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二次元"消費力驚人 年輕人熱衷動漫不吝花錢

2021-01-10 日本頻道

原標題:日媒:中國"二次元"消費力驚人 年輕人熱衷動漫不吝花錢

日媒稱,日本的動漫在中國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9日報道,7月22日,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辦的中國彈幕網站「嗶哩嗶哩視頻(BiliBili,簡稱B站)」上海漫展活動中,日本女歌手Aimer、9人女團Aqours等6組日本歌手在現場熱情獻唱,到場的年輕人熟悉每一首歌曲,在歌手們唱著日語歌時,臺下觀眾全體起立,現場歡呼聲不斷,應援手燈的光亮匯作萬千星輝。

23日的活動中邀請了日本雙人組合GARNiDELiA、女歌手LiSA、《灌籃高手》主題曲的演唱者大黑摩季等,深受粉絲歡迎。甚至有女生現場感動落淚。

報道稱,此次受到邀請的歌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與動漫有關。日本的動漫在中國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自1980年代《聰明的一休》在電視臺播出後,《哆啦A夢》及《鐵臂阿童木》等動畫片也深受中國觀眾的歡迎。90年代以後的《灌籃高手》、《海賊王》和近期的《進擊的巨人》、《小林家的龍女僕》、《黑執事》等,日本的動畫片在中國的人氣一直居高不下。

此次活動的最低票價為580元,最高約為1500元。相比上海市應屆畢業生的月平均工資,這個定價並不便宜,但門票全部售罄。在場外,黃牛把580元的門票炒到了1500元。2017年中國動漫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增至2010年的3倍,將超過2015年達到1.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96億)的日本。活動會場的動漫周邊賣場前也排起了長隊,「二次元消費」的力量讓人驚嘆。

究竟是哪些人在支撐這樣的消費?剛剛參加完高考的男生小馮(18歲)為了此次活動特意從貴州趕來上海。他將每月1000元零花錢攢下來,購買了機票和門票。他在初中時代就十分喜歡日本動漫。

從浙江趕來的一名大學女生(19歲)和一初中女生(14歲)以Cosplay裝扮進入會場。兩人為Cosplay裝備花了1400元。筆者問及她們的日常生活時,大學女生表示自己目前在當地一所師範大學學習數學專業,這次和她做家教的學生(初中女生)一起來的。此外,現場還有來自廣東省的男醫生(28歲)、以及為了動漫不惜花錢的女會計(21歲)等。

報道稱,這些年輕人的煩惱、夢想和生活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他們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中國消費的核心一代。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

