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上揚的數據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經濟復甦的「增長通道」與釋放潛力的「共贏之橋」,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9.6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
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2020年,「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在疫情中相互支持、團結抗疫、共同發展。中國積極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先後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280多批緊急抗疫物資援助。數據顯示,2020年中歐班列開行突破1萬列,去年前10個月運量就超過2019年全年,成為助力各國抗疫的「鋼鐵運輸駝隊」。中國還通過「空中絲綢之路」,向很多國家和地區提供支持與幫助,疫情期間累計運送防疫物資超過1700噸。
其次,「一帶一路」架起了經濟復甦的「增長通道」。疫情期間,「一帶一路」項目沒有停滯,反而快速復工復產。例如,中巴經濟走廊首個大型軌道交通項目——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項目於2020年10月正式運營通車,開啟了巴基斯坦的「地鐵時代」。同時,中國同很多「一帶一路」夥伴國家建立了暢通貨物流動的「綠色通道」,便利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對保障「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再次,「一帶一路」架起了釋放潛力的「共贏之橋」。過去一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加快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等文件,為全球經濟加快復甦注入了新動能。目前,「一帶一路」合作已經在「絲路電商」、數字交通走廊建設、跨境光纜信息通道建設、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歲寒知松柏,風雨見彩虹。疫情讓各方攜手共建「一帶一路」的決心更加堅定。2021年,中國將繼續張開雙臂擁抱世界,更加重視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合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更強動力、更大空間、更優路徑,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更高質量邁進。(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孫昌嶽)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