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嘍!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文字。
立春已過,最近天氣總是沉沉浮浮,昨日大降溫,風好像要把所有的東西都要佔為己有似的。今天又是一個大太陽,晴色好日子。時令不同,身邊的景物似乎也有不一樣的性格。夏日陽光暴躁,秋日自帶暖意,冬日雖有溫度也帶有三分寒意。春日暖陽,溫和而暖,曬得人心裡兩亮堂堂的。
就像植物離不開陽光,人的一生也少不了友誼。真摯的友誼,就像這春日暖陽一樣總是讓人心立明亮而暖和。我們學過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也曾被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所激勵。即使是不出名的詩人筆下也有真摯的友誼。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詩人李頎和他的《送魏萬之京》。
忘年交的惺惺相惜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李頎《送魏萬之京》
魏萬就像岑參,汪倫那樣,雖然他們的名字都因為一首詩出名,但是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多少他們的痕跡。除了這首詩,魏萬出名的便是和李白的一段故事。歷史上不少文人都有過求仙問道的經歷,比如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魏萬也曾經求仙問道,隱居王屋山。後來因慕李白詩名,便下山。後來在廣陵遇見李白,李白很賞識他。離別的時候,還寫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送給他。
李頎雖在在我們的眼裡是一個名氣並不大的詩人,但是在唐朝絕對稱得上」名人「。他的詩歌以七言律詩見長,高棅在《唐詩品匯》曾說:」李翰林之飄逸,杜工部之沉鬱,孟襄陽之清雅,王右丞之精緻,儲光羲之真率,王昌齡之聲俊,高適、岑甚之悲壯,李頎、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也」。
他為人率真超凡,一生交遊甚廣。王維,高適,王昌齡等都曾是他的座上賓,他煉丹修仙之道。魏萬是比李頎晚一輩的後生,而二人卻沒有因為年紀而有所隔閡,依舊相談甚歡。
歌中有真意
這首詩雖然寫於離別的時刻,寫的卻十分的豪壯。「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起句倒敘而入,友人一別並不像是在寫離別,而更像是俠客行的豪氣。昨早才目送你唱歌離去,到了夜色微暗的時候便已渡河。
雖然不想用愁容送別,但是友人離開內心多少會有點落寞。「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鴻雁春歸冬去,蹤跡無定,到底只是客居,所以內心有「愁」。筆者看來這也是在勉勵自己,就像大雁,雲一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去處。停留在自己身邊的這段時間只是稍稍休息,到了時間便會離去。所以他在尾句的時候,已經不是作為一個朋友,更是作為一個長者在告訴魏萬:「我知道長安繁華快樂,但是不要因為眼前的歡樂而忘記了自己的來意,歲月不待人」。
喜歡請關注,留言區多多交流哦!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