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聯盟,使秦國十五年不敢窺視函谷關外。但就憑這聯盟,能長久地阻攔住虎狼之秦嗎?顯然不能。
秦國也出其對策,用計謀離間六國,但由於蘇秦在聯盟中調和各方,秦國付出的行動一直收效甚微。
後來秦王派大將犀首欺騙齊、魏兩國,聯合他們去攻打趙國,想以此來破壞合縱盟約。趙國被攻打後,趙王責備蘇秦。蘇秦害怕至極,為保住姓名便請求出使燕國,並向趙王保證一定會報復齊、魏兩國。蘇秦離開趙國後,合縱盟約隨之土崩瓦解,這正中秦王下懷。
秦惠王為了謀取大業,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燕太子為妻。也就在這一年,燕文侯去世太子即位,稱為燕易王,秦惠王的女兒成為了皇后。正當燕國辦喪事舉國哀悼的時候,齊國大軍來犯,連下燕國邊境十餘城。
蘇秦來到了燕皇宮,易王告訴他:「之前先生曾來到燕國,代表諸侯與先王商議合縱之事,共抗秦國。現在齊國先進攻趙國,又攻我燕國,合縱最後卻成為一個天大的笑話,您能為燕國取回被侵佔的土地嗎?」蘇秦慚愧知己,並保證要回土地。
蘇秦來到齊國,見到了正沉浸在喜悅中的齊王。蘇秦無奈地嘆氣並向齊王行拜禮,低頭表示喜悅,抬頭表示哀悼。齊王好奇蘇秦為什麼會表現出哀悼的神情,便問其為何。蘇秦道:「我聽說就算是快要渴死的人也不會喝有毒的水,快要餓死的人也不會吃有毒的食物,那是因為喝有毒的水,吃有毒的食物和死亡比起來沒什麼區別。」
「燕國雖弱,但是燕王是秦王的女婿,齊國攻打燕國,秦國就有了發起戰爭的理由,甚至會聯合各國來攻打齊國,那時各國便會以秦為中心共同伐齊。齊王你得到燕國邊境十餘城,卻招來了秦國無休止的報復,這跟自掘墳墓有什麼區別。」
齊王聽後臉色大變惶恐不已,問蘇秦,此禍怎解。蘇秦在齊王面前沉思許久,說道:「古之賢者,都有轉危為安的能力。大王若聽我一言,就把燕國的十餘城返還與其。燕國弱小,不足為慮,但是他的靠山是虎狼之秦。大王若不還,秦王必會發動戰爭攻打齊國;大王若還,燕國無緣無故地收回十餘城,必然秦王知道您是因為他的緣故才返還城池,一定會高興,也沒有了發兵的理由。如此,大王只不過表面上做了一個臣服秦國的態勢,實則卻是用這些城池的代價換來了天下,這是稱霸天下的功績啊!」
齊王聽後大悅,直接採納了蘇秦的建議,返還了攻佔燕國的城池,甚至都沒有向燕王索要戰爭補償。
齊王的做法讓大臣們很是不解,有人開始詆毀蘇秦左右搖擺,出賣國家,反覆無常,必會引發亂事。蘇秦怕齊王降罪便急忙回到了燕國,到了燕國之後,燕王卻遲遲不復甦秦的官職。
原來早就有傳言,說蘇秦不忠不孝,賣主求榮。燕王起初沒放在心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蘇秦的信任愈不如從前,再加上聽信讒言。蘇秦要回了城池,燕王反而認為他不忠誠。
蘇秦痛心疾首,道:「大王,我給你講個故事。曾有一女子在丈夫外出期間與人私通,丈夫回來之後,女子欲殺其,準備毒酒一杯讓小妾送與丈夫。小妾知道酒裡有毒卻不能不送,心生一計,便在送酒路上故意摔倒。丈夫大怒,打了小妾五十多鞭子。小妾本想救他卻換回了一頓毒打。現在的我就是和她一個境遇啊……」燕王被蘇秦觸動,恢復其官職,並且對他的待遇更豐厚了。
誰知後來蘇秦竟和燕王的母親私通,燕王得知,反而更重用蘇秦了。蘇秦擔心自己兇多吉少,便告別燕王逃奔齊國。
來到齊國的蘇秦還是心向燕國,當初答應燕王報復齊國的事情,他一直銘記於心。蘇秦在齊國獲取信任後,把握住每一個能消耗齊國國力的機會,齊王卻全然不知。
蘇秦在齊國的地位引起了群臣的嫉妒,他們就派人暗殺蘇秦。
在一次暗殺中蘇秦僥倖逃離,但受傷之重也讓他無力回天了。齊王派人捉拿兇手未果,蘇秦臨死之前告訴齊王:「要想找到兇手,就以我為燕國在齊國作亂為由,將我車裂示眾,這樣就能找到兇手。」
齊王照做,果然捉到了兇手……
一代人傑就此隕落,他的事跡被後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