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廷輸掉的不僅僅是2018世界盃 而是未來
阿根廷輸掉的不僅僅是2018世界盃 而是未來
-
馬島戰爭——二戰後英國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這是英國二戰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海外作戰,交戰的雙方是英國和阿根廷,兩國大動幹戈的目標,僅僅是一座大西洋上的島嶼——馬爾維納斯群島。 一方面,英國已經在該島苦心經營了150餘年,有了一定的文化和政治基礎;而阿根廷一直沒有忘記將其置於自身版圖之中,難以調和的矛盾,最終爆發了這場激烈的世紀大戰,史稱"馬島戰爭"。
-
英國贏得馬島戰爭又怎樣?阿根廷失去的尊嚴,被球王馬拉度納贏回
將時間倒回幾十年前,一場被視為冷戰期間規模最大、戰況最激烈的一次海陸空聯合作戰,差點將這位阿根廷球王的歷史抹去,那就是"馬島戰爭"。越來越多的工人決定發動長期性大罷工,這導致阿根廷國內經濟出現惡性循環。面對這種情況,總統加爾鐵裡決定為奪回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對英國宣戰,以此來轉移國內公眾視線。1982年3月,阿根廷派遣十幾名居民登陸馬島以東的南喬治亞島,唱國歌升國旗宣誓主權。
-
冷戰時期!阿根廷公然挑釁英國,海鷂式戰機令其措手不及
在冷戰時期,歐洲的英國和遠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堪稱整個冷戰時期規模最大,戰況最為激烈的局部戰爭,並且這場戰爭對後世的軍事發展,尤其是海空軍的整體發展思路起到了不小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世界政治格局,這場戰爭就是英阿馬島戰爭。
-
馬島海戰爆發的前因後果以及中國的態度
1982年4月2日——6月14日期間,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馬島海戰)爆發了。這雖然只是一場局部戰爭,表面上發生在英國和阿根廷兩個當事國之間,但由於處在「美蘇爭霸」期間,背後自然隱藏著複雜的國際關係,許多國家都被間接牽涉其中。這場直接持續了兩個多月的戰爭,被認為是「冷戰期間」規模最大、損失最重、影響最久的一場「熱戰」。
-
馬島海戰與上帝之手
馬島海戰是發生在1982年的圍繞馬爾維納斯群島(對英國來說,又稱福克蘭群島)歸屬權的一場戰爭,交戰的一方是本土作戰的阿根廷,另一方是跨海而來的英國。戰爭結果是主場的阿根廷失利,英國繼續獲得馬島的實際控制權。但這已經是大英帝國的最後餘暉了。
-
如果輸掉種子戰爭,我們的食品安全還有未來嗎?
被很多挺轉人士吹噓農業成功典範的阿根廷,其大豆已經90%以上轉基因,阿根廷的大豆種植業和生產企業都被美國控制,孟山都公司每年都要從阿根廷出口的大豆中收取高額種子技術專利費,最重要的是阿根廷如果不用美國公司的大豆種子,他們就沒有種子可種,因為所有大豆種子都是一次性的,自己不能留種子,即使自己偷偷留下的種子第二年也不能發牙生長。
-
馬島戰爭:與阿根廷死磕的英國告訴世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雖然英國的地位和實力不如從前了,但也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它用一場戰爭告訴一些國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簡稱馬島戰爭,是英國和阿根廷為了爭奪馬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1981年,阿根廷通貨膨脹得非常厲害,膨脹率高達百分之六百,國內GDP下降了百分之十一點四。經濟矛盾引發了國人長期性的大罷工,執政當局遭到了國民的唾棄、謾罵和憎惡。
-
如果「馬島戰爭」阿根廷勝利了,英國會失去五常位置嗎?
我先為大家說一說「馬島戰爭」是怎麼一回事?馬島戰爭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是英國和阿根廷爭奪馬島主權的戰爭。有的歷史教材譯為南太平洋戰爭,福克蘭群島戰爭以及福島戰爭,其實說的都是一回事。馬島戰爭是冷戰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具有海陸空現代化聯合作戰的特點,因此打擊更精準,場面更慘烈。馬島戰爭發生在1982年4月到6月間,歷時74天,以英國最終戰勝阿根廷而籤訂停火協議,戰爭隨之結束。
-
馬島戰爭,阿根廷有什麼底氣,覺得自己可以戰勝英國
馬島戰爭,阿根廷有什麼底氣,覺得自己可以戰勝英國阿根廷當時的總統加爾鐵裡為轉移國內經濟、政治危機發起的戰爭,他不懂痩死的駱駝比馬大,美英法再有矛盾也是一家人,宗主國西班牙早就敗落了不可能幫著阿根廷。這次戰爭讓世界看到了老牌工業國家的底細,或許二戰時期他們飽經戰火,但也不是任何國家想捏就能捏的,這次戰爭之後,英國在英屬國的地位更加鞏固。阿根廷的國運也因戰爭而消亡,現如今倒退回第三世界國家,出口只靠農業,戰鬥機也只剩下螺旋槳的,當年也是擁有航母的南美第一大工業國。二戰後英國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已經沒落成二流國家。
-
國足失利國青出局,我們輸掉了現在,更可怕的是輸掉未來
集訓時懸掛的橫幅由於同組的另一場比賽烏茲別克斯坦3-2戰勝澳大利亞,這使得遭遇兩連敗的中國U19國青已提前一輪失去小組出線希望,無緣2017年U20世青賽。參加完2001世青賽,中國國青回國時中國國青共曾5次參加世青賽,最近兩次參賽分別是2001、2005年。
-
日德蘭海戰:一場雙方都認為自己贏了的戰爭,改變了海戰的戰術史
1916年5月31日,英德兩國海軍艦隊主力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的海域上展開了一場僅維持兩天的巔峰對決,這就是日德蘭海戰。日德蘭海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海戰,也是整個一戰中,交戰雙方一一次使用主力艦隊進行的決戰。
-
關於馬島海戰:阿根廷是不是吃錯藥了,敢用軍事偷襲英國?
