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盧平川 趙良英 戴文輝
閱讀提要
隨州不是茶葉主產區,但茶葉出口走到了全省前列。通過虛心學習、不斷創新,聚集要素、再造功能,中興食品開發「大洪山」牌系列茶葉產品,穩步佔領非洲市場,帶動了省內外多個茶葉產區的生產。
如何突破「吃資源飯」的老路,無中生有、有中生優,闖出打開市場的新路,中興食品的經驗做法,值得好好借鑑。
說起我省的茶葉,人們通常會想到恩施、宜昌等地。
地處鄂北的隨州市產茶,但不是湖北茶葉主產區。該市茶園面積約12萬畝,茶葉產量在全省「排不上號」。
但是,隨州一家民營企業——湖北中興食品有限公司(簡稱中興食品)自主研製「大洪山」牌茶葉,在非洲闖出了一片天地。
2015年,「大洪山」開始進入茅利塔尼亞,如今在54個國家和地區註冊品牌商標。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多國隔離封閉邊境,茶葉轉口貿易和流通消費受阻。1月至8月,「大洪山」仍出口700多萬美元。
5月至9月,多位非洲合作夥伴要求寄送樣品;10月5日,茅利塔尼亞客戶匯來5萬美元茶葉定金。
在一個產茶小市創辦的自主品牌,「大洪山」能夠被海外市場廣泛接受,這一現象,在我省茶葉界絕無僅有,在全國茶葉界也不多見。
「香菇大王」向浙商學做茶
中興食品公司創辦人舒大忠,今年57歲,隨縣三裡崗人,1979年高中畢業後開始種香菇、賣香菇。上世紀80年代初,他用麻袋裝著幹菇下廣州、跑深圳,到處推銷。當時,買火車臥鋪票十分困難,他經常買站票上車,在座位下睡覺。辛苦奔波,一趟賺二三百元,逐漸積累了資金和人脈。
2012年,中興食品出口香菇2億元,市場觸角延伸至東南亞多個國家和地區。
舒大忠成了遠近聞名的「香菇大王」,但也面臨事業瓶頸:香菇出口門檻較低,時間一長,利潤越來越薄,到了3%左右。
反觀江浙茶商:茶葉出口利潤一般可達30%,而且先款後貨。
此外,香菇保質期18個月,存放久了就會長蟲;茶葉在國際上保質期為6年至10年。
「湖北是產茶大省,有充足的原料。許多江浙茶商在湖北收購茶葉加工出口。我也可以試一下!」2013年初,舒大忠在隨州建了一個茶葉加工廠,收購本地一個茶園,開始做茶葉生意。
中興食品的第一筆出口茶葉生意,是在一位浙江茶商幫助下做成的。2013年5月,按浙江茶商的訂單加工、包裝,中興食品往西班牙發了一個貨櫃的茶葉,貨值20萬美元。「貼牌生意的利潤雖然只有15%左右,但比香菇高許多。」
當年,中興食品出口茶葉3000多萬美元,成為湖北茶葉出口狀元。
由於中興食品的帶動,2013年,隨州茶葉出口量佔全省茶葉出口一半以上,並連續5年保持全省第一位。
茶葉出口的門道在「拼配」
2013年至2015年,中興食品為浙江、安徽茶商代工,逐漸摸清了茶葉出口的門道。
舒大忠發現,香菇和茶葉雖然都是農產品,但出口的形態和渠道迥然不同。
香菇出口的目標市場主要在東南亞,消費群體是海外華人華僑,產品形態與國內沒有多大區別。
茶葉出口就不同了:全球綠茶貿易市場主要在中東、非洲、俄羅斯,90%是中國出口。與國人青睞新茶的習慣不同,國外消費者由於歷史原因,主要購買陳茶。
各國茶葉消費口味不盡相同。為了滿足不同口感,出口茶葉需要對我國各產區的原料茶進行拼配。
「湖北茶外形好但味道偏淡,四川茶泡沫多但偏苦,江浙茶香味濃但價格高,雲南茶耐泡但無泡沫。」在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倪德江帶領下,舒大忠走遍省內外茶葉主產區,仔細了解各地茶葉特點。
