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不出名的詩人筆下真摯的友誼

2020-12-16 喜歡有趣的文字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文字。

立春已過,最近天氣總是沉沉浮浮,昨日大降溫,風好像要把所有的東西都要佔為己有似的。今天又是一個大太陽,晴色好日子。時令不同,身邊的景物似乎也有不一樣的性格。夏日陽光暴躁,秋日自帶暖意,冬日雖有溫度也帶有三分寒意。春日暖陽,溫和而暖,曬得人心裡兩亮堂堂的。

就像植物離不開陽光,人的一生也少不了友誼。真摯的友誼,就像這春日暖陽一樣總是讓人心立明亮而暖和。我們學過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也曾被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所激勵。即使是不出名的詩人筆下也有真摯的友誼。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詩人李頎和他的《送魏萬之京》。

忘年交的惺惺相惜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李頎《送魏萬之京》

魏萬就像岑參,汪倫那樣,雖然他們的名字都因為一首詩出名,但是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多少他們的痕跡。除了這首詩,魏萬出名的便是和李白的一段故事。歷史上不少文人都有過求仙問道的經歷,比如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魏萬也曾經求仙問道,隱居王屋山。後來因慕李白詩名,便下山。後來在廣陵遇見李白,李白很賞識他。離別的時候,還寫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送給他。

李頎雖在在我們的眼裡是一個名氣並不大的詩人,但是在唐朝絕對稱得上」名人「。他的詩歌以七言律詩見長,高棅在《唐詩品匯》曾說:」李翰林之飄逸,杜工部之沉鬱,孟襄陽之清雅,王右丞之精緻,儲光羲之真率,王昌齡之聲俊,高適、岑甚之悲壯,李頎、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也」

他為人率真超凡,一生交遊甚廣。王維,高適,王昌齡等都曾是他的座上賓,他煉丹修仙之道。魏萬是比李頎晚一輩的後生,而二人卻沒有因為年紀而有所隔閡,依舊相談甚歡。

歌中有真意

這首詩雖然寫於離別的時刻,寫的卻十分的豪壯。「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起句倒敘而入,友人一別並不像是在寫離別,而更像是俠客行的豪氣。昨早才目送你唱歌離去,到了夜色微暗的時候便已渡河。

雖然不想用愁容送別,但是友人離開內心多少會有點落寞。「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鴻雁春歸冬去,蹤跡無定,到底只是客居,所以內心有「愁」。筆者看來這也是在勉勵自己,就像大雁,雲一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去處。停留在自己身邊的這段時間只是稍稍休息,到了時間便會離去。所以他在尾句的時候,已經不是作為一個朋友,更是作為一個長者在告訴魏萬:「我知道長安繁華快樂,但是不要因為眼前的歡樂而忘記了自己的來意,歲月不待人」。

喜歡請關注,留言區多多交流哦!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飛花令,含有昨夜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昨夜,即昨天夜晚,下面我們從古詩詞中看看古人昨夜在做什麼?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唐·張九齡《立春日晨起對積雪》提籠忘採葉,昨夜夢漁陽。——唐·張仲素《春閨思》輕花細葉滿林端,昨夜春風曉色寒。——唐·宋雍《春日》恂恂鄉門老,昨夜試鋒鏑。——唐·李賀《感諷六首》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高適的這首詩僅有4句,卻能感悟人間最真摯的友誼,值得一讀再讀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首先,《別董大·其一》作為一首送別詩,顯然與很多悽清纏綿、低回流連的作品不同,它表現的是一種激昂慷慨、發自肺腑的情緒。在這種情緒中,包含了詩人對於知己的真摯情誼,甚至是對於未來生活的堅強信念。可能這首詩讀來不如其他作品感人至深,但是卻能在僅有的四句詩中,感悟到人間最真摯的友誼。
  • 家鄉,多少遊子日夜思念的溫柔,多少詩人筆下難以忘懷的夢……
    家鄉,多少遊子日夜思念的溫柔,多少詩人筆下難以忘懷的夢,一個熟悉而又溫暖的詞語。——我沒有家鄉。怎麼會沒有家鄉,別人問。嗯,從小搬了幾次家,沒有那種對某個地方的依戀,我回答。某地,籃球場上鋪著金黃的麥粒,躺在開裂的水泥板上曬日光浴,球場四周圍滿了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一棵矮矮的灌木上掛了紫紅色的果粒;某地,繡掉的鐵欄杆圍成窗臺,尼龍質地放到網上有焦黑的痕跡,那是一個調皮的小朋友在陽臺放煙火,不遠處桔黃的的窗簾也遭遇不幸;某地,被鐵鏈欄下的河,水葫蘆擠得繁密,從不高的鐵鏈下鑽過,一座斷了的橋有年少輕狂的筆跡小指頭大的魚從腳邊溜走,不小心帶一身的河水回家去
  • 白居易很樸素的一首詩,寫冬至夜思念家人,寫盡了遊子漂泊的心酸
    家鄉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牽絆,中國人自古就想要的「落葉歸根」,就是源於這種牽絆。特別是對於古代的遊子來說,那時候車馬不便,往往一次離別可能就得一年半載才能相見,於是這種離愁別緒在他們的筆下,就更為明顯了。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
  • 這首古詩,真摯的友誼讓人感動,留下了千古名句
    真正的友誼,是一種心靈上的共鳴,是兩顆心的惺惺相惜,它簡單純粹,不需要任何回報。詩人,大都是重情重義的性情中人,很多詩人的友誼被傳為千古佳話。比如,李白與孟浩然,元稹與白居易,蘇軾與佛印,他們為世人留下了情真意切的詩句。宋代詩人黃庭堅想念友人黃幾復,寫下了一首《寄黃幾復》,感情真摯,讀來讓人動容。
  • 三大名樓是由詩人炒作出名的
    大家都知道從古至今有三大名樓,分別是湖北嶽陽的嶽陽樓,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在中國古代都把樓閣看作是神聖,尊貴和威嚴的象徵,在修建的眾多樓閣中用於觀景、賞景的樓閣很多,也分布很廣,為什麼偏偏這三個樓閣出名.
  • 真摯純潔的友誼,仿佛永不枯萎的紅玫瑰
    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獲得真摯純潔的友誼。真摯純潔的友誼,是人類尋常而偉大的感情。講個小故事吧。他們的家也保持得乾乾淨淨,餐桌上放著含苞待放的玫瑰花……看,瑞士移民一家人給予老鄰居一家人的,就是人世間最美好的真摯純潔的友誼!這種友誼,不會因為災難降臨而改變,不會因為歲月流逝而褪色,不會因為長久分別而疏遠。
  • 讀經典詩詞 品美麗江蘇|《遊子吟》:寸草春暉,書寫最美「母愛詩」
    唐代詩人孟郊的五言古體詩《遊子吟》,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採用白描手法,表達了對母親的深深愛戴與感激,是歷代抒寫母愛最為經典的詩作。而這首詩就誕生於江蘇省溧陽市。
  • 唐朝最神秘的詩人 一生僅留下兩首詩 其中一首壓倒全唐
    說起唐朝最偉大的詩人,肯定非李白莫屬。但是唐朝最出名的古詩,並不是李白寫的,而是一個極其低調的大師寫的。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 詩人遊子雪松因肺炎去世 曾寫抗疫詩《墓志銘》
    又一位詩人不幸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