前幾天和幾個朋友在聊天,說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馬島海戰,就是1982年英國和阿根廷,為了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打的一場為期74天的不宣之戰。有個朋友就很疑惑,你說一個小小的阿根廷,哪裡來的勇氣,敢去打這個地球上五大流氓之一的英國?而且是為了完全沒有意義的理由。還把那句關於這場戰爭,流傳最廣的總結:兩個小光頭爭一把梳子說出來,然後不懷好意的看著我。
-
馬島戰爭阿根廷慘敗,有航母也不敢開,英國樂壞了
馬島戰爭發生的在著名的冷戰時期,當時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而爆發的戰爭,這場戰爭直接在阿根廷家門口開戰,英國也是經過萬裡還有阿根廷門前,結果完爆阿根廷,家門口的這場戰爭也是以失敗告終,隨後國內也掀起了反腐運動,可以說此戰,影響了兩國的政局。
-
1215年英國國王約翰輸掉了和法國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第一次貴族戰爭
1215年英國國王約翰輸掉了和法國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第一次貴族戰爭。面對巨額賠款,約翰試圖以增加稅收的方式補充款項。此舉遭到英國貴族們的強烈反對,他們聯合起來為貴族本階級的利益與國王進行了艱苦的談判,最終形成了這部只是為貴族自己爭取權利的文件—MAGNA CARTA《大憲章》。
-
馬島之於阿根廷,如同香港之於中國,英國為何非要死磕阿根廷
馬島海戰 的勝利英國不僅是在淵源問題上佔有先人之勢,他還為了馬島跟阿根廷打了一架,並且在這場戰爭中大獲全勝了。至於這場戰爭為什麼能打起來,這和當時英國內部的局勢有相當大的關係。當時正值英國大選, 國內最具競爭力的"鐵娘子"柴契爾夫人 因為鎮壓罷工民眾而被國人所排斥。
-
韓國拒絕賣FA50給阿根廷,都怪英國搞得鬼,阿根廷:或買中國戰機
根據韓國媒體的消息,韓國製造商韓國航空航天工業KAI已經正式拒絕將其FA-50戰鬥機出售給阿根廷空軍。而原因根本不是韓國,都怪是英國搞得鬼。作為曾經的戰爭對手,英國絕不允許任何的先進武器流入阿根廷。FA-50戰鬥機是韓國自主研發的首款戰鬥機。
-
「奪島之戰」馬島戰爭中,遠徵的英國如何取得馬島戰爭勝利的?
1982年爆發的馬島戰爭,是英國和阿根廷為了爭奪馬島主權而引發的戰爭,這場戰爭被視為冷戰過後規模最大最激烈的一場戰爭,最有意思的是,對英國來說,這場戰爭可謂是「萬裡長徵」,而阿根廷基本就是在家門口作戰,結局卻是英國獲得了勝利,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場戰爭。
-
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最大規模自殺——雷伊泰灣海戰
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最大規模自殺--雷伊泰灣海戰美軍在攻陷馬裡亞納群島後,日本的「國防圈」便被撕開了一個大大的缺口,此時日本海軍主要軍艦僅165艘,88萬噸;而太平洋上美軍卻有791艘,352萬噸。雷伊泰灣大海戰,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戰,戰場以萊特島為中心,雙方共投入航空母艦39艘、戰列艦21艘,巡洋艦47艘,僅驅逐艦以上大型軍艦就有300多艘,艦載和岸基飛機2000多架。日軍被擊沉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含7萬噸級的超級戰列艦「武藏」號),巡洋艦9艘,驅逐艦9艘,計30。6萬噸;美軍損失航空母艦3艘,驅逐艦3艘,3.7萬噸,不及日軍損失1/8。
-
是他,在馬島戰爭失敗後拯救了阿根廷
當地時間25日上午,阿根廷球星馬拉度納於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宣布舉國悼念三天,紀念這位阿根廷的民族英雄。曾經效力的義大利那不勒斯足球俱樂部,幾千球迷自發為其守夜,那不勒斯的聖保羅球場將更名為馬拉度納球場。讓阿根廷球迷永遠懷念的還有那份戰爭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