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站穩2020」「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 穩定全球供應鏈

2020-12-23 央廣網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本期推出:「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穩定全球供應鏈。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中國西南部,裝滿電子、汽車配件的中歐班列,正在緩緩駛出重慶團結村站,開往1萬公裡之外的德國杜伊斯堡。

張信,是重慶團結村站的站長。從發出我國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的發車指令到現在,九年裡,他見證了班列開行數量突破7000列,更深刻體會到,2020年,隨著國內復工復產、進出口需求旺盛,中歐班列發揮了穩定全球供應鏈的作用。張信說,在疫情席捲全球的時候,中歐班列保障了中歐貿易往來、國際防疫物資運輸。

截至11月初,中歐班列2020年開行量已經突破1萬列,超過去年全年水平。中歐班列增量提速的背後,是中國面對疫情衝擊率先「站穩」,並為世界疫情防控、經濟恢復作出貢獻。北京交通大學綜合交通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紅昌表示,鐵路部門具有集中大規模運輸、防疫水平較高的特性,這為我們拓展基於中歐班列的、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和交往活動以及援助活動,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

「鋼鐵駝隊」連接起「一帶一路」兩端。走出去的不僅僅是中國物資,還有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

2020年12月15日,印尼歷史上第一條高速鐵路——連接雅加達和萬隆的雅萬高鐵1號隧道順利貫通。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周駿說,作為中國高速鐵路從技術標準、勘察設計、工程施工、沿線綜合開發等全方位整體「走出去」的第一單,雅萬高鐵有眾多的「第一」。「雅萬高鐵是我國在海外建設的第一條高速鐵路,中國標準、中國施工、中國裝備,在東南亞也是第一次。」

在非洲大草原上,由中國第一條全產業鏈建設的鐵路——亞吉鐵路,已經成為衣索比亞和吉布地兩國重要的大宗貨物運輸大動脈。亞吉鐵路衣索比亞運輸主管比爾哈內介紹:」今年在疫情的困難時期,亞吉鐵路幫了我們大忙,特別是在服務民生方面的運量不降反升。今年前10個月,亞吉鐵路累計發送貨物120萬噸,相當於去年全年的運量。」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蒙內鐵路、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一個個「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各國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目前,中國已經同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開展了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中國已經是「一帶一路」倡議25個參與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即使是在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前10個月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外貿進出口總額合計7.58萬億元,同比增長1.4%,在中國外貿中的佔比提升至29.2%;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籤承包工程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的佔比分別提升到了55.5%和58.5%。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說,2020年在疫情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雙重壓力之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對中國穩外貿、穩外資,以及保全球價值鏈、保市場主體,都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站穩2020,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邁出堅實步伐。邁向2021,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多方合作面臨更多新機遇。他表示,2021年會有更快的速度,加強我們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一帶一路」在享受著整個產業鏈動力的時候,跟中國分享整個產業鏈動力所帶來的好處。此外,2021年會有更多的合作項目進入實質性的收穫期,是新的機遇。

