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奧地利現在是鄰居,歷史上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奧地利人與德國人同為日耳曼人,在文化和語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
我們知道德國的統一其實挺晚的,19世紀之前,德意志只是一個鬆散的諸侯聯盟,全國巔峰時期有上千個邦國。
這話還得從神聖羅馬帝國說起。10世紀早期,德意志地區的東法蘭克王國開始向德意志王國轉變,後建立神聖羅馬帝國。起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擁有實際權力的封建帝國,但沒有多長時間,底下就不服了,列國林立,爭霸不休。可以說神聖羅馬帝國跟自己的名字比起來,非常遜色。
奧地利的實力非常強大,國王還長期擔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不過這個皇帝只具有象徵意義,他直統治的只有奧地利地區。
在中世紀前期,普魯士原住民是古普魯士人,這塊地方也是蠻荒之地,嚴格地說,普魯士與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屬於同一種族。不過隨著德意志人的東侵,普魯士人組建被同化為德意志人,而普魯士公國和布蘭登堡公國合併後,普魯士開始向德意志靠攏。
尤其是隨著普魯士的崛起,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已經可以和奧地利平起平坐了。普魯士隨後走上了統一德意志的道路,不過普魯士的方案裡排除了奧地利。
既然普魯士不帶著奧地利玩,那麼奧地利扭頭卻和匈牙利組成了奧匈帝國。由於奧地利長期的發展,使得奧匈帝國實力非常強勁,位列歐洲幾大國之一。
一戰時,德國和奧匈帝國結成了同盟,不過敗了。德國被限制的非常嚴重,奧匈帝國也解體了。不過在凡爾賽條約裡明確規定了德國和奧地利不能合併。希特勒上位後,把奧地利吞併了,把奧地利綁上了德國戰車,結果仍然敗了。這一次奧地利和德國一樣被分區佔領了。十年後,奧地利通過和美英蘇法四國籤訂合約才恢復奧地利的主權。不過在合約中對奧地利的規定是禁止從經濟和政治上同德國合併。
起初,普魯士和奧地利都在一個圈裡,不過在很長時間奧地利說了算。當德意志統一時,普魯士把奧地利排除了。不過不管在一戰後還是二戰後,也不管德國和奧地利本身有沒有合併的打算,但我們可以看出,西方列強對於德國和奧地利的合併還是比較擔心的。所以一次次通過合約禁止德奧合併。
其一、德奧合併實力會增強
德國面積有35萬多平方公裡,奧地利也就8萬多平方公裡,但對於歐洲來講,已經不算小國了。況且奧地利歷史上也曾是個強國,不管是工業還是教育等,在歐洲也是數一數二的。況且奧地利還有幾百萬人口,如果兩國合併的話,人口優勢更加突出,發展潛力也更大。
其二、軍國主義可能死灰復燃
就算沒有奧地利,德國也先後發動了兩次大戰,如果再加上奧地利的話,實力肯定是進一步增強,這樣一來,德國軍國主義很有可能死灰復燃。這對鄰居法國以及英國始終是個潛在的威脅。
尤其是英國,長期以來在歐洲大陸施行的就是大陸均衡政策,法國雖然長期處於霸主地位,但其實是有名無實,實力一般。尤其是德國崛起後,根本不是對手。不過英國的加入使得歐洲大陸並沒有失控。如果德奧合併,法國更加不是對手,這樣就會造成德國一家獨大,始終壓製法國。
自從普魯士崛起後,歐洲幾大強國,吃了不少的虧,尤其是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讓西方大國看到一個統一的德國有著多麼大的威脅。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西方列強早已認識到要想確保和平,要不德國統一歐洲,要不分裂德國。第一肯定是不可能的,那麼只能分裂。這樣一來,德奧合併就更成了遙遙無期的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