空巢老人成了這一時期最需要關愛的特殊群體。空巢老人。網絡圖孝心「兒女」的戰疫日記:不能讓老人「巢」空心也空「我最無助、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在通訊錄裡」,一位空巢老人的這句話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
  • 子女把99歲老人的保姆辭退,老人:我從來沒有感受到如此孤獨
    這件事讓所有孩子非常生氣,女兒精於人世俗情,用計,很快探知保姆實質就是奔著錢去的,老人很快認清真相,保姆就給辭退了。後來老人老年痴呆,大兒子國外,二兒子不可靠,老三,女兒辭去一生難遇的晉升好工作,全心照顧老人。這個電視劇寫得太理想化,一片叫好聲。
  • 子女強行辭退保姆,99歲老人哭訴「我犯了什麼錯」 人到晚年,孤獨...
    老人退休前是一名教師,還是書法名家,經濟獨立,「一生體面」是大家對他的評價。子女各自成家立業,自己和老伴年紀漸長,就開始花錢僱傭保姆照顧兩人的生活起居。據老人說,他們先後請過六七個保姆,兩人都不滿意。直到兩年前,他們找到了保姆胡女士,非常滿意。其間,曹爺爺還主動給保姆漲工資,希望自己走後,保姆能好好照顧自己老伴。
  • 江蘇城管伸手救助,90歲摔倒的老人,用自己的身軀給老人支撐
    還有文明的建設,和為社會做無私奉獻的人,正因為有了這些,才保證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城市光鮮亮麗的背後,有很多人在默默的貢獻。平時他們一個小小的動作,可能就救援了別人的生命。正因為有了他們,城市才更加的耀眼。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們,每天都是忙碌的步伐,還有一群在為人民服務的人,他們每天都在奔走。
  • 「對不起,這2.5億個老人,正在被拋棄……」此文事關所有中老年!
    後來經過警察調解,老人為自己的行為道了歉。 網上卻有不少人罵著老人蠻不講理,倚老賣老。 可我分明看出,這只是一個孤獨無助的老人。 像極我們到外地,聽著不懂的語言,忍著別人的情緒。
  • 獨居老人:五十四種孤獨,沒有一種生活
    他說 :「即使他們將我的 名字刻在墓碑上,也沒有人會拜訪我的墳墓。」/Ko Sasaki在走訪中,普玄估計,進入福利院集中供養的孤寡老人只佔一半,還有很多孤寡老人只能靠社保經費在社會上分散供養。分散供養的鄉村孤寡老人,有的委託村委會照看,有的委託親戚照看,有的只能委託近鄰。未來,他們極可能成為在家中孤獨死去的人。
  • 豆瓣7.5分《留夏》: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哪個更戳痛你的心?
    那一大匣子彈珠,在送出去的那一刻,就變成了張翰翔成長的節點,將他骨子裡的責任感激發了出來。但他還只是個三年級的孩子,突然的懂事不免讓人心疼。02留守老人對孫兒的牽掛——言語上不知如何表達,內心中卻全是疼愛與不舍夕陽西下,炊煙嫋嫋,可是和小夥伴玩耍的歡愉卻不會因為天色漸晚而減退
  • 4位90歲老人走進一家遊泳館,脫光衣服後,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他們中有的舉著拐杖,有的走路顫顫巍巍,有的已經駝背,在前臺的登記表上,他們的年齡一欄分別寫著:92歲、91歲、90歲、和87歲。然而追夢的道路雖然荊棘叢生,但卻從不會孤獨。最終在一家養老院裡找到了90歲的退休工程師,Ray McGimpsey。Ray 加入後,四位老人的年齡再一次達到了360歲。Team 360奇蹟般地復活了!此時Team 360勇往直前腳步,卻再也不能被阻擋了。衰老不能阻擋他們。
  • 寫人作文:那一位老人
    作者:鄭伊久每天上學經過學校門衛室,我都會笑著向那一位表情嚴肅的老人打招呼,雖然他只是微微點點頭,當我心裡很高興。這位老人是學校的門衛,給人感覺很兇,我們都很怕他。尤其是每一次忘記帶作業本,讓爸爸媽媽把作業本帶來,我們去門衛室領取時,總被他狠狠地訓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