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1955年授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謂是一場軍人的「盛宴」,畢竟出生入死幾十年,終於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刻。軍銜作為一種榮耀,平心而論,大家都想高點比較好,比如段蘇權和鍾偉,就覺得自己應該由少晉中。但也有部分高風亮節之人,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主動讓銜,徐立清就是其中一位,他曾負責評級授銜工作,卻主動把自己的正兵團級降為副兵團級,上將降為中將。
徐立清,1910年出生,是安徽省金寨縣人。他早年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作戰、長徵、西路軍西徵,歷任團政治處主任、師政治部主任、軍政治部主任和紅四方面軍衛生部政委等職務。
抗戰爆發後,徐立清先是在八路軍129師任職,後又調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為保衛陝甘寧邊區做出了重要貢獻。解放戰爭時期,徐立清擔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協助彭老總指揮了著名的延安保衛戰、青化砭戰役、羊馬河戰役和蟠龍戰役等等。在後來的進軍新疆中,徐立清又被任命為一野第一兵團政委,他認真執行民族政策,促進了民族團結。
建國後,徐立清調任總幹部副部長,主要分管全軍幹部任免和組織調配工作。在1951年,中央決定對全軍幹部進行評級,徐立清負責具體執行。眾所周知,評級關乎今後的各種待遇和軍銜的高低,因此不少人找到徐立清,想要高定一點。面對這些困擾,徐立清主動把自己的正兵團級降為副兵團級,其他人看到這樣後,自然也不再來攀交情了。但彭老總卻堅持要按條件辦,最終在定級報告書上將徐立清改為正兵團級別。
1955年,我軍首次實行評定軍銜,作為總幹部副部長,徐立清也參與到授銜的工作當中。本來按照條件,正兵團級別一般授予開國上將,徐立清曾經擔任一野第一兵團政委,資歷和戰功都不低,授上將是理所當然的。但徐立清看到自己是上將後,卻坐不住了,幾次三番要求降為中將。
原來,當時有很多幹部覺得自己軍銜低了,鬧得很兇,徐立清認為自己帶頭低授,有利於做其他同志的工作。上級也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最後成全了他。1955年授銜,徐立清被授予開國中將。此後不久,他又主動請求轉業回地方或者擔任省軍區某個副職,為百姓群眾幹點力所能及之事。不得不說,老一輩革命家的高風亮節,實在是令人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