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奧地利還能合併嗎?

2021-02-13 地緣知識局

二戰中德國首先侵略的是哪個國家?很多同學會選擇捷克斯洛伐克,因為「慕尼黑陰謀」後德軍武裝入駐蘇臺德地區,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家主權因此遭到嚴重破壞。然而正確答案卻是奧地利,因為「德奧合併」之後就不存在奧地利這個國家,可在大家的印象中奧地利為何不像一個受害者呢?這就涉及到德意志民族和德意志國家的區別問題,也正是在民族認同的驅使下,德國和奧地利在數百年的時間裡一直在嘗試著各種方案的「合併」。

早先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並不存在,雖然處在同一個「帝國」框架之內,但普魯士就是普魯士,奧地利就是奧地利,大家各自擁有強大的實力。當時代發展到有必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時,普魯士和奧地利卻分別提出了兩種「合併」方案。雖然無論普魯士還是奧地利都是主張合併的,但普魯士嚴格堅持著「純粹德意志民族」的主張,除非奧地利肯放棄其治下的非德意志民族和土地,否則絕不把奧地利納入新生的「德國」版圖。

而此時處在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奧地利並不願意放棄經營百年的成果,更不願意靠「自斷臂膀」的方式迎合普魯士,於是普奧戰爭爆發,得勝後的普魯士乾脆將奧地利排除在「德意志第二帝國」之外。失敗後的奧地利繼續與境內的眾多非德意志人生活在一起,並很快在此基礎上成立二元制的「奧匈帝國」。出於主體民族之間的血緣親近感,德國與奧匈帝國仍舊是親密無間的軍事盟友,突出表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陣營選擇上。

當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遇刺之後,德國毫不猶豫地選擇向協約國復仇,結果就是持續四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的結果以同盟國的失敗告終,德國和奧匈帝國遭受嚴重的制裁,其中奧匈帝國由於下轄的民族眾多,因而在英法列強的鼓動下,大量舉著民族旗號的群體宣布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等等先後宣布脫離奧匈帝國,到最後偌大的帝國只剩下一個奧地利。奧地利面積8.39萬平方公裡,比重慶市稍大一些,人口890萬(2020年1月)。而德國面積約35.76萬平方千米,歐盟第四,比我國雲南省要小。德國人口約8315萬,歐盟第一,GDP總量也是歐盟第一。

從民族屬性上說,德國的德意志人和奧地利的德意志人同屬一個民族,此時由於奧匈帝國的非德意志地區紛紛獨立,剩下的奧地利反而更加純粹,於是奧地利人尋求與德國合併的意願極為迫切。按照當時流行的國際原則,即使身為戰敗國,「德奧合併」的權利也應該受到尊重,但英法顯然在這方面執行著「雙重標準」。一方面,奧匈帝國境內的非德意志人要獨立的話就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奧匈帝國境內的德意志人要與德國合併的話就大力反對。

英法不願意看到一個龐大而統一的德意志國家出現在歐洲大陸,同時也正因為如此,諸如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國獨立的時候還捎帶從奧地利邊界圈走相當一部分德意志人,而這些都受到了英法的默許。或許是戰敗的恥辱,也或許是對不公正的憤怒,德國很快在希特勒的帶領下走上復仇之路,而奧地利也最終衝破禁錮得以與德國合併。可惜戰車一旦開動就很難停下,將奧地利劃為「第三帝國」的一個省之後,德國還想著把曾經崩落的碎片全部找回。

奧匈帝國解體時,德意志人口佔多數的蘇臺德地區被捷克斯洛伐克帶走,於是蘇臺德成為希特勒的下一個目標,之後是但澤走廊、梅梅爾等等。二戰全面爆發之後,德國的戰爭機器被蘇聯和英美從東西兩線砸爛,以「自願」原則合併的德奧兩國不得不再次分離,直到今天德國與奧地利雖然說著同一種語言,但仍舊是兩個國家。

德國的經濟、人口不但獨霸歐盟,放在整個歐洲來看,德國GDP總量歐洲第一,人口只比俄羅斯少。歐洲以德意志人為主且大部分人講德語的國家有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此外比利時、盧森堡、波蘭也有部分人說德語,德奧合併是任何其他歐洲國家不願看到的。

