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陳吉仲靠一張嘴 就能把萊豬進口量壓下來?

2021-02-08 U臺說

農委會主委陳吉指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充滿矛盾,他很樂意和縣市政府坐下來,當務之急是清楚標示產地,讓消費者選擇。圖/取自UDNTV

臺北市議會昨天審議通過「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修正案,檢出萊豬罰6至10萬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又來引戰,指從食安角度,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只規範萊豬,那牛呢?如果美豬、美牛都要規範,充滿許多矛盾,中央樂意和縣市坐下來談,當務之急是清楚標示產地,讓消費者選擇。陳吉仲繼牛排店、牛肉麵店關門說之後,再度展現詭辯的長才。

 

臺北市議會昨天審議國民黨團版的「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修正案,國民黨團版本聚焦萊豬,民進黨團在二讀時提出修正動議,要求不管牛、豬,只要檢出乙型受體素(瘦肉精)都要罰緩,民進黨團幹事長王閔生還說「難道我們能夠吃瘦肉精牛肉,卻不能吃瘦肉精豬肉?」,

 

陳吉仲今天陪同立委臺中考察,過程遇到豬肉攤時,藍委楊瓊瓔喊出「進口麥來!萊劑零檢出。」;陳吉仲受訪時趁機反擊,延用王閔生的邏輯,先批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管豬不管牛,還說民眾一年吃美牛3公斤,美牛幾乎都用萊劑,相較美豬不到0.6公斤,只規範美豬,這是食安議題嗎?

 

陳吉仲還說,如果豬、牛都要規範,去年美牛進口超過6萬4000公噸,市場佔有率近五成,提供美牛的餐飲業,包括牛排館、牛肉麵店等後續怎麼經營?充滿許多矛盾。

 

其實,臺北市只規範美豬,過程的自然是政治攻防,但綠營提修正動議要把牛、豬都列入規範,卻只是想阻擋修法,絕非站在為民眾「減害」的立場行事,只是難擋藍軍人數的優勢,陳吉仲反批藍營管豬不管牛,只是打嘴砲而已,否則,除了臺北, 桃園、彰化、臺中、嘉市等縣市通過食安自治條例都不僅規範豬,也規範牛,怎不見陳主委加以肯定一番?

再者,陳吉仲說民眾一年吃美牛3公斤,美牛幾乎都用萊劑,相較美豬不到0.6公斤,只規範美豬,質疑這不是食安議題,這個說法恐怕是誤導,陳主委難道不知道民眾吃豬肉的數量是牛肉五倍嗎?萊豬進口後,每公斤便宜2、30元,以其價格優勢,難道陳主委有辦法保證民眾以後還是一年吃0.6公斤的美豬?

 

綠委何志偉日前在中常會提案,建議進口萊豬要總量管制,結果被黨內打槍,陳吉仲說要拿出配套措施,只要清楚標示,就可以把萊豬進口量壓下來,但真的有陳主委說的那麼神奇嗎?

 

瘦肉精美牛進口八年,當年馬政府訂出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等原則執行,尚且擋不住進口量年年上升的趨勢,進口第一年數量是1萬8072公噸,一路上升至去年6萬4377公噸,進口佔比從36.7%上升至去年48.4%。

 

蔡政府全面開放美牛美豬,不管月齡、不管部位,統統放行,光說要清楚標示,但僅限標示產地,標示瘦肉精則免談,豬肉是民眾肉品來源大宗,中央又不讓地方立法嚴查,我們倒要看看陳主委有什麼辦法寶把萊豬進口壓下來。

