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保護下的烏克蘭,為何跟美國來往密切?克裡米亞是關鍵

2020-12-12 程紅梅家常事

"核武器使戰爭手段發揮到了極致,也導致了世界核大戰的爆發沒有勝利者。"對一國來說,核武器是防務力量的最大保障,自然具有威懾作用,美國前總統艾森豪也曾說過:「核彈頭的最大威力,就是它還停留在發射機上。」雖然沒有必要把核武器投入戰爭,但核武器無疑會在許多領域中獲益,特別是外交領域,它是建立一個國家話語權的基礎。由於核武的重要性,在明目張胆地發展無數國家的同時,也有少數國家選擇放棄核武器,烏克蘭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克裡米亞半島。蘇聯解體後,作為其最大的一部分,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遺產」和債務,同時烏克蘭也因此繼承了少量蘇聯遺產,包括部署在烏克蘭境內的核彈。然而,在烏克蘭人看來,核武器固然重要,但也同樣意味著巨大的維護成本,難以為受困的國家提供支持。於是烏克蘭便開始了「自食其力」的進程。不管是美國還是俄羅斯等多數國家,都非常支持這樣做,畢竟核武器掌握在別人手裡,特別是鄰國手中,是非常可怕的不穩定因素。

當烏克蘭「自我毀滅」的時候,其他國家也向它提供了援助,包括美國提供的經濟補償和其它經濟援助。

此外,還得到了部分國家的「核保護」協定,當烏克蘭受到核武器的侵略或威脅時,這些國家需要給予相應的安全保障,中國作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為烏克蘭提供核保護。那為什麼中國在「核保護」下的烏克蘭,與美國保持密切聯繫?由於 Christian是關鍵。

在克裡米亞半島上,俄羅斯和烏克蘭一直存在爭議,而導致這種結果的禍根的實質在前蘇聯時期就已埋葬。克裡米亞半島在歷史上是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但是在前蘇聯時期,它被蘇聯政府劃歸烏克蘭管轄。因此導致蘇聯解體時,克裡米亞地區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歸屬於烏克蘭,並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烏克蘭依然把克裡米亞地區視為其自身的一部分,而俄羅斯則企圖推翻蘇聯時期的決定,收回屬於它自己的領土。

在使俄羅斯和烏克蘭恐懼不安的根源中,除了領土本身的重要性之外,還有克裡米亞半島本身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位於烏克蘭南部的克裡米亞半島,瀕臨黑海,是前蘇聯通向歐洲和世界的重要海上通道,由此開展了大部分進出口貿易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對克裡米亞問題的態度很清楚,最根本的就是絕不允許克裡米亞脫離烏克蘭,而且明確規定烏克蘭中央法律高於克裡米亞地方法律,儘管允許克裡米亞成為自由經濟區,在建立自己的財政系統的同時也有一些限制。

但在克裡米亞地區內部,卻存在著「親烏」、「親俄」兩大對立派系。上面所說的克裡米亞半島經歷了數百年的俄羅斯統治,因此民眾組成主要以俄羅斯人為主,所以「親俄派」勢力很強,其中不乏有人以此作為克裡米亞總統選舉的號召,來對抗烏克蘭的整體政策。

但總的來說,克裡米亞地區由於地方政府和烏克蘭政府的對立狀態,以及內部兩大派別之間的對立,以及政治結構的無效等多重原因,導致克裡米亞經濟大幅衰退,社會矛盾日益加劇,並因此頻繁地擴大了回歸俄羅斯的呼聲。

於是克裡米亞事件就這樣發生了,14年3月,烏克蘭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被併入俄羅斯聯邦,由俄羅斯接管該領土,並設立克裡米亞聯邦管區。克裡米亞問題所導致的烏俄關係惡化

「如果俄羅斯重新控制塞瓦斯託波爾,即俄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那麼國內的「憤怒民眾」將會原諒普京總統的一切。內政方面,俄羅斯國內政界人士對此作出了評價,其中就可以窺見收回克裡米亞將給俄羅斯帶來怎樣的積極影響。

但任何事情都有利弊,而克裡米亞的收復也被認為是基於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的徹底惡化。誠然,克裡米亞素來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十分敏感,不管國際抑或兩國國內對這一問題的關注程度如何,從上述意義上的評估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所以克裡米亞事件直接導致了烏克蘭內部的騷動,以及對俄羅斯日益加深的抵制,不可避免地要轉向美國。

