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百祥橋

2021-02-22 全景屏南

百祥橋周圍群山聳峙,層巒疊嶂,木材豐富,極具建木拱橋的條件,砍伐下的樹木只需少數的工人就可以製造成建橋的材料,無需運輸,成本低廉,現在重新建造的百祥橋的所有材料都是用原舊址邊的山坡上砍伐下的杉木做材料的。

據說,這小片樹林是清代鹹豐二年(1852年)重修時,漈頭、旺坑村的蘇文壇、張永禪、張傳恭等十六人集資買下橋西的一片山坡,植杉樹四百八十多株,以作修橋永久專用林,並在橋頭立碑永志。所以,原廊橋造橋者為後續的建造、修繕提供預備的材料外,也為廊橋景致增添了幾分溫柔與雅韻。

我沒見過建橋過程,但在這樣奇險的河流上建造一座如此規模的廊橋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廊橋建造技術是一特定區域的廊橋文化的集中體現,有著極其寶貴的傳統工藝價值。我們不知道建橋,但明白運用原始技術建造一座如此壯觀的廊橋其高超技藝是爐火純青的,所以,黃春財不愧是黃春財,他以精湛的技術讓「江南第一險橋」復活,讓人們又看到一座千年古橋昔日的雄峻風採。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橋讓溪澗成為通途,又為人們乘涼、歇息、躲避風雨、觀光旅遊和祭祀神祗提供了場所。有的廊橋還有供人暫時居住的屋,所以廊橋既遮風又擋雨有時還是臨時的家,故還有人把廊橋叫做「風雨橋」。

走在橋面上,腳下的木板平平坦坦,廊柱整整齊齊,兩旁的椅子並排固定著,可以坐可以躺,可以隨心所欲。在歷史上,百祥橋是屏南通往寧德、福安等地的必經之路,有「茶鹽古道」之稱。

過了橋,是一級級向上的石徑,這是去往壽山的白洋路。我們的父輩「擔回頭」去寧德、福安都要經過這條路的。走在苔痕斑斑的石徑上,我仿佛看到父輩們當年走過的身影,感覺到父輩們腳踏過的力量,這樣光滑的石面是他們一步步踏出磨平的印痕。現今,雖然交通發達了,但這茶鹽古道不會荒廢,它是一段歷史,它是一種精神,它是一種對過去的追憶與思念,更是留給後人一份難以估量的歷史和智慧的見證。

下到橋底,抬頭看兩山之間真是其險無比,但橋身那超凡脫俗的凌空一架,恰似一條烏龍,麟光閃爍地靜臥於兩山的碧綠間,把橋與山、山與水、水與橋和諧成一幅壯美的自然畫卷,構成這裡獨特的天然魅力,表現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力量以及造橋技藝的精湛。

細看橋下的柱子沒有一釘一鉚,就靠拱木縱橫拼接,榫卯銜接,彼此依託,相互支撐,共同構成穩固構架,千百年支撐著飛跨峽谷,風雨不可摧毀。專家說,「百祥橋是中國木拱廊橋的經典之作,集精湛的營造技藝和豐富的文化底蘊為一身,融建築學、美學、地理學、民俗學於一體,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旅遊價值和交通價值。」

白洋溪的溪水激流湧動,水裡的和水邊的石頭被頑強的韌性和湧動的力量的衝蝕和磨礪下,稜角漸漸柔化,突兀緩緩凹陷,成為了人們今天看到的各種各樣石窟石臼的模樣,顯現著溪流的力量和自然的偉大。說明這白洋溪是一條古老的河流,說明它源遠流長,同時也說明古老河床上同樣古老的百祥橋的歷史魅力。

這裡很靜,靜得只有譁譁的流水和偶爾的野獸的鳴聲。人在這樣的環境裡,心會很靜,欲望很低。人只有在這樣的環境裡才能讓自己如水般清澈,如山般堅強,如天般寬廣。在這裡,難得的是我們可以以一種靜靜的心情,看靜靜的世界。我們喜歡恬靜的生活,我們喜歡清新的空氣,我們喜歡自然的環境,我們懂得和諧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懂得利用自然求得安穩,懂得追求自然提升的境界。自然是我們的生命力,自然是人類永遠的追求。

我們走了,百祥橋就這麼的在霜天暑地、風中雨中靜默、堅守著那份孤獨那份寂寞。我想,要是沒有橋的原始、沉寂,橋也就失卻了它的根本,失卻了作為橋的全部意義。

我們一次次的來這裡,又一次次地離開,是喜歡廊橋的古老韻味,更為了廊橋那一串串古老的故事。「我們追尋廊橋,是在追尋美麗山水,同時也是在追尋山村居民努力尋找美好生活的足跡」,感嘆自然的美,工藝的神秘,我們的關注也會成為一種善意的力量,讓百祥橋更加的魅力四射。

