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史中,英雄輩出,有三位猛將,以勇猛善戰,武藝高強著稱,威震敵膽,一位威震匈奴,一位威震鮮卑,一位威震契丹,敵人一見到他們,就害怕,遠遠避開,這三位猛將分別是誰呢?
第一位,飛將軍李廣。
李廣是西漢名將,精於騎射,武藝高強,非常勇武,在戰場上以勇猛善戰著稱,當然,個人武藝非常之高,曾一箭射在石頭中,箭法高超,留下「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的美名。
但是,李廣帶兵打仗,稍微差那麼一點點,但這並不影響李廣的名聲。
當時,匈奴是非常強大的,匈奴的騎兵,非常厲害,但是,匈奴人非常害怕李廣,他們稱呼李廣為「飛將軍」,李廣在右北平防守的時候,匈奴人就遠遠地避開,數年不敢來犯。
《史記 李將軍列傳》記載: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
有一次,李廣打了敗仗,被匈奴人抓住了,匈奴人將李廣放在兩匹馬之間的網子上,李廣閉著眼睛,等待時機,行軍過程中,李廣找到一個機會,突然躍起,推掉了戰馬上的匈奴騎兵,騎馬就跑,匈奴騎兵在後緊追不捨,李廣回身射箭,箭不虛發,一箭射倒一個,射倒了幾個追兵之後,匈奴人不敢再追了,李廣得以逃回。
然後,在李廣最後一戰中,因為迷路,錯過了圍剿匈奴大軍,導致被大將軍衛青派人問責,李廣不堪受辱,拔刀自殺了。
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從此留下「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慨嘆。
第二位,白馬義從公孫瓚。
公孫瓚是漢末群雄之一,也是一位猛將,善於使雙頭鐵矛,武藝高強,公孫瓚不僅武藝高高,而且,相貌俊美,他強硬對抗北方遊牧民族,因為作戰勇猛,威震敵膽。
有一次,公孫瓚跟隨數十名騎兵,在外巡邏關塞,突然,他與數百名鮮卑騎兵遭遇,公孫瓚見此情況,立即退到空亭對隨從說,如果我們不主動進攻他們,必然會被殺。
於是公孫瓚身先士卒,率先手執長矛,衝入鮮卑人的隊伍,殺死殺傷數十人,這一戰,雖然公孫瓚等人倖免於死,但自己也損失一半士卒。
不過,此戰,讓鮮卑領教了公孫瓚的厲害,鮮卑人以此為戒,再也不敢輕易進犯關塞。
《三國志 公孫瓚傳》記載:嘗從數十騎出行塞,見鮮卑數百騎,瓚乃退入空亭中,約其從騎曰:「今不衝之,則死盡矣。」瓚乃自持矛,兩頭施刃,馳出刺胡,殺傷數十人,亦亡其從騎半,遂得免。鮮卑懲艾,後不敢復入塞。
公孫瓚手下有一支精銳的騎兵,號稱「白馬義從」,非常厲害。
《後漢書》記載: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白馬義從後擴充成相當規模的部隊,一時威震塞外,烏桓「乃畫作瓚形,馳馬射之,中者輒呼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
可惜的是,在界橋之戰時,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碰上了他的剋星麴義,白馬義從就此覆滅。
建安四年(199年),公孫瓚因為剛愎自用,與袁紹交戰失利,後兵敗登上高樓自焚,非常慘烈。
第三位,楊無敵楊業。
楊業是北宋名將,武藝高強,精於騎射,勇猛善戰,智勇雙全,號稱「無敵」。
當時,契丹人非常強大,但是,契丹人非常害怕楊業,只要看到楊業的旗子,立即逃走,避開楊業。鎮戍邊疆的主將大多嫉妒楊業,有人上書誣告楊業,但是,宋太宗看到後,從不多問,還把上告楊業的奏章封好,交給楊業,以表示對楊業的信任。
《宋史·楊業傳》 記載:自是,契丹望見業旌旗即引去。主將戍邊者多忌之,有潛上謗書斥言其短,帝覽之皆不問,封其奏以付業。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楊業在雁門關之戰中,大破遼軍,讓契丹人知道了楊業的本事,楊業從此威震契丹。
然在,雍熙三年(986年),楊業隨軍北伐,契丹兵力很強,宋軍兵力少,當時,監軍王侁威逼楊業出兵,以少敵多,楊業無奈,只好帶兵出徵。
在陳家谷口,事先安排好的援軍居然被王侁撤走了,而主帥潘美居然無法制止,導致楊業孤軍奮戰,楊業親手殺死了一百多敵人,最後,戰馬受傷,馬不能行,楊業被俘,絕食三天而死。
一代名將,沒想到被自己人坑死了。
當然,中國古代史中,威震敵膽的,遠不止這三位猛將,只是這三位比較出名,故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