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徐斌 通訊員 童琳 胡曉奎
規劃摘要:
發展高速移動網際網路,加快4G網絡向鄉鎮和行政村延伸,加快移動寬帶網絡在農村地區的覆蓋。
——摘自《隨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11月18日,曾都區洛陽鎮珠寶山村8組的姚從芳老人提了一袋子自製的幹豇豆,來到村委會院子裡的電商服務站。「一斤四兩,二十五塊錢。」店主張娟將二十五塊錢遞給了姚從芳。
張娟是從隨州城裡嫁到珠寶山村的「80後」。2019年6月,在城市裡做銷售的她看到了農村電商的商機,放棄了城裡的工作在婆家開起了農村電商服務站,將山裡的香菇、木耳、幹豇豆、土雞、雞蛋銷往全國各地。
「以前看到村裡的鄉親自家採的茶葉要送到很遠的加工廠去,還經常被壓價,當時就萌生了做電商的想法。咱們村裡的山貨都是原生態的,在市場上其實很受歡迎,只是沒有渠道,我們電商就打通了一條渠道。」張娟說,「現在農村裡通了網絡,可以用手機向消費者直播種植養殖的場景,讓農村裡的綠色產品更暢銷。」11月13日,洛陽鎮舉辦第一屆電商節,當天,張娟的小店在抖音、淘寶、微信小程序等平臺的銷售總額達到十餘萬元。
記者從市經信局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849個行政村、153個社區全部實現了4G網絡信號覆蓋和有線寬帶通達,5G信號覆蓋正在啟動中。據統計,我市行動電話基站從2016年的5168個增加到2019年的12788個,農村寬帶接入用戶從2016年的15.09萬戶增加到2019年的24.82萬戶。
4G網絡進農村,讓山裡的土貨插上了翅膀行銷四方,隨州的香菇、葛粉、油桃、多肉植物、蜂蜜成為深受線上消費者喜愛的網紅產品。4G網絡的全覆蓋和寬帶接入在農村鋪開,推動了我市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市「縣(市、區)級營運中心+鎮級服務站+村級服務網點」的三級電商服務網絡初步建立,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縣域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4個,縣域倉儲配送中心6個,鎮、村級電商服務點807個,物流配送和服務網點覆蓋率均達到90%以上。2019年,全市農村電商交易額達到22.3億元,預計到今年底,可突破24億元。
據市商務局統計,自2015年來,我市電子商務呈快速發展態勢,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每年以高於20%的比例不斷增長。2019年,全市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20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8.5億元。今年1至8月,全市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124.2億元,同比增長7.16%,其中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7.5億元。預計到2020年底,電子商務交易額可突破240億元。
短評:
「要致富多修路」是多年前常常掛在人們嘴邊的一句話。如今看來,多修「路」不僅是指有形的公路,還應該包括無形的「網路」。公路通村通組通灣,4G網絡進農村,在給農民帶來便利的同時,有效解決了農村買難、賣難問題,實現了「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
4G網絡的普及,宣告了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網際網路+」讓線上教學、遠程會診、雲逛街、雲超市成為現實,也為我們經受住這次疫情大考助了一臂之力。
如今,5G時代已經向我們走來,我們必須培養建立網際網路思維,推廣「網際網路+教育、醫衛、智慧農業等」移動信息化服務,將網際網路創新成果應用到更多行業領域,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助力鄉村振興。【來源:隋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