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泉教練「訓哭王藝竹」視頻,是《體育直播》欄目播出的節目。應該說,是在鏡頭之下的訓練,光天化日之下,「訓哭」程度很輕。其實王寶泉也很是節制,也很有分寸。尤其是:他對王藝竹肩上拍的那一掌,遲疑片刻,鐵腕化成柔掌。呆過專業隊的人都懂,當過排球教練的更明白。這一掌原本必須如扣球一樣,把速率之快化作實戰狀。這一拍,會留痕印在隊員肩上,也會久久留下感性記憶!教練重視你,才會狠逼你!道理人人懂,遇上卻委屈。觀眾看著小竹子眼眶泣狀,實在是揪心憐愛。但是,如果有真哭泣鏡頭,也不會給播,更不會有特寫。王導表現很儒雅,他一直在努力「照顧影響」,就算訓斥,也是點到為止。
現在的女孩多是獨生子女,畢竟是家中珍寶。而袁偉民、鄧若曾時代,隊員家多子女,性格更潑辣。陳招娣首回當國家青年女排教練時,說過這樣的大實話:「隊員和教練,本來就是對立統一體。對立起來水火不容,因為教練眼中,你永練不夠。而隊員心裡委屈,我竭盡全力了你還不滿意?」有一回,袁偉民罰陳招娣單兵滾翻防守。陳招娣不服氣,她火氣一上來,當場把袁偉民脫在一邊的「開司米」毛絨背心套在身上,瞪著淚眼叫著:「來來來!滾到背心破了都行!」全隊呆若木雞。那年代毛絨很貴,而且是袁妻剛剛捎來。結果,袁偉民不吱一聲,照練不誤!其實,袁偉民心底喜歡這種軍人血性!
現在天津女排教練為何心急?因為天津女排擁有朱婷和李盈瑩,進攻犀利,比賽都有對方重點盯防。王寶泉調王藝竹當接應,需要她右翼扣殺牽制。可是王藝竹揮臂甩腕,速率欠快。王寶泉設計的三邊攻火力交叉,就怕缺一角。所以猛要求,猛指導。然而,這僅僅是鏡頭攝到的畫面。小竹子需要被強化的項目,多著呢,還有一傳發球防守攔網。天津女排三人接一傳模式,一旦有人出錯,就怕會出現場面失控。一傳受到衝擊、婷盈組合就無球可扣。天津隊正因實力高人一籌,對方才沒有包袱來死拼。拼發球,拼防守,拼扣攔,反正是豁出去。贏了白賺,輸了正常,沒啥負擔。「比賽就防對手瘋!」王寶泉多年為帥,深知其中麻煩,怎能不心急?
要說小竹子也是乖乖女,聽話仗義。她對著採訪話筒,盡講場面話。其實,她是臨陣改崗,中途變位,表現夠好了。嫩竹壓千斤,柔肩挑重擔,她能不委屈嗎?可是教練採取響鼓重槌,只好堅持,淚水往肚裡咽。要說委屈,當年王一梅才是典型,她幾乎都是天天受罰。三餐還要節食減肥,菜要開水涮過。她也哭得厲害,可還得咬牙訓練。王一梅的大力扣球、大力跳發球,都是這樣逼出來的。王一梅付出很多,可惜易胖體質讓她含辛茹苦,一百公斤體重以下發揮都不錯,一旦超過,就容易崴腳受傷。陳忠和視之如親生愛將,逼其成才。曾經崴腳的王一梅,訓練未斷,一天也沒有耽誤過!
(王一梅崴腳,跪著扣球,張娜頸椎傷,靜力練腳。 陳繼共攝影)
按理,改扣球動作,需要「停止、破壞、重建、固定」過程,可是時間不允許。王寶泉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大有諸葛亮六出祁山之悲壯,只盼奇蹟出現。才十九歲的王藝竹呢,應該明知「應急填鴨訓練」可能會消化不良,卻也灑淚聽命!也迫切希望能「痛改前非」,迅速提升,讓教練滿意。真是東北人耿直,好女如斯。當年鄧若曾教練罰陳亞瓊防守接重扣,因為對好球認定標準不服氣。她一急起來,球猛往教練身上墊。練到最後,還抱著鄧教練,哭叫著要拼命練完。時代不同了,現在的教練大抵不會如此刻板:幾乎不近人情。但是,王寶泉骨子裡卻仍然保持著這種精神,所以,天津女排才有十二冠之輝煌。點讚天津!第三階段馬上來臨,小竹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