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為了生活費,都是如何「套路」爸媽的?看看這其中有你嗎?

2020-12-15 曉寧說教育

文/曉寧說教育

大學雖然已經進入成年人世界,但是由於自己還沒有經濟收入,生活費基本都是父母按月定時給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花銷也隨之增加了,現在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基本都在1500--2500之間。

在大學的4年時間裡,其實花錢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除了平時的一日三餐,還有很多花銷,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的大學生們,每個月的生活費更高一些。

大學生們的生活費可分為4個檔次

第一檔:800---1200這個檔次的花銷基本是學校位於二三線城市的大學生們,消費水平沒有很高,每天的吃飯開銷在20元的話,一個月600就夠了。

然後另外的200元用於手機話費以及生活用品的花銷,這樣的話就沒有額外的任何「活動」了,其實很多貧困家庭的學生最低消費每個月800是很充足的。

第二檔:1200---2000這個消費水平的也是現在大學生們基本的水平了,都是出自普通家庭的學生,1200元是可以滿足基本的日常生活,如果想要有娛樂活動的話,就需要從自己的飯錢裡省吃儉用了。

第三檔:2000---3000如果在大學期間你一個月的生活費能有2000以上到達3000的話,說明家庭條件是很不錯的,平時除了日常花銷之外,還能和同學聚餐、遊玩,這個檔次的已經被很多同學羨慕了。

第四檔:3000以上這個檔次的就是學生中的「富豪」了,就算是大學生,每個月的花銷其實也不會有太多,我現在即便已經參加工作了,每個月的開銷其實2000也是夠用的。

可即便是這樣,現在大學生的狀態就是家長給多少就花多少,甚至有時候到了月末還不夠用,這時候就會想出各種「套路」,讓爸媽給自己打點生活費。

大學生們為了生活費,都是如何「套路」爸媽的?

套路一:煽情相信這個方式很多同學都使用過,尤其是對媽媽,微信「噓寒問暖」:我想你了,但往往這樣的方式也逃不過家長的法眼。

回想起「卑微」、「弱小」的自己,在和父母要生活費的時候,是不是很好笑,總以為可以瞞過爸媽,但每次都被直接拆穿。

套路二:可愛表情包其實平時沒事的時候,很少有同學每天和爸媽共同,但是等到生活費「殆盡」的時候,爸媽也就收到各種各種可愛的表情包了。

現在的表情包做的都非常到位,可愛的、憨傻的、文字的,總之都是為了讓爸媽一眼就能看懂自己沒錢的意思。

套路三:編故事還有一些同學是屬於「活潑、跳脫」的性格,會把自己「沒錢了」編成一個小故事講述給爸媽,比如:小螃蟹走著走著鉗掉了,醫生說我沒鉗了。

不得不說大學生們這種套路滿滿的索要生活費的方式,可以說是才思泉湧了,當也正是這樣的小套路,很多時候可以讓爸媽開懷大笑。

在大學期間,有很多可以自己賺生活費的方式

方式一:學校獎學金的評選每一所大學都會設立獎學金,而且每個學期都會有評選活動,目的就是為了鼓勵大學生積極學習,同時也能緩解學生家庭的經濟壓力。

其實大學的獎學金評選,只要在大學裡品學兼優,都是有很大機會爭取的,雖然不多只有兩三千左右,但是也是自己獲取生活費的一種方式。

方式二:學校裡的兼職工作除此之外,很多大學也都會為學生設立校內的兼職工作,為了幫助貧困生們緩解生活壓力,這樣的工作主要就是食堂打飯,或者是圖書館的書籍整理等等。

學生們可以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兼職,這樣每個月掙夠自己的生活費還是很簡單的,也能為父母緩解很大的壓力。

方式三:家教、促銷員最後這種方式就是屬於校外的兼職活動了,校內設立的兼職最大的好處就是安全、有保障,但是工資並不是很高。

而校外的兼職工作就有很多了,比如家教、超市的促銷員、商場的傳單員等等,不過大家在照這樣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通過正規的渠道。

寫在最後:

其實在大學的學習之餘,進行兼職工作也是很多好處的,既可以為自己賺取生活費,同時也能鍛鍊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

大學中鍛鍊自己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還是專業課的學習,在保證不耽誤正常學習的前提下,我們是可以進行社會歷練的。

