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烹飪出美味佳餚,鍋具不能少。煎、炒、燉、煮都用一口鍋是常事,有的甚至還會直接拿鍋來盛菜、盛湯……殊不知這些做法可能會有損您的健康!
那各種鍋具在使用上,都該注意些什麼呢?
鐵鍋,多數人烹飪食物最為普遍又傳統的廚具。大多用生鐵製成,性質穩定,加熱均勻又耐用,保溫性能也較好。
鐵鍋可分為生鐵鍋和精鐵鍋兩種,其中精鐵鍋鍛壓得更薄一些,所以傳熱相對生鐵鍋更快。但兩者總體而言都偏沉,所以不太適合力氣小的人使用。
除了笨重之外,鐵鍋還有一個缺點——易生鏽。生鏽產生的氧化鐵,可能會對肝臟、腎臟造成損傷,危害體內多個器官的健康。
小貼士:鐵鍋在第一次使用前可先加熱,然後用一塊動物脂肪以繞圈的方式擦拭鍋內壁,如此反覆三五次,有助於延長它的使用壽命。
鋁鍋雖然輕便、不生鏽,但易氧化,烹飪不當很可能會造成鋁析出。
而鋁離子進入人體後,會破壞人體中負責細胞能量轉換的三磷酸腺苷,對骨骼和神經系統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建議大家平時儘量少用鋁鍋及鋁製器具。
鐵鍋會生鏽,不鏽鋼鍋不僅避免鏽跡的困擾,價格還便宜、加熱快,也是目前炊具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
不過,不鏽鋼鍋雖然受熱很快,但熱分布不夠好,易產生聚熱點導致食物燒焦。所以它更適合用於蒸煮食物,新手用不鏽鋼鍋煎炒時很可能會糊鍋。
不粘鍋,不僅清洗方便,還不用擔心燒焦,用油少,煙也少。不粘鍋之所以不粘,是因為其內壁有一層特殊的塗層。
目前不粘鍋的塗層常用材料是聚四氟乙烯(PTFE),也就是特氟龍。研究發現,特氟龍在260℃以下時性質十分穩定;但當溫度超過260℃後它就會開始慢慢分解;當溫度高達340℃時分解加劇,並會釋放出有害氣體。於是不少人就認為,不粘鍋的塗層會致癌。
但其實,正常炒菜時鍋具溫度基本在200℃左右,即便是油炸時溫度也很難超過250℃,因此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粘鍋塗層還是比較安全的,日常烹飪可以放心使用。
鍋子高溫空燒5分鐘,其溫度就能達到800℃以上,這時塗層就會發生揮發,對健康造成不利,所以千萬不要空燒;
特氟龍塗層相對比較「嬌嫩」,使用時最好不要用金屬鏟,清洗時動作要輕柔,同樣要避免用鋼絲球擦洗;
當鍋子的不粘效果變差、油煙明顯變多時,就提示需要更換新的鍋具了。
砂鍋的主要材質是陶土,傳熱係數比較低,比起鐵鍋、鋁鍋等鍋具來說保溫性較好。能很好的保持食物的色、香、味,但一定要在正規商超購買,以免存在鉛、鎘過量等危險。
注意火候。火候突然加大或過猛,可能造成破裂,置火上時也應先文火,再用旺火;
不要隨意加水。熱鍋放熱水,冷鍋放冷水,忽冷忽熱,也易出現破裂;
避免盛酸性食物。醋、番茄等酸性食物,會加速鉛的溶出。
各種鍋的用法,你學會了嗎?
文字來源:CCTV回家吃飯;圖片來源:網絡。
聲明:「山東廣電惠生活」微信公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