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走親訪友,各種長輩的稱謂你會叫嗎?

2021-01-19 騰訊大浙網

「哥?」12歲的表外甥斌斌,這樣稱呼32歲的小鄭,聲音裡帶著疑惑。

「怎麼叫哥呢?」媽媽(小鄭的表姐)笑著責怪道。一家人聽到後,也都樂懵了。

「那,叫什麼?」斌斌無辜地看著媽媽問道。

這是小鄭一家大年初一聚餐時,鬧的「笑話」。而小鄭的兒子,今年又是過人生中第一個春節,這個目前在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又該如何稱呼那些祖祖輩輩。於是,親屬間的稱謂,成了今年團圓飯的話題。「釐關係釐得頭都暈了。」小鄭說。

親屬稱謂圖,擺上春節團圓飯餐桌

小鄭是德清人,在杭州工作,家也安在了杭州,平時回老家比較少。去年春天生了個兒子,於是,今年這個春節,就得帶著兒子「天天」回老家過年,見見長輩。

年初一,小鄭帶著老婆孩子,跟著爸爸媽媽去外婆家拜年。可今年,卻遇上了尷尬事。兒子剛出生,第四代遇上第三代和第二代,該如何稱呼?

於是,「家譜圖」擺上了餐桌。小鄭有兩位舅舅舅媽,分別有一雙兒女,其中大舅舅的兒子(小鄭表弟)和女兒(小鄭表姐)都已結婚生子,表姐的孩子斌斌今年12歲了。

小鄭平時工作忙,表姐也嫁得遠,也只有春節才能一聚,所以和表外甥斌斌甚少見面。於是,當表姐一再要斌斌「叫人」時,輩份就錯亂了,斌斌本該叫小鄭表舅,情急之下叫了聲「哥」,把一家人都樂懵了。

那麼,與斌斌同輩的天天,又該怎麼稱呼爸爸小鄭的各位表親呢?

這道難題,在長輩們塞給天天紅包時,出現了。「兒子還不會說話,我代他回禮表示感謝時,卻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小鄭尷尬地笑了笑。

釐清這張家譜圖時,小鄭自己也被繞暈了。可親戚關係,必須得理順。要不,豈不成了「六親不認」?

一大家子,頭腦風暴了半天,最終還是小鄭80多歲的外婆把關係給釐清了:天天喊爸爸小鄭的表兄弟,兄為伯,弟為叔,表姐妹為姑姑;喊爸爸小鄭的舅舅們為(大小)舅公,舅媽則是(大小)舅婆。而斌斌,則喊小鄭為舅舅、喊小鄭的父親為姑丈爺爺。

「表」、「堂」的「前綴」一概省略。「如果再加上的話,天哪,那還讓不讓人說話了。」小鄭說腦袋都「腫」了。

親戚關係太複雜,簡化只叫「叔叔阿姨」

小鄭在複述這張關係圖時,還反覆推敲了很久。「這麼繞,何不統一稱叔叔阿姨、外公外婆或者爺爺奶奶算了。」朋友小朱建議。

其實,小朱自己,就是這麼幹的。

小朱的爸爸,有2位堂妹1位堂哥。過年時,大家才聚一次。見面最尷尬的,便是叫人。不叫不好,叫了又怕叫錯。

「我就全都統稱叔叔阿姨了,只是在每個人的名字前面加個他們的名,作為區分。」小朱說,她已不記得,小時候父母如何教她各種稱謂了。

小朱的爸爸,還有2位親妹妹和1位親弟弟。就連這麼近的關係,小朱都「亂叫」,喊姑姑叫「姨媽」。「小時候,爸媽就這麼教的。等我大了,發現叫錯了,可再改,已經改不過來。」小朱說。

現在,小朱自己也成了別人口中的「阿姨」。表姐表哥們,都有了孩子。「阿姨」,成了孩子們對小朱的「代號」。

獨生子女成祖輩時,不少稱謂會消失

其實,就連同輩,小朱至今也沒釐清。「到底怎樣的關係才叫表,怎樣的關係才叫堂?」小朱問道。

她模糊地記得,小學的課本上,有一張親屬關係圖。「上頭好像說,爸爸這邊都叫堂,媽媽這邊都叫表。」

可她的同學卻不贊同,「跟你同姓的才是堂,也就是你爸爸的兄弟生的是堂。凡是不跟你同姓的,都叫表。」

小朱是獨生子女,表姐表哥的孩子,更是表上表。「這樣的話,老底子的不少稱呼就消失了。」她算了下,比如,小朱沒有親兄弟姐妹,晚輩中自然沒有親侄子、侄女、親外甥和外甥女。而這第二代,又是獨生子女,他們又少了伯伯、叔叔、舅舅、姨媽和姑媽等。

