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張琦: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責任應相輔相成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雀巢張琦: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責任應相輔相成

本報記者/許禮清/孫吉正/北京報導

「可持續發展對雀巢來說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雀巢(中國)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張琦如是表示。

張琦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社會責任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可持續發展

9月15日,由中國經營報社和中經未來主辦的「全球視野 責任共享」2020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在北京正式拉開帷幕,張琦就當今企業如何堅持可持續發展、踐行社會責任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目前雀巢在可持續發展板塊重點有三:第一,對於個人和家庭。這主要結合著雀巢產品,確保雀巢產品是營養和健康的,對人的健康是有幫助的。第二,幫助打造一個繁榮興旺的社區。雀巢是一個食品企業,整個供應鏈非常長,有成千上萬的農業原材料的生產者、農戶以及很多的供應商,只有農戶生活有保障,雀巢才能有高質量的可持續的原材料供應。第三,注意保護生態環境。如果把農業和食品行業加起來,其排放的溫室氣體可能佔了全球的30%。若利用自身的業務,在運作過程中結合創新,結合產品和競爭力,以及可持續供應鏈管理,能讓溫室氣體的排放降低,那就是對社會的貢獻,就能幫助企業和整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張琦在會上說道。

對於具體落地措施,雀巢提出三大支柱管理方法。張琦告訴記者,第一是開發未來可持續的包裝。包括裡面加入更多再生成分,或者研發生物可降解材料。為此,雀巢在瑞士建立了包裝科學研究院。第二是包裝廢棄物的解決不光取決於材料本身,還取決於回收再生系統。所以雀巢承諾在各個國家都要支持垃圾分類系統、分揀系統、循環再生體系等。第三是雀巢也在引領新的行為和認知,利用和消費者的互動溝通,宣傳環保理念,讓消費者參與到應對廢棄物的挑戰中來。

踐行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是可持續發展一個非常必要的條件。一個企業如果不履行社會責任,那是不可能實現持續發展的。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會上,對於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張琦如此形容二者的關係。

「社會責任最直接的就是體現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企業在追求業務增長的同時,也要考慮幫助解決社會問題。對於雀巢來說,我們對於營養板塊非常重視,產品在出廠之前就要經過嚴格的評估體系進行評估,符合營養要求才能進入市場。另一方面當然就是對於環保理念的踐行。」張琦說。

「雀巢的理念是要滿足世界各地消費者的需求。在國內市場,我們會對消費者的喜好、烹飪方式等進行調研,然後從體系上創立針對不同品類的產品創新中心。另外,我們也會積極與一些初創企業進行合作,吸取他們某些更為前沿的經驗,加深對消費者需求的了解。再利用雀巢的研發體系和這些初創企業進行強強聯合,研發出更多的本土化產品。」張琦表示。

正如張琦所說,雀巢利用自身業務和優勢在踐行社會責任,給社會帶來正能量。據了解,雀巢在10年前就啟動了「雀巢健康兒童全球計劃」。據張琦透露,該計劃開展10年來,雀巢走遍了中國18個省市,截至目前,已經有500萬名小學生從活動中受益。

