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聞上一個熱搜讓所有人都暖哭了。
一段視頻裡,一位年輕人不斷地跟路邊陌生的老人打著招呼。
一開始,所有老人都疑惑地看著他:你誰阿?誰家的娃啊?
可漸漸地,老人們都露出了笑容。
原來,這個小夥叫許凱。平常要上班的他,每周都會花幾天時間下鄉,陪鄉村老人聊天拍照。
這一堅持,就是10年。
有的老人聽到許凱叫了聲「美女」,開心地昂起了頭;
有的老人拿到泡泡機,在終於弄出泡泡的那一刻開懷大笑:「好得很!漂亮極了!」
雖然才相識短短幾分鐘,但這些老人就拉著許凱,要讓許凱認一下自己家門,以後好常來。
看著老人們樸實的笑容,我的嘴角都忍不住地微微上揚。
可唯獨有一位老人,在和許凱短短的交談過後,潸然淚下。
原來,十幾年前這位老人因為老伴的突然過世備受打擊,聽力嚴重受損。
從那以後,便很少再有人跟他說話。
他的淚水裡,夾雜的是長年累月的孤獨和無人述說的落寞。
許凱和老人們的故事也在全網引來了千萬網友的點讚評論:
「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笑容。真實動人。」
「多給老人一些陪伴吧。」
有句歌詞寫道:「陪伴才是幸福最美的樣子。」
對於那些老人來說,有人陪,被在意的感覺,比什麼都珍貴。
相比離去,老人們更害怕的,是那一個個孤獨的深夜。
他們不願人到晚年卻發現,這個世界,再也沒人聆聽他們的故事。
01
老人,也只是個要陪伴的孩子
心靈作家魏棻卿說過這樣一句話:
到了一定年紀之後的老人,所需的照顧,有時和一個三歲小孩差不多。
外表滄桑,內心卻如孩子一般渴求關注。
電視劇《老有所依》裡,有一位生活無憂的離休幹部方奶奶。她的兩個女兒整天忙著工作,對自己從來也不怎麼過問。
就在這時,保健品銷售人員田咪接近了方奶奶。
田咪像親閨女一樣,又是讓奶奶多添衣,又是送水果,又是幫忙按摩。
很快,方奶奶就對其無條件的信任,花6萬買了一堆保健品。
然而田咪的公司卻是個騙子公司,很快就人去樓空。
發現被騙後,方奶奶坐在空蕩蕩的院子裡,非但沒有憤怒,反而露出了悲傷的思緒。
她皺著眉頭說道:「你倒是再多騙我一會兒啊,我女兒還沒回家。」
「用金錢換來一份陪伴,是騙子也好啊。」
所有人都以為方奶奶買的是保健品,實際上她想買的卻是一份陪伴。
人老了,反而變成了小孩,最抗拒的就是孤獨。
但和小孩不一樣的是,他們不再活潑,而是在脆弱敏感中變得沉默,獨自咀嚼被遺忘的痛。
過年團圓時,外公給我看了他年輕時的照片,自信、活力洋溢在那張青春的臉上。
可現在的外公,卻過得異常的小心翼翼。
手機不會弄,想讓我幫忙,但看我躺在那玩著手機,卻又閉上了嘴。
等我快要走了,才低著聲音輕輕地拉住我,問我有沒有空。
他害怕我的不耐煩,深怕自己變成了我的負擔。
原來,時光給老人們帶去的不僅僅是外貌的衰老,更多的是自卑和不安全感。
自卑自己變得如此笨拙,害怕人生最後的光景,會被厭惡,而老無所依。
而只有他人注視的目光,才能讓他們感受到:世界,還沒有忘記這些「老小孩」。
02
多少人,在假裝陪伴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
年老的父親立遺囑,只留給女兒1塊錢,所有錢和房產都留給了保姆。
眾人都很不解,但父親嘆了口氣,說:我和女兒,距離只有2小時,但她卻從來不願意回來看看我。
就算自己生病住院了3個月,期間女兒也只來看了父親2次,打了6通電話。
反倒是保姆,自始至終地陪伴在父親身邊,聽著父親一遍又一遍地炫耀曾經的光輝歷史。
這不禁讓我感到羞愧。
每次放假去爺爺奶奶家時,表面上說著是去陪他們,可沒有一次不是忙著自己的事,半晌也沒說過幾句說話。
小時候在飯桌上總是其樂融融,盼望著奶奶給我夾菜。如今在飯桌上,卻變成了我一人看著他們看不懂的綜藝,樂得合不了嘴。