文:閆老師,圖:風長眼量。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地圖帝】原創內容。

相關焦點

  • 德國奧地利怎麼就合併不了
    德國取得的成就讓廣大的中下層奧地利人民更加嚮往,他們急切的希望通過德奧合併來度過經濟危機 。那些議會代表認為奧地利作為一個單獨的國家在國際上將面臨種種困難,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和德國合併。(如捷克的工業,匈牙利的農業)之後,維也納也是輝煌不再破滅的復興夢在政治動蕩和經濟崩潰的背景下,奧地利的政治領袖認為國家的唯一出路就是和德國合併。
  • 英法為何不允許德國和奧地利合併?
    巴黎和會上,德國和奧地利都受到了《凡爾賽和約》嚴苛的制裁。尤其是奧地利,帝國解體後領土四分五裂,剩下的奧地利共和國甚至變成了內陸國。納粹黨在奪取了德國的政權後,積極準備向英法復仇,其中重要一步,就是撕毀和約,與奧地利合併。1938年,在他的謀劃和英法的綏靖政策下,德軍兵不血刃開進奧地利,德奧宣布合併,德國實力大增,世界向大戰又邁出了一步。
  • 德國和奧地利難合併,是自己不願意,還是大國有顧慮?
    德國和奧地利現在是鄰居,歷史上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奧地利人與德國人同為日耳曼人,在文化和語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我們知道德國的統一其實挺晚的,19世紀之前,德意志只是一個鬆散的諸侯聯盟,全國巔峰時期有上千個邦國。
  • 為什麼德國和奧地利沒能合併成一個國家呢?
    德國和奧利地語言、文化、民族幾乎相同,為什麼至今是獨立的兩個國家呢?其實,歷史上,兩個國家對此進行了多次合併的嘗試。在1868年普奧戰爭前,奧地利帝國一直都是德意志聯邦中的一員,而且深得德意志境內許多諸侯國的擁戴,堪稱德意志聯邦的老大哥。
  • 如果德國和奧地利合併,將產生什麼後果?歐洲唯一霸主
    在當時的德意志民族地區,奧地利是最為強大的,但是新崛起的普魯士王國後來居上,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展開了對統一德國進程的激烈競爭。 普魯士在統一北德意志地區後,建立了第二帝國,而奧地利則被排除在外。後來奧地利轉而建立了奧匈帝國,同樣成為歐洲一霸。 一戰時期,奧匈帝國與德國站在了一起,戰敗後,德國和奧匈帝國都被削弱,此時奧匈帝國瓦解,奧地利獨立。
  • 同族的德國和奧地利究竟為啥難合併?歐洲各國到底顧慮啥?
    德意志的兩強德國人和奧地利人同為日耳曼人。而且起初奧地利比德國強大得多。拿破崙戰爭後,奧地利的衰敗,德國的前身普魯士崛起,並取代了奧地利成為德意志的領頭羊。而北海西部海岸線不遠處就是英國和法國之間的英吉利海峽。德國與中東、亞洲的海上聯繫,出了英吉利海峽,還要通過英控的直布羅陀海峽,並不便利。如果德奧合併,德國就可以繞開英吉利與直布羅陀,經奧地利就近進入地中海。人們一定會問,奧地利是個內陸國家,德國何以從奧地利就近進入地中海?這是因為奧地利的南邊就是位於亞得裡亞海北端的斯洛維尼亞。
  • 德國和奧地利同為「日爾曼」族人,為何它們不能合併為一國?
    德國和奧地利同為「日爾曼」族人,為何它們不能合併為一國?如果說羅馬帝國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那麼歐洲的歷史就是一部從統一到分裂的歷史。在這上千年的歐洲,其變化一直都離不開相互博弈,相互制衡且不斷分散。
  • 奧地利為什麼不與德國合併,反而和匈牙利組成了奧匈帝國?
    德國與奧地利有著糾纏不清的歷史淵源,兩國同種同宗這是盡人皆知,奧地利人還說著與德國人類似的德語方言。 但是奧地利卻並沒有加入德意志,反而與匈牙利組成了奧匈帝國,這是為什麼?
  • 歐洲國家為什麼那麼害怕德國與奧地利合併成一個國家?
    很多人都說:「奧地利最成功的地方,是讓全世界都認為貝多芬是奧地利人,希特勒是德國人。」由此可見,奧地利跟德國的關係非同一般!
  • 德國與奧地利
    而在其中,再次統一能力最強的無疑是奧地利和普魯士。1648年,神聖羅馬帝國疆域包括了今天的德國全境和奧地利大部分。180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二世宣布自己為奧地利皇帝,改稱弗蘭茨一世,是為奧地利帝國之始。
  • 本是一族同語的德國和奧地利為什麼最終分開了?