其實,這還不是稱謂生疏的根本。獨生子女的出現,大家族隨之消失,家庭觀念也變得淡漠。再加上,「大家都往四處飛,一年到頭也就過年見一次。其實大家,真的已經不熟了。」

現在,還有上一代父母(非獨一代)的維繫,等到了首代獨生子女成為祖輩時,恐怕不少稱呼真會消失,只剩下「叔叔阿姨」和「祖父祖母」,一如英語裡的「uncle」、「aunt」、「grandmother」和「grandfather」。

原標題:他管表舅叫了聲「哥」,一家人樂懵了

春節走親訪友,你是不是也在瞎叫人?

獨生子女成祖輩時,不少稱謂會消失

了解更多資訊,請點擊大浙網首頁

相關焦點

  • 2021年春節將近,會不會像去年一樣限制走親訪友
    春節是全國人民共同盼望的節日,一家人的重逢,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有我們走不完的各種親戚,那麼在2021年的春節會不會被限制走親訪友?也就是我們回到家中應該還會像今年一樣先進行自我隔離,我們無法預見危險,但是也不會把危險帶給別人,所以便會出現限制走親訪友的階段,因為你不知道你接觸的人會不會感染,會不會有過接觸。防患於未然,會限制走親訪友。
  • 疫情未結束,2021年春節是否能走親訪友
    如果疫情依舊沒有結束,2021年春節最好不要去走親訪友,老老實實待在家,自己一家人團聚一下就好了。疫情期間,防止疫情反彈是第一位的,走親訪友是可有可無的事。先說說我自己的狀況,如果在往年,每年過年我們同學都會在正月初十左右聚會。
  • 再過2個月,2021年的春節就到了,春節走親訪友會受疫情影響嗎?
    再過2個月,2021年的春節就要到了,然而,最近十來天,上海、天津、內蒙古等地出現了多例本土確診病例,這讓大家的心一下子繃緊了。今年的疫情能控制下來嗎,是否還會有隔離、封路等措施?春節走親訪友受影響嗎?
  • 走親訪友,吉祥話英語怎麼說?
    在炮竹聲中,在羊年春節聯歡晚會(Spring Festival Gala / Chinese New Year Gala)的狂歡中,我們走進了羊年(咩咩~~)。這兩天,大家被春晚各種神吐槽(ridicule / mock / criticize)逗樂,紛紛感慨春晚著實有些眾口難調(It is hard to please all.)。但是,總有一樣是大家都喜歡的。那就是吉祥話!
  • 帶娃過年走親訪友,這些做客禮儀家長提前教,別讓孩子成為熊孩子
    即將迎來新春佳節,小家大家團聚走親訪友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春節是咱們中國人家庭和家族社交活動的高峰期,也是一年裡最喜慶和熱鬧的時候。過年串門,到親朋好友家裡做客,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待人接物的禮儀都應該要知道。
  • 過年走親訪友必備款外套,款式洋氣版型修身,怎麼好看你不心動嗎
    過年走親訪友必備款外套,款式洋氣版型修身,怎麼好看你不心動嗎秋冬季節,外套是每個女生衣櫃裡必備的時尚單品,它不僅保暖性能好,而且款式豐富多樣,能根據不同的風格進行搭配。穿上它,你就能有風度也有溫度的度過這個冬天。
  • 7成年輕人搞不清"堂表" 獨生子女對親戚稱謂漸陌生
    」又到春節走親訪友,讓不少人頭疼的是七大姑八大姨該怎麼稱呼。寒假裡,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古典文獻2011級的張中瑗和同學們就中國當代民眾對親屬關係稱謂的認知程度進行調查。首批調查結果顯示,7成以上的年輕人用「叔叔、阿姨」此類模糊的稱呼代替「表叔、堂姨」等具體指向的親戚稱謂。
  • 你春節假期打算做什麼?
    春節可以說是個神奇的節日,在還沒有到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期盼著計劃著,可是等真的到來的時候卻會有人吐槽自己的假期過得很累,因為過年免不了要走親訪友、同學聚會,你什麼時候開始放春節假呢?放多少天?已經計劃好了要做什麼了嗎?
  • 走親訪友送什麼?傲百年高粱酒滿足你的多重需求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了中國傳統的佳節,春節。春節的節慶氣氛,一定離不開酒的襯託。所以臨近春節時,大家就開始紛紛選購招待親朋友,走親訪友所用的酒水。自己在家裡要喝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送禮。
  • 春節送禮!送長輩首選健力多氨糖軟骨素鈣片
    春節將至,大多數會開始關心、糾結於同一件事情,就是送禮一事,送禮雖算不上什麼難事,卻也著實要讓人費些功夫和時間。春節期間走親訪友,送禮是少不了的,那麼,春節送禮送什麼好呢?
  • 春節親戚見面 你會正確稱呼嗎?