相關焦點

  • 沉迷購物內地香港最嚴重 花錢買24小時快樂
    在所有受調地區之中,60%的中國內地受訪者、三分之二的香港受訪者和逾5成的德國、義大利受訪者都承認,他們擁有的東西遠遠超出實際需要的。全新、未剪下標籤的衣服,掛在超過半數的中國內地和香港人衣櫃裡——而臺灣和德、意也有超過40%的人曾在衣櫃裡發現吊牌未拆的新衣。即使如此,熱衷購物的消費者依舊持續買下他們其實不需要的新衣。
  • 境外消費匯率對比
    而在中國大陸家喻戶曉的主要是VISA、Master和CUP,雖然JCB、AE和DCI在中國大陸也有發卡,但這裡主要以VISA、Master和CUP的匯率來作為比較。   下圖為興業銀行入賬明細單 也就是説,每消費10000澳門元,用銀聯卡要多花31.11人民幣。也許你會覺得這31.11人民幣並不多,但是你想像一下平時你在微信群組搶到幾分、幾毛錢紅包就沾沾自喜的樣子吧。   最後還有一個有趣的比較,下圖是2018年5月30日在國光客運和臺灣鐵路局刷卡的POS單,使用了興業銀行的Master卡和招商銀行的JCB卡。
  • 『中國新聞』| 大陸春節出境遊 人數猛增或創新高
    《報告》 指出,今年春節長假預計出境遊人次將達到650萬,而且,今年有可能成為中國人在旅遊上花錢最多的一個春節,預定春節出境跟團遊、自由行產品的人均成交價達到9500元,國內遊人均消費超過3500元。  《報告》 預計今年春節最受中國遊客青睞的前十名國家分別是:泰國、日本、新加坡、越南、印尼、美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澳洲、柬埔寨。《報告》還發布了春節團隊、自由行熱門出境城市。
  • 【綜合新聞(4大看點)】五一小長假 見證內地消費升級
    剛結束的「五一」小長假再次見證中國民眾強大的消費能力。<圖片來源:人民網>中新社報道,2019年一季度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實際增長6.8%,跑贏同期GDP增速。
  • 「香港動漫電影未來發展論壇「內容預告
    「香港動漫電影未來發展論壇「將於3月16日舉行,資深動畫人盧子英攜手中國首位票房過億之動畫電影導演與動畫電影累計票房前三甲的紀錄保持者簡耀宗一起分享成功經驗
  • 日本向中國捐116萬只口罩後,日本的口罩廠商正在加班加點24小時連軸轉!!
    80歲的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在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說:「日本要以舉國之力,全力支持中國」。 口罩消費大國日本日本是一個口罩消費大國。這些年,日本的一些口罩品牌也火到了中國。其中最有名的應該算得上日本醫藥商ARAX的網紅口罩Pitta Mask。一隻口罩售價超過10元,顏值頗高,又是明星同款,並且可以多次清洗使用,受到不少中國年輕人的追捧。口罩和口罩股都成了搶手貨短時間內口罩需求激增,日本口罩也不好買了。目前口罩在日本成了搶手貨。
  • 超平價中國旅行團怎麼玩?如何買?
    那兒一年365天總有中國遊客在街道和巷弄之間魚貫穿梭,而且他們通常沉浸在旅行中雀躍的心情,就算颳風下雨,也無法影響他們拍照的興致,也因此構成琉森可愛的風景之一。而琉森確實是中國遊客最常造訪的城市?他們又是如何觀光和消費呢?
  • [Meet創業之星]臺灣之子的上海冒險:陸初傑幫中國年輕人「甭糾結」!
    ,不是件容易事,但2013年剛在上海成立公司,隔年便獲得中國中央電視臺專題報導,沃而樂創辦人陸初傑,的確有點本事,而且,他還是個臺灣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中國,陸初傑抓住上海年輕人的需求,成功打下一片天。圖說:上海沃而樂信息科技創辦人陸初傑攝影:蔡仁譯創業初心:幫助年輕人來點快樂陸初傑說,他因為工作的關係而被調到上海,在和自己的下屬相處時才發現,上海的年輕人生長的世界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壓抑,他觀察,糾結(選擇困難),是時下大陸人最常面對的問題:去不去上課?選哪一門課?
  • 【 羅芙奧季刊 No. 30 】動漫神級人物手塚治虫 Osamu Tezuka
    美、日兩國的動漫風格與美學不同,各有千秋,美國偏向教育導向,以兒童或少年為主要訴求對象,個性強烈但傾向單一,如迪士尼、漫威:然而具有日本風格的動漫,舉凡可愛、運動、科幻、暗黑、妖怪、成人等風格,不一而足。動漫產業從2018年起日本有突破二兆日圓(約182億美元)以上的產值,其中近半數為海外市場營收。今日全球動漫產業中有65% 由日本產出,可見日本動漫之重要性。
  • 為什麼大家都愛去日本花錢?
    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學者韓立群在瞭望智庫發表文章《這才是都愛去日本花錢的真正原因》,講述了其在日本的訪學發現。文章中,日本一條鐵路則形成了集通行、觀光、娛樂、藝術和購物為一體的鐵路消費文化,就連賞櫻花也能滋生出一整條產業……一條鐵路為什麼能讓大半個日本興奮起來?
  • 寒門子弟打賞主播掏空家底 未成年人網遊消費維權難
    她提供的抖音直播間充值記錄顯示,從2月21日至24日,兒子給主播打賞多筆298元、518元、1598元,累計近5萬元。   「我問他為什麼給這名主播打賞這麼多錢,他說那個主播在直播間裡一直喊『頂住頂住!還有幾秒!快快快,刷刷刷』!」劉女士稱,「他可能覺得輸幾個密碼,錢就轉過去了,都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
  • 二次元偶像出道 看《明日之子》你粉"荷茲"了沒?
    9月2日,二次元少年荷茲以《明日之子》第六名的成績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次「破壁之旅」。荷茲的參賽成績,其實不亞於目前留在場上的真人選手:4月20日開通微博,9月1日粉絲數超過了14萬+,微博單跳活躍度5000+,比其他二次元偶像的高出兩倍﹔參賽歌曲《我和你的那年夏天》微博視頻播放量600萬+,《殺破狼》200萬+,《啾啾啾》630萬+﹔這個二次元少年還先於真人選手兌現了自己的商業價值,他已經拿下了某比薩的代言,據節目組介紹,還有食品、銀行卡等產品在等著談合作……  「人紅是非多
  • 觀察│振興券如何刺激消費?
    行政院昨天慎重其事地宣布刺激消費的振興券措施。
  • 北緯28度的中國奇蹟 長沙—古老文明與現代經濟融合的星城之夢
    2017年11月1日,長沙從全球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成為中國首座獲評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稱號的城市,長沙同時還獲得了「智能製造之都」、「工程機械之都」、「國際美食之都」的美譽。 夢想不僅止於此!
  • 香港低慾望|月光族記者實試一周只用$750 前大學講師周華山低物慾生活逾10年:源於年輕人看不到前景
    ·   來源 :生果採編 : 魚お兄さん二次編輯 :魚いもうと校對:魚お父さん 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馬照跑、舞照跳、魚翅撈飯、獅子山下的拼搏精神,人人力爭上遊向更好的生活進發,「香港在過去三四十年都是高慾望社會,消費
  • 金馬獎收視人次大跌281萬,綠媒咋呼「驚人」!
    由於今年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與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同在11月23日舉辦,島內媒體不約而同將此次金馬獎收視率下跌與兩獎頒獎典禮「撞期」相聯繫。↓▲綠媒《自由時報》報導截圖島內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以「力抗金雞獎」為標題,故弄玄虛稱第56屆金馬獎收視創「驚人結果」,而內文中則寫道「今年金馬獎的收視結果,比去年少了至少281萬人收看。」同樣「三立新聞網」也不忘聲稱:金雞獎「硬是選在同天登場」,導致今年金馬獎「略為星光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