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花棍,一項民間傳統健身運動

2020-12-16 天高雲淡攝影

來到北京市朝陽區的東壩郊野公園,植被非常茂密,空氣新鮮,沁人心脾。

盛夏季節,小亭裡坐坐,漫步林蔭小道,湖水邊的涼風習習吹來……

三個棍,在手中穿梭飛舞,看似簡單,絕不是上手就可以舞動。

這是一項民間傳統健身運動項目,多在北方地區流傳。

打花棍,適合年齡較大的人練習玩耍,有一塊平地就可以活動,甚至在房間內也可以進行。

打花棍,可以單人、雙人、多人之間進行,打出許多花樣。

男女老少皆宜的運動項目,健腦健身,運動量不大,講究技巧性。

花棍雖然簡單,但外部裝飾很重要,美觀而精緻。

特別是年齡較大的人,注意身體的各個關節部位,一定要進行運動前的準備活動。

打花棍,是趣味性、活動性、技巧性於一體的民間傳統健身運動。

兩個老同志在練習打花棍,其間我們就打花棍的話題聊了幾句。

早在2011年,《健康時報》曾經刊登過我拍攝的「打花棍」報導圖片。

相關焦點

  • 打花棍 花樣翻飛樂趣多 - 國家體育總局
    打花棍通常用三根長約60釐米的直棍組成,左右兩手各執一根叫做手杆,其餘一根稱為花棍。打花棍時用手裡的兩根手杆分別擊打花棍的不同部位,使花棍的運動軌跡發生改變,高拋低挑,上下翻飛,左右旋轉,可以做出各種花樣動作,從而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 雙節棍運動是一項時尚的體育運動項目
    雙節棍,又稱二節棍,也可叫兩節棍,它其實是一種集硬兵器的剛猛與軟器械的屈伸於一體的武術運動器械。在二十世紀70年代後期,雙節棍才逐漸在世界各地流傳開來。這些都與雙節棍自身攜帶方便、簡單易練、趣味性強有關,當然與功夫之王李小龍的魅力也有關。
  • 傳統體育項目現斷層式傳遞 全民普及有待時日
    許多運動員告訴記者,傳統體育項目在民間處於斷層式傳遞,中小學在做普及進校園,年輕人沒空玩,老年人自娛自樂,全民普及還有待時日。  踢毽子、抽陀螺、甩鞭子、下象棋、放風箏……11月9日至11月12日,2016年河南省民間傳統體育大會在河南省夏邑縣舉行,2000餘名民間高手競技九大項目。
  • 2019年河南民間民俗傳統體育大賽彰顯「中國風」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孫雪華):五月的開封鮮花盛開,美麗的汴京公園萬眾歡騰,「流星球」、「花棍」、「挑花籃」、「廣場舞」等五花八門自由體育活動隨處上演。5月18日上午,2019年河南省民間民俗傳統體育大賽在這裡隆重開幕。來自河南全省各地的25支代表隊、1000餘名民間民俗體育愛好者歡聚古都開封。
  • 傳統民間體育點亮黔江土家村寨添活力
    打陀螺、爬竹竿、走跳板……端午節小長假期間,重慶市黔江區小南海邊的土家十三寨的土家體育競技場上,這些在當地流傳久遠的民間體育競技項目引起了遊客們的濃厚興趣,讓他們在遊覽土家十三寨民族風情的同時,又體驗土家傳統體育項目的樂趣。
  • 人生就像花棍越打越精彩!
    王彥老師只要一聊起打花棍就滔滔不絕:人生多艱難,耍起花棍來,這都不是事兒!王彥,作為打花棍的第四代傳承人,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花棍叔叔」。同時他還是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姥爺是當地有名的民間老藝人。打小王彥便跟著姥爺學拳法和武術器械,打花棍便是其一。王彥老師說,那時就是小孩子好玩,拿著幾根棍子瞎扒拉幾下。在28歲時王彥做了一場手術,這場手術讓年輕的他元氣大傷,一度低沉。為了恢復身體,他重新拾起小時候學過的打花棍,努力讓自己強壯起來。從此,一發不可收。他說,人生就像花棍越打越精彩。
  • 吳科錦//棍網球(Lacrosse)——風靡全美的傳統體育項目
    早在阿布納▪道布爾迪普的棒球或詹姆斯·奈史密斯在麻薩諸塞州體育館為第一場籃球賽準備的兩個籃筐之前的1400年,這項運動就開始了。棍網球比賽的最初形式類似於一場戰鬥。這就是印第安人喜歡這項運動的原因之一——它發展了戰士們在戰鬥中使用的技能和力量。切諾基人稱棍網球為「戰爭的小兄弟」,並且認為它是一項出色的軍事訓練項目。
  • 健身棍 (短棍)招式與棍法技擊含義
    棍,是最早的兵器之一。早在原始時代人們便利用樹枝製成的棍棒進行防禦自衛和獵取食物,但仍屬於人的本能活動和生產活動,還談不上棍術。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古代戰爭中,棍成為兵器之一。由於戰鬥的需要,比現在的棍要長得多,約有3米多長。戰爭中,人們總結積累了棍的攻防方法。當棍一旦從戰爭中的兵器植根到民間,人們用以防身、健身,便出現了更為豐富的棍法,逐漸發展成為棍術。
  • 雙節棍
    雙節棍運動是集健身、防身、表演、競技於一體的新興時尚運動,它以李小龍宗師發揚光大,並為中國傳統武術套路為基礎,加入身形、步法、走位,融匯刀槍劍棍九節鞭等動作,也可加入現代時尚的音樂和舞蹈元素。雙節棍的技術分為攻擊、防守、反擊三部分。動作變化無窮,其招分為劈、掃、打、抽、提、拉等等。它不但可以攻擊對方的上三路、中路,而且對下三路(即腳跟或上下5寸的部位)的攻擊尤為厲害。