我們不能忘記廊橋,我們不能遺失廊橋文化,我們更不能遺忘廊橋的製作與傳承,否則我們將無法交流,無法跨越,無法面對。我想,我們在享受著先人智慧創造的便利的同時,廊橋文化也在默默涵養著家鄉的土地,豐厚著家鄉的底蘊,同時也為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蓄足了力量與底氣。

我相信,百祥橋的傳奇,百祥橋的魅力,百祥橋的文化,將會吸引更多人走近它,走進它,更多人喜歡它,探索它,保護它。

願百祥橋以其獨具魅力的身姿靜立於旅人跋涉的期盼中歲歲年年,年年歲歲。 

相關焦點

  • 市橋新世紀小學:傳承經典魅力,品讀吟誦之美!
    中國教育在線訊 11月25日上午,由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新世紀小學主辦的「傳承經典魅力 品讀吟誦之美」番禺區市橋新世紀小學、南新小學、華陽小學與貴州、新疆、廣東結對學校線上線下教研聯動活動隆重舉行。
  •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橋名叫「二十四」還是揚州共有二十四座橋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寫過一首描寫揚州的詩,其中的千古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讓世人對揚州充滿了嚮往。想要身臨其境看看揚州的橋,聽聽美人吹奏的音律。到底揚州有沒有這座「二十四橋」,還是揚州在唐代一共有24座橋沐浴在月光之下。這個問題還是需要研究分析一下,看看杜牧的詩中是寫實還是虛指。當代揚州有一座橋叫「廿四橋」,廿四就是二十四的意思。
  • 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洲心大橋
    I架梁為橋當先民創造獨木橋時最早的橋便出現了兩墩架一梁成為了人類橋梁史上最簡潔、最經典的造型是為「梁橋」這座大橋最大單跨約66米相鄰兩墩上各架一橫梁稱為簡支梁橋而若要進一步提高跨度這種橋必將面臨一場進化於是連續梁橋
  • 東臺西溪的橋邊姑娘
    》勾起了許多人的古鎮情懷今天犁木街上也來了三位姑娘漫步橋上 談笑風生河面倒映出姑娘的臉龐流水伴著船娘歌唱讓我們跟著橋上的姑娘去感受犁木街中一座座古橋的魅力成就了犁木街中的姻緣橋如今木橋傍著石橋日日相依在古街寶黛的愛情故事在犁木街上重續通緣橋遊客們都喜歡叫它花好月圓橋
  • 魅力成都|古橋遺韻,成都繞城河上的兩百座橋…
    橋的功能首先是供人行路的。每天,各色行人、轎子、雞公車、黃包車從橋上匆匆而過;橋下的榆樹旁,拿著竹竿垂釣的人一竿一竿往上收,卻次次都有收穫,喜得連一旁看熱鬧的人也合不攏嘴;橋邊的吊腳樓裡,端著木盆來洗衣服的婦女們有擺不完的龍門陣。若是到了夏天,橋邊又成了孩子們的天堂,他們穿條小褲衩,或者乾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撲進水裡像泥鰍一樣溜滑自如。
  • 有這樣一個「奇特」的建築:橋建在水下面,橋上還有船經過
    在悠閒的時間裡帶著朋友和家人去旅行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從國家的繁榮和強大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奇景和奇談, 今天說的奇景發生在海外, 這座橋很「奇怪」,建在水下,船從橋上通過,真不可思議。,很多遊客來這裡旅行, 也是我們國家的驕傲,來這裡旅行的很多人稱讚我們國家很好, 就像這座橋,建起來並不稀奇,非常有魅力。
  • 【國學趣聞】二十四橋
    並在卷中從城區的汶河茶園橋起,到東面的山光橋止一一列出了橋名,但算來算去僅有21座橋的名稱。也有人認為杜牧詩中的「何處」二字,清楚地傳遞著這樣一個信念:二十四橋絕不是一座橋。       二十四橋爭論         二十四橋的姿那麼美?二十四橋的月那麼妙?歷史上有沒有二十四橋?二十四橋究竟指的是什麼?
  • 清澗城的橋!
    此橋修建於2004年,橋頭兩邊分別蹲立著兩個大石獅子,很是威武。走在橋上,晨風習習,甚是清爽。佇立橋邊,觀看一塊塊橋石,撫摸一塊塊橋柱,倍覺親切。2020年之前,這座橋護欄是用普通的石頭砌成的;2020年春夏之交,加修南郊大橋護欄,把此橋的護欄全部換成了與南郊大橋一樣的鍥刻著梅蘭竹菊圖案的石板,更是別致。
  • 大武漢 橋橋看
    如果你問我武漢的橋最有特點的是哪座,我想我說不出來,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武漢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哈姆雷特·橋。畢竟武漢的橋,各式各樣。「為什麼武漢的橋都該去走走?」「因為你會愛這座城市愛得更加深沉。」
  • 走過小橋流水人家,感受古鎮的魅力