今天的世界格局中,中國、美國、俄羅斯是三大最具影響力的力量,另一個歐盟也在其中,所以大多數國家在外交關係中常常要進行利弊權衡,儘管沒有完全的附庸地位,但一定程度的靠攏和定位是不可避免的。

自古以來,中國不幹涉別國內政,中國和烏克蘭在本質上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中國需要從烏克蘭手中奪取前蘇聯遺留下來的軍事基礎,而烏克蘭需要中國給予多方面的幫助,除此之外,也不會有太大的利益糾葛。

但對美國和俄羅斯來說,烏克蘭是「兵家必爭之地」,因而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烏克蘭的困境,縱觀世界上大部分動蕩地區,都可以窺見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大國博弈。

"俄羅斯失去了烏克蘭,就不能成為全球大國,就會淪落為地區中等國家。"美國一方曾經這樣指出烏克蘭對俄羅斯的作用。

儘管俄羅斯屬於歐洲國家,但是超過四分之三的領土都在亞洲。從宏觀上看,烏克蘭是歐洲大部分地區的前蘇聯,而俄羅斯是亞洲地區的一部分。所以對俄羅斯來說,整個烏克蘭都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克裡米亞只是俄羅斯「蠶食」烏克蘭的第一步。

再加上「克裡米亞事件」,都能看到美國一方介入其中的身影。俄羅斯方面是蘇聯解體後的繼承者,繼承了許多前蘇聯遺留下來的東西,包括美國的敵意。對美國而言,只要能限制俄羅斯發展,特別是在其鄰國「動手腳」,純屬美國的慣用伎倆,它自然不會放過。從現在的中國面臨的鄰國問題,臺灣地區問題等等,就可以看出美國的制衡之道。

於是,烏克蘭不可避免地淪為俄羅斯與美國博弈的戰場,成為美國制衡和制約俄羅斯的工具。但烏克蘭一方也需要這樣做。由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惡化,烏克蘭自然需要尋求政治上的依賴性,而能對俄羅斯進行制衡的美國無疑是最佳選擇。

所以,烏克蘭與美國交往密切,其背後是與俄羅斯關係惡化,而且烏克蘭內部經濟矛盾重重,面對俄羅斯的窺視無能為力,因此藉助美國來維護自己的安全實屬必要,同時又陸續向美國提供一應俱全的經濟援助等等。