董卿在《朗讀者》裡說:「陪伴很溫暖,它意味著這個世界上,有人願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
真正好的陪伴,是給予老人們時間。而很多人,卻唯獨不肯多花一分一秒。
一個關於小女孩Norah的新聞,讓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所謂的陪伴,有時甚至還不如孩子做得好。
Norah在超市選購自己的生日蛋糕時,碰到了陌生的老人Dan。
她用自己幼小的指頭主動和Dan比劃著說:「我生日啦!」
Dan突然有點不知所措。
自從妻子幾個月前去世,他就一直沒有從悲傷中走出來,也沒人願意和他說話。
從那天起,Norah就經常跑到老人家去,一起畫畫,一起摘玫瑰花。
而Dan也特意剪了頭髮,換上了新的衣服,看起來年輕了整整十歲。
Norah答應Dan,每周都要和他見面。哪怕只是5分鐘,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擁抱。
周杰倫曾經給外婆寫了首歌,歌詞是:「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塊。」
當我們慢慢長大,擁有了自己的家庭,對老人們的陪伴也變得越來越敷衍。
可他們,卻會一直期待著那一通慰問的電話,那一句關心的問候。
別讓老人們獨自走上人生這最後的旅程。
他們要的很少,只是想要這個世界還和自己有關。
03
陪伴老人,治癒的卻是我們
杭州有一所名叫陽光家園的養老院,可住的卻有一半的年輕人。
這個養老院用100元的月租來吸引年輕人入駐,而任務就是每個月花20小時為老人做志願服務。
但這並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
老人們不會視頻聊天,總是記不住操作步驟。想學毛筆字,卻總是忘記剛剛才教的筆畫。
「沒關係,再來一次。」是志願者們說過的最多的話。
但慢慢地,志願者們反而被老人們打動了。
志願者小蔡的奶奶在小蔡來杭州之時不幸去世。
獨處異鄉又失去摯親,沉重的打擊讓小蔡喘不上氣來。
然而剛到養老院,這些素不相識的老人們就對她如親孫女一般。
有好吃的就拿出來讓小蔡嘗嘗,總是熱情地跟小蔡打著招呼。
在這裡,小蔡覺得自己又找回了一份寶貴的親情。
而另一位奶奶,更是將自己的手工藝品製作的獨門技術都教給了志願者。
每逢節日,志願者們就跟老人們一起製作香囊。
志願者們笑著說:「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我竟比任何時候都要感動。」
所謂生命影響生命,大概就是這個模樣。
看似是年輕人在陪伴老人,其實老人也回饋了一種最溫暖的慰藉。
在這陌生的相遇裡,雙方都在享受這份給予。
年輕人讓老人看到了青春賦予的活力,老人也讓我們看到了歲月帶來的沉靜。
變老,是所有人的命運。
但是看著這些老人們的笑容,自己竟也變得無比欣慰。
衰老,變得並不是那麼可怕。
以為是在付出,卻沒料到,老人給我們的更加彌足珍貴。
04
他們走得慢,請等一等
我們常常感嘆,這個社會發展的太快了。
所有的東西,都以最快的速度向著未來奔去,也以最殘忍的方式,忽視著那些老人。
據統計,國內目前有1.18億的獨居老人,1000多萬農村留守老人。
孤獨,會侵蝕著一個人,將尊嚴打擊得一乾二淨。
當我們在全力向前跑的時候,請記得拉身邊的老人一把。
別讓他們覺得自己被世界拋棄,成了社會邊緣人;
別讓他們看著世界的形形色色,卻都與自己無關;
別讓他們在乘風破浪一輩子的生命中,黯然離場。
他們值得擁有這個世界的溫暖。
因為他們,就是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