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愈來愈多國家宣布不要汽油車了,新任美國總統拜登也宣布2050年禁用汽油車了,但全世界最有錢上市公司沙特國家石油公司除了在沙特蓋煉油廠,甚至跑到中國浙江大舉投資,讓人想不透,車子都不加油了,煉這麼多汽油去哪裡?
最近都在熱議的一個話題: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阿美想要投資中國浙江石化,將讓浙江石化一舉成為全球第二煉油廠、總投資金額超越人民幣兆元的世界級石化園區。
問題是中國2035年想全面禁止燃油車,汽車都不加油了,沙特阿美跑到浙江投資煉油廠,到底想幹什麼?
浙江石化一期去年投產、二期今年起陸續投產,沙特阿美希望投資第三期,佔有浙江石化9%股權,同時籤訂長期原油供應合約並興建原油儲槽,投資金額預估是250億美元,未來既是浙江石化的股東也是原油供應商。
預估三期完成之後,浙江石化年煉油量6000萬噸,僅次於年煉量6200萬噸的印度的賈姆納加爾煉油廠居世界第二,中國僅花了4年就在浙江舟山群島上打造出世界級煉油、石化園區。
除了規模超巨大之外,讓各界驚異的是這種煉油廠跟一般的不同,使用一種泛稱為COTC的技術,用最簡單的比喻,這種煉油廠的投資目的就是從原油做到衣服,跟過去以生產航空燃料、汽柴油為主的目的不同,還投資了一系列的連續性生產裝置生產出衣服原料。一部分外銷一部分再搭配中國紡織工業最後成為衣服銷往世界。
根據資料,過去一桶石油約65%耗用於運輸用途(汽車、輪船、飛機)、以及其他能源如瓦斯煮飯,剩下的5到20%才會作為衣服、塑膠原料等。但COTC的非汽柴油比重達到70-80%,佔比剛好倒過來,沙特阿美可說是進行一場煉油廠去油化(汽柴油)的大競賽。
為何說大競賽?沙烏地阿美自2005開始極研發COTC技術,到目前已在全球公告了599個COTC的專利,把第二名埃克森美孚的78個遠遠拋在腦後,甚至還收購投資其他擁有COTC技術的公司,一邊花大錢蓋煉油廠,一邊研發專利,進行一場世紀級的技術革新競賽。
因為加入這場戰局的不只是世界龍頭沙特阿美、美國能源業龍頭埃克森美孚在新加坡、廣東省的惠州市也蓋COTC的煉油廠。
除此之外,喜歡彎道超車的中國企業,研發實力不足則改買技術授權,包括了中國恆力、恆逸、盛虹煉化也都投入了COTC的一貫化園區。
這可就是大事情了,因為這是技術革新大戰,也是規模競爭,愈大成本愈低,加上沙特阿美是從油田開始做起,省掉了中間各種成本。因此中國業者號稱以乙烯來比,COTC一噸成本可比傳統方法便宜200美元。
專家預估:COTC將成主流
2026年之前,在全球總共有8個COTC投資案在進行,其中有6個在遠東地區,剩下兩個也是在亞洲,分別是印度與沙特。
這場國際競賽,歐美國家也注意了並開始轉型。例如,日本的NEDO補助日本業者發展二氧化碳做衣服原料,在2020-2023年投入20億日元作開發,並且以2050年為量產目標,因為日本也知道傳統方法是比不過COTC的,只能研發下一代技術。他又舉例,英國的英力士與美國新創業者Agilyx在美國伊利諾州發展聚苯乙烯的化學回收,每天能處理100多噸消費過的聚苯乙烯再製成新的塑膠,讓石化業成為海洋垃圾解決者,進而創造持續生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