相關焦點

  • 話題|陳吉仲說萊豬進口量會下減 怎沒人罵「死主委」?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趕緊跳出來接招,結果,說的卻是「死小孩 」何志偉的進化版,眼看萊豬議題火燒民進黨屁股,這回也沒人再罵陳吉仲是「死主委」,何志偉話說得太早,算是被白罵了。 柯文哲出自墨綠,但為了2024一役而與民進黨漸行漸遠,終至公開槓上,柯文哲不修飾的快人快語常打中民進黨的痛腳,蘇貞昌口才雖好,但遇到柯文哲卻只好避戰;近日萊豬議題發燒,柯先在臉書問民進黨「臺灣要開放進口的到底是美豬,還是全世界含萊克多巴胺豬?這就是民進黨民主?」「請問中央答案是什麼?如果你們不知道,到底是笨還是壞?」
  • 評論│萊豬已為蔡政府貼上「真無能」標章
    」萊豬尚未入關,亂象卻與日俱增。但是,蘇內閣對各界要求標示萊豬的提議置之不理,卻本末倒置地要從消費尾端下手管理,不僅治絲益棼,更勞民傷財。農委會這頭推出臺灣豬「標章」、衛福部那頭則有臺灣豬「標示」,民眾無法分辨,但兩者申請方式、法源效力卻截然不同。可見,這兩個部會未橫向聯繫,完全各幹各的。
  • 評論│法辦,就能把蘇偉碩改造成陳吉仲嗎?
    醫師蘇偉碩關注萊劑肉品問題長達10年。
  • 話題​│左右手揭穿謊言 陳時中的話只有4天保鮮期
    針對秋鬥的反萊豬遊行,陳時中表示這是民意展現,但「美牛不等於萊牛、萊牛也不會等於是毒牛,那美豬不等於是萊豬、萊豬也不等於是毒豬
  • 萊豬登臺!蔡盼民眾體諒 柯轟:先威脅後謙卑│聯合報臺商版0102曬新聞
    萊豬登臺!蔡盼民眾體諒 柯轟:先威脅後謙卑記者餘承翰/攝影萊豬元旦開放進口,蔡英文昨天發表新年談話表示,開放含萊豬肉進口,是歷經三任政府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她要用最謙卑心情,請所有同胞體諒。
  • 民眾反對萊豬,蔡英文求「體諒」
    (網上圖片)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豬自今年元旦起可進口臺灣,但遭到臺灣民眾強烈反對。島內餐飲業界因而認為臺灣豬需求提升,於是漲價,全臺毛豬交易價也已經上漲5%。但也有業者怕影響生意,陷兩難局面。為滿足臺灣消費者選擇臺灣豬的需求,不少連鎖餐飲及酒店業者以菜單、公告等方式標示豬肉產地來源。
  • 觀察│政府失靈 官員失職 民眾失望
    從蔡英文片面宣布進口美國萊豬政策以來,衛福部長陳時中就忘了自己是食安主管首長,先表態願試吃美豬,更撈過界搞國際地位,說進口萊豬可提高國際地位;最近更說萊豬標示涉及歧視,「市場未來會自然走向標示萊劑」。殊不知,食品、藥品的製造廠佔有資訊不對稱的優勢,難免會摻加有健康疑慮的添加物,消費者無從知悉或反制,以致「市場失靈」,亟需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積極介入,為民眾健康把關。
  • 評論│好大的官威!是誰在為難基層公務員?
    一切爭議來自蔡英文的萊豬黑箱決策。蔡英文在元旦談話中說,這是歷經三任政府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她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民眾體諒。問題是,沒有人知道蔡英文的黑箱裡,「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為何?社會爭執紛擾大半年,中央從來沒有意思要和地方溝通,反而是從反萊牛的陳教授變成挺萊豬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一下在立法院嗆立委,一下要到法院告在野黨。
  • 觀察│務實解決美豬美牛爭議
    個月齡以上美牛進口,對萊豬的檢驗及上市,目前臺灣還在紛紛擾擾爭論不休,政府必須務實面對以解決美豬美牛之亂。 政府短期不可能朝令夕改,再次限制美豬美牛進口,所以對內不應再牽拖前朝,而應規劃開放後如何確保人民健康;對外則是要使美國認為臺灣是一國際規範遵守者,有助於提升臺美經貿關係。 目前政府堅持進口不標示萊克多巴胺,但宣稱有完整制度來追蹤萊豬去向,再搭配學生不能吃,軍人不能吃等措施,可將衝擊降到最低。