相關焦點

  • 聯大高級別對話:可持續發展與持久和平相輔相成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錢珊銘):當地時間24日,聯大召開題為「為所有人構建持久和平: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持續和平的協調」高級別對話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通過包容性的可持續發展來預防衝突危機,實現持久和平。
  • 義利並舉:創新企業社會責任,踐行可持續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前進的軌跡,已經逐漸從單維的經濟錦標賽,發展為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賽。中國十九大以來倡導從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新時代需要新動能,新時代更需要可持續發展。新時代背景下,上市公司以及金融機構如何通過創新的方式,兼顧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
  • 論企業社會責任:一種可持續增長的價值觀
    自然、經濟與社會作為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三者之間互為條件、相輔相成,共同發展。但自然界可為經濟社會提供的物質和能量是有限的,以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環境破壞為代價所換來的經濟與社會的繁榮是不可能長久的。發展經濟與社會必須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與社會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的,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 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蒙牛扛起社會責任擔當
    作為中國領軍乳企,蒙牛將社會責任融入集團發展戰略,發揚龍頭精神,堅持腳踏實地推進精準扶貧、營養公益、社會公益等領域的社會責任實踐,在完善自身發展的同時推動乳業可持續發展、密切產業鏈上下遊利益聯結、發揮產業優勢聚焦精準扶貧及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教育雙提升。其中,特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蒙牛集團上下四萬餘名員工共同行動起來,堅守責任,發揮了「戰疫」力量。
  •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準則(CEEA-CSR2.0)》發布 突出可持續發展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準則》於2014年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在京發布,是目前在國內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領域的重要標準。據介紹,為適應新形勢,進一步推動準則的適用性、評價的客觀性,推動社會責任評價在引導企業參與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程度的價值,經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理事會研究決定,對《準則1.0》進行全面優化升級。
  • 博騰股份榮獲「2020中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大獎―可持續發展社會...
    大會除了設置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平行論壇、路演專場等形式豐富內容外,還設置了 「『責任·擔當·致敬』―中國醫藥人文之夜主題晚會」特色環節,旨在向具有社會責任擔當的中國醫藥企業致敬。重慶博騰製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博騰股份(300363),股票代碼:300363)榮獲「2020中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大獎―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獎」殊榮,公司MCP事業部總經理朱坡先生代表出席領獎。  博騰股份始終認真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關注並積極回應各利益方需求,將社會責任工作融入公司各個環節。
  • 從ESG影響力投資,看中國住房租賃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責任
    E是指公司應當提升生產經營中的環境績效,降低單位產出帶來的內外環境成本;S是指公司應當堅持更高的商業倫理、社會倫理和法律標準,重視與外部社會之間的內在聯繫,維護人的權利、相關方利益以及行業生態的帕累託優化(Pareto Improvement) ;G是指公司應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圍繞受託責任合理分配股東、董事會、管理層權力,形成從發展戰略到具體行動的科學管理制度體系
  • 諾亞財富潘華: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堅持可持續發展具有更長遠的穿透性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本報記者 鄭瑜 張榮旺 北京報導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中國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金融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作用重大,諾亞財富作為一家金融服務企業,我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9月15日,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全球視野 責任共享」2020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諾亞財富品牌市場中心資深總監潘華表示,諾亞財富始終高度重視踐行公益事業,勇於擔當企業社會責任。潘華透露,目前諾亞香港團隊正在研發ESG(註:企業環境、社會和治理績效)公開市場產品,打算在年底或明年推出ESG私募基金。
  • 多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業內專家共話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發展
    (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副主任、責任雲研究院院長汪傑來分享他的理解)企業社會責任意義多維遠遠不止公益慈善方面對企業家而言,最大的企業社會責任應該是推動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也離不開媒體的力量。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在智媒轉型中,正通過垂直化課題研究,參與社會治理。其中,南都大數據研究院重點課題項目——南都鑑定評測實驗室,則通過測評、大數據分析、科普等手段,對企業、消費者提供決策指引,助力高質量發展。對於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公眾、消費者、第三方機構如何看待,他們又有哪些不同的觀點碰撞?
  • 企業社會責任如何多維履行?業內專家共話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發展
    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承擔如扶貧濟困、抗疫救災、科技創新、質量堅守、維護消費者權益等社會責任。在瞬息多變的2020年,諸多優秀的企業用實際行動定義了「責任」。」,SGS中國區可持續發展技術負責人劉秀萍在圓桌沙龍環節說道。
  • 追求優質發展,勇擔社會責任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圓滿舉辦
    追求高質量發展,書寫新時代華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在大會上發表講話,他表示企業勇於履行社會責任,是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而產業高質量發展又將推動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彼此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而遊戲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注重內容導向,始終注重原創精品,始終注重技術創新。
  • 米其林大中華區總裁偉書傑:一切皆可持續,企業社會責任亦如是
    (編者註:「可持續移動性」是交通行業概念,旨在提供安全可靠的自由交通運輸選擇,涵蓋道路安全、綠色出行等多個領域。)南方周末:我們關注到米其林中國的道路安全行動都比較切合時代發展,如青年創意行動、安全寄遞行動等。你們如何挖掘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安全議題?
  • 內生式+自驅力: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之路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北京報導讓利的目標是銀企雙贏對普惠金融現狀及未來發展的思考,營口銀行監事長林德安認為開展普惠金融業務,銀行如何兼顧「較高的綜合成本」與「較難的風險定價」是當前存在的主要難點。銀行與企業,是夥伴的關係,相輔相成,必須要相互支持。
  • 要論| 企業社會責任的時代內涵
    因此,企業獲得持續社會認可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握公共關係的社交屬性,讓企業社會責任日常化、融入化、社交化,是企業的公益價值與用戶服務產生更加緊密的連接,從而不斷增強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程度,實現企業自身的戰略性發展。災難只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次突發性「演習」,真正的社會責任履行應該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
  • 綠色發展理念下的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是推進社會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力量,其不僅要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也必須承擔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中的「綠色」內涵,就是要求企業走綠色發展的道路,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利益,而是通過技術創新、轉型升級、降低能耗、減少排放等方式,減小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切實肩負起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的社會主體責任。
  • 鐵路強化責任擔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入冬以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認真履行國鐵企業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加強運輸組織,強化制度保障,全力做好煤炭、糧食等重點物資運輸工作,為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初冬時節,雪花飄飄,北風蕭瑟。整個國家在此時此刻最需要的就是煤炭和糧食。
  • 探尋疫情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0年斯坦福中國社會創新峰會雲端舉行
    斯坦福慈善與社會創新中心執行主任CarlaEckhardt表示,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變得更加脆弱,尤其是在面臨日益增加的挑戰面前,但是我們相信找到一條通向未來的可持續之路是可能的——通過我們共享的價值驅動,實現我們共通的人性,「我們期待著峰會能夠給大家新的靈感,帶來新的可能性,探索新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有效的變革」。
  • 雀巢瓶裝水業務調整,專注功能性水投資布局
    此外,雀巢認為應在「健康補水」,如功能性水等領域進行投資。在這一領域,雀巢還考慮進行戰略收購。同時,董事會得出結論,雀巢公司在北美的地區性礦泉水品牌(Poland Spring, Deer Park, Ozarka和Zephyrhills),純天然瓶裝水品牌雀巢優活和Readyrefresh配送服務不在集團重組後的業務範圍內,目前正在審查中。
  • 踐行可持續發展 SDGs 30人聯盟即將開啟!
    與過去22年中一直倡導的「股東至上」不同,該宣言第一次明確提出:公司的首要任務是「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宣言還強調,作為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公司領導團隊應該致力於達成向客戶傳遞企業價值,通過僱傭不同群體並提供公平的待遇來投資員工,與供應商交易時遵守商業道德,積極投身社會事業,注重可持續發展、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等目標。
  • 新東方國際教育培訓劉爍煬:疫情下國際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兼新東方國際教育培訓事業部總經理劉爍煬出席本次會議,就「疫情下國際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做主題演講。近80位業內大咖現場分享,2000餘位校長參會、超30萬名在線用戶關注,就教育前沿成果及發展趨勢展開深度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