雖然現在的大學生活條件都很不錯,但是也沒有必要因為生活費的問題讓自己感到自卑,不管是每個月多少的生活費,只要能讓自己大學生活的充實有意義,都是值得的。

今日話題討論:你的大學生活費一個月是多少?你為了和父母要生活費,都做過哪些搞笑的事情?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大學生要生活費常用的「小套路」,表情包不算啥,凡爾賽才厲害
    但是每到月末,大學生們就開始向父母發來「慰問」的話語,各種表情包、圖片暗示,原來到了「討要」生活費的時候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大學生討要生活費經常用的「小手段」,看看你用過哪個?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用過哪些「小手段」?
  •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用過的那些「小招數」,網友:套路滿滿
    大學生向爸媽要生活費的時候,那理由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花樣百出,用過的那些小招數,簡直就是套路滿滿,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很多學生都是直接用一個表情包,向父母要錢,爸媽看一眼就懂,也不用說什麼廢話直接就給學生打生活費,真是讓人捧腹大笑。
  • 盤點大學生向父母討要生活費的「小伎倆」,網友:我也來試試
    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總是會覺得不夠花,尤其到了月底的時候,或者有自己想要買的東西時候,總是感覺口袋裡面的錢沒有自己的臉乾淨。為了每個月能吃上炸雞漢堡、豬排飯、叉燒、小籠包、燒烤、草莓......很多大學生開啟了各種向父母討要生活費的「小伎倆」行動。
  • 大學生如何優雅又不失禮貌地向爸媽討要生活費?這些招式百試百靈
    網上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是形容大學生的:你永遠不知道,站在你面前光鮮亮麗的小仙女,背地裡到底欠了馬雲多少錢。生活費好像永遠不夠用,還沒到月底就已經窮得連泡麵都不敢多吃了。很多學生天真地認為,上了大學就算是實現「財務自由」了,不用上班,每個月有固定的生活費入帳,而且還時不時可以申請追加撥款,只是如何向父母開口卻也是是個技術活,等到月底捉襟見肘的時候,大學生們就開始絞盡腦汁,花式向父母要生活費了。
  •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經常用這些「小手段」,學生:屢試不爽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經常用的這些「小手段」,讓人屢試不爽,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同學深知父母心思,要生活費的時候,直擊心靈,「我給你們找了個兒媳婦!」沒想到,父母卻一眼看穿,這不就是為了漲生活費想的新理由,自己兒子什麼樣,當父母的再清楚不過,這招看來不好使。
  • 用王者榮耀段位對應大學生生活費檔次,看看你在哪個段位?
    這時許多家長都會將一個月的生活費提前打給孩子。這個時候關於大學生的生活費也成為非常多家庭都很關注的話題。那麼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是怎樣的呢?其實大學生生活費檔次也可以用王者榮耀的段位對應。1、倔強青銅——800以下大學生之中,不乏家境貧困之人,他們或許上大學的學費都是家裡人東拼西湊的,也可能是向銀行貸的。
  • 大學生和父母聊天記錄曝光,討生活費也「優雅」,網友:花招真多
    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和家裡的聯繫也變少了,找父母聊天的時候,十次有八次都是在要生活費,因為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是不是就忘記了給孩子打錢。於是大學生們,開始明裡暗裡的提示老爸老媽「該打錢了」,我們來看看這組曝光的聊天記錄,他們都有哪些「優雅」的花招?
  • 2020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榜單來了,給多少合適?家長心裡要有數
    雖然有不少大學生通過兼職賺取生活費,但大部分人還是需要家裡的經濟支持。然而由於不同家庭消費能力不同,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活費就成了一門學問。最近,網上公布了2020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榜單,從這份數據中可以看出不少有意思的事。顯而易見,北京的大學生生活費是全國之首,將近3000元,這也能夠理解,畢竟是首都。
  • 「你先開房,下課我就來」,女大學生2小時掙一個月生活費踏實嗎
    「你先開房,下課我就來」,女大學生2小時掙一個月生活費踏實嗎近日,在某社交軟體上看到一個女生分享自己如何從一個好學生變成自己最討厭的「包養女」的故事,看完心痛了很久:「我父母都是農村人,每個月給我的生活費少得可憐,都不到室友的一半。
  • 搞笑:想要生活費有什麼方法?廣大網友腦洞大開
    向家裡要生活費有什麼方法?會得到什麼驚人回復?一起來看看吧!總有機智不被套路的,所以還有這種版本——好歹是你爹,你小子心裡想什麼我還能不知道?不過凡事總有意外,比如說收到回覆:好的這個月不給你打錢了。如果看到這裡你真這樣做了,並且真的收到類似回復,下一步你要做的是放空大腦,先忘掉這篇文章,然後收拾裝備準備準備搬磚吧。
