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阿合作如何為世界注入確定性?

2020-12-23 和訊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阿合作如何為世界注入確定性?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電 (李京澤 黃鈺欽)「在當今充滿著不確定因素的世界,中阿友好合作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鮮明的確定因素之一。」在11日舉行的「新冠疫情下中國與中東合作:傳統友誼與共創未來」線上論壇中,中國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前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的這句話引發與會人員的共鳴。

與會的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學者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影響世界發展最大不確定因素的當下,中阿合作抗疫為國際團結抗疫樹立典範,為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注入確定性。

面對疫情蔓延:老朋友守望相助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多國遭受衝擊。在中國抗疫艱難時刻,沙特國王是全球第一個同中國最高領導人通話就抗疫表示支持的外國元首;多個阿拉伯國家向中國提供物資援助;阿聯和埃及在地標性建築和古蹟上亮起聲援中國的口號。

當中東國家遭受疫情重創,中國及時投桃報李。據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介紹,截至目前,中國已向地區國家援助了過百萬人份的檢測試劑盒,上千萬數量的抗疫物資,同22個地區國家舉辦了專家視頻會,向8國派出了醫療專家組。

「中阿團結合作抗疫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中阿兩大民族千年友好往來的歷史遺產。」巴勒斯坦前駐華大使穆斯塔法·薩法日尼表示,中阿始終保持著休戚與共的關係,有著長久合作的動力。

與會學者一致認為,中阿在疫情期間的守望相助為國際抗疫合作樹立了典範,同時兩者的互動豐富了中阿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也為世界範圍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提供了樣本和參考。

面對經濟壓力:真夥伴危中尋機

研討中,北京語言大學中東學院院長羅林分享了兩個中阿貿易合作的案例:疫情期間,沙特政府將一家中國浙江的公司列為保障民生供給的重要物流企業,使其在沙特配送服務網絡所覆蓋的城市由60個增長到100個;與此同時,黎巴嫩最著名的巧克力在中國購物網站吸引了9萬多粉絲。

這是近期中阿經貿合作的縮影,據最新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逆勢增長11.7%,貿易額增長3.2%。1月至5月,中國對部分阿拉伯國家,如阿聯、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黎巴嫩等國家的部分貿易數據仍保持了正增長。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劇增,羅林認為此時中阿貿易不退反增,表現出了兩者經濟合作極強的韌性,也為將來互利共贏打開新局面。

阿聯扎伊德大學教授喬納森·福爾頓也有同樣的看法,他以「一帶一路」為框架,分析了中阿合作的機遇,指出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疫苗研發等新態勢外,數字經濟會成為海灣國家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在與此相關的5G網絡等技術領域裡,中國企業有望發揮巨大作用。

面對單邊主義:古文明為正義發聲

世界範圍內疫情的此消彼長讓人們意識到沒有國家能獨善其身,只有合作才可度過危機。但現實並不盡如人意,一些國家、個人將疫情政治化、奉行單邊主義,以鄰為壑,阻礙全球抗疫進程。