  • 評論│​以民進黨反美豬之鏡,回照它今天模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一反民進黨向來主張的「零檢出」、「反毒牛」訴求,宣布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引起各界譁然。最受爭議的是,蔡英文自行拍板決定美國豬牛的開放,事前未舉行公聽會,未經立法院同意,未和農民溝通,甚至違背全臺過半縣市制訂的《食安管理自治條例》;這除反映決策正當性不足,也將造成執行上的困頓。
  • 評論│蘇揆損人利己的心態,已跌破底線
    蘇貞昌則大剌剌公開指名,他上月參觀過屏東「信功肉品」,稱對方「很支持」進口萊豬。如果只看到這裡,民眾可能認為蔣萬安又輸了一局;但從後來信功肉品駁斥蘇揆的事實,民眾便不難看出,蘇內閣這種損人利己的「黑白講」本事毫無品格可言。 蘇貞昌的辯才和說唱能力,不得不讓人佩服。但稍具公民意識的人都知道,政治不只是在比機智或比嘴快,許多人對他的信口開河及缺乏真誠必難苟同。
  • 評論│攬功諉過,蘇貞昌自我催眠的政績
    「政府給你靠」的語氣,已幾近幫派老大;其潛臺詞是,學生若被教師「欺負」,可以找政府代為教訓。當然,蘇貞昌可以把問題推給「小編」,說他們措詞不當;但如果不是上級喜歡,為何小編每次做出來都是這調調? 蘇貞昌的「自我感覺良好」,已到了難以壓抑的地步。
  • 話題│死小孩又闖禍 蔡英文為何替他緩頰?
    本月七日,一樣是在民進黨中常會,何志偉在開會前主動向媒體表示將在會中提議「美豬總量管制」,結黨內幹部看到即時新聞後莫不嚇了一跳,並在會中竊竊私語,會開一半,柯建銘還把何拉到旁邊談話,沒想到一番「曉以大義」並無效果,臨時動議時,何依然舉手發言,強調美豬進口應該總量管制。
  • 評論│挺美豬而貶RCEP,蔡政府倒錯的世界觀
    記者葉信菉/攝影閣揆蘇貞昌終於在豬內臟亂飛之中草草完成施政報告,他仍未道歉,卻誇稱臺灣必須藉開放市場「走向世界」。如果開放美豬是通往世界之路,蔡政府對待亞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卻是「背向世界」的態度。貿易量佔全球三分之一的RCEP成立,臺灣被拒於門外;蔡英文稱「影響有限」,經濟部長王美花更說加入RCEP「已非政府努力的目標」。
  • 話題│請三民二分局備妥紅龍 「迎接」蘇偉碩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蔡政府永遠不缺豬隊友,高雄榮總臺南分院前主治醫師蘇偉碩因多次指證萊劑對人體健康有害,即使過去曾參加學運,也與綠營並肩反對美牛,但仍不免遭衛福部提告。 蔡政府的豬隊友總有把事情搞大的本事,丁怡銘的牛肉麵風波被告發違反社維法、食安法,本來若依程序正常偵辦,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枝節紛擾,沒想到,刑事警察局先跳出來說丁不符合「惡假害」的要件,但是臺北市警局卻受理了,只是中正一分局約談丁怡銘當天卻擺出紅龍、備妥車位「迎接」丁怡銘,分局長更配合演出調虎離山計,讓丁躲掉媒體堵訪,刑事局也不嫌累,派出3名警官會同,警方一切努力只迎合權貴
  • 短評│人命不如豬肝腸
    蘇貞昌施政報告遭國民黨丟豬內臟抗議。
  • 話題│爺爺做的佩佩豬 讓你好想哭
    「佩奇」就是同樣受到不少臺灣孩童喜愛的「佩佩豬」。「啥是佩奇」故事也很簡單,就是獨住農村大山裡的爺爺,打電話問城裡的小孫子,過年想要什麼禮物?孫子說,「佩奇」。爺爺還沒來得及問明白「什麼是佩奇」,破舊的二G手機天線就掉到草叢找不到了。 爺爺只好翻字典、四處打聽,甚至透過廣播問全村的人。
  • 臺塑技師入境20天確診 「研判為境外染疫」│聯合報臺商版0122曬新聞
    國民黨也推出最新反萊豬影片「當下班的慰藉,不再是滷肉飯」。圖/截自國民黨反萊豬影片萊豬開放進口21天,臺灣豬價日益上漲,國民黨今舉行記者會指出,全臺豬肉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漲約2成,農委會卻卸責給春節季節性需求,但今年過年是2月中旬,1月豬價的高漲幅並非合理範圍,而且光是1月就已經上漲逾7%,已經增加不少家庭的負擔。國民黨也推出最新反萊豬影片「當豬腳麵線,不再是祝福」,呼籲民眾連署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