記者:佟亞濤 馮雅 王業豐

播音:鴻昊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穩定全球供應鏈
    >復工復產、進出口需求旺盛中歐班列發揮了穩定全球供應鏈的作用中國物資、中國技術、中國標準走出去,「幫了大忙」!目前,中國已經同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開展了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中國已經是「一帶一路」倡議25個參與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 智庫丨「一帶一路」:全球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的重要渠道
    這一做法與中國過去「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經驗相似,有利於因時因地制宜,並充分發揮當地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有關制度將逐漸成形,與國際標準逐漸接軌,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合作,這有利於將中國的優勢產能、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有效對接。
  • 疫情下,「一帶一路」合作強勁前行
    新華社發(中機公司供圖)據中國商務部近日發布的數據,2020年1-11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7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10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7%。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一帶一路」這一全球性倡議正在證明,它是一個穩定的、可持續的、能夠完全應對疫情負面影響的經濟合作機制。
  • 「一帶一路」:全球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的重要渠道
    這一做法與中國過去「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經驗相似,有利於因時因地制宜,並充分發揮當地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有關制度將逐漸成形,與國際標準逐漸接軌,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合作,這有利於將中國的優勢產能、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有效對接。
  • 「一帶一路」合作逆勢前行,釋放三重信號
    (圖源:新華社)中國商務部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至10月,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602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但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投資額卻比2019年同期大增23.1%。截至目前,中方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一帶一路」合作逆勢前行,釋放出三重信號。
  • 「外洽會現場」「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如何加強國際經貿投資合作...
    11月25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高杲在主旨演講中就加強「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的國際經貿投資合作提出相關建議,涵蓋抗疫合作的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深化以及第三方市場的拓展。
  • 沈國兵:提升"一帶一路"營商環境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變革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院教授、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沈國兵應邀出席論壇並作了主題發言。  沈國兵教授結合實證分析,對「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以來,對沿線國家治理所發生的四個方面(即腐敗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穩定、規則質量等四個維度)積極變化作了「量化」比較和分析,就未來提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傳播力與影響力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議。
  • 王毅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會議
    王毅表示,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了積極貢獻。當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共振,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遭受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衝擊,國際貿易和投資萎縮,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
  • 臺媒:透視「紅色供應鏈」的來龍去脈
    紅色供應鏈還有一個重要的「去脈」,就是大陸積極推動中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一帶一路(海陸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計劃。(圖為「一帶一路」規畫示意圖,本報系製) 紅色供應鏈還有一個重要的「去脈」,就是大陸積極推動中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一帶一路(海陸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計劃。(圖為「一帶一路」規畫示意圖,本報系製) 紅色供應鏈,是當前兩岸經貿領域的熱門詞彙,也是讓臺灣產業界心驚膽顫的一個概念。它所指的是,大陸(紅色中國)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建起的「自我供應」生產體系。
  • 「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9.6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
  • 「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一帶一路」建設也不例外,但「一帶一路」建設並沒有因此而停滯,而是從實際出發,積極主動作為,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與活力,為全球抗疫和穩定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2021年,全球抗疫與經濟復甦對共建「一帶一路」提出更強勁需求,激發相關產業加速發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迎來新機遇,相關國家將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互利共贏新發展。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成果豐碩籤約金額達101.63億元>每日甘肅網康縣12月22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朝霞 薛硯)今天上午,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隴南市康縣舉行。
  • 國際時評|「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李蓉)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發展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這是一條「健康之路」,為合作抗疫提供了有力支撐。疫情暴發以來,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資和技術援助,先後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280多批緊急抗疫物資援助。
  •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20「一帶一路」金融合作論壇成功舉辦
    原標題: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20「一帶一路」金融合作論壇成功舉辦   11月26日,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簡稱「文化中心」)主辦的2020「一帶一路」金融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行
  • 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籤署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7日介紹,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呈現十足韌性。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對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帶來新的挑戰。
  • 「頭條」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暨第八次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中國...
    12月20日,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暨第八次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中國大會在膠州開幕。本次峰會由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SCMP中國)、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管委會共同主辦,活動為期2天,邀請全球著名經濟學家、著名供應鏈專家與企業家,以線上線下結合、中英文雙語同步的方式,深入探討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的趨勢,預測前沿技術對供應鏈的顛覆性影響。
  • 推進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王毅表示,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克服種種困難,總體保持穩定,展現出韌性和活力。同時,受疫情衝擊,非洲國家面臨的結構性問題有所突出,迫切希望加快經濟轉型,期待同中方加強共建「一帶一路」,打破自身面臨的基礎設施、資金、人才瓶頸,提升自主發展能力。
  • 「中國經濟站穩2020」財政政策「挑大梁」 穩住經濟「基本盤」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 外交部就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等答問
    我們敦促美方不得實施該法中的涉華歧視性條款,停止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錯誤做法,與中方監管部門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共同推進兩國審計監管合作,為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在美上市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監管環境。《環球時報》記者:我們注意到,疫情期間,「一帶一路」合作仍在不斷推進,包括上周五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
  • 「一帶一路」國家商會線上尋合作 呼籲打造合作「雲平臺」
    林波 攝中新網寧波6月10日電(記者 林波)6月10日,中國(寧波)—「一帶一路」國家商會商務合作對接會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30多個國家商會會長通過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共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貿易與合作交流,呼籲打造線上商務合作平臺,助力企業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