    依河築屋,街橋相連凸顯了水鎮的江南韻味。因此無論是在烏鎮的東柵還是西柵,橋是遊人的一大看點。僅西柵景區中大大小小的小橋就有72座,且每座橋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簡潔,有的繁複,有的精巧別致,有的古老堅實。有的橋帶有廊棚,成為廊橋,有的從橋洞可以看到另一座橋的拱形輪廓,稱之為橋裡橋。
  • 【美圖】全世界最性感的橋,撩動人心!
    24、阿爾及利亞—康斯坦丁的橋28、葉門—Shahara橋30、臺灣阿里山—森林橋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座橋,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們就站在橋的一端,開始了我們的人生之旅。作為這個世界的美妙設計,橋的曼妙身姿絕對是這個世界最美麗的點綴,不僅方便了人們在路途中的來來往往,也為行人心中種下一顆詩情畫意的夢。
  • 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在古代詩詞裡,橋作為一種建築樣式是比較常見的意象,比如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劉禹錫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文。
  • 它是我國被稱之為「橋都」的城市,我國之驕傲,公認的橋梁博物館
    作為我國第一個被稱為「橋都」的城市,我感到自豪,在美學上,也是有自己的獨特魅力,各種彎橋、坡橋、高架橋形態各異,結合著它的獨特地形,盡顯藝術之美。在河流密集的重慶,1958年以前,市轄區的大江大河上沒有一座橋,人們跨河交通出行只能依靠渡輪,2014年,重慶有橋梁1.3萬座,是中國橋梁最多的城市,被稱為「萬橋之都」,義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只有約400座橋,德國漢堡約有2400座橋。
  • 武岡城裡八座橋你走過幾座?洞庭橋,登雲橋,牛市橋...
    橫跨渠水之上的八座橋,就像八顆彩色的珍珠,給渠水以生命,給人們以詩情畫意,給古老的武岡城以風雨蒼桑,百年風流的經典。橋啊橋,立起是一道風景,堅守是一種使命,流傳是一個故事,傳承是一個神話,展現是一種鄉愁。
  • 偏居渝南黔北,人口不足百萬,南川憑什麼入選《魅力中國城》?
    閱前溫馨提示:您對南川競演《魅力中國城》有何高見,請在文末留言!1900年前,東漢學者尹珍在鳳嘴江畔播下文明的種子到這裡,你能追尋儒學之根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尹子祠▼南門橋:明成化十一年南川知縣劉裴修築。
  • 「橋都」重慶的暢通之橋為何變為擁堵之橋的局部微觀分析?
    朝天門的索道已經成為景點和老一輩重慶人的美好記憶,而成百上千座跨越長江、嘉陵江的大橋成為新的風景,有的橋儼然已經成為火熱的網紅景點,比如毗鄰洪崖洞的千廝門大橋,橋已經成為重慶和重慶人的驕傲。不過,作為每天上班的重慶人心中也有一個關於橋的痛,就是開車逢橋必堵。過橋堵其實大家都知道,因為橋就是一個不可改變的瓶頸路段。
  • 婁底新化資江四橋(渡改橋)
    重點項目巡禮|新化資江四橋(渡改橋)資江四橋施工平面圖項目經理劉勇檢查施工現場新化新聞網訊(記者 楊尚勤 劉文)近日,記者來到新化資江四橋建設工地上看到,因進入汛期時段,河面水寬,影響當前施工進度。新化資江四橋(渡改橋)工程項目位於新化縣境內,資江自南向北流經新化全境,將新化分為東西兩大城區,擬建橋址處有渡口(人渡),在其上下遊各有一個客運碼頭,維繫著區域群眾出行,本項目的實施將改善渡口附近地區的交通條件,使全縣一江兩岸的城市整體布局和交通路網得到改善,有效地緩解城區交通壓力,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 本色東西橋市集,我們來了!
    市集日期:2020年5月22日-5月24日(市集免門票)本次【本色東西橋市集】以自然、本色、環保為主題。是一場立足東方、傳統與當代,傳承與創新的為期三天的生活藝術市集。這是一個呈現創意的聚會,是一種匯聚生活方式的聚會。
  • 下莊的橋
    清乾隆十八年(1573)《博山縣誌》對下莊橋的記載只有「夏莊橋,在縣東南五十裡夏莊東首」一句話,很顯然,這裡指的是下莊東河涯的「迎仙橋」了。而到了184年後的民國二十六年(1937)出版的《續修博山縣誌》對下莊橋便有了比較詳細的記載了:「夏莊橋,舊志在縣東南五十裡夏莊,東首者為迎仙橋,尚書任浚創修,今廢。
  • 魅力雄偉壯觀的網紅橋就在天龍山
    每年春夏吸引眾多人參觀體驗,冬天由於防火原因此橋會關閉幾個月,春暖花開時候網紅橋就會開通,人們迫不及待去感受。這座造型獨特的高架橋已經走紅網絡,起點與終點的高低落差達到了350米,是三層環形橋,橋體為鋼箱梁拼接,攝友哥說用了將近7000餘噸鋼築成的。天龍山公路盤山而建,坡陡多涯又高,在山頂處建這座高架橋是為了降低坡度,行走其上不會感覺暈眩,不會感到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