  • 把拳擊打成一項健身運動!
    最簡單的一點,哪怕是場下說得再好聽,等上場挨打之後沒有一個不情緒激動的,總是急於找機會打回來!下來想想挨幾下打怎麼了,一個大男人還那麼斤斤計較!可再上場還是有這樣的心理!現在想想所有競技運動都是如此,只不過格鬥類運動比較特殊罷了。其他運動打不過沒什麼事,格鬥打不過就意味著挨更多的打。
  • 讓人哭笑不得的,中老年人健身的迷惑大賞!高手在民間
    讓人心驚膽戰的中老年健身的迷惑行為大賞現在開始!根據2012年對福州市老人的一項調查顯示,在351名老人中,認為社區內健身場地充足程度「較差」和「一般」的僅有63%,而評價程度「很好」的僅有1.71%。沒有足夠的場地用來健身鍛鍊,就只能用各種各樣奇怪的方法來補足了。
  • 大連:搶救並發展民間傳統體育文化遺產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玩過的跳方、跳皮筋、撞拐子、騎馬打仗、打陀螺、捉迷藏那些遊戲嗎?」大連市省政協委員王克強在分組討論中一開口,就吸引了在場委員的注意力。隨著社會發展,眾多獨具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在民間代代相傳並不斷更新發展,一點點淡出人們的生活,並漸漸被遺失,彌足可惜。王克強委員呼籲,搶救並發展民間傳統體育文化遺產。  「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不僅鍛鍊了身體,還增加了夥伴關係、提高了感覺統合能力。」王克強委員說,「這些既科學實用又廉價簡便更具情趣的遊戲運動,至今想起還會使人無比懷念。這種情懷是普及全民體育運動的基礎和動力源泉。
  • 從傳統民間玩具看中國古代玩具設計智慧
    導語:傳統民間玩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快樂和啟迪。它們許多具有娛樂、競技、健身、益智功能,根據人們文化生活的需要應運而生。如節令玩具、觀賞性玩具、可食用玩具、健身玩具、音響玩具及益智玩具等。古代健身運動類的玩具 蹴鞠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鞠」,即球,唐宋商品經濟的發展,蹴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起來。到宋代,社會各階層都喜愛上了這項運動。陀螺也稱為陀羅,也是中國最早的娛樂工具之一。
  • 健身是一項給有錢人準備的運動?其實,你和健身最遠的距離是它
    很多小夥伴都明白,開始健身並不是一件難事,真正困難的是如何保持有規律的健身。所以,才會有一些小夥伴苦言道:健身是一項給有錢人準備的運動。因為只是把每天的工作做完都已經用盡全部力氣了,哪裡還能抽出時間去運動健身呢?
  • 最火爆的中國民間體育球類運動,當屬達斡爾族的火曲棍球夜戰
    最火爆的民間體育球類運動,當屬達斡爾族地區的火焰曲棍球這種火焰曲棍球不是景區表演項目,而是達斡爾族地區民間非常流行的日常體育運動。每逢節日,這種火爆的民間曲棍球比賽就會舉行,老遠就能看到草地空地上,一場火球亂竄的民間曲棍球比賽正在進行,引的路過自駕車不斷聚攏,所有的人放下所有行程計劃,停下來看這種奇特的民間火爆球賽。
  • 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生死對戰不講究公平文明,所以中國傳統武術並不重視對等性,真動起手來,什麼體重大小、器械長短、年齡長幼都完全忽略不計。破槍未必用槍,破棍未必用棍,頭肩肘手尾胯膝足皆可攻防,踢打摔拿俱可使用,甚至連戳眼、鎖喉、搜襠、反關節等極易致傷致殘的招數都是被允許的。
  • 中華傳統體育文化——僚球
    僚球是流行在廣西河池地區都安瑤族自治縣一帶壯族民間的傳統競技類體育項目。「僚球」是漢語的意譯,壯語原意是「僚人的球」。「僚人」乃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個支系,是壯族的先民。僚球的原始運動形式是「打撩棒」(又稱「雞頭棍」、「子母棍」),壯語稱之「打勒尺」。經過年代的演變和加工整理,「棍」換為現今使用的球。
  • 鄭重推薦一項很適合辦公一族的健身運動!快來健身吧
    在2020年6月份,國球運動乓乓球,我又回來啦!在2018年開始喜歡打桌球。當時感覺最大的好處是放鬆眼部運動和放鬆眼部肌肉。在和公司同事對玩了近一年之後,那是一段很值得回味的快樂鍛鍊時光,總是和同事們盡興地對打交流。
  • 快使用雙節棍哼哼哈兮,桌球也能打得風生水起
    雙節棍這項運動通過李小龍發揚光大,不少人也因為李小龍的原因愛上了這項運動。來源:中新視頻居住在上海市松江區中山街道的「90後」廣東小夥謝德勝就是李小龍的「鐵粉」之一,十一年練棍經驗、多個武術節冠軍獎牌、三項吉尼斯世界記錄…… 謝德勝在雙節棍上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 66歲大爺打撲克患上頸椎病 現在成30位大媽打花棍隊長
    66歲大爺打撲克患上頸椎病 現在成30位大媽打花棍隊長 2020-12-18 21