    下面有不少人點讚,只有一個網友評論了一句:「你姐姐的兒子是你外甥,不是侄子。」小李回復了一個發懵的表情包,好像還沒回過神來。小李是90後,大學畢業,卻對侄子和外甥的不同都沒搞清楚,而記者發現,在90後、00後中,像小李這樣的人為數不少。
  • 走親訪友的最佳拍檔,高性價比、7座位的歐藍德很合適
    這個時候如果能有一臺適合家用的大SUV來代步,相信再多的聚會、再遠的飯局也都能趕上,特別是走親訪友什麼的也會更加方便。在眾多SUV車型當中,廣汽三菱歐藍德的關注度一直都很高。這款車型不僅在外觀設計上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並且在整車的內部空間方面更是有超越同級的表現,功能設計等小細節也很貼心,用來走親訪友、迎來送往非常合適。下面,我們就一起近距離了解一下歐藍德。
  • 過年走親訪友,啤酒+白酒一起喝的後果,您知道嗎?
    中國的酒文化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從古至今,每個朝代都有各自不同的飲酒方式,西方還是東方,酒文化都源遠流長,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就賦予了酒特殊的意義:"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酒逢知己千杯少","李白鬥酒詩百篇"……酒是人際關係的調節及緩衝劑,適量飲酒的確可以熟絡人心,提升聚餐時的氣氛在現代社會,很多人避免不了喝酒,現在又是熱鬧的春節
  • 春節走親戚,為啥越來越「沒意思」,老農4句話,講到了心坎裡
    春節的時候,對於人們來說,走親訪友恐怕是最重要的一項活動,這也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俗,春節走親訪友一是可以拜訪慰問長輩,二是親戚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增進感情。
  • 5種春節可以送禮的花兒,讓你的禮物看起來美麗又有寓意哦
    春節是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在此期間人們往往會以拜年、走親訪友等方式來聯絡感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很多人開始把鮮花作為春節禮物
  • 上海寧親戚稱呼秘籍 過年走親訪友必備!
    其中也包括上海人胡歌  你還在為搞不清親戚的稱謂懊惱嗎?  還在為叫錯人被責怪而擔憂嗎?  不用急!  東東特意為大家準備了  拜年必備圖譜,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會叫錯人了!  首先,看一下中國親戚稱謂圖!  ▼
  • 過年走親訪友送什麼禮物好?佳合家美活力霜讓幸福走進千萬家
    過年走親訪友送什麼禮物好?佳合家美活力霜讓幸福走進千萬家轉眼間,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作為一年當中最熱鬧的一個節日,春節有兩件事情最為重要,一個是闔家團圓,另一個就是走親訪友。而走親訪友送禮成為了不少人頭疼的難題。且不說送別人的禮物需要心意和誠意,光是面對琳琅滿目的市場,就勸退了眾多選擇恐懼症的人。如何送出一份合情合理的禮物,依然是很多人難以解決的問題。
  • 新春走親訪友?這些成語祝福,你肯定用得到!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人們走親訪友之時少不了互贈祝福今天請跟隨小編學習如何用成語送出新春祝福03 吉星高照【出處】清 ·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保管你這一瞧,就抵得個吉星高照,這倆小子將來就許有點出息兒!」【釋義】吉祥的星辰照耀著自己。象徵人運氣好。
  • 除夕夜喇叭聲響起:「不走親訪友,不上門拜年!…」
    春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嶽陽市各級各部門工作人員取消假期堅守崗位,舍小家保大家,衝鋒在這場沒有硝煙戰鬥的最前沿。
  • 南無樂隊發新單 走親訪友Dancing tonight唱遍全國
    攜新曲走親訪友 被喊「當心吐奶」?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首集英語、電子、民族、舞蹈、搖滾、復古等元素於一體的《Dancing Tonight》,最初是在南無樂隊成員家庭小聚中啃著西瓜一氣呵成的,所以聽著特別有聚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