按照公司種植標準和出口備案基地要求,中興食品在隨州建1萬畝茶園基地,在宜昌、恩施等地合作建設和管理7萬畝茶園,訂單採購涉及全國9個主要產茶省,輻射帶動茶園面積50多萬畝。
2015年,中興食品建成大型茶葉倉庫,每年投入2億多元,從全國各產區購進茶葉,常年存儲茶葉8000噸左右。
在該公司研發中心,一整面牆40多個柜子,裡面放滿全國各地茶葉近萬盒。中興食品從全球買回樣品,以百萬年薪聘請浙江專家,並與浙江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合作,開發了適合非洲消費者飲茶習慣的眉茶系列產品。
為確保質量穩定,中興食品投資4億元,建設現代化制茶工藝體系,採茶、炒茶、揀選、包裝等十多個工序,全部機器自動化生產。
千方百計叫響「大洪山」品牌
通過貼牌加工,中興食品積累了茶葉出口的技術團隊、加工設備和工藝以及市場經驗。
但舒大忠並不滿足。「貼牌生產不是長久之計。要想持續有效佔領、擴大市場,必須直接拿到訂單,必須有強大的自主品牌。」
2015年初,舒大忠飛往茅利塔尼亞,考察一個多月,發現當地銷量排名前三的茶葉均來自中國,但都是外國品牌。
「中東及非洲部分地區,氣候炎熱,人們常年以肉食為主,要通過喝茶去膩消食、解渴消暑,補充水分和維生素類物質。當地人視茶如糧,不可或缺。」舒大忠說,市場雖然廣闊,但受環境、語言等方面限制,中國品牌要想進入和立足十分困難。
2015年5月,舒大忠在浙江義烏的展會上結識了一位茅利塔尼亞商人。兩人商定,在茅利塔尼亞首都努瓦克肖特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拓該國茶葉市場。合資的首要條件是:產品用「大洪山」品牌。
中興食品投入300多萬元,在當地國家級媒體宣傳「大洪山」品牌;派駐業務員走街串巷,到處推廣。2017年12月的一天,在茅利塔尼亞與馬裡接壤的邊境小鎮,一位小店老闆看見該公司外貿員羅懷寅,脫口叫出「Mount Dahong(大洪山)」,並興奮地比劃著說,自己進了160公斤「大洪山」茶葉,很快只剩下40公斤。羅懷寅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大洪山』有知名度了!」
2017年3月,中興食品在馬裡成立合資公司,主推「大洪山」品牌系列產品。出口量逐年上升:2017年,5個貨櫃;2018年,10個貨櫃;2019年,15個貨櫃。
最近5年,公司選派6名員工常駐非洲,經持續營銷推廣,「大洪山」茶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
2019年2月,一位尼日客商來到隨州考察。走進潔淨的車間,參觀近3萬平方米的存茶倉庫,現場品嘗各種產品,當場籤下4個貨櫃茶葉。臨走前,他說:「這家公司擁有大批量的茶葉存貯,可以保證口味和品質,生產的茶葉值得信賴。」2019年,這位客商購茶13個貨櫃,貨值約300萬美元。
2019年,有4個非洲國家的客商來到隨州,參觀工廠、倉庫,洽談合作,「大洪山」品牌代理商發展到20多家。
「茶葉出口不是原料茶和名優茶直接出口。英國不產一片茶葉,但立頓是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每年銷售50億美元。其核心是研發和加工,利用全球原料拼配出適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且保持長期的質量穩定。」舒大忠表示,公司有信心、有能力繼續做強「大洪山」品牌,一步步擴大國內外茶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