從中國—阿拉伯國家政黨對話會特別會議上阿拉伯國家政黨領導人的表態,到中阿合作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通過的《安曼宣言》,與會學者總結中阿近期互動,強調中阿作為國際舞臺上的重要政治力量要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支持世界衛生組織,支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劉中民表示,疫情下單邊主義、民粹主義思潮更加嚴重,國際合作變得更加困難,而中阿悠久的文明都有重視集體、包容他人、扶貧濟困的道德價值,既在中阿抗疫合作中得到體現,也為未來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找到合作的基礎。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說,疫情讓人們看到現有生存方式對於價值觀和大自然的損害,加強全球治理與文明轉型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同為文明古國,應當在此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完)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報鈞聲:為不確定的世界增加確定性
    為不確定的世界增加確定性——攜手抗疫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詮釋■鈞 聲5月18日,習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宣布: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
  • 「中國確定性」讓世界更踏實
    就中國經濟自身而言,儘管總體看走在明顯復甦的進程上,但仍然有一些領域和行業沒有恢復到常態,而且明年的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也不得不防。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無疑為中國經濟在新的一年持續穩定復甦注入了確定性。在新冠肺炎疫情攪擾全球的背景下,這份確定性已經成為全球期待。
  • 國際銳評丨「中國確定性」讓世界更踏實
    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無疑為中國經濟在新的一年持續穩定復甦注入了確定性。在新冠肺炎疫情攪擾全球的背景下,這份確定性已經成為全球期待。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穩步復甦本身就是一劑能夠有效緩解衰退焦慮的良藥。近日,中國官方公布了前11個月經濟數據,工業、零售、投資等多個領域都出現增長。德國財經網撰文說,這是中國「送給世界經濟的一份禮物」。
  • 心手相連,習近平為中阿戰略夥伴關係注入新動力
    時鐘撥回到兩年前的夏天,中阿雙方一致同意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達成並籤署了《北京宣言》、《論壇2018年至2020年行動執行計劃》和《中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行動宣言》三份重要成果文件。  「歷史和實踐證明,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無論面臨怎樣的艱難險阻,中阿始終是互惠互利的好夥伴、同甘共苦的好兄弟。」
  • 馬漢智:合作抗疫為中非友好注入新內涵
    馬漢智:合作抗疫為中非友好注入新內涵 2020-06-24 0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隆國強:開放合作為世界繁榮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這是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的鮮明主題,不僅宣示了「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而且回應了世界關切,指明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推動更具廣度和深度的開放合作,為世界繁榮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如何深刻領會構建新發展格局與發展服務貿易之間的關係?中國是否具備打造新競爭優勢的戰略能力?
  • 「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逆勢上揚的數據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經濟復甦的「增長通道」與釋放潛力的「共贏之橋」,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2020年,「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在疫情中相互支持、團結抗疫、共同發展。中國積極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先後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280多批緊急抗疫物資援助。
  • 中阿合作論壇成功舉辦 外交部:中阿關係將取得更大發展,不負中阿...
    在今天(25日)下午的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第四屆中阿新聞合作論壇昨天成功舉行。我注意到,雖然疫情仍在蔓延,但近期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在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交流互動頻繁,你對此如何評價?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11月24日,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的第四屆中阿新聞合作論壇以視頻方式成功舉辦,國務院新聞辦主任徐麟,沙特、埃及、約旦、巴林和黎巴嫩五國新聞部長等政府部門新聞官員、主要媒體負責人參會,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下媒體在加強中阿共同發展中的責任」主題進行探討交流。
  • 疫情之下美國經濟進入亂紀元 不確定性成為市場唯一永恆主題
    來源:匯通網原標題:疫情之下美國經濟進入「亂紀元」,「不確定性」成為市場唯一永恆主題「我能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難以預料到人心的瘋狂!」那些原本償付能力低下的公司所發行的低評級「垃圾債」在貨幣與財政救援的雙管齊下之下雞犬升天,本該被市場淘汰的「殭屍企業」也靠著財政輸血鹹魚翻身。這卻帶來了未來額外的經濟不確定性來源。第四體:國際貿易環境雪上加霜。新冠病毒疫情是一場全球性的危機,主要經濟體無一倖免。
  • 評論:疫情之下,財務人如何「現金為王」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疫情之下,財務人如何「現金為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們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國民經濟細胞的企業,是經濟抗疫中的關鍵點。細胞活了,整個機體才能生機勃勃。
  • 章婕妤:志合越山海,構建「後疫情時代」高質量中阿關係
    1988年阿總統阿方辛回訪期間,鄧小平表示「50年之後太平洋時代、大西洋時代和拉美時代將會同時到來」,為中阿關係注入了信心、定下了基調。 第三階段為「變化期」。90年代中阿均面臨國際國內形勢大調整和大變化,1990年中國國家元首楊尚昆第一次訪問阿根廷,雙方達成多份合作協議,中阿關係取得實質性進展。
  • 為後疫情時期的世界注入「中國力量」_評論頻道_中國青年網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目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取得三大攻堅戰決定性勝利,使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世界抗疫合作、復甦經濟、實現後疫情時代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中國力量。
  • 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的農業合作:特徵、動因與挑戰
    相比較之下,中國提出的中阿「1+2+3」合作框架中並沒有明確地提到農業,但為什麼歷屆中阿合作論壇所達成的共識性文件都包括農業合作,中阿博覽會還設立了中阿農業對話會議和農業展會?在論壇機制下,中阿農業合作呈現出哪些特徵?農業合作面臨哪些挑戰及如何應對?都將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問題。
  • 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凝聚地區合力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2020年,全球經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如何推動全球經濟在「後疫情時代」的復甦發展,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11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共同商討如何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復甦以及該地區未來的合作。
  • 中糧為全球供應鏈穩定注入力量
    中糧為全球供應鏈穩定注入力量 2020-04-27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職教聲音】歐洲職業教育&為不確定的世界增加確定性
    在疫情期間,僅有丹麥、愛爾蘭、瑞典、芬蘭這四個國家的「工作本位學習」模式依然屹立不倒。 其他以該模式為職業教育支柱的國家為紓解危機而「各顯神通」。 西班牙主張對職業教育中「工作本位學習」要素靈活運用,如以縮減版形式植入現有的基於教師指導的項目模塊。
  • 攜手共建新時代中阿命運共同體
    相信阿中攜手終將戰勝疫情,進一步推動阿中命運共同體建設。」 「阿拉伯國家加強與中國及世衛組織疫情防控合作,必將最終戰勝疫情,惠及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方願同包括廣大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加強團結合作,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領導作用,共同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時政)第四屆中阿新聞合作論壇線上舉行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11月24日,第四屆中阿新聞合作論壇以線上形式舉辦。來自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的新聞主管部門代表、主流媒體負責人等近60人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下媒體在加強中阿共同發展中的責任」的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為國際選美IP注入東方大愛 第71屆世界小姐中國區大賽正式啟動
    本次大賽由慕蘭薈主辦,將在國際選美IP基礎上大膽創新、打破陳規,注入大量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打造與眾不同的具有東方文化的時尚選美盛宴。71屆世界小姐中國區大賽,啟動儀式現場氣氛被推入高潮,現場觀眾共同鼓掌為本屆世界小姐大賽獻上最真摯的祝福。
  • ——疫情之下,寧波外貿如何再發力(中)
    在全球化的合作背景下,產業鏈在極大地提高現代化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加劇了風險傳導「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多米諾效應。「有活力、有靈氣」的寧波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如何撥開迷霧,展現更強韌性?    疫情暴發,無形中激發了新技術、新產業的市場潛力,也給寧波外貿的競爭力帶來了新考驗。    毗鄰港口的北侖區有貨運企業1479家、堆場21家、集卡司機2.2萬餘名,點多面廣,千頭萬緒。疫情之下,一款99路APP輕鬆解決了信息不對稱頑疾,還減少車輛空轉,提升了物流效率。目前,我市招募的集卡司機70%來自這款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