    戰敗的德國被迫籤署《凡爾賽和約》,為此,失去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割地賠款,軍事發展受限,還要承認奧地利獨立和德奧永遠不得合併。同時奧匈帝國也被擊敗,解體分成多個小國,奧地利也被禁止與德國合併。對於德國,這樣可以彌補償因戰爭所帶來領土及人口損失,對於奧地利,也可緩解戰敗及奧匈帝國解體給奧地利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在經濟危機來襲之際可以抱團取暖。然而,以英國、法國、義大利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堅決反對德國同奧地利的合併。因這在他們看來,德國和奧地利的合併必然增強德國的實力,威脅到自己的安全。一戰後英法等歐洲主張建立的凡爾賽體系,目的就是削弱德國實力,防止死灰復燃。
  • 德國和奧地利為什麼沒有成為一個國家?
    特別是拜仁的啤酒節和豬肘子幾乎成為德國的象徵,而拜仁恰恰又和奧地利文化極其接近,無意中更加強了我們對於兩者相似的印象。但兩國的當代文化和政治風向區別其實是極其明顯的,套用一個網絡上流行的說法,德國人活在冷戰的時代,奧地利人活在弗朗茨皇帝的時代。
  • 奧地利為什麼沒能併入德國?
    正在召開巴黎和會的協約國獲悉德奧密謀合併後,看法不一。英國不願過分削弱德國,對此事態度模糊;法國必欲置德國於萬劫不復而後快,總理克裡孟梭揚言,他決不能坐視法國的敵人平添領土和人口。一番外交折衝後,法國的意見佔了上風。1919年5月6日,巴黎和會宣布德奧兩國私下簽訂的合併協定無效。奧地利又一次被阻擋在德國大門之外。
  • 奧地利:我們和德國人不一樣,謝謝!
    「Anschluss」的意思是「合併、連接」,不帶任何軍事侵略色彩。因此,奧地利人的自我認同和「兩個德國」直到現在依舊是重大的研究課題。納粹德國戰敗後,奧地利亦被同盟國軍隊佔領,直到1955年奧地利第二共和國成立。值得一提的是,在東西德分裂期間,大量東德居民先逃到匈牙利,然後借道奧地利進入西德境內,奧地利居民和政府在此期間提供了重要幫助。
  • 從一戰到二戰,西方為何非要拆散德國與奧地利?
    現在有人認為德國與奧地利這麼親近的關係,成為兩個國家「有點浪費」,不如合併好了。有人分析過,假如德國與奧地利合併,對德國是大有好處的。德國雖然北部臨海,但德國的海岸線劣勢較為明顯。而德國西部雖然瀕臨北海,但西部海岸線不遠處,就是英國和法國之間的英吉利海峽。德國要與中東、亞洲發生海上聯繫,出了英吉利海峽,還要經過英國控制一部分的的直布羅陀海峽,麻煩較多。  如果德國與奧地利合併,德國就有條件繞開英吉利海峽與直布羅陀海峽了,經奧地利可就近進入地中海了。奧地利是個內陸國,德國如何從奧地利就近進入地中海?咱們看地圖,奧地利的南邊鄰國斯洛維尼亞位於亞得裡亞海的北端。
  • 捷克奧地利德國
    當我重新整理這個公眾號時,一年多時間已經過去了。這一年中似乎發生了許多事情。只是,我覺得一切都是對的。        2015年的春天,我們攝影團隊在捷克奧地利德國為期半月的行攝之旅,雖很辛苦但也很享受。歐洲的春天仍然和以往一樣,美得不可方物。。。
  • 希特勒生於奧地利,為何能夠成為德國領導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中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德國和奧地利都是同屬於一個帝國的,也就是德意志第一帝國。拿破崙戰爭之後,德意志第一帝國覆滅,這時出現了許多邦國,而普魯士和奧地利就是當時眾多邦國中實力最強的兩個。普法戰爭之後,普魯士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國,而當時的奧地利人雖然認同自己是德意志人,但是他們並不願意加入一個由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帝國,於是德奧就此分離。
  • 德國和奧地利算是分裂的嗎
    說道統一,就讓人想到了德國,因為德國在歷史上多次為統一而奮鬥。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實現了小德意志的統一;1936年,希特勒吞併了奧地利,真正實現了德國統一。二戰後,德國再次分裂。1990年,兩德統一。不過,兩德的統一也只是小德意志的統一,因為奧地利還是獨立的。德國和奧地利都屬於德意志,都說的是德語。
  • 為何普魯士統一德國時沒有包括奧地利
    但德意志帝國的疆域不包括奧利地,作為德意志地區稱霸最久的諸侯,奧地利為何被排除在外,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德國的起源德國最早源於東法蘭克王國。843年查理帝國因為《凡爾登條約》一分為三,東法蘭克王國誕生,查理大帝的孫子日耳曼人路易成為東法蘭克國王。
  • 二戰後被同盟國分區佔領的奧地利,為何沒像德國一樣分裂
    1945年德國投降,英、蘇、美、法達成協議,分區佔領奧地利。1955年英、蘇、美、法籤訂《奧地利國家條約》,四國軍隊退出奧地利,奧地利維持了統一。為何奧地利與德國都被同盟國分區佔領(德國在1945年被同盟國分區佔領,於1949年分裂為西德、東德),奧地利卻避免了分裂,船長為你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