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為了完成全年環保指標,經常性啟動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致使不少企業生產開開停停。更有甚者,在天氣晴朗、空氣指標顯示優良的狀態下仍啟動橙色(或橙色持續不解除)、紅色管控,隨意讓企業停工,給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5月21日,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全國政協委員、香江集團總裁、香江控股董事長翟美卿處獲悉,她今年向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三次會議提交了《關於環保管控精細化的建議》,建議進一步透明公開重汙染天氣管控實施決策過程和實際效果,嚴禁為排名免責隨意啟動重汙染管控措施。
▲全國政協委員、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受訪者供圖
翟美卿認為,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存在變相「一刀切」以及隨意處置行為。儘管一些省份曾明文要求,嚴禁借環保督察、專項督查、執法檢查等名義,採取一律停工停產做法;杜絕一律關停、停而不治、以停代治等現象。但實際運行過程中,部分地方政府為了完成全年環保指標,經常性啟動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致使不少企業生產開開停停,給資源開採製造企業造成成本急劇上升、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的困境。
翟美卿表示,地方政府在環保執法時,應避免「一刀切」突擊管控等簡單粗暴方式,同時從國家層面出臺針對性政策法規,確保環保、安監、國土政策統籌兼顧,精準施策,引導支持資源能源等基礎製造業儘快走出困境。
翟美卿建議,進一步透明公開重汙染天氣管控實施決策過程和實際效果,及時公示於眾,接受各方監督,嚴禁省市為了排名免責隨意啟動重汙染管控措施、企業生產隨意關停等「一刀切」式環保執法。
翟美卿還建議,在當前經濟全面放緩特別是基礎製造業困難加劇的形勢下,從國家層面出臺政策法規,確保環保、安監、國土政策統籌兼顧,精準施策,引導支持一些資源能源等基礎製造業企業儘快走出困境。
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時任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改革工作座談會上就指出,將採取三方面措施深入紮實推進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一是出臺一個更加詳盡的堅決禁止環保「一刀切」的文件;二是組織兩個環保「一刀切」專項檢查;三是查處通報一些典型案例。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堅決避免以生態環境保護為藉口緊急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
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規定,採取集中停工停產停業等「一刀切」方式應對督察的,視情節輕重,對其黨政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或其他有關責任人,依紀依法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或者黨紀處分、政務處分;涉嫌犯罪的,按照有關規定移送監察機關或者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據媒體公開報導,2019年8月29日,生態環境部組織調查組赴山東臨沂市明查暗訪發現,臨沂市蘭山區大氣汙染治理工作平時不作為,等到要考核問責時急功近利搞「一刀切」,轄區部分街鎮餐飲企業大面積停業,400餘家板材企業集中停產,25家貨運停車場24家停業整頓,嚴重影響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社會影響惡劣,群眾反映強烈。事後,相關責任人被處理。
上遊新聞記者 李洪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