相關焦點

  • 要求俄羅斯從克裡米亞撤軍的決議通過,烏克蘭為何高興不起來
    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要求俄羅斯從克裡米亞撤軍的決議,烏克蘭為何高興不起來?美國等西方國家提出「要求俄羅斯從克裡米亞撤軍」的決議後,12月7日,聯合國大會對該決議進行了投票表決,並以63票支持,62票棄權,17票反對的結果順利通過了該決議。
  • 在失去克裡米亞問題上,烏克蘭為何無計可施?
    但烏克蘭政府只是單方面從軍事政治方面加強了對克裡米亞的控制,反而忽略的人的因素。克裡米亞人口成分複雜,目前已有不下20個民族生活在這個半島上。然而其中還是屬俄羅斯族人數最多,約佔總人口數的63%。然而,克裡米亞在宣布獨立後,卻丟的如此快、如此廉價,讓世人在忍不住嘲笑烏克蘭之餘,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在失去克裡米亞問題上,烏克蘭為何無計可施?"首先,如前文所言,烏克蘭對於克裡米亞地區的重視僅限於軍事經濟意義,卻對該地區缺乏人性化管理。實際上,民眾之所以反抗烏克蘭,人種問題倒是其次,不得民心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 歷史上,克裡米亞究竟是誰的?為何俄羅斯與烏克蘭爭奪不休
    多年來,俄羅斯和烏克蘭因為它的歸屬,不斷產生各種爭端。2014年,克裡米亞以全民公投的方式,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聯邦。但這一結果合法性,並不為聯合國及烏克蘭所認可,克裡米亞爭端愈加尖銳。那麼,原本親如一家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為何為克裡米亞半島爭執不休呢?誰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一、克裡米亞歸屬的歷史變遷。
  • 受中國核保護,卻轉頭倒向了西方,這也給中國提了醒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受中國核保護的國家,卻轉頭就倒向了西方,這個消息傳出來了之後,也在國際上引起了不小的討論,只不過這同時也給我們國家提了一個醒。01中國在技術領域存在空白烏克蘭,一個在蘇聯解體之後就陷入了發展困境的國家,他們曾跟中國有著非常密切的交流
  • 土耳其為何在克裡米亞問題上支持烏克蘭?
    俄羅斯在2014年趁著烏克蘭內亂之際,派特種部隊佔領克裡米亞,後來為了強調自身佔領的合法性,還導演了一出所謂「獨立入俄公投」,從派兵佔領到「籤署所謂文件」全程只用了20多天的時間。這一舉動震驚了全世界,全世界絕大大部分國家不承認俄羅斯在克裡米亞的主權主張不予承認,西方國家更是開始對俄羅斯和克裡米亞當地施加了多輪經濟制裁。在克裡米亞的問題上土耳其堅決反對俄羅斯的侵佔行為。幾乎每一次埃爾多安與烏克蘭領導人會務期間,他都要強調一下克裡米亞的主權屬於烏克蘭,並且不承認俄羅斯的主權主張。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近些年走的很緊,雙方在經貿、能源、敘利亞等問題有著廣泛的合作。
  • 烏克蘭為何不武力收回克裡米亞?不是不想,實在是無可奈何
    2、烏克蘭自斷「雙臂」,國防力量大幅下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經濟受到很大衝擊,在西方國家的承諾與安全保證下,烏克蘭主動銷毀或擱置了很多先進裝備,比如它的核武庫、戰略轟炸機、戰鬥力等。為了順利拿到拿到美國及俄羅斯的拆除核武器補貼,烏克蘭主動銷毀了全部核武庫,並為美俄的「忽悠」下,悉數拆毀了比俄羅斯數量還多的戰略轟炸機,如圖160戰略轟炸機、圖95戰略轟炸機等,可以說,獨立後的烏克蘭在軍事建設方面一直不上心。
  • 聯合國決議要求俄軍撤離克裡米亞,中國為何投下反對票?
    12月7日,聯合國大會就克裡米亞問題決議進行投票,該決議要求俄羅斯從克裡米亞撤軍,並呼籲俄羅斯避免在克裡米亞、黑海和亞速海開展非法軍事活動等。聯合國大會最終以63票贊成、17票反對、62國棄權通過了該項決議,中國沒有選擇棄權,而是投了反對票。
  • 烏克蘭要聯合北約進攻克裡米亞?俄羅斯:已做好戰鬥準備
    近日,在國際上對克裡米亞的歸屬權又發生了重大爭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聯合國發起決議要求俄羅斯撤出克裡米亞地區,將克裡米亞地區歸還烏克蘭,最終以63票支持,17票反對通過。當時,赫魯雪夫也想不到日後蘇聯會解體,烏克蘭會和俄羅斯分道揚鑣,甚至站向對立面。當時,解體後烏克蘭還是和俄羅斯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的,烏克蘭採取的中立立場還是符合俄羅斯戰略需求的。而且烏克蘭也同意俄羅斯以租賃的方式讓其黑海艦隊繼續駐紮克裡米亞半島。隨著2013年新一屆烏克蘭政府選擇一邊倒的加入北約,這意味著烏克蘭將不再是戰略緩衝地帶,而將成為北約的戰略前沿,嚴重威脅到了俄羅斯的國家安全。
  • 中國唯一宣布核保護的國家,如今直接倒向美國,教會了我們一件事
    圖為烏克蘭軍隊烏克蘭是世界上唯一受中國核保護的國家,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國家如今卻成為了美國的盟友,既然烏克蘭是中國唯一宣布和保護的國家,為何會選擇直接倒向美國呢?19架圖160戰略轟炸機,甚至還遺留下了數千枚核彈頭以及數百枚戰略飛彈,可以說當時的烏克蘭絕對是世界第三核大國,就連美俄兩國也不敢輕視這個國家。