  • 大學生花式向父母要「生活費」火了,招數老練屢試不爽,都是人才
    ,不需要你上班不需要你努力每個月就有固定的生活費打來。 這組對話很熟悉吧,這大概是很多大學生都經歷過的瞬間,因為上了大學一般我們都不給家裡打電話,除非沒錢了。 表情包攻擊 這個是大學生們很喜歡用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好意思直接和父母要生活費,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為了避免尷尬,有能表達我們的諂媚。
  •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用過這些「小手段」,學姐:屢試不爽
    ,每次找父母要生活費都很難開口。 而到了90後上大學後,國民經濟水平提升了,90後和父母相處的方式也改變了不少,所以要生活費就不那麼難開口了,偶爾還可能會軟磨硬泡的要個紅包改善夥食。下面讓我們看看現在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是,用過的這些「小手段」「小招數」吧。
  • 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出爐,五個等級差距大,多數人都在第四級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每月生活費都在1200元左右,個別同學的生活費在2000元以上,這部分是少之又少,下面看看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名,看看各等級的差距,你在哪一個等級呢?多數人都在第四級。第四和第五級的學生難免會有突發情況,會遇到錢不夠花的情況,那麼,生活費不夠了怎麼辦?大學生生活費不夠了怎麼辦?
  • 大學生如何用微薄的生活費熬過期末,苟到回家?
    原創 畢導 畢導大學生活費這個話題我早就想和大家嘮嘮了!剛過完雙十一雙十二,相信很多同學的生活費都已經山窮水盡,窮得叫爸爸不應,叫媽媽不靈了吧說起來,大學生是世界上典型的生活自由,經濟卻不自由的群體,屬於窮人的一種。一般大學生一個月就1-2k的生活費,卻哪哪都要花錢。吃個飯要花錢,買個衣服要花錢,社團聚餐要花錢,談個戀愛更花錢,光是活著就比學習還難了!
  • 大學生們不滿父母每月2000英鎊的生活費,並譴責他們的父母
    一切都出乎她的意料,她上大學兩個月就花了4000元生活費,她的父母沒有一份好工作,每個月要2000元生活費,他們覺得有點難。事實上生活中有很多大學生喜歡小王,他們每個月的開銷甚至超過了父母的工資,那麼,大學生為什麼要求越來越多的生活費呢?1自卑情結有很多孩子因為自卑情結,就不斷向父母索要生活費,主要原因是這些孩子小時候對父母要求很嚴格,沒有享受到太多的金錢。
  • 孩子上大學後,一個月給多少生活費合適?大學生:也就3000
    但是大家也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在給孩子生活費這件事情上,不能像初中高中一樣小打小鬧了,必須要認真對待。那麼給多少才合適呢?有一張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非常有意思,第1等的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在5000元以上,妥妥的土豪家庭。第二等的學生在2500~4000塊錢左右,也很富裕了。
  • 大學生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錢包~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大學生背著水壺、臉盆、飯盒去大學校園報到,到如今手機、電腦、iPad是標配。在中國高速發展的這幾十年裡,大學生的「入學裝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面一段時間,浙江一位準大學生嫌每月1200元生活費少,在網上引發熱議。不少網友感慨:「如今養個大學生成本太高!」
  • 大學生如何用微薄的生活費熬過期末,挺到回家?
    大學生活費這個話題早就想和大家嘮嘮了!剛過完雙十一雙十二,相信很多同學的生活費都已經山窮水盡,窮得叫爸爸不應,叫媽媽不靈了吧。 說起來,大學生是世界上典型的生活自由,經濟卻不自由的群體,屬於窮人的一種。一般大學生一個月就1-2k的生活費,卻哪哪都要花錢。
  • 女大學生索要4500生活費遭拒,網友:畢業了能掙到4500不?
    網上也有對大學生生活費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的消費也確實都在2000元左右。甚至有男生表示,一個月就1000多,如果談戀愛了,消費可能會高一些。《2019大學生消費報告》顯示,大學生月均生活費超過2000元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和杭州,而成都大學生的平均生活費為1900元。可見,即使在一線城市,4500元真的是算是很高的消費了。
  • 準大學生,上大學每月生活費到底多少合適?我們幫你算了一筆帳!
    平時買卷衛生紙,都要計算著如何使用最合理。 買件新衣服要考慮好幾天,多則幾個月。 只要有時間,有精力,就出去打工兼職。 善於用「貧窮使我醜陋」類似的話自嘲。 基本不談對象,開銷支持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