  • 烏克蘭局勢最新消息:普京召開發布會談克裡米亞問題 表示感謝中國...
    烏克蘭局勢最新消息:北京時間今天19點,普京舉辦發布會,就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烏克蘭局勢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談到西方世界的壓力時,普京表示西方應停止歇斯底裡和冷戰的言論,稱自己尊重克裡米亞人民的自主選擇,並對中國人民表示了感謝。
  • 被俄羅斯搶走了克裡米亞半島,烏克蘭為何忍氣吞聲連宣戰都不敢?
    克裡米亞半島被俄羅斯搶走之後,世界各國都在旁觀烏克蘭會如何捍衛自己的權利,然而事實是烏克蘭政府不僅沒有語氣強硬的要求俄羅斯歸還自己的領土,甚至還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這就使得很多關注克裡米亞問題的人產生了這樣的疑問。 烏克蘭也曾作為軍事大國,為何面對俄羅斯的步步緊逼選擇忍氣吞聲,竟然連宣戰的勇氣都沒有?
  • 失去克裡米亞烏克蘭有多慘?坦克損失超6000輛,從強國淪為不入流
    克裡米亞事件中,烏克蘭損失慘重,不僅僅丟失領土,人口減少800萬,而且2個軍被全殲,從地區強國淪為現在的不入流的國家,地位已不是地區強國之列。那麼對烏克蘭影響深遠的克裡米亞事件為何會爆發,喪失克裡米亞又讓烏克蘭遭遇了什麼?克裡米亞弄丟後,烏克蘭現在有多慘?
  • 克裡米亞是俄羅斯送給烏克蘭的禮物?
    有人認為,克裡米亞是俄羅斯贈與烏克蘭的禮物,現在朋友關係反目了,應該返還禮物。那麼這種說法靠譜嗎?實際上,克裡米亞不是俄羅斯贈與的,而是蘇聯中央政府將俄羅斯地方政府管轄的克裡米亞劃為烏克蘭地方政府管轄,俄羅斯歷史上從來沒有送給他國領土。
  • 失去克裡米亞後烏克蘭有多慘?坦克損失超6000輛,從強國淪為不入流
    克裡米亞事件中,烏克蘭損失慘重,不僅僅丟失領土,人口減少800萬,而且2個軍被全殲,從地區強國淪為現在的不入流的國家,地位已不是地區強國之列。 那麼對烏克蘭影響深遠的克裡米亞事件為何會爆發,喪失克裡米亞又讓烏克蘭遭遇了什麼?克裡米亞弄丟後,烏克蘭現在有多慘?
  • 因反對克裡米亞屬於烏克蘭,烏作協懲罰中國:禁止中國作品出版
    烏克蘭作家協會此舉無疑是意圖逼迫這些國家放棄原有立場,承認克裡米亞半島是其領土,從歷史上來看,克裡米亞半島大部分時間屬於俄羅斯領土,尤其是在近代,克裡米亞半島一直就是俄國黑海艦隊最重要的港口,但是,在赫魯雪夫時代,將克裡米亞半島劃給了烏克蘭,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暫時租用了克裡米亞半島,但是關於克裡米亞半島的歸屬兩國一直爭論不休,直到2014年克裡米亞半島全民公投
  • 當初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如果烏克蘭拼命跟他幹,會有今天嗎?
    由於俄羅斯的吃相太過難看,國際社會也幾乎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對俄羅斯進行了譴責和制裁,尤其是北約,大有為烏克蘭兩肋插刀的意思。 但從始至終,烏克蘭都沉默不語,好像克裡米亞從來不是自己的事情。 那麼,烏克蘭為何在關乎國家主權的問題上如此「低調」呢?
  • 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時,如果烏克蘭拼命跟他幹,現今會怎麼樣?
    克裡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之後,如果烏克蘭政府和俄羅斯拼命,那俄羅斯也只能含淚攻下烏克蘭了。烏克蘭政府無所作為,才是老成謀國的舉動。倘若烏克蘭政府軍事攻擊俄羅斯,主動襲擊俄羅斯軍隊,或者武裝鎮壓克裡米亞,大肆屠殺克裡米亞民眾。
  • 克裡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沒有對俄宣戰?
    克裡米亞於1783年併入俄羅斯的版圖之中,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了1954年。彼時蘇聯政府統治下,俄羅斯與烏克蘭皆屬於蘇聯的一部分。蘇聯方面通過會議做出決定將克裡米亞併入烏克蘭的統轄範圍內。
  • 克裡米亞半島:究竟屬於俄羅斯,還是烏克蘭?
    簡而言之,就是規章制度並不完善,從而造成了如今的克裡米亞半島的歸屬問題。克裡米亞半島最開始是歸屬於俄羅斯,烏克蘭並沒有其的領土權。烏克蘭會擁有克裡米亞半島這塊領土,主要是因為它加入了蘇聯。蘇聯在進行內部行政劃分時,將克裡米亞半島從俄羅斯劃給烏克蘭。
  • 享受中國核保護的國家,想盡辦法要加入北約,給我國提了個醒
    雖然說美國是第一個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可事實上第一個發現核能的是德國,因為種種原因德國並沒能研製核武器。美國在二戰中對日本使用了原子彈,也促進了二戰的結束,更重要的是也讓全世界各國都見識到了核武器的威力,如今核武器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有震懾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